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丛林是佛教特有的名词,通指禅宗的寺院,所以也把它叫做禅林。又以芳香之梅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之清净丛林,故也称之为旃檀林。《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以之为喻;《大庄严经论》谓:众僧乃胜智之丛林,又《禅林宝训音译》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意,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四分律名义标释卷》曰:“梵语贫婆陀那,此云丛林……草丛生藐。”《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曰:“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集之义,喻僧坊为众所止之处,行人栖心行道之所。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又此名义,具经解,《华严离世间品》颂曰:‘菩萨妙法树,生於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杆,五度为繁密,定业神通花,一切智为果。’又法华经药草品亦卉木丛林,喻随机受化。又律中,凡四僧以上,至百千,同住一处,作法游事,如水乳和,皆名丛林。”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之际,大放异彩,同时形成了佛教的黄金时期。丛林制度在此一时期亦应运而生,于是就有马祖设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本文,就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略抒管窥之已见。
二、佛教原始制度简介
伟大的释尊在青少年时代,曾受过宫庭式的高级教育,对古印度之各种礼教,都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为了探发解脱自我与众生苦迫的大道,他决意摆脱一切入山修行,热肠而冷眼的透视人间,审思、参究、体证,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完成了圆满的正觉,成为人间的佛陀。
释尊创觉佛教后,凡是正式出家的弟子们都必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断家室之累。男的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比丘(尼)们严格遵守佛陀的戒律和制度,立志精勤,以求佛道。除了应当守心修性,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以外,佛陀又为他们定下了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
1、衣:如《三中彼经》说:“佛告迦叶周那沙弥,舍粪扫中物至阿耨达池浣洗,诸天遥为作礼,取其浣汁以自沐浴,外道持净毡次后将洗,诸天遥遮,勿淤池也,然此粪衣,竟是世人所弃碎帛收拾抖缀以为法衣,欲令节俭,少欲少事,一纳之外更无余物。”从修行的立场著想,摒除牵累,只许披粪扫衣,所以比丘行住坐卧无所不适。减少物质生活至最低极限的作法有十种利益:“一、于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守护疲苦;三、所蓄物少;四、唯身所著为是;五、烟蕴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体轻便;八、随阿练若处住;九、处处住无顾惜;十、随顺道行。”但是,粪扫衣传到中国以后,就无法适应了,只有象征性地在衣上补上一块。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补破衲杂而成的,名之为破衲衣、补衲衣或百衲衣。
2、食:佛法说:“*轮未转,食轮先转”。要过修行生活,以假修真,必借这四大组合的身体,所谓“身安则道隆”。但是若欲身安,须要靠吃饭才能维持下去。而原始佛教的生活方式,则以乞食为主。做梵行人,修行与弘法并行,有道之人不耻向人乞食,其目的在于随处说法利生,并不在贪口福,也不是无谋生能力的落泊者。所以,在《行事钞资持记》卷三十六中说:乞食有十种利益:“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施我食者含住三宝然百岁食,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四、顺佛教行,五、易满易养,六、行破骄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作修、善法者效我,九、不与男子大小诸缘事,十、次第乞食于众生中起平等心。”至于时间,则是过午不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因为修行者把吃饭只看作维持生命和治疗饿病的药物吧了。
