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

发布时间:2019-06-26 10:32:09作者:大悲咒全文网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三经文三。初序分二。先证信序二。初序成道思惟以证教主。

尔时 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 魔道。当转法轮。度脱 众生。

【疏】证信者。标列六种成就以为证据。令总信受也。

尔时者。当彼三十成道已后三七思惟之时也。

世尊者。十号中一。盖释迦佛为三世间之所尊故。

道者。梵语菩提。此云觉道。悟而不迷曰觉。至妙虚通曰道。即识自心源达法性理也。

证知曰成。究竟曰已。作思惟者。自觉己圆。能觉他者。 如来应世。是故始坐道场之时。观树经行。思惟三事也。过去因果。

经云。佛成道。初七日。思惟法妙无能受者。二七日。思惟众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机缘谁应先闻(文)。法华亦尔。今下寂静。思法妙也。转轮。思谁闻也。度生。思三根也。欲为三毒之首。十恼之元。 六道之本。二死之基。今得离欲众苦便灭。非如众生深着 五欲。入于险道。受苦不断也。不生灭曰寂。无烦恼曰静。诸法体性。离诸欲故。常寂灭故。本不生故。此寂灭场阿兰若处。于诸法中莫能比并。故为最胜。梵语禅那。华言思惟修。亦云静虑。定者。摄心专注不流散故。深妙曰大。超出世间凡外禅故。住者。能住三业也。所住禅定也。于四住中。当三三昧。梵语魔罗。秦言杀者。杀慧命故。亦言能夺。夺法财故。或言恶者。多爱欲故。又翻为障。作障碍故。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 涅槃为事。魔以破坏众生出世善根令流转为事。故成道时。波旬怀恶。来恼害也。

道有二义。一者道途。二者道法。楞严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道途也)。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道法也文)。魔有四种。谓烦恼 五蕴 生死天子。故云诸也。降者。能降禅定也。所降诸魔也。因修观法。果得离欲。住于深禅。降天恼魔。因修止法。果得寂静。住于妙定。降死蕴魔。余如别说。

故思此法为最妙也。

转展也。自我之彼也。法轨持也。轮如车轮。有摧碾义。能摧障恼也。展开佛心中法。度入他心。碾破其惑业。名转法轮。度脱众生者。济度众生。脱离生死此岸。烦恼中流。到于涅槃彼岸也。当者。正显作思惟相。为谁先闻。何等根也。然此思惟中。实通三时。故释离欲等六法。亦该五会。今就以方便力。为五人说。且约小教释也。

【钞】所以言三七者。为表如来三时说法也。三世间者。谓情器智。情即 天龙八部。器即地水火风神等。则摄世间凡也。智正觉即三乘。则摄出世圣也。世出世间共所尊崇。故云世尊。菩提觉道。略言也。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翻无上正等正觉知道。菩提觉道。拣三途不觉。三正。拣凡外不正。三藐正等。拣二乘不等。阿耨多罗无上。拣 大乘 菩萨有上。约教乘。初即人天。次即 声闻缘觉。三即始终顿菩萨。四即圆佛。故能成此。即名佛也。识达释觉。心性释通。识六识心。达我 空性。小教佛也。识八识心。达法空性。始教佛也。识藏识心。达缘起性。终教佛也。识真识心。达寂灭性。顿教佛也。识圆融心。达法界性。圆教佛也。今对当经。且依初义。法华亦尔者。

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文)所得。思法妙也。对今经。彼约智。此约境。稍有异耳。诸根。思三根也。何度。思谁闻也。问。若尔。世亲那云。初七思惟因(自所得法)缘(所化机宜)不说。第二七日。即说华严耶。答。十地论谓初七拟宜。得一乘机。故二七中即说大经。法华因果经谓奈有三根不同。一乘化之不得。故于二七说华严时。重复思惟。至三七后。随宜说三。是以经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华严大教法也)。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文)故无违也。

欲为下。离欲。通教行。寂静。约理果。出己所证法相。最胜。赞其妙也。证此最胜。名为世尊。修此最胜。名最胜子。

不生下。合释也。谓离情爱欲。则转烦恼而得菩提受用法乐。静妙也。离尘境欲。则转生死而得涅槃法性真乐。寂灭也。若开释之。亦可云离烦恼欲。成菩提果。寂静生死。成涅槃果。二果。法中最胜也。阿兰若者。此云无喧诤。事则所居闲处。无诸愦闹。法则所证真理。无有杂染。事理俱寂。名阿兰若。今且约法言也。超出世间凡外禅者。禅有三。一世间禅。谓四禅(一)。四空(二)。四无量心(三)。二出世间禅。谓九想(一)。八念(二)。十想(三)。八背舍(四)。八胜处(五)。十一切处(六观禅也)。九次第定(七炼禅也)。师子奋迅三昧(八薰禅也)。超越三昧(九修禅也)。至于六妙门(一)。十六特胜(二)。通明观(三)。亦世间亦出世间禅也。三出世间上上禅。谓自性禅。清净禅。实相定。楞严定。真如三昧。海印三昧等。今皆证入。故曰深。圭山集云。带诸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 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文)佛悉成就。故曰妙。约教。且住出世小乘禅。故云尔也。

四住者。佛摄众生随宜而住。或现天住。谓欲天因。即十善道施戒心也(一)。或现梵住。谓梵王因。即四禅四无量心也(二)。或现圣住。谓三乘因。即三三昧也(三)。或现佛住。谓一乘因。即首楞严百八三昧也(四)。波旬。此云极恶。常有恶意。成恶法故。违佛乱 僧。置莫大故。释尊出时魔王名也。如别说者。处胎经云。菩萨坐阎浮树四十八日。观树思惟。感动天地。光蔽魔宫。波旬恐怖。召臣兵会千子。告四女曰。汝现姿媚。坏佛道意。女往佛前。变成老母。(文)观佛三昧云。魔王大怒。遍敕八部。各兴四兵。尽其变态。又敕阎罗。阿鼻苦具一切都举。向菩萨所。菩萨徐举眉毫。拟狱罪人。白毫出水。注火灭已。心得清凉。称南无佛。以智慧力。伸手按地。应时地动。魔与兵众颠倒而堕。(文)余如本起。轨持者。持是法体。谓任持自性也。如火性暖水性湿等。轨是法用。谓轨生物解也。如火熟物水浮舟等。今苦集下坠。灭道上升。性各决定。持也。苦集成凡。灭道作圣。业自差别。轨也。实通三时者。以不别出二七三七故。六该五者。初思华严会先照时。离十不可说诸法爱欲。无障碍涅槃法胜。住法界禅观。降十无尽魔。转根本轮。度圆顿根熟众生。次思阿含会初转照时。离有漏情欲。寂静偏空涅槃法妙。住谛缘禅观。降界内四魔。转小乘法轮。度人天中凡夫外道。深密会中转照时。离无漏法欲。静居无住涅槃胜境。住唯识禅观。降界外四魔。转三乘法轮。度二乘愚法一类。妙智会后转照时。离漏无漏诸法相欲。寂止无相涅槃胜境。住真空禅观。降界内外取法相魔。转一乘法轮。度三乘权教一类。三思法华涅槃会还照时。离漏无漏诸法性欲。究竟如来大般涅槃寂静法胜。住诸法实相禅观。降界内外非法相魔。转归本轮。度一乘根熟众生。下文既云鹿苑转谛。则小教义显余会隐含。自可知矣。又诸佛出世。必具八相。谓降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今成道中摄前四相。度生中摄涅槃相。余思之。

