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于凌波居士
一 佛经结集
一代圣哲释迦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外的牛角沙罗林涅中,于沙罗双树下大般涅槃,经典上说: [ 大地震动,流星昼现,诸方炽然,于是虚空中诸天击鼓...... ]。
佛陀涅槃,随行的弟子,大多数伤感异常; 只有少数证果的弟子静坐冥想,默念佛陀教法: [ 成者必坏,盛者必衰,生者必死,合者必离。] 感叹着虽佛陀亦不能逾此法则。这时有一个名叫跋难陀的比丘,他是 [六群比丘] 中的一个,竟当众宣称: [ 诸位同修们呀! 不必悲伤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时时以戒律约束我们,使我们不得自由,如今佛陀不在了,从现在起,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了。]
当时心情悲伤的众比丘听了都保缄默,而上座弟子大迦叶听到却十分忧心。他恐僧团戒律废弛,[ 如来甚深妙法成灰烬 ],应把佛陀遗教,结集制为成典,庶可永久做弟子们的指导,于是在为佛陀治丧完毕后,发起遗教结集。此事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支持,僧团中也选出五百名上座比丘,在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进行结集。
结集,我们想像中是[ 编辑 ]的意思,事实不然,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选出一名比丘,背诵佛陀说过的教法或戒律。一段一段的背诵出来,由上座长老鉴定无误,再由全体合诵,如无异议,就算[ 定稿 ]。在这次结集中,由大迦叶任[ 主席 ],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原始圣典< 四阿含经 > (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为期三月结集完成。此称为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
据说,在毕波罗窟结集进行之际,未与斯选的千余比丘,亦别为集会,由师婆迦主,另行结出了经、律、论、杂、禁咒五藏,此称为窟外结集,或大众部结集。
佛陀灭度后,僧团由大迦叶领导。大迦叶苦行第一,齿德俱尊,众无异言。二十年后,迦叶传法于阿难。阿难这时已七十多岁,他多闻第一,众人翕服。这以后,阿难传法于末田地,末田地传法于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传法于优婆鞠多。佛经上说: [ 百年之间,五师相传,法水一味。] 僧团仍然维持着佛陀住世时的教风。但在佛陀灭度后一百一十年的时候,由于[ 十事非法诤 ]事件,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
----近代学者称未分裂前的教团为原始佛教,亦有称佛陀住世时的教团为根本佛教。而分裂后的佛教,后世称之为部派佛教。
十事非法诤事件件,发生在毗舍离城,是该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为。毗舍离城的比丘,于每月的八日、十五日等几天,持着盛了水的钵,站在街头向路人募化,声称投钱入水者可获吉祥。路人有投钱者,亦有非议出家人不该向人募化财物者。据说的耶舍长老途经该地,获知此种情形,不以为然,乃加以制止。该城比丘不服,反而共逐耶舍。耶舍奔走各地,欣诸上座长老。诸长老一致谴责,毗舍离比丘也遥为声辩。
事实上,毗舍离城比丘违犯戒律的行为不止这一件,计有十项之多。< 五分律 >中记戴着[ 十事非法诤 ]的内容,其名称是: 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指抄食净。三,复坐食净。四,越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净。六,饮阇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十,受畜金银净。
以上十条,都是不合戒律的,违犯者是不净。而这些比丘们认为是 "净" ,那就是化非法为合法。那时佛灭未久,竟有比丘提出这种主张,就难怪上座部长老们认为事态严重。最后双方协议重行结集,以论是非。这次结集在毗舍离城召开,与会者七百人,由耶舍长老主持,双方各举出四人为审辩,会中重诵戒律,逐事审辩,结果断定毗舍利城比丘非,上座长老获得胜利。据说该城比丘不服,另行集合了上万人自行结集,自此僧团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各行其是。
又过了一百二十多年----西元前二五一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代,又有第三次结集的举行。原来阿育王崇信佛教,对僧伽的供养十分丰厚,一般外道穷于衣食者,也改换僧装,混入僧团,一方面获得衣食供养,同时把外道的教义混入佛法经义中。阿育王为辨别真伪,乃有第三次结集之举。地点在国都华氏城----即早年的波吒离邑。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据说,这一次结集,会中诵出经、律、论三藏,目健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编辑为一部 <论事> ,计有千条之多,记下了正反面辩论的意见。后来有两百六十多条传下来,这时上座部大众部又各自分裂, <论事> 中已有化地部、犊子部的名称。
