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11-28 08:48:36作者:大悲网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目录:

皈 依/皈 依 三 宝的意思

为什么要皈 依?皈 依 三 宝的原因

皈 依与不皈 依的区别

关于皈 依的基础问答

  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三宝」就是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僧宝,指修学佛法的清净和合的教团。

  皈依的发心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发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中等的发心,是为个人解脱而皈依;下等的发心,是为眼前平安如意而皈依。相应的,皈依体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发上等心皈依,能得上等皈依体,依此类推。

  皈依体,由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代代传承而来。全身心地皈依三宝,便意味着我们得到了由诸佛世尊沿袭至今的传承。我们以怎样的心接受,便会成就怎样的皈依体。就象以器皿盛水,器皿有多大,装的水就有多少。茶杯只装下一杯水,脸盆则能装下一盆水,若是虚空那么广大的容器,就能容纳五湖四海、无量无边的水。所以,我们应当打开自身心量,以菩提心为载体,纳受上等的皈依体。更重要的是,观想六道一切众生和我们共同皈依三宝,共同领受三宝的慈悲加持。这样的皈依,才是最为殊胜的皈依。

  皈依三宝不但能使我们得到究竟解脱,并能获得许多现世的利益。1.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的人,是以宇宙间最伟大的圣耆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2.不堕恶趣: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扳依三宝,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3.庄严人格;皈依三宝以后,信仰层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华服、宝冠,人格因此庄严起来。4.善神捷护:佛陀曾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裨,在末法时代,要保护扳依三宝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宝可以得到天龙八部、护法善裨的拥护。获得尊敬:皈依三宝的人,能得到人天大众应有的尊敬。

  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是对于佛教「佛、法、僧」三宝的认同,接受和依靠,认同以后就能接受它,就用三宝来作为我们人生的依归、指标,用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用佛教的修行方法来帮助我们,走出一条光明而正大的前程的菩萨道来,这个叫做皈依。

  皈依的意思是皈投依靠,皈投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皈投三宝。比如说我们社会上面发生的一些自然的灾害,比如说台风把房子刮倒,比如说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比如说火灾把自己的房子烧没了。家里没有房子住,没有东西吃,没有钱花了。那怎么办呢?要去投亲,要去靠友。要去皈投,要去寻找依靠,要去寻找皈依,寻找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庇护。这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在生活层面、物质层面遇到问题和苦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给我们帮忙。那我们内心里面的问题,烦恼、欲望、痛苦,在世间找来找去,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找不到解决的答案,找不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寺院里面的佛法僧三宝,他就是要为我们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

  皈依,皈同归,有回归、归属之意,即内心的认同,精神的归宿;依是依靠,即生活的原则。皈依是正式学佛的开始,如同入学报名一样,是对学校的认同,也是自己今后学习的依靠。

  皈依三宝是正式学佛的第一堂课。这一堂课主要是说明学佛的宗旨。佛是觉悟,法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僧则是修行的榜样。进一步了解,我们每个生命内在本有的觉悟,则是自性佛。通过觉悟而开显的智慧宝藏,则是本有的法宝。依照觉悟智慧过清净和合的正觉生活,则是本有的僧宝。这是佛法所说的最根本的修行宗旨。总结来说,皈依佛,觉而不迷;归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

  学佛即是过正觉、智慧、清净、和合的生活。称之为宝,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不论从品质和内涵,还是从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人生终极果报来讲,都是最为圆满的。若能真的实现这样一种生活目标,那也是最为稀有可贵的,所以称之为宝。而皈依,则是说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过的。如同自家本有宝藏,我们只需认识到宝藏所在的方位,进而通过行动将宝藏开显,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主人和富翁。因此,皈依三宝对每个生命来讲,都是非常殊胜的因缘。

  皈依,是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究其实,皆未离开皈依三宝的范畴。可以说,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任何法门皆离不开皈依三宝这一根本。三宝,代表着佛法全体,缺一不可。而佛法的整个修行,正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皈依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佛,正是皈依的圆满成就。

  皈依,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 一切法门的修行,无不基于我们对三宝的信任。“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这种信仰,是抵达解脱彼岸的源泉。若不具备这一点,修行必定缺乏动力,更难以持久。为什么我们对因果并不畏惧?对无常没有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尚不坚定,所以在听闻因果、无常的教法后,虽然也觉得有道理,却未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

