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增加毛泽东诗词,传递出怎样的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暖流,超越了那些无理性的网红现象,唤醒了人们内心的人文情怀,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展示出来。
不同于第一季的是,这一次大会有一创新之举,那就是在内容中增加了毛泽东诗词,当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大屏幕上出现时,全场共同朗诵,一时间,真正显示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之场景。应该说,此一举动不只是表达了对共和国奠基者毛泽东的敬意,而且传递出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义。
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革新
“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主要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主,囊括自《诗经》以降之优秀作品,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当那些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诗句,无论是吟咏大好春光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还是豪情满怀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时,中华古代文明的对象化形式,呈现出丰富、深厚而细腻的层次,一次又一次地滋润后来者的心灵,感受到审美情感的超越时空之力量。面对这样的中华美学精神世界,真不知曾经一位哀叹中国的“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的学者从何论起!
当然,在高度赞美古代诗词时,人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近代以来,在中国文坛上,诗经楚辞至唐诗宋词的繁荣似乎永远定格在自己的时代,后人很难再度创造出来,这就是马克思讨论过的古代文化之不能再产生出来的问题。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古希腊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就再不能以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为产生古代艺术的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在现代工业面前,希腊神话中的雷神、电神无法存在。马克思热爱古代艺术,但他的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其不能再度产生的道理。古代艺术不能再生,现代人怎么办呢?当然只能创造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艺术;但是,创造本身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前人的艺术既然具有永久的魅力,那就必须继承学习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人们必须“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所谓“儿童的真实”即古希腊艺术的传统。
由是观之,“中国诗词大会”除古典诗歌以外,增加了毛泽东诗词,其首要的文化意义就是必须自觉继承并革新优秀传统文化。当我们读到毛泽东的优秀旧体诗体裁作品时,自然会感觉到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由于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第一代核心,当之无愧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如何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作为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毛泽东的创作不是文学史上的一般性继承,比起唐人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对汉乐府的继承,比起王维对晋代陶渊明山水诗的继承,毛泽东的继承是真正的超越性继承,因为这是代表新时代对旧时代的超越。
毛泽东在1957年对旧体诗作过一个重要指示,说“诗当然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后来又说,“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毛泽东的看法在实质上接近马克思的思想,古代艺术自有其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在新时代再产生出来,但其艺术魅力是必须继承下来的。
这样,我们看到,毛泽东的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时,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和谐,即旧体诗形式上的和谐;同时,毛泽东诗词对古代的继承性是一种超越性继承——采纳其形式,突破其内容,即用旧体诗形式去表达人民大众的意志而非个人情感的宣泄,这恰恰是众多古代诗人难以企及的。如《沁园春·雪》之意境,无数英雄为如此多娇的江山竞折腰,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则是今天的人民大众。有了“内容为王”的革新,形式的继承便不存在局限了。
文化自信要古今并举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的更深层次文化意义是什么呢?那就是文化自信要古今并举。
无疑,古代诗词的雄伟优雅,至今仍能够拨动我们的心灵之弦,能够激发我们对人生的热爱,保持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这当然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缘由。
但是,如果认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全部在此处,那就不免有文化保守主义、复古主义之嫌了,事实上与近代以来的文化进步史也不相符合。增加了毛泽东诗词,情况便不一样了,因为毛泽东是开创历史新时代的现代人物,其诗歌精神反映的是现代精神,以他为代表,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进程,形成新的整体性中国文化。
这样一个整体性的中国文化,就是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所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由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文化,因而,文化自信的内容在本质上就是两大块,即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和20世纪形成的先进文化。所谓古今并举,就是把握住并处理好这两大块的关系,让文化自信立足在真实并发展着的基础上。
5000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值得自信的,但是,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较量结果是中国人无可避讳的,来自于西方的文明后来者打败了文明的先行者,这是事实。在此危亡之际,中国人一方面挖掘古老文化中的变革性精神,另一方面走向世界,博采各家所长,终而形成新的先进文化,引导中国崛起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最早系统总结这一过程的,正是饱读诗书、长于吟诗作词的毛泽东。他在其新民主主义理论中论述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形成,认为这种文化是从灿烂的古代文化发展起来的,必须对传统予以尊重,但是这种尊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要引导人民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现在,通过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清理,通过对“去中国化”倾向的警惕,人们对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已经比过去有所增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就是一个标志。
而对20世纪形成的新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新文化的自信,则同样应该加强,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失去平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诗词大会”增加毛泽东诗词,尽管数量有限,但显然代表着对20世纪形成的先进文化的重视,代表着文化自信是一种系统性、全面性的自信。掌握古今并举的辩证法,我们就能够凭借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去应对“全盘西化”的冲击,就能够凭借党领导下形成的20世纪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道路不动摇,以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