△二序转轮度人以证处众。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疏】鹿野苑者。群鹿所居故。亦名仙苑。古仙栖止故。亦名柰苑。从树为名也。四谛。谓苦集灭道四真谛理。苦以逼恼为义。即三苦八苦等。集以招感为义。即见思二惑等。灭以累尽为义。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道以除患为义。即三十七道品。前二是世间因果。后二是出世因果。有苦可知。苦定是苦等。故名为谛。转有三。一示相转。谓此是苦。乃至此是道。二劝修转。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作证转。谓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此即十二教法轮也。又转四谛法时。即能生圣慧眼。别有三相。名智明觉。依去来今而有差别。或眼智明觉随转随生。此即十二行法轮也。唯行无教。不名为法。有教无行。亦无轮名。为有三根。生三慧。成三道。故三转轮。

憍陈如者姓也。此邻火器。婆罗门种。其先事火。从此命族。名阿若。此翻已知。亦翻为解。或云了本际等。等五人者。即頞[鞥-合+(白-日+田)]。跋提。迦叶。拘利也。頞[鞥-合+(白-日+田)]。此云马胜。跋提。此云小贤。并拘利太了。父之亲也。 十力迦叶。及憍陈如。母之亲也。

证道果者。太子入山。父王思念。乃命家属三人。舅氏二人。寻访住止。随侍动静。二人着五欲。太子初食麻麦勤行苦行。便舍之去。三人着苦行。太子后受饮食乳糜酥油。舍其苦行。亦复远去。洎成佛果。念谁先度。因思五人侍随劳苦。即往波罗柰(此翻江绕城。即柰苑也)。为说四谛。陈如得法眼净。四人未得。佛又重说四谛。四人得法眼净。因语之曰。一着五欲。一着苦行。皆非中道。离此二边。是名中道。次又为说四谛。五人同时得无生忍。成罗汉果。佛三问知法未。即三答云已知。地神唱。空神传。乃至梵世。

陈如最前。见佛相。闻法鼓(教)。服道香(行)。尝甘露(理)。入圣流(初果)。成无漏(四果果也)。在一切人天罗汉之先。故但标陈如以摄余四也。转四谛轮。是法。五人证果。是僧。加前世尊。是佛前思离欲法胜。今令证道。前思转何法轮。今示四谛法药。先闻鹿野。前思度何众生。今度陈如五人。准知前章唯主成就。此章摄余五成就矣。鹿野处中摄时。贤首教章云。或三七后说。如法华等。或六七后说。如四分律萨婆多论。或七七日说。如兴起行经。或八七日说。如十诵律。或五十七日后说。如智度论。或第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游经。(文)转轮。闻成就也。证道。信成就也。下之四十二章。皆释四谛相故。五人而言众者。大论引大品经云。初转法轮时。陈如得初果。八万诸天得无生忍等。(文)六既成就。岂不足征。则遐方异世自谛信而无余议矣。

【钞】八苦等者。指十苦百一十苦。凡 三界内六道生死。皆苦相也。二惑等者。惑与业俱。能招生死苦故。累。生死也。惑业既尽。则无生死累矣。故云累尽为灭。灭谛之体。是二涅槃。子缚已尽名有余。灰身泯智名无余。虽非真谛。能冥于理故。患。烦恼也。广虽三十七。略唯戒定慧。此正助道。能除烦恼。通至涅槃故。因果者。集为因。苦为果。道为因。灭为果也。先果后因者。小乘根钝。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等者。谓有集可断。集定是集。有灭可证。灭决定灭。有道可修。道必是道。遗教经云。苦谛实苦。不可令乐。乃至道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文)谛者。真实不虚也。又下。释有二意。初会玄约谛。每一谛下生智等。三谛虽三转。智等无异。故十二也。去来今者。智去明来觉今也。或下。二文句约转。初转四谛时生眼智明觉四心。二三亦然。故十二也。苦法忍(因也)为眼。苦法智(果也)为智。苦类(比也)忍为明。苦类智为觉。余三谛亦尔。共有四十八也。唯下。将教释法。用行释轮。法以开解为义。若不解理。非法也。有行无教。岂能解理。轮以摧碾为义。若不摧惑。非轮也。唯教无行。岂能摧惑。故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也。为下。难云。何故须三转耶。通曰。为众生有上中下三种根故。生闻思修三慧各别故。成见修证三道有前后故。

已知证知四谛也。或言无知。即是知灭耳。亦可以无生智为名也。解者。楞严云。我初称解。了本际者。即是知真谛际耳。婆沙阿毗昙。皆称此名。诸经有翻为得道。谓最先得道果故。所以言等。

