静波法师:佛教的布施观
一、布施的意义与种类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中论》中说:&ldqu...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
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 释隆度 2009年12月26日上午9时许,师弟隆宣法师打电话告诉我说恩师上昌下臻法师于当日上午8时20分安详示寂,舍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当时...禅坐中看到的,在生活中要对治
在禅七这种密集的修行中,在禅堂里一支接一支香的禅修中,我们可以体验到身心的一些状态。这些状态出现时,一定要有正知见来认识它。禅堂就像是一面镜子,打禅七就是每个人在禅...收放自如
讲题:佛学讲座一93主讲:普献法师 地点:狮头山元光寺 日期:98 年9 月6 日(文章末端附有文字档) 今天我要讲什么给各位参考?叫做「收放自如」。 ◆ 第一个讲「收」字。一般...达照法师:生命的形成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构成。人生几十年中,最初来这个世界投胎,也是以这个风大为开始的。风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你的心动了。心怎么会动的?六祖大师当时...初学念佛必须计数,不可间断不
1985年第三期第六天明天佛七就圆满了,所以今天应该和大家讲一讲,回家后,怎样修学念佛。 初学念佛的人,切记散念,因为散念不能摄心,念成习惯,就难以收拾了。所以初学念佛,一定要计数。...佛法所说因果的特点因果作用于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就是世人也有说到,世...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今天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我们生长在资源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工作疲劳,生活紧张,身心都不自由;更无法解脱现实种种烦恼的困扰,可谓心事重重,相当苦恼。现在,本人藉此机...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
善导大师说,念佛众生必须有“机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从佛陀抨击“种姓制度”的精神
从佛陀抨击“种姓制度”的精神来看主张“泯除阶级观念”、的荒谬性明真法师 佛经中经常提出“种姓”制度问题。 什么是种姓制度?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先生在他所著的“印...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