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第六尔时文殊师利已下五行半经。是文殊问勤首佛教是一。云何得见者。有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同等然。其已下十问已下有十行颂。是勤首菩萨所答。于中三门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初一行颂劝听。次一行颂劝闻法勤修。已下八行颂责其懈怠。如文具明。
二释菩萨名者。名为勤首。为前明目首善示福田因果佛号究竟智。此位当须勤而行之。故名勤首。佛号最胜智者。为明勤修胜进即得最胜智为果。
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本不动智佛为因。最胜智佛为进修之果。
第七尔时已下六行经。是文殊问法首。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于中有十。一问如文具明。于中有十行颂。是法首所答。三门义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句劝听。次一句叹能问。次两句责多闻者不修行。已下九行颂。一行一颂责多闻而心不精专不能断烦恼。如文具明。
二释菩萨名者。名为法首。为是西北方戌亥两间。明愚迷长夜中能以正法自利利他专求无懈。名为法首。世界名金刚色者。以坚精无怠。是自世界。托西北方乾卦。干为坚刚。佛号自在智者。以自精勤观照达理业亡。名为自在智佛。
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因。进修得自在智佛为果。
第八尔时已下有五行经。是文殊问智首。如来唯以一法而得出离。又于佛法中智为上首。何故赞叹布施等。总有十问。大意明十波罗蜜四无量心毕竟无体何须用为。已下有十行颂。智首菩萨答。如文具明。于中三门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行颂。叹能问及劝听。已下九行。一行一颂如文具明。智首菩萨答意。诸助道法随根遣病若不修学无性菩提不成。如颂中分明举喻况说可知。但须依法有病即治之。如除堆阜道自无碍。自病已除还与人服药之与方终无舍离。
二释菩萨名者。名为智首。以明智能知根权施法药。四摄四无量十波罗蜜三十七助菩提分。随病生起。增多之处。而令服之。显发菩提无作之性。渐令依本。名为智首。此是下方世界。明以布施戒忍进定等十波罗蜜门如地。能生发一切白净之法故。世界名颇梨色者。此是白色如水精宝色。佛号梵智者。明心如大地荷负万有常安静故。梵者净也。
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因。进修得心智寂静为果表地体安静故。
第九尔时已下是文殊问贤首。一切诸佛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种种不同所。谓已下有十行颂是。贤首答于。中三门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两行叹法王唯一法一身一智。已下八行颂。于中大意有四。一叹差别佛土因本回向心所成。为明回向心就根益物身土教仪悉皆就根。二明诸佛自报之境非是行因方见。三明众生差别之事皆由众生之心行异故随自心见别非佛之异。四明佛神力能就根现法。
二释菩萨名者。名为贤首。为明得此十种信心。信佛果德与自心体一。善谙疑滞通塞入其贤位。故名贤首。此是上方位也。意明此信位心智及境。悉如虚空。无所不含。皆无妨碍。是贤人之德。故名贤首。世界名平等色者。为明既是上方明身心与空合故。世界名平等色。佛号观察智者。明以其自心空智慧门善能观察诸法皆空无所染着。是故名观察智。
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根本性空无分别不动智佛为因。以进修至法空观察智佛是果。此明体用圆满因果一性。以是义故。还说如来一身一心一智慧法门明契果会因始末无二。总以一为根本故。
问曰。何故颂初云文殊法常尔。
答曰。为文殊是诸佛之慧。不动智是体文殊是用。以将此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根本智之体用门与一切信心者。作因果体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满与因不异无二性故。方名初发心毕竟心二种不别。明此十信心难发难信难入。闻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设少分信者。即责神通道力。是故当知且须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见法力加行如法进修。分分无明薄。解脱智慧明。依自得法浅深。渐当神通德用随自己得。信犹未得。何索神通。说言渐渐者。不移一时。一法性一智慧。无依住。无所得中。渐渐故。以十玄六相义圆之法性理中无有渐顿。但为无始无明惯习熟卒令契理纯熟难故。而有渐渐。其渐渐者。毕竟无始终延促长短等量故。名为渐渐。