頞[鞥-合+(白-日+田)]下。有云释摩男。或云跋提摩男。或云摩男拘利。或单云摩诃男。因此诸释混滥莫辨。今定解云。摩诃男者。摩诃翻长大。男子也。乃长子之通称。释摩男者。指阿若言。四姓出家。同名释氏。佛初成道。最先得度。故分别功德论云。佛最长子即陈如也。最小子者即须跋也。跋提摩男。摩男拘利者。跋提。甘露饭王之长子。拘利。斛饭王之长子。故皆称摩诃男也。单云摩男者。观余四名。知此是某。如云拘邻頞[鞥-合+(白-日+田)]摩男拘利迦叶。则摩男指跋提也。或云頞[鞥-合+(白-日+田)]跋提摩男拘邻迦叶。则摩男指拘利也。拘邻。即憍陈。有混作拘利者非。至梵世者。轮王出世。声至他化。以十善生欲天故。陈如得道。声至梵天。以离欲寂静。直彻梵故。佛得道声。至尼吒天。以佛道究竟。上穷有顶故。杂阿含说。毗沙门天王持盖灯随劫宾那。帝释持盖灯随迦叶。梵王持盖灯随陈如。阿难持伞盖灯随如来后。(文)亦此意也。问。何先度此五人。答。宿缘所追。一者。如来昔为忍辱仙人。为诸女说法。歌利王嗔割身臂等。血变为乳。佛誓令初闻法。得甘露味。王者拘邻是。仙者如来是。二者。佛昔饥世。化为赤目大鱼。木工五人。先斫鱼肉。佛誓来世先度此等。与无生忍。三者。世尊昔为太子。名须阇提。与父母避难至邻国。未到粮尽。太子每日割三斤肉。二分奉亲。一分自食。天帝试之。誓言真实。即时身疮平复如故。帝释叹善。愿当来世得菩提时。先度我等。太子者佛是。天帝者陈如是。四者。迦叶佛时。九人学道。五人未得果。誓于释迦佛法中最先开悟。成罗汉果。详如因果报恩经明。初二佛愿先度。后二自愿先闻。故先成也。转四谛下。上别释。此总明。先出 三宝。以鹿苑初唱。三宝始名。故法华云。及以 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文)前思下。次对三思。法华亦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文)方便为说。有涅槃音。则思法妙无妄也。为五比丘。则思根器不虚也。趣波罗奈。转四谛轮。则思惟闻有在也。问。何法华中名五比丘。今经称人耶。答。一者。彼约出家僧言。此约在俗人说。释迦谱曰。佛为解说三有诸苦。陈如最初悟解。得法眼净(初果见谛也)。次为四人。重说四谛。亦离尘垢。时彼五人。既见道迹。欲求出家。世尊唤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即成沙门。重说五阴苦空无我。证成罗汉。二者。此约最初开渐之始。欲令转凡成圣。故言人彼约最后剧谈秘妙。欲令转权成实。故言比丘。又佛生人世。人为证故。于六道中。唯人能故。天从人中得善利故。唯人道中具四众故。僧佛事业示同人故。是以此经特言人也。

准知下。三结六就。六种可证。又何疑哉。故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文)。

△次发起序三。初会众陈疑。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

【疏】发起者。发明生起正宗之法也。如维摩示疾。楞伽欢笑。金刚乞食。法华放光。兰盆救母。弥陀根悦。今经以陈疑开解为发起。何者。疑去则信自生。解来则理自显。由之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若不疑悟。道果何从。所以信相怀疑。才闻寿量之谈。韦提起惑。始明净土之说。则一咨决之间。其利岂曰小哉。复有者承前。谓佛说四谛时。不但五人与会复有无量声闻人等亦所同闻也。比丘梵语。此云乞士。乞食资身。乞法资心故。亦云怖魔。出家离欲。魔大怖畏故。亦云破恶。能破一切烦恼恶使故。诸疑者。谓于三有五蕴十善四谛等诸法中。起种种惑也。求。祈恳也。

进止。取舍也。谓进取悟门而舍去疑网也。

【钞】复有无量声闻人者。一约同会。如大论云。诸佛法轮有二种。一者显。二者密。初转时。诸声闻见八万诸天。陈如一人得法眼净。显也。诸菩萨见无量阿僧祇人得二乘。无量阿僧祇人得无生忍。无量阿僧祇人发无上道心。行六波罗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密也。(文)准知。当会自有无量二乘人矣。二约别时。释迦谱会玄记皆曰。十二游行经云。佛成道第二年。度五比丘。第三年。度迦叶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连等。(文)则于诸处所度亦复有无量也。比丘下。又有翻为净戒。或云正命。共成五义。今以乞食摄净命。破恶摄持戒。故三义也。种种疑者。谓三有中。苦耶。不苦耶。常耶。无常耶。五蕴中。有我耶。无我耶。是净耶。不净耶。十善中。顺圣道耶。不顺圣道耶。四谛中。可修证耶。不可修证耶。等者。断见思时得四果耶。不得四果耶。证涅槃时出三界耶。不出三界耶。进止下。又法相隐晦者具释曰进。可通者且阙曰止。言教紧要者细详曰进不切者节略曰止。义理深难者发明曰进。浅易者类通曰止。见解真正者取上曰进。邪谬者舍置曰止。根机下钝者令对论曰进。上利者令退省曰止。如是妙应。皆在于佛也。疏顺求义。约机。钞顺佛义。约教。二意皆通。

△二世尊妙应。

世尊教诏。一一开悟。

【疏】师诲曰教。王命曰诏。今佛为法王。师范人天。所垂言句犹如君命。故云教诏也。顿破无明曰开。豁然贯通曰悟。又开除惑障。令悟体空也。

一一。对诸疑言。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也。

【钞】顿下。先通能所。上局能化。下通所化。故交光云启闭曰开。自惺曰悟。

(文)又下。次局能化。义本清凉。

一下。如佛在于鹿苑。初为陈如说曰。世有八苦。谓五阴盛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如是诸苦。由我为本。应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若人不知 四圣谛者。不得解脱。次为四人说曰。汝应知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我。又往王城住于杖林。为瓶沙王说曰。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意识也)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如是观者。则能于身善知无常。如此观身不取身相。即能离我及于我所。若能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灭便是苦灭。如此观者。名为解脱。不作斯观。是名为缚。王闻法已。心开意解。与八万大臣那由它诸天。各离尘垢。得法眼净。准上所答。则知诸疑无有不悟者矣。

△三普会蒙益。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疏】合掌。身手不散也。敬。心意钦仰也。诺。口语信崇也。

顺。从也。兼通三业。又顺有三种。一耳根发识。信闻章句而不解义。是顺言也。二意识于言。采取其义而不得意。是顺义也。三寻义取意。意旨得时忘于言义。是顺意也。于斯三者有一不契。道去远矣。何名为顺。天子制书曰敕。佛之戒敕。亦犹是也。