  有关于此,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有一生动比喻:有些人虽然皈依了,对三宝却不如对算卦者更信任。若听算卦者言:今年做某事将灾祸降临之类,多半会谨慎从事,依言所行。但学习经教、受持戒律之后,却时常犯戒而无惭愧之心,更不曾引起警觉。宗大师所指出的情况,至今仍屡见不鲜。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于所学的佛陀言教都信受奉行了吗?对于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护了吗?对于善知识的教诲都如法实践了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只能说明,三宝在我们心中尚未确立稳固的地位。 能否将所学佛法付诸实践,直接取决于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及决定胜解。就象身患绝症的病人选择医生,必得充分信任对方,才甘心性命相托,老老实实地接受治疗。同样,佛法乃根除我们生死大病的良药。无论是念死无常、念轮回苦、深信业果,还是缘起性空、诸法无我,都是佛陀为众生慈悲施设的疗病良方。充分信任法的真实和疗效,才会切实依教奉行。当然,仅仅信任还不够,因为解脱取决于对法的探究和实践。就像病人必须遵医嘱吃药才能痊愈,若一味崇拜医生,却不积极配合治疗,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在深信三宝的前提下,还应不断闻思经教,时时忆念法的功德,发自内心地对法生起净信和恭敬。只有透彻地了解它、信任它,才能将身心融入法中,依法改造人生。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贩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正式学佛是从皈依开始的,不皈依,只是佛法爱好者,不是佛法的学习者、三宝的追随者。而且,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是完全不同的。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修行人而言,皈依的功德非常大。

  (一)通常情况下,正式学佛是从皈依开始的,如同正式上学是从入学报到算起是一样的道理。皈依(归依)不仅是一种仪式,更重要的是内心建立的归属感,对觉悟之道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向往。归是回过头来认识自己的生命和心性,依是依靠觉悟的心性来过光明的生活。真正想学习佛法,自然不会排斥皈依三宝,如同有心上学的孩子不会排斥学校是一样的。(仁山法师)

  (二)是的。不皈依,只是佛法爱好者,不是佛法的学习者、三宝的追随者,想看经书就看一眼,不想看就不看;或者有选择地挑自己相应的部分去了解,对其他部分就怀疑和摒弃。皈依就如起誓,把自己的愿坚固下来,策励自己拿出诚心和勇气去学习佛法,引导自己的生命。(学诚法师)

  (一)皈依次数的多少,最重要的是这个皈依是不是如法的皈依,当我们去皈依的时候,我们对皈依的意义到底认识得明确不明确,皈依的过程,整个形式到底清楚不清楚,然后在皈依的时候,你的内心对“我要皈依三宝”这样的愿望到底强烈不强烈,皈依对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你到底清楚不清楚,这些认识事实上都会关系到你皈依之后到底能不能得到皈依体,所以皈依不是说多少的问题,而是有效和无效,有质量无质量的问题。(济群法师)

  (二)皈依好比入学,一个人可以在很多个学校学习,也可以多次皈依。但是,正如学生入学后必须要学习一样,皈依后也不是就完事了,而是要常常去寺里亲近三宝、修学佛法。如果仅仅是为了拿皈依证而多次皈依,皈依以后也不去学习,那就反成损害了。(学诚法师)

  皈依体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它无形无相,却有力量防护、改变我们的心念。譬如一个人看了恐怖电影后,自己走在路上,就容易觉得心惊胆战,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非常害怕,就是在看电影时内心不知不觉领纳了一种心理状态,近似于“体”。得到皈依体,遇境会不自觉忆念三宝、依教奉行。(学诚法师)

  如法的皈依,包括忏悔、发愿、正授皈依、回向等几部分。在皈依过程中,要听清和尚讲话。尤其是和尚宣布三皈内容时,更要听得了了分明,并以至诚恳切之心在三宝前庄严宣誓:“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内容是:“尽形寿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尽形寿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体就是在此刻得到的。这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传承,意味着我们已取得修学一切佛法的资格,同时也是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

  以什么心态领受皈依也是关键。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将得到上等的皈依体;以解脱生死的出离心皈依,将得到中等的皈依体;以但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济群法师)

\

  真正的皈依是心,徒有形式没有内涵的皈依没有太大意义。若至心恳切,则庄严的形式是最好的增上缘,能够进一步策发内心的恭敬与信心;缺少了仪式,内心就容易轻忽放任。譬如世间许多契约、誓愿,都要通过一个仪式来完成,其实所有的誓言都在于内心,但仪式能够强化人们的内心感受,坚定内心的力量。内涵与形式都很重要。(学诚法师)

  一个学生参加入学典礼后,就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学生了,学生证只是一个证明,但没有学生证,有时也会麻烦。(学诚法师)

  可以的,皈依只要自愿,并没有身份的限制。(仁山法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