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一卷科解
宗舜法师撰
卷一
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 分二(壹、贰)承
壹、归敬颂 内容分二
第一、归敬对象:
慈氏-->无著-->广大行派诸师
释尊
文殊-->龙树-->甚深见派诸师
第二、造论目的:使凡夫易入深、广二道
贰、本论重要内容分二
第一、本论殊胜
一、内容殊胜:
(一)总摄一切佛法
(二)依据二派(深、广)传承
二、作用殊胜:
(一)使行者证一切智果(成佛)
(二)摄一切根机(次第完备)
第二、本论目的:引导行者证入佛地
次:开为四门分二(壹、贰)
壹、说法轨则 内容分三
甲一、作者重要目的:明法源清净
甲二、法之重要目的:于法生净信
甲三、如何说闻目的:获殊胜利益
贰、正说引导次第
甲四、引导次第 (内容详后)
甲初、作者重要分三
乙一、本论来源
丙一、总依:《现观庄严论》(慈氏菩萨造)
丙二、别依:《菩提道炬论》(阿底峡尊者造)
乙二、作者名号
丙一、名:燃灯吉祥智
丙二、号:具德阿底峡
乙三、作者殊胜内容分四圆满(丙)
丙一、氏族圆满:出身王族
丙二、所获功德圆满分二(丁)
丁一、教功德圆满分三阶段
一、二十一岁前:通达四明、折服外道
二、二十一至二十九:通达咒乘
三、二十九出家后:通达内明
丁二、证功德圆满 分三学
一、总说:三学中戒学之重要:一切功德所依
二、别说:
(一)具足戒学
1、具足别解脱戒:下至轻细亦不违犯
2、具足菩萨戒:菩提心随时生起
3、具足金刚乘戒:如理守护三昧耶
4、戒学增上:
〈1〉勇进受持
〈2〉随行不犯
〈3〉犯已还净
(二)具足定学
1、共道:从止中得堪忍心
2、不共道:
〈1〉证得最极坚固之生起次第
〈2〉修禁制之行
(三)具足慧学
1、共道:获止观双运之观行三昧
2、不共道:成就圆满次第之殊胜三昧
丙三、所作事业圆满分二
丁一、于印度所作
一、制诸外道、令受佛教
二、解疑祛邪、增长正法
丁二、于西藏所作
一、整理教务
二、著《道炬论》,总摄一切显密心要
三、教化弟子无数 (参丙四)
丙四、造论之因圆满 分三(丁)
丁一、通达五明(参丙二丁一)
丁二、传承不断分法与人二
一、教法圆满
(一)小乘教法:具共中下士道传承
(二)大乘教法:分二
1、波罗密多乘:
〈1〉具甚深见传承
〈2〉具慈氏传广大行传承
〈3〉具文殊传广大行传承
2、金刚乘:具多种传承
二、师资圆满
(一)师:152人(或说157人),成就者12人
(二)弟:1、印度:比朵巴等
2、藏地:种敦杰等
丁三、本尊开许:喜金刚等四本尊现身印可开许
思考题:
1、试述归敬颂的内容及作者造此颂的目的。
2、简述道次第的重要意义。
3、试述说法轨则及建立规则的意义。
4、试述阿底峡尊者所具足的各种殊胜。
5、造论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阿底峡尊者具足了这些条件?
6、结合现实谈谈强调造论条件的意义。
甲二、法之重要分二(壹、贰)
壹、总论《道炬论》之三大特点
其一:所说圆满
其二:易得受持
其三:胜馀轨式
贰、别说《道炬论》之四大殊胜 (乙)
乙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分三
丙一、一切教授内容自不相违:目的一致,应机有别
丙二、大小乘道互不相违 内容分三
丁一、菩萨为摄受一切众生,故应学修一切法
丁二、声闻三藏是菩萨共道,故应学修
丁三、余乘一切断证功德是菩萨大乘道中所摄,故应学修
丙三、显密乘道各不相违
丁一、菩提心等相同
丁二、菩萨戒相同
乙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丙一、揭示邪说:经仅讲说道理,修应依口教授
丙二、显发正理:
丁一、示过:集谤法业障
丁二、正释:经论、教授一体不二分三
一、概说:经论即最殊胜口教授,因根劣故需口传
二、别说: 内容分二
(一)正说:1、菩提宝语:一切佛语即口教授
2、修宝语:唯经猛力修持方知此意
(二)反说:种敦巴语:多学经者另求教授是为错误
三、结说:佛正法以教、证为体,二者势成因果
丁三、综述:
一、本论全篇均显示一切经论皆为教授之要义
二、应离显密相非、学修二截之过患
乙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
丙一、反说:
丁一、不依师授难达密意
丁二、纵有所得时力长久
丙二、正说:依《道炬论》及类似著作则速获通达
乙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丙一、揭示邪说:某类经论应学,某类经论应弃
丙二、显发正理:
丁一、示过:成谤法罪
丁二、正释内容分三
一、罪行特质:
(一)微细易犯
(二)过患极重
二、产生原因:
(一)无知妄说
(二)各宗互非
三、灭除方便:
(一)以深信一切佛语皆为成佛之道灭除无知妄说
(二)以广学多闻深思灭除宗派互非
思考题:
7、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三乘(一切经论)所说均不相违?
