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遍老僧教育思想探微——纪念上遍下能院长诞辰一百周年

发布时间:2023-10-11 09:42:38作者:大悲网

  遍老僧教育思想探微

  ——纪念上遍下能院长诞辰一百周年

  宗性

  一、缘起

  大约在1993年5至6月顷,遍老为四川省佛学院学生讲授过怡山禅师所着《怡山发愿文》,笔者不聪,于遍老讲授的内容已所记无几,但遍老当时在课堂上谆谆教诲之意,言及佛教现状的严肃神情,历历在目,至今难忘。就是在讲授完这篇《怡山发愿文》后,遍老将要去文殊院出席四川省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遍老离开宝光寺前,再一次来到课堂,口占“佛教正需才,劝诸君努力学修,切莫为名僵利锁”一句出上联,要求全体学生为对下联。但就当时学生文史知识的修为,谁能不辱教命呢?据我所知,学生中无一人能为对,后来老师中有为对下联的,听说终未合遍老心意。

  十余年后的今天,忆及此桩往事,真为当年的年幼无知感到羞愧。现在自己在经历了不少的人和事以后,慢慢地体会出,此联是遍老的心声,是遍老在开示法要。既包含了遍老对当前佛教的焦虑,又感受到遍老对僧伽人才的无限厚望。

  东来受生,西去入定,遍老往生已近十年。时过境迁,人事非故,昔日师友,多已分散。适逢遍老百年诞辰之际,笔者愚钝,不揣浅陋,尝试走进遍老的内心世界,从遍老生前曾经要求学生为对的遗联中,感知遍老对僧才的渴望和期许,愿与当年师友共勉,以告慰遍老于常寂光中!

  二、僧伽教育的意义

  ——佛教正需才

  佛教在经历了两汉的传入期,魏晋的消化期,隋唐的兴盛期,五代宋的延续期后,至明清时代,已逐渐走向江河日下的低谷。就其主要原因,跟僧伽人才的整体素质下降不无关系。虽然明清时期仍有不少高僧在支撑着佛教的命脉,但僧团的整体素质已普遍下降,真正意义上的龙象之才已凋零无几,从而导致了明清佛教的衰落局面。

  至二十世纪初,教内有志之士已强烈感受到了这种局势的严峻。特别是上世纪佛教复兴运动的领袖——太虚大师,以其睿智和悲愿,为扭转僧才奇缺的现状,率先推出以现代学院式结合传统书斋式教育为一体的佛学院教育,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闽南佛学院等着名佛教学府,以此来培养僧伽人才,推动佛教的振兴和发展。也正因为有太虚大师的苦心经营,上世纪的中国佛教曾出现过复兴的气象!

  纵观遍老一生,几乎也与佛教教育分不开。不仅他自己的成长与佛学院的教育分不开,同时,他还一生推动佛学院的兴办。就他自身而言,先后就读过四川佛学院、北平柏林佛学研究社;他还先后执教过华岩佛学院、重庆川东佛学院、汉藏教理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创办宝光僧学校、乐山市僧伽培训班、峨眉山佛学院、四川省佛学院。他一生之所以如此心系佛教教育,这与他不仅是太虚大师思想的追随者,更是太虚大师思想的实践者是分不开的。他一生曾两度谒见太虚大师,深受太虚大师思想的影响和感召。他深知,离开僧伽人才的培养,佛教的发展和弘扬几乎无法想象。

  记得笔者在四川省佛学院学习时,遍老只要在宝光寺,每天都要坚持至少两次到佛学院巡视,或到课堂督促,或到宿舍关心学生的生活,无一不体现出老人对僧伽人才的关爱和期望。就连病中住院期间,弥留之际,仍惦记着僧伽人才的培养工作,“我重托你们一件事情,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佛学院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佛学院是佛教的命根啊!如果不高度重视佛教教育事业,不逐步提高僧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正知、正见、正行,佛教寺院就会演变成为文盲的佛教……”(见《遍能法师传》476页)这是病中的遍老对前来看望他的佛学院法师、老师们的一番嘱托。话语中,流露出遍老对佛教教育、佛教僧才、佛教现状的忧心。但是遍老的这一心思,想来是由来已久,早在93年时,就以“佛教正需才”一语,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发展和僧才培养的焦虑之情!因为遍老深知僧伽教育对于当代佛教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僧才的教育原则

  ——劝诸君努力学修

  佛教两千年的传播过程中,既表现出外在的文化性,又包含内在的修证性。佛教传播中的这种双重性,就决定了佛教的学习不仅是文化层面的知识积累,更要求注重修证层面的经验实践。佛弟子在这两个层面的学习和功夫都不可偏废。

  天台藕益大师在《教观纲宗》一书中指出:“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怠。”教,就是指对佛教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观,就是指要用实际修证来实践佛陀的教义。

  从藕益大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佛弟子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教理的学习,更要注重内在的修证。教理的学习是要佛教徒从明理而树立正信、正见,内在的修证是要佛教徒通过实践而树立正行。从总体上说,这不仅是以藕益大师的主张及论述,更是佛教真正精神对所有佛教徒的要求。

