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四护卫禅

发布时间:2023-08-02 10:24:21作者:大悲网
  佛法开示-四护卫禅
  2008年02月07日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居士、各位大德:
  晚上好!
  现在禅修营己经到了第九天,所以有些禅修者己经打算明天禅修营结束后,要回家了。但是,也有一些禅修者开始担心如果在宝峰寺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时间,这么好的机会可以专心地禅修,然而,他回到家里应当怎么办呢?要怎么禅修呢?要怎么继续呢?那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在禅修的时候应当怎么样来调节我们的心,以及在我们回去的时候又应当怎么样来调伏我们的心。
  今天晚上,我们将要讲的内容是调心,调心又有非常多的方法。今天晚上大家主要来学习如何修习慈心的方法。根据南传上座部的传统,如果谈到禅修(bhàvanà)就离不开两大类的禅修:
  第一种是止的禅修(samatha或者samatha bhàvanà);
  第二种是观的禅修(vipassanà或者vipassanà bhàvanà)。
  Samatha古代翻译为奢摩他,在注解里面给的定义就是:止,是止息一切的热恼,一切热恼不善法的止息,称为止。观的意思就是以无常、苦、无我等各种的形象来观照,这个称为观。观,古代也翻译为毗钵舍那或者毗婆舍那。
  止跟观在《清净道论》就有很详细的解说和分别。根据《清净道论》,止一共可以分为四十种业处,然而在另外一些注解里面又提到了三十八种所缘。也就是说四十种业处又可以依所缘分为三十八种,所谓四十种业处还是依所缘而分,但在有些义注里面它把白遍与光明遍归结为一种,因为白遍和光明遍的所缘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把这两种所缘合二为一;还有把限定虚空遍和空无边处合二为一。因此就少了两种,成为三十八种。因为在修习限定虚空遍的时候虽然取的是有限的虚空,但是一旦把它扩到无边的(就是称为遍一切处的)时候,那么它的所缘跟空无边处非常相像。因此,有些注解、义注里面就把白遍和光明遍合二为一,把限定虚空遍和空无边处的所缘合二为一,归结为三十八种。无论分为三十八种也好,四十种也好,它们都可以称为业处。
  业处巴利称为kammahàna,kamma是工作,hàna是地方、场所、处所,所以kammahàna就是工作的地方,这主要是指心工作的地方。我们的心如果没有经过调伏,它总是纷纷扰扰、妄念纷飞、想东想西、想这想那。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说到:
  「心是极其微细的,而且是极难以调伏的,它不是随着自己的喜好而驰走,能够调伏心是很好的。因为经过调伏了的心能够带来快乐。」
  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开发智慧,想要断除烦恼,我们首先必须要把心调伏。因为假如心是处于一种纷乱的状态,那不要说开发智慧,甚至连看清事物的面目都很难。在心烦乱的时候,甚至头脑都不是很清醒的话,如何再谈到进一步地开发智慧乃至断除烦恼呢?因此,首先我们应当要调伏自己的心。调伏心有很多种方法,如果心得以调伏,它就能够得到清净,能够得到安定,能够得到安祥,能够得到止静。而当心平静了,就能够象一面湖水一样,象湖面一样,很多其它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很容易呈现。如果心都起伏不定,就好像水面上起了涟漪或者说有波浪一样,就很难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上座部佛教里面,就用业处来调心,也就是说让心工作,有个地方工作,让它静止下来。因此,在《清净道论》里面就把四十种业处的修习称为心清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通过四十种业处、四十种调心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的话,那么他就能够得定,无论这种定是属于近行定还是属于安止定。如果是安止定的话,它又可以分为四种色界的禅那以及四种无色界的定。这些都是属于定,而定是称为心的清净,这里的清净是指没有杂染、没有污染、暂时性的没有烦恼。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定它能够镇服烦恼,能够令烦恼不起。
  如果根据《阿毗达摩》来分析,那就非常明显了,因为一个人无论是能够得到近行定或是得到安止定,在那个时候,他的心路过程是不可能有任何的不善心所生起的。一个人的定力越强,那么他对于烦恼的镇服力就越大。就好像一块石头一样,它压住了草,久而久之,草就不能够再生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业处来调心,或者说我们先把纷纷扰扰的心安定下来,然后让心定在一个正确的所缘上。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根据《阿毗达摩》,一切的心都必须得有个目标,有所缘。无论是世间心还是出世间心,无论是善心、不善心、果报心还是唯作心,它都必须要有一个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心的特相就是认知所缘,而名法的特相就是朝向所缘。
  因此,无论我们用心来表达也可以,用名法来表达也可以,但是所有的心必须有个所缘境,没有任何心是没有境的,乃至到有分心它都有一个所缘在。然而,一般上我们的心经常是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一种没有调伏的状态,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心总是在四种状态当中游离着:
  第一种攀缘过去;
  第二种计划未来、想着未来;
  第三种想着现在的人跟事;
  第四种想一些纯粹的概念。