3、住:原始佛教对住,是随遇而安;屋檐、庙廊、树下、旷野、荒冢,两足跏趺,便心安理得地参悟去了。冢间坐者,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有十种利益:“一、常得无常想;二、得死想;三、得不净想;四、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想心;七、远离戏说;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解除怖畏”。“树下坐者,无有房舍卧所受用疲苦,及随四依地易得无过,复无有众闹等,在露地坐者,如《大智度论》说:“我观树下如半食,无异荫覆闵乐,难受者,便受露地日光遍照,空中明净,易入空定。”《行事钞资持记》卷三十六亦说有露地坐有十种利益:“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趣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因;十、不夺他所有。”由此可见原始佛教修行者的风格。
4、行:佛门有一句老话说:“出家不参方,犹如菩萨不开光。”原始佛教的苦行者们,为了立志求道,光头赤足安祥而走。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目的只有一个:发明自心的本地风光。头陀不三宿空桑之下,无不是要行者莫再对事物留恋不舍,因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才是修行者所追求的。
三、丛林制度之由来
佛教戒律,是由释尊所制定的,它规范了僧众的集体生活及主个人生活的准则。丛林制度的建立,亦是源于佛教戒律的演变。佛教传来中国,到梁武的时,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法门,就在东士扎根了。传到六祖慧能大师,此一法门大弘其道,盛极一时,如日丽东方,光芒万丈。此后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禅师,鉴于中国的风士民情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因地制宜的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丛林制度的规范,尤得力于百丈怀海。据禅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因此就有了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
四、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创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他参照大小乘经律,制定清规二卷,一时流通极广,但后来散逸,至后世已查不到原卷。但是他倡导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佛教,却历千余年而不衰。他所制定的清规。后人即以百丈清规而命名。丛林本是僧众集团的特称,但在中国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发展到以后,丛林便不单指禅宗的寺院,其它宗派的寺院也名之为丛林了。
(一)丛林的规模
1、住持和尚:他是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的主僧。他在寺内住的所在,叫做方丈。意取维摩诘居室仅有一丈,却可容八万四千狮子之座,所以通常把一寺的住持和尚叫做方丈。有时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条云:“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敕修百丈清规》第五住持章云:“佛教入中国四百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或岩居穴处,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浸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响风问道,有徒实蕃(繁)。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弗、须菩提为上座,以齿德俱尊也。作广堂以居其众,没而序以分其职,而制粲然矣!至于作务,犹与众均其劳。常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乌有庾廪之富,与仆之安哉?故始由众推既而命之官,而犹辞聘不赴哉!后则贵鬻豪夺,视若奇货。然苟非其人,一寺废荡,又遗党于后,至数十年蔓不可图。而往往传其冥报之惨,有不忍闻者,可不戒且惧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一一一九页)。这一段对于“住持”短短地历史叙述,显明地指出住持意义与责任,并一寺住持之重要性。
(1)、住持和尚的产生:丛林为十方道场,非子孙嫡传的家庙,所以每一丛林的住持必是年高德劭的有道之士任之。《百丈清规证义记》说:“丛林兴衰,在乎住持,住持善恶,在乎举请。荷担常住,在此一举,败坏常住亦在此一举,而受请者祸福升沉亦因之,是故两者,俱不可不慎”!由此可见,一寺住持的重要。俗语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所以住持的产生,向为丛林所重视。丛林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是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丛林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政府的同意等。具备这些条件,经过一次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有老和尚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入院、视篆等手续,才算正式完成接座的一幕。
