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圆光法师开示(1)

发布时间:2019-10-15 09:25:24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圆光法师开示(1)

  释圆光:生于1970年10月8日,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于1994年出家,赴四川五明佛学院学习,后至云南学习中医医学,精通研学、禅、净、密、佛学理论,通晓藏语、英语,熟悉计算机应用,属于现代派比丘尼。曾到云门大觉禅寺、庐山东林寺、西峡燃灯寺等地参学。

  从三皈五戒中体悟佛教的济世精神

  与人类的终极关怀

  ----释 圆 光

  今天是佛欢喜日,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为什么叫佛欢喜日呢?因为在佛教的传统中,今天是所有僧众集中学习圆满,自我检讨的日子,故也叫僧自恣日。在我国及其他各佛教国家,今天都是人天欢喜的吉祥日。在今天供佛、供养僧众、超拔自己的亲人和一切亡灵都具有莫大的功德。今天我们有缘能在此地一起举行盂兰盆节报恩法会,就是追思先人,报答国家、父母的养育之恩、三宝和众生的教育成就之恩。各位能在今天这个吉祥日来参加报恩法会,皈依佛教三宝,也同样象征着圆满、团聚、吉祥、和谐。今天在场的居士多数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走了过半的中年人、老人。我们对于人生的种种酸甜苦辣,都会有一些体会。正因为有这些人生的阅历作基础,我们才能够对佛教产生信仰,才能够产生加入佛教的念头。

  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据《佛说盂兰盆经》上载,在印度佛住世时,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见连尊者,因看到母亲亡故,堕落在饿鬼道,饱受饥寒。目见连尊者,见此以神通救济饭食,因他的母亲在世时悭吝、贪婪,不肯布施予人的习气所感,饭食在她的口中化成火炭。目见连尊者见此乞求佛陀教导如何救济自己的母亲,佛陀为其说《盂兰盆经》,以百味饭及一切资生物品斋僧供佛,以供养僧众的清净功德回向其母,救其母脱离饿鬼道,往生善道。此日供僧功德能令自己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衣食自然;现生者,福乐百年,七世父母生天。此即民间戏曲中的《目莲救母》。

  我们在今天应多放生,供养三宝来报答众生、父母、国家、三宝的恩德。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在向着圆满和谐的生活迈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陀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释迦佛陀不管是从他的智慧、人格,都是最圆满、具足、和谐的。我们在今天这么一个吉祥圆满的日子举行报恩法会,加入佛教,从今天起步,迈向圆满的人生境界,所以这是最吉祥的。

\

  什么叫皈依呢?皈依即把自己的生命回归到三宝的慈光当中。从皈依的主体来说,即是要我们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中。回归精神家园,在佛教中就是要皈依自性三宝。因为佛陀告诉我们,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那么我们只要把妄想、无明、烦恼都熄灭了,就能够和自己本具的佛性建立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也就是说能够从我们自身发掘出本有的佛性。

  “依”,即依赖、依靠。这种依赖,不是人际关系上的依赖,而是在精神上建立起一个牢固的信仰,树立起对三宝的正信,这样我们在精神上就有一种牢不可摧的信心支柱。把“皈依”两个字结合起来说,就是要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实现对三宝的认同。假使我们不能够在心灵深处实现对三宝的认同,那么我们依旧没有皈依。

  作为一个佛教徒,第一条基本要求是具足正信。所谓具足正信,就是要我们从自己的思想深处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信仰观念。从佛教来讲,什么是正确的信仰观念呢?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最基本的是应该建立起三个观点:即正信三宝,相信因 果,求取解脱。

  第一、正信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的是我们佛教的本师释迦佛陀。这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所正皈依的地方,正皈依的佛宝也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陀是我们的导师,同时也代表我们自性中清净觉悟的自性,没有佛陀的教化也就没有法,没有僧。所以佛陀是引导我们从无明烦恼颠倒的此岸度到菩提智慧觉悟的彼岸的导师。可是释迦佛陀已经涅磐了,现在唯一能代表佛的就是佛陀的形象,如佛陀各种形式的塑像、画像,这些我们称之为住持佛宝。因为应化身的佛已入灭了,我们只能从佛陀的形象来景仰、观照佛的智慧德相,追思佛陀伟大的人格,自我对照,见贤思齐。

  法宝中的“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释迦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人生究竟真理,即我们自性中的清净正知正见,并以言教的形式表现为种种教授、教诫,即经、律、论三藏。法也可以说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规律,这种法是要通过我们的学习实践,才能够融汇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最根本的法,它的表现形式为释迦佛陀所讲授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些经书就是住持法宝。所以佛既是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法也如此。