  同时,心又在六种境界当中游离,它想着颜色的所缘、想着声音的所缘、想着气味的所缘、想着味道的所缘、想着触的所缘、想着法的所缘。因为心的变动性,没有调伏的心那种散乱性,所以,当一个人习惯地见到好的所缘、美丽的所缘、顺利的所缘、可爱可意的所缘,这个时候,他感受的受是属于乐受。
  比如说,我们看到很美丽的东西,看到很美丽的人,很漂亮的人,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看到一辆很名贵的车,或者说自己拥有这些东西,那么心就会产生乐受。当心产生乐受的时候,如果没有去调伏自己的心,没有如理作意,那么你就会认为说这个人是很漂亮的,这件衣服是很好的、很名贵的,这辆车是名牌车,它的性能很好等等。然后因为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就是不善心。这种不善心是属于贪欲的不善心,称为贪根心。
  又比如听到了好听的声音,比如说有些人喜欢流行歌曲,有些人喜欢摇滚,有些人喜欢古典的音乐,有些人喜欢别人的赞美,有些人喜欢别人的夸奖,当你听到这些顺耳的、悦耳的、可意的声所缘的时候,你会认为说这种声音是很好的,这样的歌很动听或者说让人赞扬到飘飘然,那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这也是属于贪根心。
  如果对于香的味道,好吃的东西,柔软的、舒适的那些感觉等等,诸如此类,想到过去的那些娱乐的目标,想到未来将会得到的那些娱乐的目标,乃至沉迷于一些幻想自己的那些很快乐的目标等等,这样的话,由于不如理作意所生起的是贪根心。
  而假如一个人遇到了一些不善的果报,这个时候,当他的过去的不善业成熟的时候,他将会遇到一些不善的所缘。比如说他看到很丑陋的东西;他听到人家骂他、诅咒他;他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说遇到天气很热啊,蚊子叮啊、虫子咬啊等等这些不喜欢的、不可意的、不可喜的对象、这些所缘的时候,那么他将会生起苦受或者称为忧受的不善心。

\


  因为生起这种忧受,那么,它伴随着忧受生起的就是不善心。这种不善心由于是对所缘的排斥,对所缘的抗拒,对所缘的厌恶、讨厌、不喜欢,那嗔根心就是我们称为的嗔恚心就生起了。由于贪根心和嗔根心生起,或者说当一个人贪心生起或者嗔心生起的时候,一定会有痴,会有愚痴。正是因为如此,一个人整天都在境界里面打转,见到好的生起贪,见到不好的生起嗔。他的心总是不能调伏、不能安定下来,是不是?有谁敢说不是的?有谁敢说自己没有给境界所动的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经常在很多经典里面教导:
  「当我们的眼见了颜色之后,就会去追逐那些好的,就会去取相。眼见色己就会取于相,取于随形好,于是贪、忧、不善法侵漏其心。」
  所以,这里讲到的贪就是见到了可意所缘、见到了可喜所缘,由于不如理作意,生起了贪的心路过程;如果见到了不可喜所缘、不可意所缘,由于不如理作意,所以生起了忧,忧就是属于嗔根心。由于有贪、有忧必定会有痴,还有其它各种的不善法会生起。
  因此,在经典里面经常说到:
  「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守护根律仪,没有很好地守护心,那么,贪、忧、恶不善法将会侵漏其心。」
  因此,我们如果要调心的话,可以通过先调伏自已的根门,调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当我们知道了其实我们一天到晚都是生起一些不善心,都是在随着外境转,乃至到有时候自己会制造一些境界来,比如自己幻想着跟喜欢的人、幻想着拥有喜欢的东西,有时候想到不喜欢的人,然后就在那边生气、在那边厌恶……一天到晚心都不能够停歇下来,都不能平静下来。也就是因为心经常攀缘外缘,而遇到好的、不好的,生起贪的、忧的,贪、嗔、痴就会生起。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要调伏心的话,我们可以先止心一处,用这样的方法。止心一处也就是定,因为心总得有个所缘,而假如没有调伏的心,不经控制的心,它就会随着自己的喜好,会想着一些喜欢的东西,会追忆一些过去的那些欲乐、那些快乐,会憧憬、会幻想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话心就没有经过调伏,没有经过调伏的心,就是在造不善业,在制造贪嗔痴,在制造很多的烦恼。所以我们如果想要降服烦恼,我们应当先让心清净,先让心平静下来。然后,就可以通过把取一个所缘,也就是取一个比较固定、比较稳定、可靠的目标。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教导:
  「想要调伏心的比库、想要调伏心的禅修者,可以先修习定。」
  因为,一个人的定力如果没有培育起来,他想要直接修慧就会更难了。而修定也有很多种方法,在八圣道里面提到有三种是属于定学的:
  第一是正精进;
  第二是正念;
  第三是正定。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可以通过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感受来镇服烦恼。这种其实就是相当于佛陀所教导的根律仪,根律仪是以什么成就的?以念成就,以正念成就。所以如果当你见到了可意的色,很好看的东西,一生起了贪或者生起忧的时候,要知道,这是属于正念,要保持正念,不要让心随着外境去转。当听到可意的声音、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候要正念。「要正念」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生起贪跟忧。
  那个时候你可以自己尝试去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是不是有贪或者有忧?当你在享受,在吃很好吃的东西,在吃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如果你的心生起了贪爱:「啊,这个很好吃!」津津有味的时候,如果你的正念强的话,你想:「这个时候,我又生起了贪心了。」或者今天的菜炒得不好,炒得太咸了,或者太焦了,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怪厨房里的那些人:「怎么今天的菜炒得这么糟糕!」这个时候提醒自己生起嗔恨心了,这也是一种正念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用直觉去觉察受的方法,觉察受的方法离不开满意和不满意。所以有些禅修大师他在教导说:「我们如果要修行,就要觉察到自己,如果生起了满意的心,我们要有正念;生起了不满意的心,我们要有正念。」