【钞】合下。如来三轮不思议化。故会众三业莫不得益也。若敌对之。教诏。口业说法也。名正教轮。今以诺顺之。开。即身业现化也。名神通轮。今以合掌顺之。悟。即意业鉴机也。名记心轮。今以敬顺之。又下。谓信五蕴苦空无常无我之说。顺言也。推寻此身。色心和合为相。色有地水火风四大。心有受想行识四蕴。若即是我。即成八我。展转推至三十六物。八万毛孔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顺义也。翻覆推我。我不可得。遂不滞心于三界。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诸业。证得我空真如。成罗汉果。顺意也。故智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文)天下。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佛之金口。不同菩萨天仙化人之说。故云诏敕也。

△二正宗分二。初略标总相分。

尔时世尊为说真经四十二章。

【疏】正宗者。谓此为一经所宗之正义。拣非前是叙述此经之端绪。后是流通此经之文言也。尔时者。当彼说疑开悟敬顺之时也。真经者。事则水火不坏。理则非物所拘。体也无为为性相也具诸功德。用也生二因果。理以真如法性为体。教以如来识上显现。行以大悲心中流出。果以修道证灭而成。故云真也。

【钞】真下。先约二法释真义。水火不坏者。如汉明法本内传云。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褚善信费叔才等。正月一日朝贺之次。表请愿与佛教比试。腾兰白于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火不能坏。请验之。帝令筑坛。敕以正月十五日就火焚之。而道家灵宝诸经。并为灰烬。佛家经像俨然不动。舍利光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映蔽日轮。时太傅张衍语褚善信等曰。所试无验。即为虚妄。宜就西域佛家真法。(文)唐太宗题焚经台诗曰。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文)非物拘者。言语道断故。体下。次约三大释真义。无为性者。下云。识自心源。悟无为法。名之为道。楞严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所作。无坏灭故。(文)事空既尔。无为理然。俱舍论说虚空无为。正是此义。故云真也。二因果者。谓世间人天善因乐果。出世二乘等善因乐果也。若夫仙经。杂入凡外。则无世间因果功德。诸天说经。则无出世因果功德。岂得云真。今是佛经。如天子诏。不同诸王百官等语。故云真也。问。小乘经中。何有三大。答。约所被机。通小通大。在能化法。无大小故。又我空真如性中。岂无体相用耶。既通少分。配也无妨。理下。后约四门释真义。识上显现者。谓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也。大悲心中流者。梁论释云。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中生起大悲。此大悲心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救济众生。说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于一切法中最胜。(文)故云真也。

△二广明别相分三。初十二章显示果德生信分三。初明出世果二。先举果令其信乐三。先总示能修人。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疏】先举德业。有五。谓辞亲解法等。

辞亲者。谓辞去亲爱也。

出家有二。一身出家。辞亲是也。二心出家。识解是也。复有四义。一出世俗家。亦辞亲也。二出五蕴家。识心也。三出烦恼家。达本也。四出生死家。无为也。心。指意识。此一意识。于六根中应用。即名六识。

本。指贪欲。诸苦所因贪欲为本。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文)识达者。谓以此三毒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造业受报轮转三界。此为染根本。若以无贪等三善根法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修道断惑。超出三界。此为净根本。染之与净由三有无。除此毒识。更无所依。故清凉释小教云。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文)若不知此。不名为识达也。无为者。无造作故。又拣有为。故名无为。会玄云。略有四义。一不生不灭。拣四相故。二无去无来。非三世故。三非彼非此。离自他故。四绝得绝失。不增减故。即显无为。离此生等四种。(文)然无为有三。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论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择灭即以离系为性。远离系缚证得解脱。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非择灭者永碍当生。得灭异前。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文)了此三法。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所作为。名曰解无为也。心本。约能修断。无为。约所证灭。名下。后结人名。沙门梵语。此云功劳。言修道有功劳也。亦云勤行。勤行取涅槃也。或翻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汉书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去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文)人依法成。法因人显。则沙门名非易称矣。

【钞】等。指出家识心。达本三德。出下。身心相对。应具四句。一身心俱不出。凡夫也。二身出心不出。外道也。三心出身不出。道心人也。如净名等。四身心俱出家。比丘众也。复下。对进佛法家亦四。一进真谛家。二进法身家。三进观智家。四进无生家。故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功德无量利益甚深。

现在色心者谓现在根尘识三也。生等者。指生灭去来彼此得失。虚空下。清凉曰。小乘说虚空。秪就外空(文)。谓于真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通无碍。从喻名也。色于中行者。例如色心等法。在于真谛中行也。择下。择谓拣择。即差别慧。各别拣择四圣谛故。灭有二义。一因灭惑显理名灭。此从能显得名。二理性寂灭名灭。此从所显得名。今是择力所得之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之车。名曰牛车。是也。永碍当生者。谓能永碍未来生法也。清凉曰。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缺之时法亦不生。得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故偈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于缘阙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名非择灭。以不因择灭。但因缘阙故。(文)了下。大乘唯依识变。小乘离心外有。故清凉云。小乘说三无为。皆实有法。(文)此拣大小乘解各有别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

心下。上别释。此总结也。心本俱通染净。何者。心是罪之首。功之魁。如顺正理论说。以现在识心等为染净因。(文)贪等为感苦之本。无贪等为解脱之本。心贪嗔等能断也。心无贪等能修也。亦可心识能修也。苦本能断也。

汉书下。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文)或具名沙门那。此云乏道。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故迦叶品云。沙门那者即八正道。沙门果者。从道毕竟永断一切贪嗔痴等。世言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饥乏。断一切邪道。以是义故。名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沙门果。(文)又沙门。出家之都名。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为沙门故。若对拣有四句。一是释子非沙门。释迦王种也。二是沙门非种子。婆罗门等也。三非沙门非释子。余二贱姓也。四是沙门是释子。乃比丘众也。故增一阿含云。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其犹四大河水。皆从阿耨泉出。人依法者。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文)法因人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末二句诫策也。人有如是责任。名有如是诠表。为沙门者。岂可忽诸。

△次别详所证果四。初证四果位。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疏】常下。先总举因果。初三句因也。二百五十戒者。是比丘所持五篇之戒也。进。众善奉行也。即作持。止。诸恶不作也。即止持。毗尼以止恶行善为宗。清净者。梵语尸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戒乃三昧之本。四果之基。故首举之。为四真道行者。即修证四谛禅观也。遗教经云。依因此戒律。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文)故定慧次明之。