8、菩萨为什么必须学习三乘法?
9、《菩提资粮论颂》(龙树造)说:“声闻独觉地,若入便为死,以断于菩萨,诸所解知根。”这一颂与菩萨应学三乘法有无矛盾?
10、怎样理解种敦巴所说的“多学经者另求教授是为错误”这句话?
11、试分析谤法罪的特质、产生的原因和灭除的方便。
12、结合实际谈谈对“某类经论应学,某类经论应弃”之类邪说的认识。
甲三、说听规律分二
壹:别说:
乙一、听者之规律
丙一、思惟闻法殊胜利益内容分二(丁)
丁一、未知令知分二
一、《听闻集》所示:
(一)知应行与应止处
(二)持止恶之戒
(三)依善缘发定
(四)获真实解脱
二、《本生经》所示: 分三
(一)总说:
1、获欢喜
2、灭愚痴
(二)别说:十喻
1、明灯
2、财富
3、利剑
4、伴侣
5、亲友
6、良药
7、眷属
8、宝藏
9、礼品
10、俊才
(三)结说:闻后起修,可脱生死
丁二、知已能行
一、数数思惟
二、发起胜解
丙二、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分三
丁一、于法应作
一、信敬而听
二、不生讥谤
丁二、于师应作
一、供养上师
二、视师如佛
丁三、应离之过
一、高举
二、轻藐
丙三、正明听之规律 分三(丁)
丁一、除三种过
一、明器之过分三
(一)覆而不受:生起邪执
(二)仰而不洁:意乐有过
(三)洁而有漏:忘念失坏
二、对治办法
(一)专注一境
丁二、依六种想
戊一、于己须如病者想
一、明病之源:贪等三毒
二、离颠倒见:有病不知
戊二、于说法者须如医师想
一、如教而行
二、恭敬承事
戊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
一、励力珍持
二、离违忘过
戊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分二
一、正说知病治疗之法
(一)如法而修
(二)如量而修
二、反示说而不修之过
(一)负药囊喻
(二)读药方喻
(三)观演戏喻
(四)嚼蔗皮喻
戊五、于如来须作正士想:视说法者如佛,生起敬重
戊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常念令圣教久住之方法
丁三、综述
一、说听应离之过:心法相违
二、听者应修之行:如镜自照,抉择而听
三、听者作意次第:
因(一)求成佛道→
故(二)应修成佛之因→
欲修其因,当(三)听闻正法
(四)发菩提心
(五)念听闻胜利→
故需(六)精进勇猛
(七)断覆器等过→
如是如理听闻
乙二、说者之规律内容分四
丙一、思说法之殊胜利益
丁一、应遮:
一、邪妄说
二、染心说
丁二、应行:清净说
丁三、获利:(二十种,详《广论》卷一、21页)
丙二、于大师起承事
丁一、明法犹是诸佛之恭敬福田
丁二、念法及佛功德恩惠而生恭敬
丙三、以如何意乐加行而说
丁一、意乐
一、住五种想
(一)自作医师
(二)法如药物
(三)观听者如病人
(四)视如来是正士
(五)愿法久住
二、明应行处:于眷属修慈心
三、明应止处: 有七
(一) 恐人胜己
(二) 懈怠推后
(三) 多说生厌
(四) 扬己之长
(五) 障他之短
(六) 于法生吝
(七) 希求财等
四、如理作意:以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作为安乐资具
丁二、加行
一、净身洁衣
二、择处敷座
三、诵降魔咒
四、态度和悦
五、法义具足
丙四、观机差别
丁一、不请不说
丁二、是法器者,不请亦可说
丁三、听者不具威仪不说(详《广论》23页)
乙三、共作之规律
丙一、应作之行:于首尾均依普贤行愿发愿、回向
丙二、所获利益:
丁一、能生经中所说种种殊胜利益
丁二、灭除过去所集轻人贱法罪障
丁三、遮止将来未生诸恶
贰、综述:
乙一、正说应知:
丙一、过去大德注重此听、说规则
丙二、本论传承诸师对此尤为虔诚
乙二、反示应离:
丙一、若不获此定见,能使本尊变魔
丙二、若不获此定见,能使妙法反成烦恼助伴
乙三、勉励劝学:听说规则为最殊胜前导
思考题:
13、在闻法时为什么必须首先思惟闻法的殊胜利益?