  生起满意的心的时候就是属于乐受,这个是属于对受正念、正知的方法;如果生起不满的时候,这个属于忧受,属于排斥、抗拒的,这时候我们应当有正知正念。这种是在上座部佛教里面属于正念的修行方法。这种修行方法非常有效,当一个人生起贪心的时候,他警觉越快越好,因为如果不警觉的话,它会不断地蔓延、蔓延……使贪心蔓延。
  一个人如果是对一个异性的执着,比如说男性对女性的执着,女性对男性的执着,从最初看到他(她)可能会感觉到他(她)很英俊啊(很漂亮啊),然后生起了好感,由好感生起贪受,由贪爱生起贪染,贪染生起执着,最后到了痴迷的阶段。所以,如果不制止,没有正念的话,它就会好像瘟疫一样、好像癌症一样,不断地蔓延下去,不断地加深。
  同样地,对一个人生起嗔恨心,一个人如果讨厌另一个人,那么,当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他的所作所为、他的言行举止,都成为了不好的。这个也是由于不如理作意而生起的嗔心,如果有正念的话,一但不喜欢一个人,不喜欢一件事物的时候,你很快就警觉。这是属于正念、正知的范畴,也是属于调伏心的很管用的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是属于更加有系统地训练的禅修方法。这种训练的方法我们一般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这已经是涉及到了正式禅修的范畴了。因为刚才提到了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属于止的修行方法;一种是属于观的修行方法。
  而在止的修行方法当中,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根本业处;另外一类称为一切处业处。所谓的根本业处就是一个人数数修习,修习多座,而使他培育强而有力的定力的修行方法。比如说一个人修行阿那巴那,如果他决定由阿那巴那,专注自己的呼吸一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他继续用由修习阿那巴那所得到的定力来转修vipassanà的话,那么,阿那巴那对于他来说就是根本业处。
  或者说一个人在修习四界分别的时候,他无论是行、住、坐、卧,平时都在修习四界分别。然后他想以修习四界分别所得到的定力,所得到的近行定,来转修vipassanà,那么四界分别对于这种禅修者来说就是他的根本业处。
  而一切处业处是什么呢?一切处业处就是所有的禅修者都必须得修习的。无论你是修习阿那巴那、你是修习四界分别、你是修习白遍、你是修习地遍,你都必须得修行。而且这种修习并没有限定谁不可以修习,谁可以修习的。这种称为一切处业处。
  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一切处业处有四种,这四种分别是:佛随念、修习不净、修习慈心以及死随念。同时,这四种一切处业处也称为护卫业处,护卫就是保护的意思。因为如果一位禅修者,通过修习这四种业处,他可以使他的心远离、免除一切危难,而且还可以保证他的禅修。有时候我们也把这四种业处称为对治的业处。
  佛陀在《弥酰经》(Meghiya Suttaü)里面提到了:
  「Meghiya,如果一个人的心生起了贪欲的时候,他应当修习不净;当一个人生起嗔恚的时候,他应当修习慈;当一个人的心散乱的时候,他应当修习阿那巴那;当一个人生起世间想的时候,他应当修习无常想。」
  在这四种护卫业处里面,这四种一切处业处里面,修「佛随念」可以对治对佛陀的不信、佛陀的疑。当一个人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心对于禅修的所缘没有兴趣了,或者说感觉到很枯燥、很乏味,由于感到很乏味,所以他将会对自己的所缘、对禅修的所缘没有兴趣,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他的心慢慢地就会随着自己的喜好而产生一些妄想,或者说由于面对那些很无聊的所缘而变得昏昏欲睡,在这个时候,他也应当修习佛随念。
  但是修习佛随念,针对哪些人来说更有效呢?如果一个人他对于佛、法、僧,对于三宝很恭敬,很有信心,非常恭敬佛陀,对佛陀很有信心,这种人他修习佛随念,见效会更快。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当我们的心面对着很枯燥的、很无聊的所缘、不喜欢的所缘的时候,他的心会乏味,会感觉到有一种排斥感,不能够相应,不能够跟所缘相应。而当一个人的心遇到了自己很有兴趣的所缘,很恭敬的所缘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心会生起喜和乐,因为恭敬,所以他不会掉以轻心,因为有喜,他的心能够活跃起来。
  比如说,让大家去看一些古代的文章,很晦涩的一些文章,或者看一些哲学性很强的文章的话,那么,可能很容易就会打瞌睡了,或者看着看着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东西。但假如去叫你看一部西部大片,或者说看一些你很喜欢的DVD、VCD时候,你可能就不会打瞌睡了吧,是不是?所以,一个人对于所缘有没有兴趣,会决定在他能不能够专注。为什么呢?
  因为心跟所缘能不能够相应。如果心能够对所缘相应,那么他就能够持续地保持;如果心对所缘不相应,那么他就很容易变成昏昏欲睡,或者说随着自己的意欲去打妄想。在这个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对禅修的所缘,比如说修阿那巴那,那个时候对呼吸已经感觉到很乏味了,或者感觉到呼吸都很单调,老是在那边进、出;进、出;没有什么意思,这个时候他应该通过修习佛随念,让心兴奋起来,让心动起来,让心活跃起来。为什么呢?这个是转换所缘法。