合则三学。开有三十七品。正语业命。戒也。四念处等。定也。喜择思等。慧也。阿罗汉句。果也。翻有三义。一杀贼。九十八使烦恼尽故。二无生。后世不受生死报故。三应供。堪为人天良福田故。而云成者。从因至果行位有五。一资粮位。修五停心别总相念。缘苦谛境。二加行位。暖修正勤。观四谛境。顶修如意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忍修五根。于四谛中。堪忍乐欲。永不退堕。世修五力。于四谛中。无间必得发真无漏。在世间法更无胜故。三通达位。建立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能发无漏八忍八智。顿断三界分别见惑。证见生空所显真理。亦名为见道位。四修习位。修八圣道。所以者何。道既见已。安隐行于八正道中。重虑缘真。进断思惑。竟到二种涅槃城故。五无学位。断尽三界见思烦恼。证得八十九品无为。成五分法身。圆十无学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故名无学。

然声闻有三。一者上根顿机。大超断也。二者中类根机。小超断也。三者下根渐机。次第断也。今则一生取办四果。是为大超上类根矣。故非分成。是圆成也。阿下。次别示果相。飞行变化者。三明六通十八神变也。

旷劫寿命者。谓得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彼无漏界。无烦恼名。受变易身享三昧乐。若初果。人七生始灭。经八万劫乃得生心。若于一身得第二果。二生涅槃经六万劫。即能发心。若于一身得第三果。不还欲界即入涅槃。经四万劫。即得发心。若于一身得阿罗汉。即现灭定。经二万劫。即能发心。今寿当后二万劫也。住动天地者。谓行住坐卧之间。皆能惊动天地。感格鬼神。外道皈依。魔君拱手也。

【钞】五篇者。一四波罗夷(翻弃。又云极恶)四条。二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十三条。不定法二条。三波逸提(翻堕)一百二十条。四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四条。五突吉罗(此云恶作)。即众学戒法。一百条。灭诤法七条。此名出家具足戒也。

又此一句。结集家词。如四分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文)常行者。语默动静。无有须臾离故。止行为宗者。迦叶如来戒经颂云。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文)三昧本者。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四果基者。楞严优波离云。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文)正语下。道品虽多。三学摄尽。戒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也。定摄十。谓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觉定觉舍觉正定也。慧摄十八。谓四念处四正勤进根慧根进力慧力择觉进觉喜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也。定慧双通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也。三学俱通摄二。谓信根信力也。九十八使者。见有八十八使。加思惑十使也。

三应供下。问。如来亦称应供。与声闻何别。答罗汉局于人天。佛则魔外人天二乘菩萨所应供也。

五停心者。谓多贪不净观。多嗔慈悲观。多痴因缘观。多障念佛观。多散数息观。别总相念者。别则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则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正勤者。谓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消灭。未生善令发生。已生善令增长。四正勤也。

如意者。谓欲念进慧。四如意足也。五根者。谓信进念定慧。五根也。五力者。即修前五根增长成力。能破恶障也。

觉支者。谓念择进喜除定舍。七觉分也。

八忍八智者。观于欲界苦谛。所有无漏定慧。若在无间道中。名苦法忍。解脱道中。名苦法智。观于色无色界苦谛。无间道中。名苦类忍。解脱道中。名苦类智。其余三谛。例此可知。以此十六心。顿断三界分别所起烦恼种子。见一切法。决定无我。亦无我所。即显真谛寂灭之理。得成无漏七菩提分也。

八正道者。谓见思惟语业进定念命也。二种涅槃者有余。无余也。

八十九品者。见道八智证八品(欲界四谛。并上二界为一四谛也)。及修道八十一品也。但断烦恼。在无间道。证无为。在解脱道。五分法身者。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前三从因而显德。后二就果以彰能。盖以因修三学。果得戒定慧身。尽智。则正习俱断名解脱身。无生智。则了了觉照。名知见身也。十无学法者。谓正语正业正命(摄戒身)正念正定(摄定身)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摄慧身)正解脱(慑解脱身)正智(摄知见身)也。梵行。因修戒学。果名杀贼也。

所作。因修定学。果名应供也。我生。尽智。不受。无生智。因修慧学。果名无生也。四智已圆。三界已出。无法可学。成罗汉矣。余如俱舍婆沙大钞。

然声闻下。楞伽云。须陀洹果。差别有三。谓下中上。下者。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于此生而入涅槃。(文)教章云。初果人有二种。一渐出离。断欲六品得一来。断九品得不还。断上二界得罗汉。二顿出离。于一生中。顿断三界九品修惑。即得罗汉。更无余果。三非渐非顿。复二。一若倍离欲人。入真见道。倍离欲惑前六品。得一来。二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九品得不还。如瑜伽等说。(文)俱舍论云。声闻有二。一次断。次第断惑。经于七生。二超断。又二。一小超。或超至五品。乃至八品罗汉向等。二大超。闻唱善来。即成罗汉。无受生缘。(文)通明神变者。楞伽云。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通。悉已成就。烦恼诸苦。分别永尽。名阿罗汉。(文)得罗汉下。智论云。阿罗汉入灭时。住在何处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无烦恼名。于是国土具足佛道。若尔。罗汉受法性身。应当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以舍众生舍佛道故。(文)享三昧乐者。楞伽颂云。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文)若初果下。详如教章。七生始灭者。须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灭心心法。始入灭定。复经八万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发菩提心。下三例知。

△二证三果位。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神灵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疏】初句总举因果。为因也。那含果也。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命终一往天上。更不还来下界受生故。此断欲界九品修惑下三品尽。进断上八地思而不能尽。亦不能得取证四果入般涅槃。故云次为那含。谓次于前之一生速得四果。上根者。即为中人阿那含也。后三句别示果相。变化不测曰神。定中所发。用也。感而遂通曰灵。观智得来。体也。十九天者。以五不还天。当第十九层也。亦可指四空天。证罗汉者。寄居色无色界。研断七十二品。取无为脱生死也。

【钞】不还来者。欲界下三品思惑共润一生。今已断之。更无惑润。故不再还来也。变化下。孟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文)世圣尚尔。况那含乎。故称神灵。若约法释。修止故定。定发于身。则有神变不测。修观成慧。慧发于心。则有不思议灵通。以体用言。神属用。灵属体也。十九天句。义通二释。一者指五净居。谓欲界六天。色界四禅。共十三天。今则寄居第四禅上。故云上十九也。楞严云。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欲界也)中。九品习气(思惑也)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文)二者指无色界。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思尽。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然无色界居在四禅十八天上。故云上十九也。寄居色无色者。谓居色界那含天上。更练四禅。前后用无漏心。夹熏中间有漏心。色定转明。进断余惑。或已断下四地染。未断上四地染。即居无色界天修四空定。进断余惑也。取无为者。金刚疏云。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三果体(文)。再取上八地七十二品无为也。