(2)退院的和尚:丛林住持是来自十方、去至十方,有一定的任期,至时候必行交接仪式。《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云:“监院具领须知一册,载明本寺所有田产物业及迎接仪从……新住持,即择数亲信人,同专使到彼,收万年簿及文契庄严,钱米用物等,唯盘结文契,不清不接,以常住文契关重也。”又《百丈清规》卷第一云:“住持如年老有疾,或心力疲倦,或缘不顺自宜,知退常住钱物。须要簿书分明,方丈什物点对交割具单目一样两本,住持两序勒旧签押,用寺记印,住持库司各执一本为照”。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问事。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对老和尚务须恭敬侍奉供养,一直到老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大众们所指责的。但是,退院的和尚,多半仍拾起到位时的包袱,不多添分毫,谦称自己德行不够,两袖清风,飘然远引,再云游十方去了,这即是丛林大德和尚的风范。
(3)住持和尚执行的任务:住持在职位上,是全寺首脑的住持,由他选拔僧众,分担各种执事的职务,叫作请职。请职等于说以礼聘请,并不以命代行。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事,秉公办理,即使对住持也不能循私,因为他们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是为了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代名词,也就是佛经所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关于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会议以决定。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老,或少数重要执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不能象专制时代的政府主管一样,而是一种民主意愿的集中。住持所负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导,关于这一方面,住持有无上的权威,也有无限的责任感。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寺事,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须他来多管,他只须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岐途,这才是他应尽的责任。
(4)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住持就职,就要选请全寺的职事。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通常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与七月十六日二“期头”各举行一次。依丛林所施设之职务,分为序职,列职二类。序职是依个之年资、德业而予以叙职;其职务属永久性质,不必依任期请辞再叙。列职则以六个月为一任期,每年分二任期,以农历正月十六日和七月十六日各期之期头。每一任期之最后一周,各职事依列请辞列职,以待领来期之职务。
住持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时先要往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于正月十五日或七月十五日挂牌示众。在就职的那一天,午斋的时候,住持和尚送各职司到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后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一般称之为“送位”。晚课以后,各新请的职事,便到方丈礼座就职。方丈则预备茶果款待,更当面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一一拜侯。这就是简单的请职程序。
(5)古清规的住持职司和授受程序:
(1)住持的日常寺务:
A、关于教育和说法:
1、上堂:即在法堂对大众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中世以后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1)旦望上堂,每月初一、十五上堂。(2)五参上堂,每月初五、初十、二十、二十五日上堂,另加上望(月末最后一天)上堂,约每五日上堂一回,故称为五参。(3)九参上堂,每三日上堂一回,则每月约有九回上堂。(4)圣节上堂,皇帝诞生日上堂,(5)出队上堂,住持出外劝化,归来后上堂。(6)因等上堂,寺院发生毁逆违难等事,住持特别上说法。(7)秉拂上堂,谢头首秉拂之劳。(8)谢都寺斋上堂,谢都寺斋之劳,住持为上堂说法。(9)大行追严上堂,为皇帝之中阴追荐而上堂说法。住持上堂升座时,大众应起立听法。上堂说之后,赴斋堂受供,称为上堂斋。