14、结合《本生经》所说闻法殊胜利益(十喻)来谈谈对听闻正法的认识。
15、怎样做才符合对法及说法者珍重的要求?
16、我们应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法器?
17、结合无常观谈谈对听法依六种想的认识。
18、于修行生起疗病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9、略述说法的正确发心及所获的利益。
20、为什么法犹是诸佛之恭敬福田?
21、在说法者的五种意乐中,哪一种最为重要?
22、说法者为什么要具足五种加行?
23、为什么规定“听者不请不说”、“不具威仪不说”?这与弘法利生之慈悲心有无矛盾?
24、说、听时,首尾依普贤行愿发愿、回向有什么重要意义?
25、为什么说说、听轨则为最殊胜前导?
甲四、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分二
乙一、依止善知识法为道之根本 内容分二
丙一、令生决定故略为开示
其一、总说:修依止法之重要:一切功德由善知识教导力出
其二、分说:
丁一、所依止善知识之相 内容分三
一、总相:能引导行者至于佛地
二、别相: 分二类十相
(一)成就自利之相 有六
1、具足戒学
2、具足定学
3、具足慧学
4、通达真实
5、教授富饶
〈1〉 实证法无我
〈2〉 以教理通达
6、功德胜徒
(二)成就摄他之相 有四
1、说法善巧
2、具悲悯心
3、利他勇悍
4、数说不倦
三、结说:
(一) 具足三学、通达真实、具悲悯心五德最为重要
(二) 应择功德较增上者依止
(三) 欲为人师者,于具足师相之因应加努力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内容分三
一、别说法器之相 分二
(一)《四百颂》所说: 有三
1、质直:离爱自嗔他之过
2、具慧:辨别正似之道
3、具求法意乐:如教而修
(二)《释论》中说: 增二
1、敬法及师
2、善摄心听
二、结说:自审法器之相是否具足
(一)具足:欢喜进修
(二)不具:力修求全之因
丁三、依止之法 分二
戊一、意乐依止法 内容分二
己一、净信为本: 分二
一、随念净信功德:
(一)能令功德未生者生
(二)能令功德生者安住
(三)能令功德辗转增上
二、对师长生信之法:
(一)事师如佛
(二)防护寻过之心
(三)忏改寻过之行
三、所获利益:纵见微过,念德心盛,不障信心。
四、举例证成:阿底峡尊者师金洲大师事
己二、念恩生敬 分二
一、依《十法经》念师恩 分七
(一)生死中之寻我者
(二)痴暗中之醒觉者
(三)有海中之拔济者
(四)牢狱中之解放者
(五)恶道中之指路者
(六)疾病时之良医
(七)火宅中之云雨
二、依《华严经》念师恩 分十三
(一)师如生母
(二)师如乳母
(三)师如教师
(四)师如看护
(五)师如妙药
(六)师如帝释
(七)师如满月
(八)师如日明
(九)师如大山
(十)师如大海
(十一)师如船师
(十二) 师如勇士
(十三) 师如商主
戊二、加行依止法 分二
一、分述 分二
(一)于师喜者应作
1、内外财供
2、身口给侍
3、如教修行
(二)于师不喜者不作
二、综述:如师教不违修行最为重要
丁四、依止利益 分二
一、分述 分二
(一)生善:
1、得近佛位
2、诸佛欢喜
3、常遇善知识
4、不悖菩萨行
5、常具正念
6、功德资粮渐增
7、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
(二)断恶:
1、不堕恶趣
2、速断烦恼恶业
3、旧业之报转轻
二、综述:善根胜于供养无量佛陀
丁五、不依止过患 有六
一、 现世为病扰
二、 现世为魔侵
三、 来世堕恶趣
四、 未生功德不生
五、 已生功德失坏
六、 过失增长
丁六、总明其意 分四
一、 于善知识应心生决定
二、 长时间依止
三、 如有缺失即应忏改
四、 于缺失行应当防护
丙二、依止善知识之修法