△三证二果位。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疏】次下。举因果。此则一生取二果。次于上之二生得那含也。斯陀含梵语。此云一来。斯下。示果相。于修道中。重虑缘真。进断欲界思惑前六品。后三品犹在。唯润一生。故从此命终。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即断余惑。成无学也。

【钞】一来者。更须一来人间受生。断余下三品残思也。润一生者。欲界九品修惑。能润七生。今断六品。已损六生。止存三品。但润一生故。从此下。金刚疏问。据此次第。合是第三。云何便言即得罗汉。答。所言即得者。非谓逾越不证第三。但约欲界惑尽往而不来。望一去说。故云即得也。(文)况有根利者。将余下三品。一生断尽。便往罗汉。岂非即得耶。

△四证初果位。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疏】次下。举因果。次于前之斯陀含者。即为须陀洹也。上二果中根。此属下根矣。梵语须陀洹。此翻预流。初预圣人流故。亦翻入流。初入真谛法流故。亦翻逆流。已逆生死有流故。须下。示果相。七死生者。初果见真之后。进断欲界思惑。然欲界思。能润七生。上上品润两生。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一生。中中中下二品共润一生。下三品共一生。故于天上人间。七度往来也。便证罗汉者。谓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不唯断欲界九品。亦能断尽上二界思惑。而入涅槃也。

【钞】逆流者。金刚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文)即是逆凡流也。刊定记云。十六心断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粗惑。得初果证。即以见谛八智为初果体。

△后通结所断惑。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疏】爱欲者。谓贪爱乐欲也。唯识云。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文)又爱为根。欲为末。圆觉经云。当知 轮回爱为根本。欲因爱生。命因欲有。(文)若对三毒十使。则贪欲皆为根本。是故修四谛观断四住时。则阶四果而出四生。不复还在三界受生。如断四肢。无人作用而起业也。若使超凡入圣。其在断爱欲矣。

【钞】有谓三有。因果不忘之谓有。即三界果报。有具。谓招果器具。即有漏惑业之因。

贪为根本烦恼。欲则通染通净。皆心所也。由爱欲心方起一切不善事业。若无贪欲。则无惑业苦矣。爱为根者。生于心也。欲为末者。发于境也。经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文)三毒。贪嗔痴也。

十使。谓贪嗔痴慢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五利使也。皆为根者。谓欲对贪为枝末。对余毒使则为根。楞严云。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文)四住者。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开名四住烦恼。合则但云见思也。若使下。结示。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文)。

△次明因令其修习四。初达理崇道。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疏】先达理。绝贪欲。断集也。去恩爱。知苦也。识六识观心。修道也。达佛涅槃理。证灭也。欲断而识心源。爱去而达佛理。沙门之能事毕矣。悟下。次崇道三。初标悟。莫之为而为者。真谛理也。理若不悟。道亦不得。内下。次释相。谓释无为相也。法性自天而然。苦不能恼。故无求无得。不妨因去爱而知。道不能通。故不系。不妨因识心而显。集不能染。故不结。不妨因断欲而净。灭不能除。故无作无修。不妨因达理而证。

不下。后结显。崇最。尊重也。谓不假行位因果教理智断。而自冥会契合以尊尚也。法性如月。苦集覆理。如云笼月。道灭除集以会真。如风拨云而见月。则知苦集之云。但是能覆不能恼染。道灭之风。但是能显不能明净。理本明净。岂能妨害。故云不历位而自崇也。

道者。真谛之谓道。性道也。贯上不历不系无为。率性之谓道。修道也。贯上自崇不结等悟。

【钞】阿含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文)初二句去爱。次二句断欲。次二句识心。五停心中略举多嗔慈悲一观也。后四句达理。无生法忍从此入矣。

不假行位者。结与释中有影显意。释中苦不能恼。乃至灭不能除。即结中不历。结中不假行位。即释中无得无证。若配释云。内无位得。外无行求。心不智道。亦不断业。无理念。无教作。无因修。无果证。释中去爱知苦。乃至达理证灭。即结中崇最。结中冥会契合。即影显释中有体达。若无能体达者。谁知无得无证观标悟言。自无疑矣。

不结等悟者。既以道崇。岂可结业。故崇最照应不结业句。又能体悟无得无证不系不结。亦崇最义。故云等。悟通二意。一影释释中体悟。二指上标中悟字。问。既分性修。道有二耶。答。从性起修。全修即性。岂有二耶。

△二割爱取足。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疏】佛下。先修头陀行。剃须除发。表断烦恼也。受道法者。则以佛法为务。道德为重也。资生财物。发爱欲之源。故当去。乞食知足。为头陀之本。应求取。经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又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文)日下。次各出其相。先取足相。一食一宿。十二头陀中二苦行也。再者。指中后饮浆。坐高广大床也。楞严云。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舍贪故。(文)使下。次财欲相。爱是心。欲是境。由外尘欲。牵起爱心。亦由爱心贪着于欲。所贪之境既多。能贪之爱亦众。然贪与爱亦有四句。此当亦贪亦爱。其中复开四相。一内爱欲。缘自身形。按拭摩触。起诸染着。二外爱欲。缘他男女姿态妖艳。念念贪爱。三内外爱欲。于他己身柔软细滑。攀缘不舍。四遍一切处爱欲。缘于一切五欲尘境。生结使心。故涅槃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不忧不怖。(文)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文)则爱欲也。愚蔽一切人矣。

【钞】经下。证去财。又下。证取足。皆遗教文。又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文)十二头陀者。一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粪扫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八树下。九露坐。十常坐。十一次第乞。十二但三衣。

欲是境者。圆觉疏。问。欲应是心。何言色等。答。瑜伽云。欲有二种。一烦恼欲。二事欲。事即五尘。今谓心起合尘。尘即名欲。经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又无常经云。常求诸欲境。(文)四句者。圭山钞云。一贪非爱。如人贪忙。不是爱忙。又如买苦口治病之药。秤两不免贪多。何曾爱也。二爱非贪。如人爱看相打相杀。何肯贪求。又如见他外人可意孩儿或猫狗等。亦何贪求。纵与之未肯受。三亦贪亦爱。即名利财色之类。四非贪非爱。即一切违情境及平平境。(文)五欲尘境者。财色名食睡。为五欲境。色声香味触。为五尘境也。此等皆能起爱生欲。故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文)为道者。可不捡欲也欤。

