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云深不知处》
作者:夏大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教授)
南怀瑾老师去年9月29日(编按:即2012年,夏历壬辰年八月十四日)傍晚仙逝,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但先生的逝去却仍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算不上是先生正式的学生,却是默默神会的仰慕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0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们坐在长发花园的客厅聊天,先生侧身坐着,穿着玄色的长衫,手里夹着一支烟,烟雾袅袅中,他忽然轻叹了一口气“……日子过得真快呀!……时间不够用!……”他说。
一个时代过去了。
先生真的故去了。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范仲淹的这句话用在南老师身上很贴切。把先生的风骨描绘得很全面。我以前看到“仙风道骨”四个字,总是想像不出那该是如何的风姿,看到先生的时候,一下子就明白了,“呀,原来就是这样!”他总是用一种慈祥、温和的微笑,睿智、通透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聊到开怀处,也常常会大笑,摆动双手作势,眼中闪烁出极度愉悦的光芒。只有看透世情名利,看破红尘荣辱,心地纯净无瑕的人,才能有如此明快的笑容,才会有那么感染人的气场。
对先生早就仰慕已久。知道先生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道德文章,名闻天下,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但是没有想到因缘际会,能够那么近距离地接触到。这还得感谢香港中文大学的吴毓武教授和台湾淡江大学的陈定国教授。当时学院刚成立不久,按照朱镕基总理“聘请世界最好的师资,把学院办成国际一流的会计学院”的嘱托,我们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了专业会计硕士学位项目,吴教授和陈教授作为项目的授课教师来院讲课。他们两位又介绍体悟师为专业会计硕士项目的学员。承蒙三位引荐,我得以能去长发花园南先生的寓所拜访。十一年时光匆匆过,但第一次拜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先生对学院很是知道,提到了朱镕基,创立了国家会计学院,提到了不做假帐的不易,既要不做假帐,又要把这个事情摆平,让老板满意,这需要很大的本事,这样的会计师,除非是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才能办得到。他当时风趣幽默的点评,言犹在耳。其实当时,学院刚刚创办了几年,没想到先生就那么了解了。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真是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面的多次拜会,这样的感触更深。那天,我向先生提出邀请,希望他方便的时候能到学院给学员们做一个演讲。他欣然接受,并表示可以从历史角度谈谈“不做假帐”的不易,说完此话后,或许是看到了我面有难色,他说:“你放心好了,说什么我心里有数。”那天拜访结束,先生一直送我们到电梯口。
提及体悟师,还可以披露有一个小插曲呢!记得开学典礼时,楼继伟部长过来讲话,楼部长一眼就看到了台下学员中的体悟师,惊诧地问我:“大慰,怎么还有比丘尼?”我向楼部长报告,体悟师原是运动员出身,正规大学毕业,后来出家到五台山佛学院学习,现在在义乌的双林律院担任住持,她的所有条件都符合我们的招生标准。我又同楼部长讲:“我想天主教能在全世界发展,其背后肯定有一个强大的财务支援系统。弘扬中国佛教,也需要有懂财务的。”楼部长听后蛮赞同我的观点。后来南老师碰到我的时候,多次提到:“夏院长真厉害,敢把体悟师招进来。”他告诉我现代会计制度是从天主教开始的,所以体悟法师应该学会计。我还真不知道体悟师后来到底学了多少财会会计知识,但她和同班的现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蒋卓庆两人倒是成了班里的核心人物,成为很多同学的精神导师。
首场演讲,我们没有经验,被那种盛况和观众热情给震撼了。除了我们自己的学员,还有友校慕名而来的,以及其他仰慕先生已久的各界人士,学院的六百人报告厅被一千人塞得满满当当的,还是第一次有那么多人簇拥在一起听课,座位放不下,站着也要听。尽管那么多人,整个场地却是鸦雀无声,大家脸上都是虔诚与敬慕的神情,因为都明白能得贤师口耳相传,亲身传授是大不易的。相熟的校友和朋友,一脸艳羡,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们怎么能够请到南老师?”他们都是先生的仰慕者,看先生的书本身就很开心,更不用说能亲耳聆听教诲。
先生当时已是八十六岁高龄,面容清矍,风度翩翩,眉宇间隐现着智慧之光。一头银发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先生的演讲延续了诙谐风趣的风格,开口就戏称自己“著书多为稻粱谋”,现场的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大家都被引得忍俊不禁,笑声掌声不断。也因为我在开场的时候,论及先生的辉煌成就,其实根本没有言过其实,先生却戏称我是刷油漆的,因为他的脸面被我漆得很精彩。……(未完)
——夏大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教授)《云深不知处》
(注:《云深不知处》,是一本由众多南老师学生撰文纪念南老师的书籍,夏先生此文本站仅摘录少部分内容,更多请见原书)
附:《云深不知处》敦众书苑购买链接: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029957540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