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讯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这两句话,是前辈善知识以及现代的善知识们说法的方便话。这两句名言都有道理,并不是哪一边对,哪一边不对。
我们知道,“带业”与“消业”这两方面的辩论,重点在一个“业”字。那么,我们学佛的人,当然先要了解什么是“业”。
业并不绝对是坏事。我们知道,佛说的业包括:善业、恶业,以及不属善不属恶的无记业。既然如此,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业,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业,诸佛菩萨也在造业。因为修行者造的是至善纯净的善业,以至于菩提道业,既没有无记业,更没有恶业的众染。
如果说往生西方都要善业成就,那么善业成就的人,在理论上是否也是“带业往生”呢?当然是“带业往生”,是带善业而生。如果说带业不能往生,必须消业,会使人认为消了恶业、无记业还不够,一定要修成一切善业,如菩萨才能往生。只因“消业”两字,在定义上说得太仓促含混,因此引发了争论。
更进一步说,倘使必须消了一切的业才能往生,那么极乐净土就不欢迎我们,不欢迎一切众生,只欢迎成就菩提道果的大菩萨,甚至成佛才能往生了。没有这个道理,也不是这个道理。且别说大菩萨们,只讲一般修行的人,真正能将善、恶、无记令一切的业都消尽了的,能有几人?况且根据佛的教义,只有转业,而不能消业。“转识成智”,转识成佛。所谓“带业往生”,固然是古代善知识的方便说法,“消业往生”,也是一时方便的说法。如果彻底穷究,便要试问:消掉了什么业?
譬如小乘成就的阿罗汉们,甚至证得了有余依涅槃的阿罗汉们,他的业还是存在,只是暂时内伏下去而已。甚至于“地”上菩萨,以及没有到“地”的菩萨,还都是带业的。只能说“地”上菩萨的业,转化、净化到一个层次,或转化、净化到某个程度。佛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例如世尊释迦牟尼佛,现生还得示现,接受往劫的果报。绝对不能说我已成就了,就可赖债不还报而消业得了。所以,如果一定坚持要消了业才能往生,否则便不能往生,此说似乎太过固执了。如果认为非如此不可,则落在“见取见”和“所知障”中。主观成见的“见取见”容易形成法执。例如世间成见说:此事非如此不可!但是,佛法没有如此不圆融的。
再进一步研究“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的争辩。“带业往生”一语,在佛法的经论上,是没有明确的看到。这句话最初的出现,是元朝一位有成就的大和尚——惟则禅师。他著作的《净土惑问》中,针对某些人就净土法门所提出的疑难,作了一些解答。在他这一著作中,提到一句话——“带业得生”,他的方便语意,是说即使带业,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到了明朝,净土宗的蕅益大师,也提到这个问题,他提出的意见,是“带惑往生”。所谓惑,就是“见思惑”,也即是业。一直到现在,七八百年以来,我们中国佛教,不管在家出家的道友们,都熟习蕅益大师此话而更不疑。他所提出来的,比元朝惟则禅师所说的更明白。至于提倡“带业往生”最有力的,便是现代前辈善知识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以亦佛亦儒的善巧方便,笔伐口诛,大声疾呼大家好好念佛“带业往生”,实为法师的无上悲愿,一片婆心。善巧运用方便法门,才使佛法更为普及。
什么是“惑业”呢?惑与业的名词,有时候,是连在一起来讲。所谓“惑”,即无明迷惘。什么是我们的惑?在教理上有两种,“见惑”与“思惑”。简称为“见思惑”。所谓“见惑”,包括: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禁见取见五种。以现代语来说,就是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看法。例如现在讨论“带业往生”是对的,还是“消业往生”是对的,双方都是在“见取见”的见惑上引起争执。所谓“思惑”即是思想观念中不好的性情,包括:贪、嗔、痴、慢、疑五种。如果把“思惑”了掉,发大愿力,往生极乐净土,那就是已经成就大半的大士了。我们凡夫,没有一个绝对真能把“思惑”完全了掉的。这样一来,只有已经成就的菩萨、大阿罗汉们才能往生净土。我们这些带业凡夫,绝对没有希望,只好暂住在东方也不错。现在我们明白了所谓的业,包括了“见思惑”惑业的道理,当然也就是包括了世间做坏事的恶业。
如果说古代的祖师们所说“带业往生”是错误的,乃至于对大家非常佩服的近代的印光法师,几乎口口声声主张“带业往生”是讲错了的,那就使大家失去了无比的信心,无比的方便。假如我们要标奇立异、别出心裁,推翻古代祖师所说,认为他们完全不对,只有“消业往生”,这才是现代有成就的善知识的确定名言,那也未免太过了。其实“消业往生”,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话,对某一种人或对某一个人、某一时、某一处说的,并无不可,不可执著,也无争论的必要。只要大家自己好好修持心地,绝对正信佛说的没有错,何必为了这些话,争来争去,何必去争论这个呢,所以说不要标新立异吧!
更可惜的是,本来“带业往生”已经给予人们无比的信心,个个有希望,人人有机会。现在一定说非消业不可往生。那么许多人都会自认此生造业如此之多,既消不了,又何必学佛!于是更走极端,更去造业,那可真的完了。那么随声附和,高唱“消业往生”这句话,就语气太重了。
因此说,说法要留意,“观机设教”——观察一切人,以及当时当地的机缘。不然也很容易犯口过。可见善知识、法师是很难做的。
我说的话不见得正确,只能供大家作参考而已。(信息来源:《定慧初修》南怀瑾)
编辑:明娟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