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罪人
佛教否定「原罪」,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
佛教不认为人类拥有「原罪」,或曾经背叛过「神」。佛教认为每一个人都积累了善与恶不同的业习。人类的「善因」要等待时机开花、结果而后成熟。有句谚语这么说:「在我们里面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在我们里面有最坏的,也有最好的。」
佛教指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善与恶的业行负责,每一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命运。
佛陀说:「自己的恶行使自己变得污秽不堪,如果不作恶行,便能使自己清净。清净与否,在于自己,他人无法为你净化。」《法句经》V.165
人类的烦恼是自己缔造的,不是遗传或施予,更不是神话式的「祖先的原罪」。佛教不接受这世界要我们来受难或考验我们对「神」的信仰。这世界能使我们获得高度圆满的成就,这高度圆满的成就就是幸福、快乐的同义词。假如「原罪」可以获得赦免,那么人类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机会来犯罪。佛教决不相信「罪」可以透过外在宽恕的力量,去避免它的果报。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手伸进点燃的火炉里,他肯定会被烧伤,全世界的祷告者都无法消除他手上的疤痕。任何人走进邪恶的火坑,肯定无法得救。佛陀认为对治一切「苦」,不是单凭想像或猜测,而是建立在观察和经验。
佛教否定了其它宗教所谓「原罪」的存在,佛教对「罪」的观点不同于其它宗教。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使人堕落,邪恶的人是愚痴的,因此,他们需要的是教导,而不是处罚和责难。人类的一切行为并没有违背「神」的旨意,也不需要祈求「神」的仁慈和宽恕,他们所需要的是:有人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对人类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别人帮助他理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负责,接受错误的果报。佛教不相信单靠忏悔就能免罪。
佛陀出现在人间,并不是为了减免或惩罚人类的罪行,或消灭那些邪恶的人。而是让人们了解善恶的因果关系,指出恶行将获得恶业的果报。佛教也不认为可以透过「他人」或「他力」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佛陀不仅指示我们解脱于「苦」的八圣道,也鼓励我们开发和运用我们的智慧。我们遵守的是戒律而不是教条,应该自动的去遵守。
佛陀说:「请注意!对我所说的一切,请认真的思考。如果认为我的教诲有助于修行,那么就去实现它,透过修行的经验,你将会看到它的结果。」
宗教的价值不在于教条主义,不是盲目的遵守。我们也不要以为佛陀鼓励我们自由放任、我行我素、胡作非为,我们的举止要文明、有文化、有智慧、有了解并导向神圣宗教生活的责任。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教条主义对我们就不重要了,我们也不必被他人支配,也不怕受到「惩罚」,在佛陀的指引下,过着纯净的生活。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