在佛陀入灭后六百年间,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还有一次第四次结集。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 在家优婆塞 )参加,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即< 优婆提>十万颂以注镦一释经藏,< 毗奈耶毗婆沙 >十万颂以注释律藏,<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十万颂以注释论藏。后来只有< 大毗婆沙论 >流传下来,其他的已失传了。
这一次结集有了文字记录,据说是镂于铜片之上,封于石函之中,不许妄传国外。
二, 部派佛教时代
由佛陀灭度后一百一十年,以[ 十事非法诤 ]导致佛教分裂( 另一说谓佛教分裂系大天五事所致 ),到西元一世纪中叶,这四百年左右,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代。
在第一次结集时,就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名称的出现,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结集以后的事。所谓[ 上座 ]二字,是以比丘出家久暂计算的。由初出家到九年以内名曰下座,出家十至十九年名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名曰上座,五十年以上则称长老。而上座比丘及长老,,多为老成持重,思想较为保守者; 至于[ 大众 ]二字,则多为下座年轻比丘,人数众多,多为思想较开明而进取者。最初分裂,只分为上座大众两部,后来这两部又各以对法义见解之不同,由大众部中又分裂出八部,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加上座大众本部,共有二十部之多,一般之为小乘二十部。此处限以篇幅,不能一一细述,略举具有代表性者如下:
在上座部中,以最早分裂出来的说一切有部为代表。上座部本来是继承大迦叶的遗教,首弘经教,次弘律论。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间,长老迦多延尼子,为对抗大众部盛倡新说,强固本部理论,他主张首弘论藏,经、律为次,以此与上座部分裂,自成说一切有部。他造< 阿毗达磨发智论 >,组织有部教义。第四次结集时所造的<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就是以< 发智论 >为主依,< 六足论 >为旁依而编纂完成的。有部哲学理论,主张[ 我空法有 ],并且是[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最具体扼要阐述有部理论的着作,是世亲菩萨所造的< 阿毗达磨俱舍论 >,也就是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
大众部的理论,与上座部是对立的。例如该部最早分裂出来的一说部,认为[ 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 ]。而 "名" 就是 "说" ,故名一说。大众部还分出了一个说出世部,认为佛说的法,都是出世间之法,故名说出世部。大众部还分出了一个多闻部,后来在多闻部出家的诃梨久跋摩,造< 成实论 >,其学说就是[ 我法皆空 ],也是后来中国成实宗所依的论典。
三, 大乘思想的兴起
佛陀灭度后五百年顷,大约在西元第一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逐渐出现。所谓大小乘的 "乘" ,是?#092;载的意思。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鹿车羊车,只能用以自载; 大乘如牛车象车,自载兼以载人。而所谓小乘,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所加给以前佛教贬抑性的名称,而不是部派佛教自居为小乘。
大乘思想的兴起,自历史观点来看,仍是从部派佛教发展出来的。当然并不是由部派佛教演变为大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受到部派佛教的影响,这其间,受到大众部的影响尤大。大乘思想的特征,在于其利他精神----即所谓菩萨乘的精神。照大乘学者看,小乘之所以为小,在于其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经典的解释固定化,对戒律的条文一成不变。
具有大乘思想的无名学者认为:与其追求经典文字表面的意义,无宁追求经典文字背后的精神。在这种观念思想影响下,大乘经典逐渐出现,而最早出现的是般若一系的经典。如此说来,大乘经典岂不是非佛陀所说了么? ?#092;然如此,[ 大乘非佛说 ]不是新课题,它在国际学界已讨论了数百年之久。不过,当初编纂经典,冠以 "佛说" 的那些无名天才学,他们并没有伪造经典的意识,他们充M信心的认为:唯有这样说,才是佛陀的本怀。在出现于四、五世纪间的< 大乘庄严经论 >卷二中称:[ 有人嶷此大乘经典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论中列举出了八点理由,其中有一条大意说:如此深广的妙法,不是佛说,谁能说得出呢?
