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群人在低声谈话。“你今天许了愿没有?”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观世音萻萨的。”“您怎么发愿呢?”“我愿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这批货平安到达。”“灵不灵呢?”“从前我不求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货常被没收。”那个人说了之后,东张西望了一下,看看没人注意,他又说:“这次如果平安,我总得还愿了。”问的人说:“你难道许了愿,都不曾还?”“我太忙了,不过这次一定去还。”
各位一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这种发愿,不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佛法中的所谓“愿”。这只是一种希求,在佛法中应该说是“欲”,是贪的一种。
当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翻译经典的大德们,对选择字眼是煞费苦心。“愿”与“欲”在中国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辞海》中的注解,即是“愿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发愿并不是要助长一个人的贪欲,而是一种虔诚决心要种善因、造善缘,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谓善果,是要逐渐的减轻乃至消除虚妄的我相、我见、法相及非法相,而证佛果。
我相、我见极不容易减轻乃至消除,因此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不必怕有一个“我”的存在,更不应该有错误的观念,说要将“我”消灭,而可采用一种善巧的方法,即是将“众生”的观念,来逐渐替代“我”的观念。譬如说,各位中有人希望长命百岁,当你转到这“愿我长寿”的念头时,立即也想到“愿一切众生都寿命无量”。这就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之一。法藏比丘的愿是:“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讨论的是佛法中所重视的誓愿。“愿”为“行”的前导,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愿的实践。没有愿的行,可能变成漫无目标的修行,不知所终。没有行的愿,顶多只能做到望梅止渴,而身体仍没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愿与行必须相辅并进、必须并重,才能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它是愿力,也可以叫它是感应。
今天时间不多,我想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也许抛砖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启发,得大受用。
第一点是:虔诚的愿,可以感应很快,不必等到满愿。
第二点是: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
关于第一点,我想以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取自《了凡四训》,一个是我自身的经验体会。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训》这本书,这里有白话注解的本子赠阅。袁了凡先生是中国明朝人,做过相当大的官,这本《了凡四训》原是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汇集起来,分为四类教训,写给他儿子的。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极合做人的实用,所以数百年来,流传极广。
袁了凡先生原名学海,本来是学医的,因为先后遇到了两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专家。孔先生说他的命不应该学医,应该读书做官。并算出他那一年应中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举,得第三名,可是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而后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说做满三年,应即告退回乡,因为他只有五十三岁的寿命,将于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并且命中没有儿子。
奇怪的是,袁学海自弃医、读书,应考之后,所有县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丝毫不差,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因此逐渐的令他心灰意懒,因为一切都已前定,非他所得更变,况且寿命不长,又无子孙,前途渺茫,所以感觉生命缺乏意义。于京城中入贡后(即全国会考被录取)回来,到南京栖霞山和一位云谷禅师,对坐三日三夜,不曾闭眼。
云谷禅师即是袁学海遇到的第二位长者,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观及生命。云谷见他对坐三日夜而不起妄念,怪而问之。袁先生据实以告:因他的命运,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荣辱都有定数,且此生已来日无多,又无儿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么妄想了!
云谷听了大笑:“我观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为你是个豪杰,原来你只是一个凡夫。”于是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很肯切的开示:
三世因果,丝毫不差,命数是有的。但是算命只能算一个人的过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的果,在命数中算不出来。普通的人,因为今世的因并不极大,所以命运的改变虽有之,不很显著。可是,大恶的人或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响他的命运。你听了孔先生的命数,就消极地放弃了今生造善因改变命运的机会,甘心受命运的支配,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凡夫!袁学海深为感动,乃拜而请教。
云谷禅师问他:“你自审能中举人否?”袁想了很久,说:“不能。中举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这生毫无福德可言。”又问:“你自审能有儿子否?”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难养鱼,而我过分的偏爱清洁。和气能育万物,而我又常容易发怒。”,袁说了好几个理由。于是云谷禅师叫他在佛前痛自发露忏悔。袁先生于是在佛前立下誓愿,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中举人,以答谢祖先之恩,并将他学海的名字改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礼部考科举,照孔先生的命算,他应以第三名录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准;而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举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训》中有两段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讲的:
一、自在佛前忏悔、誓愿行三千件善事之后,我就常觉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战战兢兢对任何事都勤奋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随便的习气;
二、自发誓愿后,虽然第二年即中举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却并不容易,一直到十一年后方才满愿。而且自己检点,过失还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见有善事可做而迟疑不决;或心想为善,而口上常犯过失,得罪于人。
这里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袁了凡的佛前发露忏悔,并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是深心的至诚忏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觉,以这样的诚心为基础而生起的愿,力量极大,所以虽然他三千件善事的愿,要在十一年后方才满愿,可是第二年就中举人,达到了他的心愿,这就叫愿力无边。
第二个我想举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内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个小时握著她的手念阿弥陀佛后,心中是一片的空虚,好像失去了一件无价之宝,也像是一个迷路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这样的走进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如每晨念的《金刚经》的本子,一颗心就抓住了这本经本,发了一个要替和如每晨继续念《金刚经》的愿。到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间断。
现在回想起来,发那个愿时的心境,确可算得是清净虔诚。此愿不知何日了!也没有一定的回向对象,但感应已经很是显著,不但我个人因此有了一个精进修行的中心,即以那本《金刚经的研究》小册而论,现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识分别出资刊行,包括中国大陆,增订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数已有几万本,译文已有俄罗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此得益。各位同修!请体会一下我那时发愿的心情,确乎可说是无相无私,至诚全心,并没有任何贪图,所以至诚的愿,其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否则决不可能有这样的善果。
各位同修,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二点,“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首先,我想要求各位,在想愿要发得大的时候,就只要想:“愿要发得大。”不要去想“这样的大愿如何还呢?”也不要去想:“我是不是在空口讲大话啊?”更要忘了我上面所讲的“感应会愈快愈大。”就只是至诚的发大愿,以愿为中心,不作其他的想。所谓感应愈快愈大,是自然的因果现象。你愈不去想它,感应就愈快愈大,愈去想它,就愈著相。
《金刚经》开宗明义,须菩提所问的问题:发了心的善男信女,应该如何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啊?简单的说,就等于是我们常常想问的:我想学佛,但是应该如何修行啊?