2、晚参:晚上在法堂对大众说法垂示。3、小参:指随时之垂说,以别于上堂说法之大参。小参本无定所,每于日暮时鸣钟,视众多寡,而就寝堂、法堂、方丈等处升座说法,说法内容包括法语、宗要及日常琐事,概为一种简单之宾主问酬方式。4、告香:对新挂单僧说法开示。5、普说:和尚普为众僧说法。在特别说时,学人烧香请求普说,分为告香普说。6、入室:在方丈室中,为亲受法门而嗣法的说法。以上六点统属于日常说法说法部分。7、念诵:住持于结夏、解夏、冬至、年头等重大节日念诵,此外还有:入龛念诵、锁龛念诵、龛前念诵、举龛念诵、山头念诵、举火念诵等。8、巡寮:住持巡视山内诸寮,以咨问恶病,尝以五事而五日一巡行僧房:一、恐弟著子有为事;二、恐著于俗论;三、恐著于睡眠;四、为探问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观佛陀威仪痒序心生欢喜。9、肃众:对僧众违反清规之处分。10、训童行:和尚于每月之初一、十五日等,召集各局务之行者于寝堂听受训示。以上罗列统属于日常管理部分。还有受法衣、近侍尊窒:施主请升座,斋僧、受嗣、法人煎点、嗣法师员书等不在详列。这些统属于平常管辖的教育和事务部分。
(2)两序执事:两序指东序与西序,又称两班。我国古来朝庭中,任职之官员有文武之分,上朝时即分列文武两班。丛林仿此制,于住持之下,设有东西两班辅助住持管理寺院事务,行佛事时即职司,分列于住持之左右两侧。长于学德者归西序;通于世法者归东序。
B、各职的班首执事
(1)古清规的两序
西序班首:
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参头、祖侍、烧香、记录、圣僧侍者。
执事:
殿主、僚元、钟头、鼓头、印房、夜巡、清众、香灯、司水、耆宿、闲住、护病、打扫、行者、净头。
东序班首:
都监寺、监院、维那、副寺、库头、知众、知客、照客、悦众、典座、值岁、知浴、监收、衣钵、汤药、侍寺、庄主。
执事:
化主、副僚、延寿堂主、净头、米头、饭头、茶头、圆头、磨头、炭头、菜头、柴头。
(2)近代各职班首执事:
A:寺务的行政方面:监院一位或数位。他是职掌全寺,内外行政事务。旧制称为寺主,他与维那、首座、为丛林三纲职司之一。监院俗称当家师,如为二位,便分为内当家与外当家,三、四、五位,便分为大当家、二当家等等。分别管内管外,管钱管帐等职务。另外还有副寺一位或数位分理监院的寺务,并执掌财务和山林田产,旧制副寺十日一算费月,记之纸端,称为旬单。
B:经济财务方面:库头一位或数位。旧制即副寺的职称,又称为都仓,掌出纳之役。他执掌储藏应用物品和食粮、食物、财务等事,所有储藏衣食等物,都应保管、保养、防护、晒洗等责任。
C:监察方面:都监一位旧制称为都寺,别名都管、都守、都总。他负责监察寺务行政、经济、人事等事。大多任此职者,都聘前任监院任之。后世把这一职务变成了闲曹,等于政府的升迁,同时又相似降职。
D:应接及外务方面:知客一位或二、三位,旧制又称为知宾、知浴、知库、知殿等。他对外执掌待客应酬,负责交际等事务,并接受替人念经作佛事,如为两位,分别叫作头单知客、二单知客或大知客、二知客。所以大知客师一席,又等于是外当家,或副寺,担任此职者必须德威并济,才能干练的担任。但是注重修持的往往推辞担任这个职务。若实在无人当选,又必是为了常住而发心担任,等于是为了大众的必要,而跳火坑一样。录属于知客下,辅助知客,听其指挥作事的为照客,一般有一或数位,旧制称为请客侍者或客头侍者。须选青年,聪明灵俐的沙弥任之。
E:教育方面:首座一位或安位,旧制也称之为座元,僧堂之首的意思。与维那、监寺、统称为三纲司之一。他辅助和尚弘宗说法,大多是诸方公认的善知识,或在和尚的得法弟子中选有高深造就的任之,他可以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开示大众。旧制有前堂首座、后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却上首座等各项分别职司。
堂主、后堂、西堂都可以请或数位有真实修持,实际学问的人担任。堂主是主持僧众实地修行禅堂指导者,同时亦可以代理和尚说法,所以后世便把堂主说法,也叫作小参。近代的制度,堂主进升为后堂,后堂进升西堂,西堂进升为首座。
书记一位或数位,他职掌文墨,凡有关于寺务方面的文疏,都由他职掌,住持和尚说法的法语言行,都由书记记录,所以此职必须是擅长文才的人担任。书记可进升为堂主。
F:纪纲司法方面:维那一位,是全寺的三纲司之一。与监院首座并列为上首。大凡诵经诵施并行佛事,都由他领头,或僧众犯戒,触犯丛林清规,也由他执行,如摈斥出院等。
G:方丈侍者:侍者数位,有五侍者与六侍者的不同,香侍者、侍床侍者、待客侍者、待衣侍者,这叫五侍者,水瓶侍者、应答侍者、书录侍者、衣钵侍者、茶饭侍者、干办侍者,这叫六侍者。佛经称侍者应具八法:所谓:“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骄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因此,侍者必须是为法忘躯,智行严密,不负法乳之托才能任之。一般,多选和尚的入室弟子担任。
H:总务方面:典座、僧值、饭头、火头、园头、菜头、行头、净头各一位,庄主、巡山主、等各一位或数位。
I:清要的职务:藏主一位,殿主一位,化主一位或数位。
L:执掌劳役的僧众:执役僧若干人,担任劳动的往往皆由自动发心,请求执行苦役藉以自励德行的人担任。
二、丛林的风范
(一)身份平等集团生活
《阿含经》说:“四河入海,同一卤味。四姓出家,皆名为释”。这即反应了出家身份的平等,所谓:王子出家不以为贵,乞丐出家不以为贱。丛林生活的比丘,其身份亦是平等平等。