第十尔时已下。明诸菩萨共问文殊师利。十一种佛境界已下十行颂。是文殊师利答。于中三门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一行一颂。其颂文答前所问。颂文自具足不繁更释。
二释菩萨名者。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妙慧善简正邪自在。故云妙德。此是东方卯位也。明卯主东方震卦震为雷动启蛰生之始。明此妙慧是震动发生十信心之始。是故亦云妙生菩萨。为明一切诸佛从此慧生十信解故。乃至满足菩提一切愿行海故。世界名金色者。明举因果体白净无染法故。又明金胎二月表十信为圣胎故。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文殊师利。明无性净慧遍故。佛号不动智者。为无明本空无体可动名不动智故。但有应境知法应器知根。如响应声无有处所形体可得。名之为智。无可取舍故。名为不动。
三配当位因果者。妙慧为因。不动智为果。亦互为因果。若以妙慧善简择法显智故。即以妙慧为因。不动智为果。若以慧由智起。即不动智为因。妙慧文殊以为果故。或智之与慧总因总果。明体用一真无二法故。亦智之与慧总非因果。为体无本末依住所得故。是性法界自在知见。非如世间因果比对可得故。此文殊师利不动智佛。初起信心。亦从此起。乃至信终亦不离之故。迄至自行圆满示成正觉亦不离之故。此明以佛智慧示悟众生故令众生入佛知见。佛知见者。文殊师利妙慧不动智佛。是凡圣等共有之。佛示凡夫使令悟入。
第十一尔时已下有八行经。是都举娑婆九种差别。并都举十方一切差别。悉皆以佛神力无不明现。如文可知。已上但随文殊师利所问。随位菩萨答。依所说颂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及以世界佛号菩萨名号。即知进修因果总是前庄严法性。清净佛刹四种刹中。金色世界及不动智佛是佛住佛刹。余九世界及九个智佛是庄严。法性佛刹。及十地以来总是如来出现品。是示成正觉佛刹清净佛所说佛刹。四谛品是此之一品大意有六。一以菩萨名表行。二以世界之色表所得之理。三以佛名号表所得之智。四以方隅表所得之法。五成其十信所行之行。六明十信进修同异。如上已述可知。
净行品第十一
将释此品约作四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释品宗趣。四随文释义。
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为净行品。以无始诸见无明贪嗔痴爱。今已发菩提心。信乐正法顿翻诸见。成其大愿。长大悲门。若但以三空无相对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贤行故。欲行长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贤门。充法界行者。于一切见闻觉知而无过失。便成万行庄严。皆勤修习此一百四十大愿门。便于生死海中见闻觉知一切诸行。悉皆清净入普贤行故。故名净行。若无此愿。设断烦恼即二乘行。故设是菩萨即生净土。以此一百四十大愿门。顿净其一切尘劳行门。便成普贤法界行故。故名净行。以此大愿庄严一切世间诸行。总为法界一切道场。故名净行。以此诸见成大善根。故名净行。
二释品来意者。为明前问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须来乃至果行圆满已来不离此大愿故。
三释品宗趣者。以智首是下方颇梨色世界。佛号梵智。明是一切诸佛法本自体白净无染之智。以为能问之人。文殊师利菩萨即是一切诸佛善择妙慧。以为说法之主。以一切诸佛根本智慧之门。善自为问答之主伴。说一百四十大愿之门。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等。普贤法界无尽行海。以本净智。问其妙慧。说其一百四十净愿之门。用净信等六位中染净无明七地法执现行。十地以来法执。习气佛地二愚一时。于此信心之中不令偏执。以愿防之。使令寂用无碍故。以此诸佛本净智妙慧门说一百四十大愿。以防染净二障。以为宗趣故。以六位上通信并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随位修道。上烦恼六位中。一位上有二十故。六位共有一百二十根本无明。皆因身见边见二见有二十。共随位进修。染净烦恼总有一百四十。为防此障一百四十愿。令此进修者从初信心理事圆融。使信心者达其愿体。无亏自心根本净智妙择之慧。动寂俱真不偏修故。是故华藏世界有如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上一切庄严因大愿风轮能持万行。以行招果因持果故因以愿力坚持报得风轮持刹故。又云。如是华藏庄严皆从普贤愿力起。为无愿故行乃不成。即庄严不现。不感无尽依果报故。由是义故。信心之上法性悲智妙慧万行。总依佛有。而为进修。不得别有。若离佛别有自法者。不成信心。不成十种胜解。不成修行。设苦行精勤是邪精进。勤苦累劫生人天中。一念贪嗔一切焚尽。是故此品下文云。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已上明宗趣竟。意明回凡所执心境差别业皆成愿海具普贤门。
