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烦恼与证道果
断烦恼与证道果烦恼的根本有三种,即:贪、瞋、痴。若再细分,又可分爲「十结」(dasa saüyojanàni),即: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瞋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毘婆舍那与平静 Vipassana and Peac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2. The Path of Peace 平静之道 2-2-1. Practicing Dhamma 修习佛法 2-2-1-1. Vipassana and Peace毘婆舍那与平静 (Vipassana 毘婆舍那) In practicing Dhamma, even though one ma...戒律的疗愈力
...从少做起 约束感官
约束感官Restraint of the Senses 1958年8月5日 约束感官,意思是确保它们与其客体一致。换句话说:...佛教与同性恋
Dhammananda尊者(1919-2002, Venerable Dr K. Sri Dhammananda Nayake Maha Thera)来自斯里兰卡,多年担任马来西亚佛教大长老。以下为达摩难陀尊者与一位同性恋者的电子邮件通信。 2002年1月7日 尊敬的长老...清净道论 第二十一 说行道智见
清净道论 (Visuddhi Magga)觉音 尊者 著 译者 叶均第二十一 说行道智见清净品慧体之四----行道智见清净其次以八智而到达顶点的观及第九谛随顺智,是名「行道知见清净」。此中:八智--即解脱于染...自然的代价 第廿三回
第廿三回逼大翅膀抱着小燕,雁儿叔叔闭上眼一动不动,在寻求如何走下一步的灵感。静是动之本,无极是太极的基础。所谓无极生太极,或无极而太极,「先能无为而后无所不为」,「应无所住而生...厌世
厌世明法比丘 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断欲、灭苦。因此,修行者的任何作为,若朝此唯一的目标,才能身.心无过失、无可被指责、可被称赞,才算是拥有正法的特质。 涉入欲望或者是欲望的世...命终关怀(问答)
问:对人死后如何处理? 答:死后身体洗干净,穿最好的衣服,尸体送到认殁的寺院,有人埋起来,有人烧掉,但大部份佛教徒是烧的,为什么要烧呢?因为我们对生体的执着,快要死的时候,还不甘...乞食、持戒、道果
那一刻...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