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三、校量持福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的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有一个须弥山王;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须尔山王。这个须弥山王,出水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这是讲什么呢?这是讲有这么一个人,他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聚,‘聚’就是堆积起来,把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宝堆积起来,像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就如一个须弥山王的高度,这样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就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有一百亿须尔山王,那么多的七宝堆积起来。有人拿这么多的七宝去行布施,这下面本来应该问一声:‘须菩提!是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里把这个问答文略了,这是因为前面已有多次这样的问答,只要你受持读诵、研究金刚经,都会知道这一点,是故才略去此文。下面再以‘七宝聚’布施福德与持经功德较量。‘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假使有人,受持这部‘般若波罗密经’,受持全部的经文,甚至只受持一小段的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你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还为他人解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比前面所说的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王,堆积起来的七宝,都拿来布施,这个‘七宝聚’布施所得的福德百千万亿分,都比不上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他所得无量福德的一分。甚至用算数来做譬喻,来较量,都赶不上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一分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七宝布施,只为人天有漏福德,总有一天会享尽的。但是你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甚至只是一小段的经文,四句偈等,这是‘无为无漏’的福德,这是成佛的因,这是无穷无尽的解脱果报。那个‘人天福报’,怎么能跟‘受持般若智慧’的‘果报’相比呢!这段经文的‘消文释义’讲完了。金刚经在前面,用比喻较量持经的功德,一共有五次。第一次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来比较,没有持经的福德多。第二次,是‘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也比不上‘持经、说经’的福德多。第三次‘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没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多。第四次,是每日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布施恒河沙数的恒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万亿劫以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赶不上,这个持经的福德。第五次,佛拿自己因位上来比较,没有见然灯佛之前,他亲近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这么多的福德,也赶不上我们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福德。现在这第二十四分是第六次的较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