  因为佛陀是属于极可喜所缘。佛陀即使以他的相,以他的外相,都可以使人生起非常强烈的喜,而如果再思维佛陀的功德的话,同样的也可以使人生起喜,特别是对于佛弟子来说。假如佛弟子对佛陀有恭敬,有那一份的恭敬心,当他对着佛陀的时候,他就不会漫不经心。由于对于佛陀的那种恭敬,他能够生起喜;由于喜,他的心能够得到轻安;由于轻安,他能够得到乐;由于乐,他的心就能够持续地保持在所缘上。
  所以当一个人在禅修,如果他觉得很乏味的时候,他可以先用佛随念来调心,比如说这个时候他可以先睁开眼睛,看着自己最喜欢的佛像,然后意念着佛陀的功德,让自己的心活跃起来,欢喜起来,如果自己的心开始变得非常喜悦、非常愉悦了、非常欢喜了,而且欢喜当中又有一种平静跟恭敬了,这个时候,他再保持这样的心,用同样的心换取所缘,比如说再回到阿那巴那。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换取所缘法。
  当自己的心已经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我们就以佛随念来调心,让心活跃起来,动起来,当我们的心已经有恭敬了、有欢喜了、清净了、宁静了,再用这样的心,再把所缘换回到阿那巴那,或者换回到自己所修的那种根本业处,就是用同样的心。心不变,还是用这样的心态,只是把所缘换回来。这样的话,当你禅修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心一直沉睡下去的原因,而导致对于所缘有一种排斥了。如果一个人对于佛、法、僧有疑的话,他也可以通过修习佛随念来调心。
  第二种是修慈,修习慈我们等会儿再稍微着重地讲一下。
  第三种是修习不净,修习不净有四种修习方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有两种是属于修止的不净;有两种是属于修观的不净。而这四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生命的不净;一种是没有生命的不净。所以这两种可以依止和观分为四种,我们先讲修止的不净。
  一般人认为修不净观很可能只是停留在修止的阶段。在修不净的时候,古代通常翻译为不净观,不净观是属于后面那两种方法,如果是修止的话,我们称为修不净,巴利叫做asubha-bhàvanà,subha是亲近的意思,asubha是否定,a是否定词,就是不净的意思,bhàvanà是修习、培育的意思。修习不净的时候,因为所缘可以分为有生命跟没有生命,有生命就是身体,自己的身体。观照自己的身体,观察自己的身体的不净、厌恶。没生命的不净是外在的死尸,外在的尸体。对于这两种修行方法,在《清净道论》里面都有非常详尽的解说,有详尽的分别。
  对于有生命的修习方法,我们首先可以取自己身体的部分。在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有称为三十二身分的,也就是三十二种身体的部分,它们分别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皮、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和脑。这二十种是属于地界最明显的部分,接着十二种是属于水界最明显的部分,它们是:胆液(或胆汁)、痰、脓、血液、汗、脂肪、眼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以及尿。这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称为三十二身分。
  当一位禅修者,在观察自己身体任何一个部分的时候,他可不可以找到美丽的东西呢?可不可以找到可以称为清净的东西呢?对!不可以!比如说,这里面的皮肤,有些人会贪爱异性很嫩滑的皮肤等等,假如这个皮肤一剥下来,成为什么样子呢?有些人喜欢对方的秀发,当把这些头发用洗发水洗完之后,把它剪下来,丢在地上,还可爱吗?然而,那些愚痴的人,那些无明的人,往往在这些不净的身体部位上费尽功夫。
  比如说头发养护,一个晚上花上一百多块去弄很多现在那些流行的什么秀发呀什么东西,或者说去拉皮呀……去做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在这些不净的东西上下功夫。又比如说牙齿,我们一两天不刷牙齿,说话人家都捂着嘴了,是不是?这些都是极其厌恶的、不净的。因此,我们如果说生起贪爱时候,我们应当修习不净,修习不净可以镇服贪欲想。对于自身的不净也是这样,对于他人人身的不净也是这样。
  所以,在修三十二身分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可以很清楚地观照到自己的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之后,他必须要外观;再内观、外观;内观、外观……之后他将会发现整个世间、整个世界的所有的有情只是一堆非常厌恶、不净的臭皮囊。或者说就好象一个非常漂亮的皮囊,画着各种彩色的皮囊里面装满了粪便,装满那些肠、肚、肝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可以贪恋的。
  还有另外一种是对无生命的修习不净的方法。无生命是指对死尸、尸体而言。在《清净道论》里面就用十相,十种不净相来概括。一个死尸由刚刚死的时候,那种青淤、肿胀、脓烂一直到化为一堆白骨,一共十个过程。而在《大念处经》里面九种坟场观里面,就用九个步骤、九个过程来分别。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你所喜欢的人、所迷恋的人、所爱着的人,他死了三天之后,还可爱吗?他死了一个星期之后还可爱吗?他死了一个月之后又成为什么样了呢?所以对于外在的不净,也就是无生命的不净,也是可以镇服、可以暂时性地断除贪爱。
  还有死随念,死随念是忆念死的必然性的修行方法。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最不确定的,人一生当中最不确定的就是自己将会在什么时候死,会以怎么样的形式死,死的时候是怎么样?而世界上最确定的事情就是人一定会死。」所以我们应当常把生死挂心头,应当时时念着死。
  念死的方法,我们可以思维自己身体的死亡,死亡的必然性。现在即使是对自己多么的贪爱,多么的喜欢,多么的执着,但是总有一天,这个身体会坏!这个身体会死的!这一堆五蕴会离散的!