△三转恶成善。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疏】佛下。先总标。众法相生。名曰众生。璎珞云。顺理生心名善。乖背为恶。又益物为善。损物为恶。善为能治。恶为所治。善恶皆在一念心中。一念善则恶止。一念恶则善灭。改恶迁善。无如不忘念也。

【钞】众法。五蕴也。色心和合。成众生故。

不忘念者。遗教云。不忘念者。烦恼不入。若失念者。失诸功德。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文)。

【疏】何下。后别释二。先恶何句征也。身下列也。身三下释也。

令前人命断曰杀。有三。或用内色。谓手足等。或用外色谓刀杖等。或双用内外色。谓手执刀杖等。不与而取名盗。有八。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污秽交遘深爱不舍谓之淫。亦有和顺强暴二种。两舌者。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唆斗争等。

恶口者。谓粗恶骂詈。忿怒咒咀。令他不堪等。妄言者。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

绮语者。谓庄饰浮言历语。艳曲情词。导欲增悲荡人心志等。

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曰嫉。虽属嗔分。亦贪所感。圆觉经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文)依对现前不饶益境。嗔恼忿恨。起诸凶暴曰恚。

于诸理事。无明迷暗曰痴。由此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此十恶业。作有三品。略举四重。一约时。谓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俱重名上。随一时轻为中。三时俱轻为下。二约境。杀人为上。杀畜为中。蚊蚋为下。三约心。猛利心作为上。泛尔心作为下。处中为中。四约人。具自作教他为上。唯自作为中。教他作为下。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

以要言之。纯从分别所发恶业名上。杂从见爱烦恼所起名中。但从任运所发恶业名下。华严云。十不善业。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若生人中。杀罪得二果报。谓短命多病。盗得贫穷共财。淫报妻不贞良。得不随意眷属。妄语多被诽诱。为他所诳。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贪嫉心不知足。多欲无厌。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长短。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痴生邪见家。其心谄曲。是故应当远离十不善道。(文)如是下。结也。不顺圣道者。戕法身。伤慧命。损功德。失法财。乖理害物。故名恶也。

【钞】身三等者。谓身上所恶有三。口中发业有四。意地起毒有三。意地为本。余七为末也。妒忌嫉者。诗传云。以色为妒。以行为忌。害贤曰嫉。修罗一类。嫉贤忌行。佛为诸天说四念处。彼说五念处。佛说三十七品。彼说三十八品。

虽属下。难曰唯识谓嫉是嗔分摄。余经论明贪为意首。此云何通。故答释云。虽嗔亦贪发也。

圆觉下。引证可知。由此起邪见者。则痴为诸烦恼本矣。一约时下。瑜伽云。三时复二。一者约心。如疏。二者约时。尽寿作为上。多时为中。少时为下。

(文)猛利。强盛也。泛尔。不获已也。

教为下者。自不忍作故。

以要言下。准如来秘密藏经。大迦叶问佛。十恶何者最重。佛言。杀及邪见。释曰。此即十恶互望论耳。又经云。十恶等乃至小罪。坚执名犯。若不坚执。乃至无间不名为犯。释曰。此即约心意明邪见执着为重。言不犯者。意是轻微故。从见惑起者为上。思惑起者为下。杂者为中也。华严下。明果报。三途是正报。人中是余报也。疏云。因有三品。果有三途。然依正法念经。三途各有边正。正者为重。边者为轻。正鬼望边畜。则饿鬼罪重。故杂集等。鬼次于狱。若正畜望边鬼。则畜生罪重。故今经云。下者饿鬼因。又十不善。各有二果差别。一报果差别。所谓三途异熟。二习气果差别。即人中残报。是正报之余。经云。若生人中得二种是。又杂集瑜伽等论明三果。十不善业异熟果者。于三恶道中。随下中上。受旁生饿鬼捺落迦异熟。等流果者。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衰损。所谓寿命短促常贫穷等。如其所应。增上果者。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损。所谓外具乏少光泽。俱舍论云。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灭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灭。受增上果。(文)盗得下。必影略其文。以明人中余报也。

【疏】是下。后善。十善对十恶立。以止恶故即名为善。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嫉。不嗔。不痴。此名止善也。复有十种行善。谓放生。布施。梵行。诚实。质直。和合。柔软。喜舍。慈悲。正信也。行十善时。亦有三品四重。一约时。如欲行善时。正行善时。行善已时。三时无悔者为上。作已方悔为中。正作能悔为下。二约境。于劣不杀为上。如蚊蚋等。于胜不杀为下。谓父母人等。余者为中。如禽畜等。三约心猛利重心为上。处中心为中。不获已而心为下。四约自他。具自作教他为上。唯自非他为中。自虽不作而教他作为下。下者修罗因。中者人道因。上者诸天因。华严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 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 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文)则十善业。该于 十法界矣。十法界报。尽出自心。 恶。十善翻为十恶。便成三途。心善。百非转为百行。便成五乘。心生心灭。不可忽焉。至于善果。具如十善业道六波罗经。

【疏】十善下。十善。即五戒。亦世间五常。但开合有异。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淫礼也。不妄语则摄口四。信也。酒能昏性起过。制不饮酒。以防意地。则摄意三。智也。故十善道。为世出世间善因善果之本。