  僧宝中的“僧”是我们的朋友、师长,既包括十方贤圣僧,又包括一切持戒清净的凡夫僧。不论佛也好、法也好,如果没有僧的宣扬,不通过僧人以身作则的修证,佛法是不可能住持于世的。所以皈依僧在三宝中是最重要的一项,同时它也包含我们自性中清净不染的佛性。我们如果要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就必须通过僧人的宣传弘扬才能够知道。故此佛为大医王,法为不死药,僧为我们的同修道友,因此三宝是我们信仰的核心。

  第二,是相信因果。因果既包括三世因果,也包括一世因果,更包括念念因果。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离开了“因果”二字就无法可说,世界将会成为混乱不堪的世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顺着因果的规律在发生、发展和消亡。

  念念因果、一世因果,世间人大多能够理解相信,可是佛教中所说的因果通三世,大多数的人都不太相信。众生的我执、法执把生命截然地分成过去、现在、未来,而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整体,尽管我们有生死,可生死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和死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不同形式而已。就好像我们在自然界中都看见过闪电,可是那仅仅是瞬息间的光明,它经由显现展示到不展示,但不展示并不表示它不存在,而是暂时没有体现,一旦因缘具足就会再次显现。我们如果能这样看因果,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深信不疑。只有正信因果,才会止恶行善,把握自己生命的发展方向,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第三,求取解脱。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种种烦恼、无明、痛苦。尽管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身心非常健康的人,没有什么痛苦,然而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就会觉得我们的人生充满着各种痛苦,不论贫穷、富贵,都在痛苦中煎熬,不过是苦的方式、程度不同而已。这种苦即叫五蕴炽盛之苦,此种五蕴炽盛煎熬着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每天都处在烦恼的冲击之下,不得安宁。

  我们怎样才能使身心得以安宁呢?那就要信佛、修行、持戒、修定,发掘我们的智慧,才能够解除我们身心的烦恼。我们少一分烦恼,就会朝解脱的方向迈进一步。在修行中,只注意断除烦恼,而不要去想得到多少成就,断除烦恼即是得到了成就的表现。所以我们在修行中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而在耕耘的同时也就得到了收获。有烦恼、无明就得不到解脱,只有我们自己的烦恼、无明断尽了,才能得到解脱。这也是我们佛教最根本的目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佛教徒,首先应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有人认为,我信佛就行了,用不着皈依。可是不皈依就说明自己在信仰上还有某种保留,还是对佛教不能完全认同,还不敢真正与三宝建立起一种坚定的信赖关系。我们只有在皈依三宝后,在修行中才能够真正有力量在心灵深处萌发菩提的种子。如果你不皈依三宝,不参加这个皈依仪式,就说明你还没有下最大的决心,和自己的坏习惯彻底划清界限,彻底地实现生命的转变。

  作为佛教徒的第三个要求是受持五式。信仰只是我们心灵上的一种认同感,做为佛教徒还必须以五戒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既是佛教一切戒律的基础,也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如果我们社会人人都能受持五戒,遵守五戒,那么会有杀人犯吗?还会有酗酒闹事的人吗?如果人人都受持五戒,就可以真正实现“化干戈为玉帛”,真正做到“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真正实现人类的和平,社会的安定团结,家庭的和睦幸福。受持五戒能获得如此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我们受持五戒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必须履行的一个信仰和行为准则。

  所谓不杀生,其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命,当然我们把慈悲心加以扩大到要爱护一切动物的生命。不得故断人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必须遵守的。在家信众在未受菩萨戒之前,还可以吃三净肉(街上买回来已经处理过的),即不闻杀、不见杀、不是为自己杀的,可以戒杀不戒吃。由于我们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在生活上有种种的不方便,暂时不戒口还没有什么关系,受了菩萨戒之后,才要完全戒口吃素。

  所谓不偷盗,就是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作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谁都不会去拿别人的东西。

  所谓不邪淫,就是说不论是男居士、女居士,只要是成了家的人,都应该在感情上专一,不要有夫妻以外的关系,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所应有的道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家庭成员自然就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了。

\

  所谓不妄语,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就是不说谎话;不绮语即不说低级下流的话;不两舌即不挑拨是非;不恶口就是不骂人。在口业中如果能够做到这四点,我们就有了慈言爱语,就会在家庭、单位、社会各方面具有良好的关系。

  所谓不饮酒,是因为酒带有刺激性,能够使我们丧失理智,做出违犯道德原则的事。如果是为了治病,还是可以用酒的。

  由以上观点来看,佛教所提倡的三皈五戒,即在现实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生活理念,又始终贯穿着菩萨济世度人的大悲精神和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是要求我们在家庭、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佛格,求得圆满的智慧。总之,只有做好一个人,才能是一个好的佛教徒。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