  所以应当思维:「我必定会死!我必定会死!」
  或者思念着:「死是必然的!死是必然的!」
  或者思维着:「生命是不确定的,而死是确定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死是确定的!」
  用各种各样念死的方法思维这一堆五蕴、这一个身体必然会死、死的必然性。由于他念到死,他能够生起悚惧感,就是对生死的那种悚惧,那种怖畏,由于有了悚惧感,他的心不会落于放逸,不会落于懈堕。如果思维着我现在还有几十年,我现在还年轻,那么,很容易落于放逸。这是对于死随念的大概修习方法。
  对于不净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修止的方法,第二种是修观的方法。在修vipassanà的阶段,也有两种修习不净的方法,这两种修习的方法:第一种是对于有生命的,就是观他的不净,这是对于自身三十二个身分里面,观他的色身里面的那些究竟色法,每一种究竟色法都是不净的。它具有无常相、苦相、无我相跟不净相。这是一切行法、一切色法的必然的特征、特性。而对于外在的也是,观外在的时节生色,观它的虫聚、观一堆虫,然后再观这些时节生色也是不净的,所以在修vipassanà的阶段也有两种修不净的方法。这里是补充。
  我们现在要谈的是修慈心的方法。对于修慈,古代翻译成慈心观。然而根据巴利来说,它叫做修习慈、或慈心修习,因为巴利叫做mettà-bhàvanà,mettà是慈、慈心、慈爱的意思,bhavànà是修行、修习的意思,所以我们称为修慈,慈心修习。在《弥酰经》里面提到了:
  「当一个人生起嗔恚心的时候,他应当修慈。」
  而在我们实际的禅修过程中,修慈也有非常多的效用,非常多的作用。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当一个人生起嗔恚的时候,生起不悦的心情的时候,对所缘有排斥的时候,他应当修慈;另外一种我们可以作为调心的方法来修慈。也就是当一个人如果在禅修的时候,他的心很僵硬,由于僵硬,所以他很难跟所缘相应,这个时候也应当修慈。
  第一种方法就是,当你发现到自己很讨厌一个人,或者说你自己的心很烦燥,你自己的心很忧虑、很忧郁、忐忑不安,这个时候,你可以用慈心来调心,用慈爱调心。如果在禅修的过程中,觉得心很僵硬,心很生硬,心缺乏一种柔软性,这个时候我们也应当用慈心来调心。因为当一个人的心,它不喜欢一个所缘的时候,他的心对所缘是有一种排斥感的,当心对一个所缘有排斥感的时候,它很可能会拷贝到其它地方,会复制到其它地方。
  就比如说,你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遇到一个很不顺心的事,上早殿迟到,或者睡过头了,那个时候你的心就很急燥,然后你去到之后,又突然见到一个僧值在门边站着,那个时候你就很害怕,然后你从一开始就好象很不顺,早上睡过头,又迟到,又给僧值逮一个正着,过堂的时候或者你去做其它事情的时候,好象一天都感觉到心里老是很烦燥或者不开心。就会把这种对所缘的排斥,这种嗔恚心、这种忧虑、忧郁的心会拷贝到其它地方。
  我们禅修也是这样,如果你对一个所缘排斥,比如说你在禅修之前,看到了一个很不喜欢的人,或者说看到某一个人又在那里说话,吵到你,这个时候你的心就很讨厌那个人,然后你再坐下去,你就想专注你的呼吸吗?你越想专注你的呼吸,你的心能够平静下来吗?你很难!为什么?因为之前你的心已经对所缘有排斥感,所以现在要让你突然把这种所缘转到你的呼吸上,转到阿那巴那上,你的心同样会对所缘有一种排斥感。
  所以当心对所缘有排斥感的时候,它会拷贝到其它的所缘,会复制到其它的所缘,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如果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很多东西都跟他作对,因为不顺心,似乎感觉到祸不单行,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是由于他的不如理作意,他的心对所缘有排斥感,因为有排斥感,所以他不能够很好地专注。
  其实我们禅修离不开两样东西:第一是心;第二是所缘。所谓的专注,是心跟所缘必须得相应。有了相应,一切的善法都可以生起。我们学过《阿毗达摩》就知道,《阿毗达摩》里面在美心所当中有十二个心所,它们是一起生起的。哪十二个心所呢?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这六对十二个心所。
  这十二个心所对禅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柔软了就适业,适业是什么?对!很容易工作,业就是工作,很堪任、很适合工作,这里的工作就是我们心的工作。因为心有柔软,心有轻快,轻快是什么?心很灵活。轻安是什么?有舒适、舒服的那种感觉。心练达是什么?心很敏锐。心正直是什么?不会歪曲,很容易投入所缘。所以如果我们禅修能够抓到这些心所的特相,我们真正理解这些特相,然后我们要运用,在禅修实践中我们来运用这十二个心所,这里所说的「身」是心所,而「心」是心本身,心法本身。所以心跟心所都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禅修者一定要学会让心柔软,心不要老是硬梆梆的,性格不要老是硬梆梆,很倔犟、很顽固,要学会柔软,为什么呢?因为心的柔软是一种包容,因为心能够包容,所以心就很容易跟所缘相应,是不是?因为心柔软故。如果心硬梆梆,那么,它不仅会排斥所缘,而且它会刺伤人。所以一个人的修为,一个禅修者的修为,是越修心应当越柔软的;不是越修越顽固、越修越固执、越修越顽劣,不是这样的。因为心的柔软是属于善行。当然我们知道这种柔软不是软弱,柔软跟软弱是两回事。
  因为心柔软了,所以它就能够适合作业,正如说一个雕塑家,如果他现在面前有一堆泥,如果这堆泥是太干的话,它就变得很硬,是不是?那么,他想要捏任何的形象,要捏人啊、动物啊,他都不能够捏好。为什么?因为太硬。如果心象这团泥一样硬梆梆的,他要做什么东西都很难。是不是?同样他要禅修的话,他的心都对所缘硬梆梆的,推都推不动,怎么叫他去专注呢?所以他应当象雕塑家一样,如果见到这一堆很硬的泥,他应当加点水,然后再把泥练得很柔软,练得很适合去捏任何的形象。
  我们调心也应当这样,就要象雕塑家去练泥一样来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非常柔软,柔软了自然地伴随着就是适业,适合作业,适合让心工作。心是可以调伏的,而且心也应当去调伏的。一个人的心如果调伏的话,心会影响他的行为,而行为的积累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所以说要改变性格的话,也可以从这里开始,可以从调心开始。让心先柔软,柔软了就适合作业,他的行为就表现出来了。久而久之,他的很多种行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爱好兴趣,就积累成他的性格。所以我们说修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我们在让心柔软,要调柔心的方法当中,慈心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慈心就是一种柔软的心,有慈爱的人他的心一定是柔软的,一定是包容的。因为心有嗔恚,所以他会对所缘排斥,当心排斥所缘的时候,他的心是硬的,是跟所缘不相应的,因此在五盖当中,把嗔恚盖当成是五盖的其中一种,也就是当一个人对所缘排斥的时候,不喜欢所缘的时候,他的心很忧郁的时候,他的心很嗔恚,很讨厌一个人的时候,要叫他禅修是很难的。这个时候他应当先修慈,用慈来调心,让心变得柔软。而且有慈爱的心一定是快乐的,一定是喜悦的,没有说慈爱的心是忧郁的,没有说慈爱的心是麻木不仁的,有慈爱的心一定伴随着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当你把慈心散播给别人的时候,首先你自己先得到利益。所以无论是要使自己的心柔软,使自己的心能够包容,使自己的心宽大、宽广,或者使自己快乐起来,我们可以用慈心,修慈的方法来调伏我们的心,来训练我们的心。
  在修慈的方法当中,有两种修行的方法:
  第一种是很专业的、系统的修行方法,而这种修行方法的成功、成就是以证得象《无碍解道》里面讲到的五百二十八种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必须要达到第三禅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系统、严格的慈心的训练。
  还有另外一种是作为我们平时调心的修行方法。我们调心就是刚才所说到的,我们既可以改变对所缘的那种排斥,可以镇服嗔恨心,还可以让我们的心更加快乐,更加柔软。
  在这里我们就不讲那种非常系统的、非常次第严密的禅修方法,而讲你们切实可用的禅修方法,就是说在今天我们讲了这种方法之后,大家回去立刻就可以用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用对治的方法跟调心的方法。
  在我们要修慈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对象,来修行慈心,哪一种对象最适合修慈呢?自己恭敬的人,非常恭敬、很尊重的人。比如说你们的老师或者说你们的长辈或者说寺院里的那些长老,这些老修行啊等等,就是你非常尊重、非常恭敬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就非常容易修慈。
  在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合对几种人修行慈爱。哪几种人呢?