下者下。修罗因时。怀猜忌心。虽行戒善。欲胜他故。下品也。在人因地。善念淳熟。数修施戒。不轻他故。中品也。天居因位。善心猛利。戒施超胜。慈育物故。上品也。

华严下。引证也。疏云。人天是世间之善。人善为下。欲天为中。色无色界为上。(文)圭山云。三乘是出世间善。声闻善为上下。缘觉善为上中。菩萨善为上上。佛善为上上中上。(文)又清凉钞云。然其十善。亦有三果。异熟果者。离三恶道。得生人天。等流果者。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兴盛。所谓长寿无病苦等。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兴盛。资具等物。精微光美。受用无乏。(文)十法界下。贤首品钞云。若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一若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此发畜生心。行血途道。二若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叹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此发饿鬼心。行刀途道。三若心念念欲胜于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鸱高飞。下视人物。而外扬五常。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四)。若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五)。若其心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求天乐。闭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于天道(六)。若其心念。欲得利智辨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颙颙。此发胜智心。行尼犍道(七)。若其心念欲大威势。身口意业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由如石泉。其乐内熏。此发大梵心。行色无色道(九)。若心念念善恶轮环。凡夫耽湎。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三乘道(十)。若心若道。其相甚多。略举十耳。(文)余可例知。百非百行者。瑜伽论云。谓有十事。一少时作。二多时作。三尽寿作。四少分作。五多分作。六全分作。七自作。八教人。九赞叹。十随喜。十恶用之。即是百非。十善用之。名为百行。(文)五乘。谓人天声闻辟支菩萨也。十善业道者。经云。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故。若离杀生。得成十法。谓施无畏。起慈心。断嗔习。无病。长寿。非人守护。无恶梦。解怨结。无恶道怖。命终生天。离偷亦十。谓财盈。人爱。不负。赞美。不忧。善名。无畏。安乐。怀施。生天。离邪淫四。谓诸根调。离喧掉。世所称。妻莫侵。离妄言八。谓口香净。世信伏。言敬爱。安慰生。得胜乐。无误失。尊奉。慧胜。离两舌五。谓身无能害。不坏眷属。信顺。法行。善知识。离恶口八。谓法度。利益。契理。美妙。承领。信用。无讥。尽爱。离绮语三。谓智人爱。如实答。威德胜。离贪嫉五。谓诸根具。财自在。福德。位尊。利息。离嗔恚八。谓无恼。无嗔。无诤。柔和。慈心。利生。相严。生梵。离邪痴十。谓意乐侣。信因果。皈佛。正见。生人天。福慧增。行圣道。舍恶业。住无碍见。不堕诸难。(文)解曰。上皆明华报也。又云。行十善业。若能回向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不杀报)。清净大智(不盗报)。隐密藏相(不淫报)。如来真语(不妄语报)。魔外不坏菩提眷属(不两舌报)。梵音声相(不恶口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不绮语报)。三界特尊。皆共敬养(不贪嫉报)。观者无厌(不嗔恚报)。神通自在(不邪痴报文)。解曰。此是明果报也。六波罗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净戒品云。此十善业。一一皆感四种果报。一现在安乐。二烦恼怨贼。势力羸弱。三于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精勤修习。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文)解曰。前三花报。后一果报也。若约转三障义。二转烦恼障。四转业障。初三转报障。若约转三报。初二转现报。盖报由业感。业由惑造。今了业因。不从报法起惑。由是惑种羸弱。业现衰残也。第三转生报。第四转后报。既十善报。其大如此。奈之何不奉行哉。

△四返妄归真。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疏】先明不悔则成妄染。

过。失也。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名众过也。

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不自悔者。不肯追悔往[亿-音+(天*天)]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顿。安也。息。止也。业从心造还自覆藏。名为顿息其心。

有过必有罪。日积月累。故成其大。犹如河海。不择细流。渐成深广也。

若下。后明忏悔还成真净。先法。善恶皆由心造。心能改恶行善。罪亦随心消灭。如人转谤为赞。怨结解而亲自成矣。

夫欲忏悔者。须具此三法。一知非。谓惭愧克责。明信因果。怖畏恶道。翻前不悔也。二改恶。谓发露先罪。断相续心也。三行善。求灭罪方法。修功补过也。此二翻前息心。上三法因。下罪消果。翻前罪深也。故涅槃云。佛法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文)此是能悔者也。如下。后喻。凡人有病服药。若得汗。则疾愈而身安。犹如众生起过行忏。若法喜。则罪灭而心清。过既非一时起。忏亦莫能顿除。故云渐也。

【钞】初三句。明覆藏。次三句。明增广。

又前四句。具含七义。众过中含二。一纵恣三业。无恶不为故。二事或不广。恶心遍布故。息心唯一。谓覆讳过失。不欲人知故。不悔中含三。一拨无因果作一阐提故。二虏扈抵突。不畏恶道故。三无惭无愧。不畏圣贤故。罪赴亦一。谓恶心相续。昼夜不断故。

梵下。有二。一翻忏为悔。二半梵半唐释。梵语忏摩。此云请忍。悔是唐言。体即百法中恶作也。厌先过失故。谓请三宝。忍受悔过。然此厌罪。定是善法。不同识论不定所摄。若准佛名经说。则忏是忏谢之名。悔以悔责为义。(文)追悔往愆者。相部律疏解云。兴善罚恶为忏。追变往愆为悔。(文)积累成大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罪始滥觞。祸终没顶。亦犹是也。经云。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汉昭烈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遗教云。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文)一下。知非中具三义。一惭愧。惭者惭天。天见我屏处造罪故。愧者愧人。人见我显处作逆故。又惭者内自羞耻。翻前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也。愧者发露向人。翻前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也。二信因果。信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经云。假使满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设无因果。则修福者屈。造罪者幸。如何今见贫富贵贱苦乐不同也。三怖恶道。谓造上品十恶。死堕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原人论云。杀盗淫等心神。乘此恶业。生于地狱鬼畜等中。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复得。众等切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死苦一至。不令人知。盛年富贵。无得免者。怖心起时。如履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翻前不畏三恶道也。改恶中具三义。一露先罪。谓不覆瑕玼也。根露则枝枯。源干则流竭。翻前覆藏。二断相续。谓已作者忏令清净。未作者不敢更作。如王法初犯得恕。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也。行善中唯一义。昔因三业。造诸罪恶。不计昼夜。今以善身口意。策励不休。匪移山岳。岂填沟壑。以此翻前纵恣三业。恶心遍布二种。然灭罪法。有事有理。事则洗净身口。着鲜洁衣。烧香散华礼佛诵经。于三宝前。陈白过犯。三时七日。乃至累月经年。如法修行。取灭方止。理则观罪性空。罪心无生。心性灭时。罪亦亡矣。净名云。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外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华严云。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文)问。云何知罪灭相。答。若如是至心忏时。或得好瑞好梦。或复见光见华。或觉身体轻利。或有善心开发。或入诸禅。或识法相等。故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文)问。若见罪无性时。罪即灭者。亦可见福无性。福亦灭耶。答。莫作是说。何者。罪违无性。见无性时。罪即灭矣。盖无性是能治。罪是所治故。福顺无性。见无性时福生长矣。盖无性是能生。福是所生故。如金刚云。无住相布施福德如虚空。(文)问。大小乘何别。答。相部律疏云。大乘理深药妙。一对治行胜。二果亦妙。三故灭重也。小乘理浅。一行劣。二果非是妙。三故灭轻也。翻息心者。罪从心起。将心忏。如从地倒还地起。无别道也。余易思之可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