四随文释义者。于此中义分为二。一科其一品经意。二随文解释。一科其一品经意者。于此一品经文义分为十四段。一从尔时智首菩萨已下从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于十问中。总有一百一十门。问世间业等。如下可知。二从云何生处具足。问十具足中初种族具足中有二义。一世间。即是生族姓家为种族。二出世间。即是生在佛家具佛种性。色相念慧等并是佛家。非世间故。三云何已下问十种慧。并是出世胜慧。如文可知。四云何已下问十种力。初因力者。所谓生生之中任运能发大菩提力。欲力者。志乐大菩提心无退失故。方便力者。以大愿善自觉悟不费功力故。亦能觉他省功不迂回故。缘力者。能缘所缘不忘失常大愿故。根力者。大愿善根不失故。观察力者。能观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观共止双行二皆自在。或先观后止。或先止后观。或即止即观。或即观即止。悉皆自在。思惟力者。不失正理智常现前故。五云何已下十问。问十善巧。初蕴善巧者。明同世间五蕴而生不着五蕴之果。界善巧者。同十八界及三界法生而不染三界法。处善巧者。三界六道为处。禅定解脱为非处。皆不离其中而无所染。缘起善巧者。不坏世十二缘生。处缠不污。色界欲界无色界善巧者。三界同事而无所著。过去未来现在善巧者。于过去劫在未来劫中。现在劫在过去劫中。三世互参皆自在故。六云何已下十问。问七觉三空。如文可知。七云何已下十问。问六度四无量心。如文可知。八云何已下问佛十力。如文可知。九云何已下十问。问十王守护。此明愿行所及而致招敬。十云何已下十问。问云何堪为众生所依师导。如文可知。十一云何已下十问。问云何于众生中最胜最妙。如文可知。十二尔时已下至胜妙功德以来有八行半经。明文殊领上一百一十问。及叹智首善问。十三佛子菩萨在家已下有一百四十大愿。答前所问。令十信心菩萨常用其心净其身口意行。如文具明。十四最下佛子若诸菩萨有三行经。明依教而行获其胜益。已上以世间有此一百四十种事法。顿翻为一百四十种大愿。用成十信内修行之心。虽是有为之心能成十住。已后五位之内。理智大悲之海。已后入位万行之海。皆由此一百四十大愿胜上缘力之所能成故。若初发心菩萨无此之愿。所修解脱皆成声闻独觉之行。设是菩萨但生净土。无成佛缘。为此教中发心菩萨。毕竟达此有为成其理智如也。
贤首品第十二
将释此品约作五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明品之宗趣。四明信心退住。五随文释义。
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为贤首。为依行立菩萨之名依菩萨所说之法及行。立之品名为贤首者。以明信解如来因果普贤五位行门。心行调柔。顺和正直深心正念。乐集善根常念利生。名之为贤。创从凡夫顿彰法界诸佛因果理智一时明现。名之为贤首。此依法主解行立名。此贤首者。乃是于佛果海。文殊普贤行之贤首。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之首故为贤首品。以佛文殊普贤之果行成信者之初首故。
二释品来意者。为第二会以来五品经。但明十信菩萨所修行法门及一百四十愿等法。此品明十信中所欣修佛果所行行愿功德广大故有此品来也。
三明品之宗趣者。明已生十信心已得福获益为宗。
四明信心退住者有二义。一三乘。二一乘。一三乘者。如起信论有三种发心。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一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二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三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又如论云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二乘种子。设求大乘者。根则不定。或进或退。大意自己善根微少依他发心者。或以二乘人教令发心者。为解行不实皆有得有证有舍有取。总住退位。又如论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略说方便。有四种。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顺法性无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随顺法性离诸过故。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顺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菩萨发如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广如论说。计其少分得见法身。即是信满入十住位已上是。三乘发十信满心入十住初发心住以愿力故成佛。二一乘发心者。如此经十信发心。初发心时以初会中如来始成正觉之果。