  第一、不能对异性修慈,为什么呢?因为慈爱是祝愿对方快乐,如果你喜欢对方快乐,慢慢地这种快乐可能就会变成贪爱、会变成贪欲。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对异性修慈。
  第二、刚开始的时候不应当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修慈。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自己本身的慈爱没有培育起来,你就取不喜欢的人,你老是会感觉他对你不好,他曾经伤害过你,他曾经中伤过你,所以你的心不能够平静。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不应当对自己讨厌的人、不喜欢的人修慈。
  第三、不能够对自己太亲爱的人修慈。比如说自己的父亲、自己母亲、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等,或者自己的儿女(对于在家人来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下子就对自己非常亲爱的人修慈的话,你的心会太紧张于他的喜、他的乐,而会变成一种担心。因为你太爱他们了,你很紧张他们现在的境遇是怎么样。刚开始也不应当对太亲爱的人修慈。
  第四、不应当对去世的人修慈。因为如果是对去世的人修慈,无论你怎么修慈,你的慈心都很难培育起来。
  那么当我们在开始修慈的时候,我们先找到一个最尊重的、最尊敬的对象。然后,我们先对自己修习慈爱,先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先去体会自己的快乐,先祝愿自己快乐。因为自己的快乐是更容易感觉到的,你先思维一下自己内心的快乐,如果不行的话,你可以想一件最令你内心感到很快乐的、很喜悦的事情,让心快乐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先自己祝福自己:「让我快乐起来!」或者说:「我很快乐了!我很快乐了!我很幸福!」
  想着自己已经有的那些内心的快乐,以内心的快乐为主,而不是以那些经由物欲啊,经由那些感官欲乐而生起的那种快乐,不是这种快乐,而是思维自己那种由于充实啊、由于幸福等等而所得的快乐,是更善的快乐。要先祝福自己,先感受自己的快乐,当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的时候,再把这种快乐的感觉向对方散播,向你尊重的人散播:
  「愿此善人能够快乐!愿此善人快乐!」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根据经典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averà hontu,averà就是没有怨敌、没有仇敌的意思。
  第二种是abyàpajjhà hontu,abyàpajjhà就是没有嗔恨、没有嗔害。
  第三种是an?ghà hontu,an?ghà就是没有恼害。
  第四种是sukh? attàna§ pariharantu,sukh?是快乐,attàna§是自己的,pariharantu是拥有,拥有自己的快乐。
  我们也可以用这四种方式来思维:
  第一种averà,我们可以祝愿对方没有危难,不会遇到灾难、灾害、伤害。愿他没有危难。
  第二种abyàpajjhà,愿他没有精神的痛苦,愿他得到精神的快乐。
  第三种an?ghà hontu,愿他没有身体的痛苦。
  第四种sukh? attàna§ pariharantu,愿他快乐、安稳,愿他平安幸福。
  用这四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散播慈爱都可以。你可以选取你自己最喜欢、最有感觉、最能够感受到那种快乐的方式,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对方散播慈爱,你先向自己散播慈爱,然后感受到那一份快乐、那一份幸福之后,再向对方散播慈爱。愿他快乐,愿他平安快乐,愿他快乐、安稳都可以。而且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不要落于名言,不要只是念,不要只是:「愿他快乐,愿他快乐……」这样的话没有用。
  要用心去感受,要真正地感受到你的那一份爱,你的那份慈爱,那份慈心真的是向对方推过去,向对方散播过去,要情真意切的,不要虚情假意的,虚情假意没有用。也不要只是口里念,心里还是在那胡思乱想,这样的话没有用。得用心去感受那份快乐,那份对方领受到你的快乐,或者对方本身就是那种快乐的,这样的感受。
  而且你也应当要感受到由于对方接收你的那份快乐之后反馈到你自身的那种快乐。所以当你真正地把慈爱散播出去了,你会发现这是互动的,你发现到你所散播慈爱给他接受,他正在接受你的快乐,他在接受你的慈爱,而因为他接受你的慈爱,你也会感觉到非常快乐。所以就用这样的方式,很情真意切地,用真感情地去祝愿对方快乐,祝愿对方平安,祝愿对方安稳,祝愿对方没有心灵的痛苦,没有精神的痛苦,没有身体的痛苦,愿对方不会遭到任何的灾难、灾害、伤害。
  如果可以这样向一个你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再换另外一个人。再换另外一个人也是同样地用这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你去感受到那一份你的慈爱真的是散播出去,而真的对方是在感受你的这份慈爱,如果这样散播之后,你再可以转换几个对象,你会发现到当你的慈爱这样不断地转换的时候,你都可以很容易的就把你的慈爱散播出去,然后你再回来选择你亲爱的对象,比如你的父母啊,如果是男的就是父亲,如果女的话就是你的母亲,或者你的兄弟……你亲爱的那些对象,你可以选几位,或者任你自己的喜好。
  如果是这样也可以做到的话,而且一般上来说,对于亲爱的对象很容易的,你可以选几个或者一个,随你自己喜欢。向他散播慈爱之后,你再可以对你的同修,比如说这座寺院里面、佛学院里面的同学,或者这里的法师啊,这里常住的那些老修行们,也可以散播给他们,虽然说你不是非常恭敬他,你也不讨厌他,你也可以对他散播慈爱,可以对寺院的每一位法师和这些老修行们散播慈爱:「祝愿他们快乐,真心地愿他们快乐,愿他们没有危难,愿他们没有心里的痛苦,没有身心的痛苦,愿他们拥有自己的那份快乐。」要真的是感受到你的慈爱向大家散播。