  1992年全国汉传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与会大德遵照佛教的精神和传统,提出了佛学院在僧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学修一体化”的原则,要引导年青僧伽在学习中,将对佛教知识和教理的学习与个人的宗教修持融为一体,学而不修是口谈,修而无学是盲练。

  “随法行则要研究经典,引发正见,启迪智慧,本之实践为主。贯通了闻、思、修三慧及信、解、行、证的修行方法。”(见《遍能法师传》381页)这是遍老1991年在重庆慈云寺的开示,展现出老人对教理学习和宗教修持并重的坚定态度。因此,遍老面对莘莘学子郑重地提出“努力学修”的要求,从中我们更能领会遍老对僧伽人才培养的原则,学僧不仅要注重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宗教道德修养。

  四、德才兼备的教育目标

  ——切莫为名僵利锁

  人无论是生活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在任何岗位工作,都要面临“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踵而至的又有如何对待自己面对的“名闻利养”,乃至别人所取得的“名闻利养”等问题。在这些外在的社会环境中,稍有不慎,内心就会生起莫名的烦恼,更会因烦恼而染污内在的自心。遍老以一生的学修经验告诫学生: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多大的成就,有多高的“名闻利养”,“切莫为名僵利锁”,都应以不受束缚的心境应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成就个人的不凡人格。

  中国文化有注重个人内心修养的传统,有崇高贤善的美德。历代智者在提高个人修养和升华个人美德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了对“名利”的豁达胸襟,从而成就自己的贤善品格。而佛教在对待这一问题的的立场是,于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换句话说,佛教在对待“名利”等世间法时,是以于“名利”而不为“名利”所牵挂的心态,善巧方便地实践大乘佛教利益人群的菩萨情怀。

  遍老在自己70余年学修佛法的生涯中,正是以如此心态来安然处理纷沓而来的“名闻利养”的。遍老不仅只是劝告自己的学生要保持这种修养,他自己一生也在实践这一理念。遍老生前曾在佛教界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也担任过不少社会职务,但他一直以泰然处之的心境,秉承“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的精神,表现一位当代高僧卓尔不群的内心修养。“至于我个人的安排,请省方诸贤,无须考虑。我常聘名誉地位,过眼烟云,而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古有贤言:图蜗角之虚名,闭人无之坦途。思之怃然!”(见《遍能法师传》385页)1985年,四川将在宝光寺举行解放以来首次传戒法会,这是遍老对法会师承事宜给弟子满慧回信的一段文字,从字的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老人恬淡的内心修养,感受到老人对名利超然的人生态度。

  又如在1983年,中国佛协在京召开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会议结束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会代表,而对一位老法师坐在了大会为自己设在第一排的座位上时,工作人员万分焦虑,而遍老却说:“站着坐着不是一样照相吗?小同志,将心比心嘛,绝不能使别人下不了台!他身体不好,应该体谅照顾他才是嘛!”(见《遍能法师传》345页)朴实的语言,宽容的心量,从容的气度,一位不为物累的高僧形象如在眼前。

  五、结语

\

  在四川省佛学院求学时,当时大部分学生的年龄都在二十出头,出家修学佛法的经验更是短缺。如此幼稚的学生,面对一位年近九旬,学修经验丰富,人生感悟深刻的教界硕德,所谓“一地不知二地事”,岂能知遍老苦心于万一?因此,遍老的这一遗联,学生中无能为对的原因也就自然可知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笔者后来虽然离开了四川省佛学院到他处求学,也离开了朝夕可以亲近的遍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有所提高,对遍老的景仰之情也与日俱增。2000年的夏天,在普陀山佛学院静养的白光法师回到法源寺小住,笔者曾恳请白老为遍老遗联为对。当时想成就一件“三绝”作品,遍老所出上联,白老为对下联,想请茗山老法师书写整副联文。然世事终难遂人愿,白老很快站在学生的立场对了下联,由于茗老年事已高,常年多病,后又圆寂,终未成就“三绝”心愿。适值纪念遍老诞辰百周年之际,兹将遍老所出上联及白老所对下联抄录于此,与诸师友共同分享:

  遍老上联:佛教正需才,劝诸君努力学修,切莫为名僵利锁。

  白老下联:法门唯种竹,有我辈顶天立地,真堪作斗雪迎霜。

  后来,索性请白老将上、下联一并书写,想以此激励自己,白老在书写中又增加了一段跋语,文曰:“遍能和尚撰联,公要学生为对,然皆为游学所误!公逝后四年,乃为所对。呜呼!公其有灵乎!记之所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白老将此联书写了两次,第二次书写,又增加了一段跋语,兹抄录于此:“数年前,四川遍老出联,让学子为对,数年来,皆为游学所误,无以报公之盼,其后公逝世四载;偶尔宗性同学语及,余乃试应之,惭愧不文,免以为之,是为记之。以记始末。”

  知遍老者白老矣!白老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法门唯种竹,有我辈顶天立地,真堪作斗雪迎霜。”不正是遍老倾其一生培养僧才的愿望吗?

  怅望乌尤,绿影一堆;遥想南海,怒涛莲花。遍老之心,白老之意,犹如醍醐。笔者当铭记于心,鞭策和鼓舞自己在弘法的征程中为佛教事业的振兴而严格要求自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