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毛孔重重无尽。随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信他诸佛所得之果。以第二会中普光明殿如来报满之果及行果而自信。入修行金色等。十色世界即明自觉之理。不动智佛等十智如来。即明是自心所信自心佛智。文殊师利。即明自心智上分别妙慧。与古今三世诸佛同一体用分毫不差。方名为信发心。从此信心已佛名号品。即明所信十方示成正觉佛果之号遍周。四圣谛品。即明三世诸佛所说法门遍众生界随界名别。光明觉品。即明如来智慧光明境界遍照法界无有尽极。令发信心者。以观观之。令心广博如佛境故。菩萨问明品。明十信心菩萨十种所行之法是自己所修之行。净行品一百四十大愿。十信心位所发大愿成大悲门。具普贤行。此贤首品。明十信心所欣佛果功德无有尽极。明初发十信心诵持此品功德胜过供养十佛刹微尘数佛经于一劫。何况随其解行而已修治。如此经十住初心才发心时。法尔身遍十方示成正觉。在十住位发心功德品中至位方明。文繁不引。其事所因大意明此经发十信心。但以法界不思议乘一切智乘而发其心。不依佛。不依佛法。不依菩萨不依菩萨法。不依声闻法独觉法。不依世间法不依出世间法。而发其心。但无所依发菩提心。但以一切智发菩提心。不如三乘依猗物故发菩提心。不依三祇劫后有佛果故发菩提心。不依现在三世有佛果故发菩提心。以是义故。入此信者。皆无有退故。设习气未淳熟者。暂时念退信及住位一往不退为正信。自己身心总是法界佛。无自他性故。以十方诸佛无依住智幻住庄严门等法界虚空界法性恒遍十方。如影对现色身同自身故。本不二故。体无差别故。十方诸佛智身如影所言如响。如是信解当得成佛。我今信者。亦如是知。如是信解。云何有退。全身全心一切境界。总是法界。一真法身体用理智。住在何所退至何处。若也身心有所依住。放却依处即有退失。自了身心本无依住本无所得。一切语言分别。如空中响应无作缘。任物成声本无依住。了如斯法而生信解。即无退转。有所依法而发心者。放却所得所依着处即有退转。是故起信论中。证发心者。多住退位。为有所得可证故。是故乘此不思议乘。一切智无依住乘发菩提心。一往不退。若有退者。只为信心不成故。于佛教法及如来所乘有所得故。有取舍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又此经云。设有菩萨经无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具六神通。由未闻此大方广佛华严经。犹名假名菩萨不真菩萨。设复闻时不信不入。具如经说。如此品颂云。一切世界诸群生。少有欲求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难遇。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又如下颂云。有以手擎十佛刹。尽于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为难。能信此法倍更难。以过此难信而能。真信决定不退难。又如此经普贤菩萨云。但闻如来名号及所说法门。闻而不信亦能成金刚智种。作如人食少金刚喻。若以远因总不退。若以现成佛因。即是未信之人。
五随文解义者。于此一品经义分为二。一长科当品。二随文解义。一长科当品者。于此一品中长科为十四段。一尔时文殊师利已下两行颂。是文殊师利请说发菩提心功德分。二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已下有七百一十四行颂。是贤首菩萨答。末后三行半经。明说颂感诸佛许可。三从初善哉仁者应谛听已下八行颂。明发心功德广大难量随力。少说分。为明菩提心不可以边际量故。功德还当如是。故四菩萨发意求菩提已下六行颂。明初发心所因分。五深心信解常清净已下十八行颂。明信三宝增益分。六若常信奉于诸佛已下九十五行颂。明增进修行获果分。七菩萨勤修大悲行已下一百五十一行颂。明菩萨得果行悲教化众生及兴供自在分。八从有胜三昧名安乐已下有一百六十行颂。明放光明因果分。九如是等比光明门已下二十行颂。明光出处及光差别分。十从有胜三昧能出现已下八十一行颂。明三昧自在分。如此同异无碍自在大方网三昧门入出隐现同时自在者。随众生业异所见差别。诸佛得道自在故。随众生业自在故。然如来心无作性。智随影应。无去来性而可取舍。如响应声。喻如水潜流随诸卉木各滋生。喻如春阳生草木。喻如水养鱼龙。喻如地所生草木。喻如火成食。喻如风发生所益众生长短寿生。喻以喻思之。以智照之。执系情亡任真之智。本合如是。为执系故。设得一分出世道果。亦不能为大自在故。十一从一切如来咸共说已下有一百五十八行颂。明举二十喻况说分。十二从第一智慧广大慧已下有十四行颂。明信佛智慧自欲同智难信分。十三从十刹尘数众生所已下有四行颂。明信乐诵持得福分。十四时贤首菩萨已下三行半经。明贤首菩萨所说法门威感十方诸佛摩顶许可分。二随文解义者。文自具明。不烦更释。幽隐难知者。方可解之。已前总明以果成信竟入真实证。如下升帝释天宫说十住法门。是此一会升须弥山顶品是序分。余五品经正说分。至明法品末后动地雨华。是流通分。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