本来,佛法不一定须由佛亲口所说,因为宇宙间本然的理则,是佛所证悟,而非佛所制定。佛陀曾说:[ 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住,法界安住。] 佛说的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与佛所证的真理,程度上虽有不同,而真理的本质无异。佛弟子以其所证悟的真理对众宣说,也可称之为佛法。因此,佛经中载有佛法系由五种人所说,即佛说,佛弟子说,天人说,神鬼说,化人说。
不过,编纂大乘经典的学问僧们,以婆罗门种姓出身的学者居多,他们自幼都受过婆罗门教育,以后才皈依佛教出家,所以后世的佛经有明显的 "梵化" 倾向。并且对佛陀的圣化也逾趋明显,这就馍糊了人间佛陀的本来面目。
四, 中观学派与瑜伽学派
西元第一世纪兴起的大乘佛教,一般都把他分为三期。首先是大乘经典次第出现,继般若一系的经典之后,宝积、华严、法华、维摩、及净土经典也先后出现了。
而在西元三、四世纪间,以龙树菩萨创立的 "中观学派" 为大乘佛教的主流。中期大乘,约当西元五、六世纪二百间,涅槃、胜鬟、菩萨藏、解深密等经先后出现,无着、世亲的 "瑜伽行学派" 成为此一时期的主流。晚期大乘,约当西元七至十世纪,此时期内密教经典出世,密宗盛行,到了西元十一世纪末期,印度佛教就灭亡了。
印度一代大哲龙树,住世年代约在西元一五零至二五零年之间,他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自幼受婆罗门传统教育,后来皈依佛教。当时南印度已有大乘经典流行,他读之不以为走足,传说他游行北印度时,自雪山地区一个老比丘处得到一部分大乘经典,又在大龙族聚居之地得到许多大乘经典,这样就更充实了他的大乘理论。他回到南印度,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完成了 "缘起性空" 的宗教哲学体系。
原来龙树住世时代,印度思想界的潮流,一方面是外道的诸法或常或断思想,一方面是小乘有部的 "我空法有" ,且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思想。他造诸论典, "破邪显正" ,这种思想表现在< 中观论 >一书中。如 [八不偈] 所称: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八不,其实就是全盘否定----自诸法空性上,否定小乘、外道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出诸戏论。诸法空性,亦表现在 [三是偈] 上。即所谓:
诸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关于缘起,见本文第五讲,此处不赘。龙树的着作很多,有千部论主之称,除 <中观论外,主要的尚有 <十二门论> , <大智度论> 等。继承龙树学说的,是他的弟子提婆。提婆所着的 <百论> ,与龙树的 <中论> 及 <十二门论> ,合称三论。是后来我国三论宗所依论典。而龙树、提婆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 "中观学派" ,亦称 "空宗"。
车龙树、提婆的空观,是以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妄计一切皆空。惟传至后世,则流为 "顽空" ----学者执一切皆空,于世俗谛,不施设有; 于胜义谛,真理亦无。此谓之 "恶取空" ,亦称 "沉空" 。佛灭后九百年倾,无着、世亲两大论师出世,为矫治当时沉空之弊,而标示 "有" 义。此有,非是小乘外道之诸法实有,而是破我法二执后所显示的 "真空妙有" 。这在印度称为 "有宗" ,亦称 "瑜伽行学派" 。
无着住世年代,约为西三九五至四七零年之间。据说天宫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应无着之请,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无着说 <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 、<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 、<金刚般若论> 五部大论,无着承弥勒之说,与其弟世亲把五部大论做了一番综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 "瑜伽行学派" 。但弥勒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许世间另有一个名叫弥勒的人。或者,五部大论根本是无着的着作,假托弥勒之名行世的。更可能的是,早在无着之前,就有许多无名的饱学的瑜伽师,而无着是继承他们学说而加以发扬的。