佛在经中两次说明,要想学佛的,就得发大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众生应广义的讲,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有情,都叫众生。“灭度”是烦恼生死的解脱消灭。各位想一想,“应灭度一切众生”是要将宇宙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烦恼生死统统消除。各位,我们要想消除一个人的一点点烦恼,都尚且不容易,这样的大愿,佛是不是叫我们在空口说大话呢?当然不是。佛在《金刚经》中强调:“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愿发得大,不是说大话,和所谓吹牛不同,因为愿是目标,愿是方向,愿是信心。
哥伦布数百年前,为了要证明地球是个圆球的理论,不惜冒生命的危险,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历经种种风险,终于发现了新大陆。这要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圆球形的决心,即是佛法中所强调的愿,也即是一个人学菩萨行、学佛的目标、方向、信心。
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终成阿弥陀佛;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明白的说明,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愿无尽,这是何等的心胸!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各位请想一想,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有那一刻的思想,那一刻的行为,相似于这些大菩萨们的心胸志愿呢!这是不是即是我们没有懂得如何学佛、修菩萨行的要领呢?
也许各位在想,既然发愿这样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愿呢?这个问题极切实际,应该是我今日想和各位研究的中心。
《金刚经》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千年来读诵《金刚经》的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问题是:为什么在经首佛答须菩提的问题时,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萨?而在卷中再答须菩提的类似问题时,则不再用诸菩萨摩诃萨,而是直答善男子、善女人?
我想用一个极浅近简单的解释,不知各位以为如何?佛的先提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是要我们以大菩萨的修行方法为榜样,所以指的是理想及目标。后面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是告示应如何实践。可是两个回答的大意,都是“应灭度一切众生。”于此可见“灭度一切众生”不但是理想及目标,也是实践的具体法门,要我们逐渐的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生死。既然要消除众生的烦恼生死,自然不应该做可以造成众生生起烦恼或种生死流转罪恶之因的种种业。可是这谈何容易,决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所以佛在经中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有了目标方向,还得一桨一桨地努力划去,否则徒有目标,船还是动不了。
因此,有愿必须有行。我们应以大菩萨的宏愿作榜样为目标,而采用各种量力而行的划船方法,这样才能生起不可思议的愿力。
今天我只提出三种划船的方法,只能说是我粗浅的心得,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想出许多更适合您的实际情形的方法。如果各位同修可以将您们所想出的方法,也能写信告诉我,使我可以发更多更大的愿,大家多结善缘,十分心感。
我想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要发您能做得到的愿,并且要发得大。
这话怎么讲呢?我现在举几个相彷的例子,请各位细心体会,看那一个愿最大。
一、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二、我愿尽形寿每日念十遍心经,愿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
三、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四、今年我愿每日早晨念十遍心经;
五、今年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保佑合家平安;
六、我愿念一千遍心经,祈祷某某的病早日恢复康健。
各位,那一位愿意说,这六个愿中,那一个愿您觉得发得最大?(有人答:第三愿。)很好!很好!
各位请记住:一个愿如果有期限,就不是大愿。所以“今年”“尽形寿”“一千遍”都是期限,不是大愿。
愿有了目的,有了希望,或有了对象的限制,也不是大愿。所以“保佑合家平安”“回向父母”“世界和平”“早日病愈”都有了对象,都著了相,都有了限制,并不是虚空无尽,也不是大愿。
因此这六个愿中,最大的愿是那个最简单的愿: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这个愿,您可以今世、下世、再下世一直念下去,此愿无有了期,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目标,即等于目标无量,回向功德,犹如虚空无尽,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对象,即等于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所以谓之大。各位一定已经体会出如何发大愿的秘诀。这种愿是您可以做得到的,可是顶要紧的是不要中断。
第二个划船方法我想介绍的是:在大菩萨们的宏愿中,选一个您最欢善(相应)的愿,依照您现在可以做到的逐渐实行。
佛菩萨的宏愿很多,在中国的佛法传统中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为最易选择。这十个都是大愿,一样的功德无量。我现在念出来,各位若听到某一愿时,心中生起欢喜的相应,您就不妨选这个愿作为开始: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我现在举两个例。譬如您觉得礼敬诸佛对您相应,您就依照您的实际情形,发一个可以做得到的愿,说:我愿每日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拜。
如果您的配偶或父母是信耶稣教的,您不便在家中供佛礼拜,或病卧床上,都可以用观想或合掌以代替礼拜,只要至诚,一样是礼敬,并无差别。这个愿即是一个有无量无边功德的大愿。
又譬如说,您对广修供养相应,您可以发一个愿:我愿每日诵《金刚经》一遍,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贤圣大德。
这也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大愿。倘若时间不允许您诵《金刚经》,那么心经亦可以。这都是法供养,而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大。
第三个划船方法是一种善巧方便,只要您心真诚,小愿可以变大愿。
这方法是在您发任何愿回向时,在您原本回向之后,一定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如果袁了凡先生懂得这个善巧方便,他在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使他能中举人时,再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他不但照样中举人,而且更造了无相的因,将来会结无相的果,无相的果,即是佛果。
愿各位在这次庄严寺的夏令营中法喜充满,功德无量,并愿我们大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谢谢各位。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