  如果可以这样的话,那么你可以随意向任何一个同性,比如说在寺院里面,整座寺院的这些法师们、这些居士们,愿他们都快乐、安稳,愿他们没有身心的痛苦,去感受这种快乐,然后再向我们寺院的这些护法们,这些看不到的众生们,也向他们散播慈爱,充满感恩地散播慈爱。感恩他们护持这个寺院,感恩他们护持这一方的宁静,这一方的平安,之后,再慢慢地从这座宝峰寺慢慢地扩大到宝峰填,然后再到靖安县,然后再到整个江西省等等,然后随你自己的意愿,你想要散播慈爱,就把你的这种散播慈爱推过去,推出去在巴利叫做Mettàsahagatena cetasà sabbapà?abh?tesu pharitvà vihara?aü. Pharitvà就是象水一样遍满的,象大海一样充满的,这样把心安住在慈心的遍满当中,这样的话,我们就称为住于慈心,或者称为梵住。
  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在任何时候,你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散播慈爱。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必须得先选一个时段。比如说在禅堂坐香的时候,或者说自己在寮房里面每天抽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一支香的时间,先做这样的练习,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急,要知道修慈的要领一定是心要柔软,要调柔,唯有柔软的心才适合修任何的业处。
  如果对于在禅修营里面的禅修者,如果是觉得在专注呼吸,专注阿那巴那的时候有点困难,或者有点阻碍,你的心不是很适合,这个时候你可以先修修慈,先修慈向你所喜欢的,向你所恭敬的那些禅修者们,那些老师们,先散播慈爱,散播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当你的心变得柔软了,变得调柔了,变得堪任作业了,那个时候你再用这样的心去换所缘,就是刚才所说的变化所缘法,只是把所缘变换,但是心不要变换,用这样来变换自己的呼吸。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每天可以争取用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先坐下就这样练习,每天都修习慈心,修习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这样很有次序地修习,当你的心已经非常容易把你的慈爱散播出去之后,那么,姿势跟时间就不成障碍了。当你在坐车的时候,你可以对你见到的任何人散播慈爱,当你自己一个人在寮房的时候,你可以对你周围的这些众生散播慈爱。比如说你是在家里的话,可以对你的家人、可以对你的邻居、可以对你的那一村、那一镇或者说那个社区里面的人散播慈爱,愿他们都很幸福、很快乐地生活,愿他们没有身心的痛苦,就这样把你的慈爱不断地散播出去。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到你的心越来越柔软,而且你的慈爱会越来越强,甚至说你的慈爱能够改变一切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用这样的方法经常练习,不断地练习。
  当知佛陀是非常赞叹修慈的。佛陀曾经说过:
  「布施的功德不如皈依三宝的功德,皈依三宝的功德不如持戒的功德,而持戒的功德不如修慈的功德(不如修慈的十六分之一的功德)。」
  所以即使一个人能够修慈好象挤牛奶那么短的时间,都具备非常强大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慈心是属于无量心(appama¤¤à),慈的心是没有限量的,为什么没有限量呢?因为众生有量吗?谁可以数出众生有多少个?现在先不管其它地方,就在这宝峰寺、宝峰山这个地区,连这里的人啊,这里的动物、蚂蚁、蚊子都算在内,可以数多少个吗?乃至到那些不可见的众生。所以众生是无量的,众生是不可数的。
  因为众生的不可数,众生的无量,所以当你的心散播到一切的众生的时候,你不用数说你对几个、几个有情散播慈爱,几个、几个有情哪一个、哪一个有情收到了我的慈爱,哪些有情没有接收到我的慈爱,不用这样的,我们散播慈爱不是象发心箭,不是象发一支箭一样,我们的慈爱就象大海的水一样,遍满一切。因为众生是无量的,你的心也是无量的,慈爱是没有限量的,没有说我要向谁散播慈爱,谁就会向他散播慈爱,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心是有界限的,在很系统的散播慈爱当中,就有一种叫做破除界限的修行方法。
  破除界限的修行方法就是任抽一个人,你喜爱的人、你恭敬的人、你讨厌的人(或者你的敌人)跟你自己,这四个人坐在一起,你能够非常平等地、没有任何差别地向任何一个人修行慈爱。
  《清净道论》就举一个例子,假如你跟一个非常恭敬的人,跟一个中等的人(就是你不喜不厌的人),跟一个你的仇敌,还有你,四个人坐在一起,这时候来了一个盗贼,他要抓你们四个人其中的一个拿去祭神,然后把你们其中一个人杀掉拿去祭神。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希望抓你的仇敌,你的慈心还有界限,如果你说:「抓我自己。」你的心还是有界限,唯有很平等地,他想抓谁就抓谁,而没有丝毫的分别心,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说你破除了界限,你的慈心才会平等地对一切人了,而没有喜、没有憎,没有爱憎之分了。
  我们修慈爱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地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你的慈爱可以说是无量心。而世尊也在《增支部》里的第十一集里面有一部经叫做《慈爱利益经》(Mettànisa§sa Suttaü)里面说到修慈有十一种功德,这十一种功德虽然他是针对于慈心解脱的人来说,也就是说已经证得慈心禅那的人来说。然而,对于任何的人只要修慈,他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得到这些利益:
  第一、他能够睡得很稳,他不会失眠,不会辗转反侧睡不着,这个是修慈的第一种功德。
  第二、他醒来很快乐。他不会象有些人一样很焦急、很急燥地醒来。
  第三、他可以不见恶梦。他可以夜梦吉祥,不会见到恶梦,不会做恶梦。
  第四、他为人敬爱,很多人都恭敬他,因为他有慈心。
  第五、非人的敬爱。非人比人更容易感受到我们的慈心的,如果我们向人散播慈爱,向非人散播慈爱,非人的心是更敏感,它更能够接受到我们的那份慈爱。所以当你向这些非人们散播慈爱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你的那份爱,那份慈爱。
  第六、诸天护卫或诸天拥护。因为诸天是属于善的天,那么他对于那些善的人,那些有慈心的人,他是非常喜爱的。
  第七、不为火、兵刀、毒药等等所伤害。他不会有遭到飞来的横祸,即使因为他的果报成熟,那么,很重的伤也会变得更轻一些。
  第八、他的容颜可以很光悦。因为修慈的人,他的心是喜悦的,是柔软的,他的心是善心。由于这种善心,由于这种无量心,他能够产生许许多多的心生色法。当一个人在修慈的时候,你当下就可以感受到,他的脸是面带微笑的,是非常慈颜悦色的。如果久而久之他都是这么样的话,那么这种由于慈心所产生的那种心生色法,久而久之都已经是充满他的身体,经常他的色法都充满了由于这种慈心所产生那种心生色法,那久而久之他就会感觉到他非常的慈详,他非常有感染力,很有摄受力。即使是一个长相很丑陋的人,如果经常修慈的话,慢慢地他也会感觉到他的相正在变,虽然一个人的美、一个人的丑、一个人的高、矮、黑、白等等是由于他的业生色所决定,一生很难改变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慈心来改变。虽然丑的还是丑,但是你会感觉到,看到他的感觉完全不同,由于慈心的力量,可以随着你的容貌,能够很庄严,很端庄、很慈详。
  第九、他能够迅速得定。他的心很容易得等持,得定。这个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了,因为他的心很柔软,所以非常容易适业,他的心很容易跟所缘相应;因为心很容易跟所缘相应,所以心就很容易平静,很容易专注;因为很容易专注,所以他很容易得定。而且,通过慈心本身他就能够达到定,他能够达到第三禅。
  第十、如果经常修慈心的人,在他临终的时候,他不会昏迷,他不会昏昧,不会昏迷不清,他神志很清醒。
  第十一、如果没有证悟高超的涅槃,他会投生到梵天界。假如他是以修慈的心而死去的话,他肯定是投生为人或天,如果他还没有达到禅那的话,他肯定是投生到欲界天或人界。他投生到人界或者天界要看他自己的决定,他自己的意愿。在临终的时候以慈心散播慈爱一直到死亡的人,肯定不会投生到四恶道,不会投生到三涂恶果。
  大家知道菩萨的心是什么心?他的有分心是什么心吗?就是我们的佛陀,他的结生心是什么的结生心?菩萨从兜率天准备投生到摩诃摩耶(Mahàmaya)夫人的母胎之后,当时他临终的速行心是对一切有情的那份慈爱,已经达到了近行定的这种心,还没有达到禅那,没有达到禅那所以他没有投生到梵天界。这个是定法,菩萨的最后一生肯定是在人间,他不可能在天上。所以我们的佛陀的有分心(也就是菩萨最后一生他的结生心)就是取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的慈爱。这种慈爱是属于欲界心,所以他投生到欲界。
  对于已经通过修慈而证得禅那的人来说,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一直地维持这种慈心到他临终的时候,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这种禅那还没退失的话,而假如他又还没有证得阿拉汉的话,他将可以投生到梵天界。也就是他在临终的时候,他以慈心入定,随他自己的意愿,他可以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而当他投生到梵天界的时候,由于他醒过来,就好象刚睡醒一样,那么容易就投生到梵天界。这是佛陀所讲的,记载在《增支部》里面的《慈爱利益经》(Mettànisa§sa Suttaü)。
  所以大家无论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心,为了得到法的利益,或者说为了一切众生,我们都应当修慈。修慈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如果这个世间都充满了慈爱的话,就不会有伤害了,就不会有战争,不会有很多人为制造的痛苦。所以,修慈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现代的社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修慈就从我们自己做起。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通过你们今天晚上所学的东西,去教导你们的家人,去教导你们的同修,教导你们的朋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你的那份慈爱,让更多的人能够淋浴于佛陀的慈光当中,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佛陀教法的利益。
  好,那么我们今天在讲修习慈心跟我们如何调心的方法,就讲到这里,然而我们所讲的这些东西是适合于每一个人的,要用立刻可以用的,不是只对某些人可用,对某些人不可用。而且要用就从今天乃至从今天晚上就可以开始,对你自己所敬爱的人,对自己在这座寺院里面的这些慈祥的法师们、这些很精进的禅修者们,都可以,让我们给他们散播那种真挚的慈爱,对一切的众生散播真诚的,真心实意的那一份慈爱。好,我们今天晚上的讲座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Buddha§ p?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Dhamma§ p?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Sa?gha§ p?jemi
  Addhàimàyapa?ipattiyàjà?i-jarà-mara?amhàparimuccissà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