公元七世纪,玄奘大师游学印度,带回此学派经典,依此建立了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印度的大乘佛教,以此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唐代义净于 <南海寄归内法传>称:
[ 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 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五, 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
近代欧洲的佛学研究者,以印度为中心,把佛教区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南传佛教,最早是以锡兰为中心,包括以后传布的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区; 北传佛教最早是以中国为中心,包括着以后的西藏、日本、朝鲜等地区。所谓南传北传,只是地理上的区别,并不以大小乘佛教为区分,大致上说,南传者为小乘佛教----他们自己则称为上座部佛教; 而北传者则均为大佛教。
南传佛教中心锡兰之有佛教,始于西元前三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代。阿育王时代曾有第三次结集,结集之后,阿育王派遗了九组传教师赴国内外各地传布佛教,其中派往师子国 (锡兰古名) 的一组,是摩泗陀长老。摩泗陀是阿育王之子,在上座部出家,所以传入师子国的是上座部经典。当时也是以口传口的说诵,并没有文字记录。到两百余年后,才以文字记录下了摩泗陀长老口的三藏。到西元五世纪中叶,中印度大学者佛音到了锡兰,把原来的三藏经典译为巴利文,并加以注释,就是流传到现在的 "巴利文圣典" 。
加巴利文下圣典
巴利文圣典,也分为经、律、论三藏,其内容如下:
律藏: (一) 戒本篇: 1、波罗夷----破门罪。 2、波逸提----赎罪。
(二) 戒因缘篇: 1、大品----大集。 2、小品----小集。
(三) 律藏后篇: 附属。
经藏: 又称巴利五部。
(一) 长部经典: 三十四种。
(二) 中部经典: 一五二经
(三) 相应部经典: 七七六二经。
(四) 增支部经典: 十一集,九五九七经。
(五) 小部经典: 含< 法句经 >等十五分。
论藏: 含< 法集论 >、<分别论 >、< 界论 >、< 双论 >、< 发趣论 >、< 人设论 >、< 论事 >等七种。
藏外: 含< 弥兰王问经 >、< 大王统史 >、< 小王统史 >、< 岛王统史 >、< 净道论 >、< 善见律注 >等六种。
北传佛教,最早是经由西域诸国传到中国,时间约在西汉末年----西元世纪开始之初。
而佛经的翻译,一般是认为东桓帝时代,安息国沙门安世高抵洛阳 (西元一四八年) 后开始的。自此之后,历经魏晋时代佛经的翻译,南北朝时代法义的传播,到隋唐两代开花结果。大乘八宗次第建立,教理宗义灿然大备,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惟自唐武宗会昌法难以后,佛教盛极而衰。唐代末年,沈镇割据,烽火四起; 五代十国,王朝交迭,战乱频仍。这时佛寺荒废,经籍散逸,隋唐两代鼎盛三百年的教,至此零落殆尽。宋代建国,太祖有意复兴佛教,唯此时 (西元九六八年以后) 印度可供传译的经典已少,中土弘扬法义的高僧渐稀,以致后继乏力,成就有限。宋室南渡,佛教益发不振。元人入主中国,崇奉喇嘛教,中土僧侣,唯有抠亦接足,丐其按颅摩顶而已。
明季以民间秘密宗教盛行,政府为镇压邪教,法令严苛,以此也限制了佛教的发展。
满清入关,继元人作风,崇奉喇嘛教以?#092;络边疆民族,中土佛教益发衰微。清季乾嘉之世,北方有川陕楚三省教匪之乱、天理教之乱; 咸同年间,南方有太平天国之乱,兵连祸结,举国荡然,佛教亦受到无情摧残,不绝如缕,几到了濒于灭绝境地。
清末民初,缁素两众中人才辈出,法义之学重见弘扬,僧侣教育蓬勃日上,佛教重见复兴之望。磶装四昕筅鸨?l,继之内战复起,以至大陆变色,佛教遭遇空前浩劫,迄今尚未复原。
近二十年来,台湾佛教隆盛,堪比盛唐,然亦不无若干隐忧存在。如何护持正法,延佛慧命,就有待于我们佛们弟子共同努力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