出家受戒后,就可以往丛林讨褡常住。讨褡大约可分为两种:(一)、普通少住数日或一短时期的,便叫作挂褡或挂单。挂褡的僧众为慕某一丛林住持和尚的道望,远来参学,或是参方行脚经过之处,但须先到客堂,依一定的仪式,作礼招呼,依一定的仪式放置行李。然后由知客师或照客师依礼接待,并依一定的禅门术语,询问经过,即知道了他的挂褡来意,便送进了客房,招呼沐浴饮食。即使是路过挂褡的也要一宿三餐,等于归家稳坐,绝无岐视之处。如遇参学施方的,一些比较大的丛林,在他临行时,还要送些路费,叫作草鞋钱。倘要久住些的,便要随众上殿念经,参加作事,虽然居住在客位,劳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别。(二)、要想常住的,便叫作讨褡。要住进禅堂内修学的,便叫作挂海褡。讨了海褡,就算本寺正式清众了,这必须要住些日子,经过知客师及各执事们的考查。认为可以,才能讨海褡常住。常住的僧众每年春秋两次,各发一次衣布,或衣衬钱,以备缝制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布施以外,常住每季,还发一次零用钱,叫作衬钱或单资。
凡是受戒的比丘,而且是常住的大众,身份与生活,便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执劳役的僧众,都是一样。对于衣食住行方面,都要遵守戒律与清规,如有犯者,轻则罚跪香或执苦役,重则依律处罚或摈弃,便是俗称赶出山门了。
衣:在上殿念经、礼佛、或听经说法的时候,下穿海青上穿袈裟。僧众们的穿衣、所叠、都有地定的规律。都是训东有素,就是千人走路,也难得听到衣角飘忽的风声。
食:依照佛陀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两餐,过午便不再食了。但在中国则一律是终身素食,而且也遵行过午不食。由于丛林生活自养,那么少数担任劳役的苦役僧,则因体力不济,晚上尚需一餐。即便如此,还只是作医疗之药想,才能取食。丛林中的吃饭,全部集中在斋堂,又叫作五观堂。凡吃饭时,必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已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故,应受此食。这个规矩大家必须共同遵守,虽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另外设食,这就名为过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师陪同吃饭,住持于不得已,也可陪同客人吃饭。过堂时,都按规矩行事。一听到云板响,大家穿上衣袍,顺序排列,鱼贯而斋堂。一一依次端身正坐,不可随便俯伏桌上。无异和尚警语云:“杂念受食,聚头作喧,当粥而饭,当后而前,偏众非僧,争位非贤,虽然腹饱,如吞铁丸”。可见过堂是一件多么严肃而又井然的法事。斋堂中间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座位,供养已,住持开始取碗著箸,大家便也同时吃饭了。等到全体饭毕,又同时寂然回寮。住持若向大众讲话,便先停止吃饭,在大众饭食时讲,这名为表堂。每逢初一、十五要加菜犒劳大众。
住:依照丛林规矩,在禅堂专志修习禅定的僧众,旦暮起居,都在禅堂,其余各人都有寮房。除日早晚上殿念经作功课,以及听经、听法以外,无事寮房静坐,不得趱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论及大声喊叫。
行:各人行走,或随众列班,必须依照戒律和丛林规矩,两手当胸平放,安祥徐步,垂脸缄默,不得左臧右盼,不得高视阔步。如有事外出,必须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回寺时又须到客堂销假,不得随便外出。即便是住持方丈,或班首执事出寺入寺,也须在客堂说明,告假几天,同时还须向佛像前告假和销假。
以上就衣食住行等,粗略地谈丛林生活的集团制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丛林集团生活。绝对是作到处处皆平等,事事有规矩。
(二)、劳役平等福利经济
从百丈禅师毅然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佛教起,就改变了比丘不自生产,专靠乞食为生的制度。然而这项制度的产生在当时也曾受到别人的责难,但是百丈禅师毅然地建立丛林制度,适应了中国的农耕社会,这对中国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可说是功不可没的。
出坡是农作或劳动在丛林中的专门术语,旧制也叫作普请。丛林出坡,自百丈禅师以来,便被例为每日的功课,代代相传不息。出坡,住持和尚,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如百丈语录云:“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即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言。”百丈禅师能被崇为一代巨匠,破原始僧伽不务生产,而立下自力更生的风范。由此可见他人格伟大的感召力了。丛林每有劳动,便由僧值师宣布,无论上下,都须一起参加劳动。
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丛林术语叫公众。收入项目,悉数都为全寺大众生活,尽量为大众谋求福利,还有盈余,便添购田地财产,希望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一般执事人等,多半公私分明,绝不敢动用常住的一草一木,在佛门被传为宝训的一句话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丛林的每一粒米都是用来接引有情人的,其因果之大非同凡比。因常住的一草一木皆是十方供养,被供养的人须发大悲心,精进修行,弘法利生。以报天下、国家、社会、和施主们的恩德。
