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如何才能忆起前尘后世之事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
如何才能忆起前尘后世之事

如何理解“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这几天和一个同修交流中,发现他问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的“这个”。现在罗列出来供养大家,也是更具体地回答他的问题的方式。问:六尘缘影就像照相...
如何理解“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如何恭敬三宝?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
如何恭敬三宝?

如何是教意(雲門禪師)

陳操尚書,與裴休、李翺同時,凡一見僧來,便施齋請飯,贈錢三百。陳操禮拜說:「罪過罪過。」  又有一次,陳操和眾官登樓賞景,看見幾個和尚。  一個官員說:「來者總是禪僧。...
如何是教意(雲門禪師)

如何杜绝现在放生的弊端?

如何杜绝现在放生的弊端?...
如何杜绝现在放生的弊端?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

问: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大安法师答: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在我执和利益的驱使下,充满机心用事,由此导致人格的瓦解,人际的...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之宗趣,论云: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谬解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婚姻中有裂缝怎么办?如何修复婚姻中的裂缝?男女双方都一样,不能总是感情用事,生活就是生活,都是为了生活么!能够包容是最重要的。夫妻关系也是,离不开缘来缘去的真理。不...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如何拜忏

学佛道友在修拜忏时,若无明师指导,往往不知如何说罪忏悔,而这又是消业灭罪的一个重要程序。近读宣公上人的《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感觉文中对此问题指导明确,很有特点,读后受...
如何拜忏

如何将治病和修行结合起来

问:请问患慢性疾病多年,如何将治病和修行结合起来?嘎玛仁波切答:任何业力,当变成定业以后,比如慢性疾病、重大疾病,你想要完全恢复之前的状态,是很难的。随着学佛、修行,会...
如何将治病和修行结合起来
  • 首页
  • 509
  • 510
  • 511
  • 512
  • 513
  • 514
  • 515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