(三)、信仰平等言行守律
丛林中生活的修行者,他们都坚定的信仰佛法,尤其信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因此丛林禅堂,又名选佛场(堂)。他们专心一致的修证心地成佛法门,同时又严格地恪守丛林的清规与笃守佛教的戒律。相传过去天台由国清寺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已经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里坐禅,下座的时侯,他偷偷地问隔座的僧众说:你们的肚子饿了吗?大家不敢答话,其中有一僧说:饿了怎么办,规定大家过午不食,谁又敢去犯戒?即便要吃厨房里都没有东西那里有的吃呢?他说:不要紧,你要吃,我替你弄来,厨房里还有锅粑呢!他说了便伸手入左手的袖子里,一会儿,就拿出一大把的锅粑来,请这僧吃。这时,那个住持和尚也是有神通的,他严守戒律,绝不肯轻现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大众宣布昨天夜里,禅堂里有两僧人犯戒,依律摈斥出院。那个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已承认犯戒,由此就被赶出了山门。从此可知,丛林的规矩和戒律,是多么的整肃。
(四)、众生平等天下为家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佛陀地在菩提树下成道后的感慨,亦是对一切众生的悲悯。佛教的宗旨,不但视人人为平等,而且是一切众生性相平等平等,所以丛林就有天下一家的作风。僧众们的云游参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丛林,能懂得规矩,都可以挂褡安居。甚至在过去的丛林,你身边不带一分钱的行脚,到了有些大的丛林寺院,和尚还会送你“草鞋钱”。丛林生活的清闲,僧人云游四方的洒脱,历来为帝王将相所羡幕。相传清代的顺治皇帝,看了丛林的规模,便兴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赞僧诗说:“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
丛林制度,从表面看祖制清规与佛陀的戒律似有不同。而实际上,清规是以戒律为根本的。即如举足以动步,也不敢踏伤蝼虫蚂蚁,何况杀生害命。所以慈悲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以天下为家实是丛林僧人的风范。
(五)、丛林清规的遗范
清规是百丈禅师所创立,作为后世丛林清净仪规的守则。但他的清规原作,早以失传。现在仅有的清规,只有元代敕修的百丈清规,以及百丈清规证义、禅苑清规、入众日用、入众须知、幻住清规、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禅林备用清规、日用清规、禅林两众须知等书,但这些已不是百丈旧时的原式。不过,我们尚可从《宝王三味论》与《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一睹百丈清规的遗范。《宝王三昧论》云:“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心轻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九、见利不求沽分,得沽分则痴心易动。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林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圆林,以布德为弃履,以疏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央崛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道,而我佛悉与记别,化令成佛岂非逆彼,乃吾之顺也,彼坏乃我这成也。而今时,世俗学道之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又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云:“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良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力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门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从上面引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百丈禅师创建丛林之苦心。更可看出一代宗匠的豁达的胸怀与严谨的修持。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实在是深远而广大的。今天,我们能在如法如律的丛林中修学,百丈禅师是我们不能忘怀的一人。
注:本文为九七年中国佛教协会暨莆田广化寺规范传戒讲稿。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