丁一、正明修法 分二
戊一、正修方法 分三
己一、金洲大师所传加行六法 有六
(一)严净坛场,陈设佛像
(二)以无谄心,求供陈供
(三)端身正坐,生归依心
(四)观想佛等,分明显现
(五)净障集资,增长无尽 依七支供
1、礼敬支 分三
〈1〉身礼:缘一切佛境,观无数己身
〈2〉意礼:念佛功德,生起胜解
〈3〉语礼:出无量声,赞佛功德
2、供养支 分二
〈1〉有上(比)供养:如花、香等世间之供物
〈2〉无上(比)供养:菩萨等以神力变现之妙供
3、忏悔支 分二
〈1〉总说罪相 有四
A、罪业之因:贪、嗔、痴三毒
B、罪业之根:身、口、意三业
C、罪业之事:十不善业
D、罪业之性:由我所造
〈2〉生起方式 有三
A、自作
B、教他
C、见作随喜
〈3〉忏悔方法 有三
A、追念过失,生愧悔心
B、尽其所有,总集忏洗
C、后不复造,精勤防护
4、随喜支:于五趣有情一切善业皆生随喜
5、请转*轮支:于十方诸佛始成正觉时劝请说法
6、请住世支:于十方诸佛将涅槃时劝请住世
7、回向支:一切善根回向有情为成佛因
(六)于所缘境 分三
1、忏悔为净障摄,回向为增长无尽摄,馀为集资摄
2、修法时需观想明晰,而献坛供,请求加被
3、于所希愿以猛利心,多次祈求
己二、正行 分二
庚一、总修持法 有三
一、释修道义:于善所缘,令心安住
二、应止:随意修习,数目次第没有一定
三、应行:依预定者,不得变更,忆念正知而修
庚二、此中修法 有三
一、先修依止胜利,不依止过患
二、次防护寻师过之心,思惟所知师之功德
三、后念师于自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
己三、结行:修法完结,以猛利心,依普贤愿,回向所求
己四、注意事项 有三
一、每日四次修习
二、初修应时间短、次数多
三、不急不缓,离过而修
戊二、未修中间之行 分二
一、总说 分二
(一)一般方法:修礼拜、经行、念诵等法
(二)重要方法(三合引导) 有三
1、系念修法,诵读忆持,净修其心
2、净障集资
3、护持净戒
二、别说:应修易令止观生起四因
(一)守护根门:对悦不悦意六境不生贪嗔
(二)正知而行:依正知分别应不应作而行事
(三)于食知量: 有二
1、遮止四过:
〈1〉过多食
〈2〉过少食
〈3〉违量食:食未消而复加食
〈4〉具足烦恼食:
A、非正命而得食
B、偏爱耽嗜食
2、应受二食:
〈1〉无染食:思饮食过患,离贪而食
〈2〉饶益食: 有三
A、布施身中之虫等
B、作施者之福田
C、成就自身道业
(四)悎寤瑜伽:
1、正修之馀:净除五盖,令具义利
2、具足威仪:如狮眠伏,右胁而卧
3、惑起觉知:依忆念力,于起之惑,务令伏断
4、思惟起想:预定起时,至时当起
(五)结说:以上修法除不共者,馀均应于修一切法时加入
丁二、明二种修,破妄分别 分二
一、总说:
(一)依《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所明:
闻思修皆属修行道路,非修道时仅修于止,观属闻思边事
(二)依《集菩萨学论》所明:修道之行有修止与修观二种
二、别说: 有三
(一)修观:如修对善知识信心等时
(二)修止:心不能安住一境之时
(三)破妄显正: 分三
错误观点一:聪明人只要修观,愚钝者唯应修止
产生原因:不明皆应双修止观之理
错误观点二:以分别慧观察而修仅限闻思时,定中不需
产生原因:不明非理作意与如理作意之区别
错误观点三:于无分别三摩地生起前多修观,能障定生起
产生原因: 有二
1、不明观察烦恼过患及善知识功德等为修定殊胜方便
2、不明对治修定沉、掉二违缘之方便即念三宝功德等
乙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 分二
丙一、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分三
丁一、正明暇满 有二
戊一、八无暇 分二
一、人 有四
(一)无四众弟子流传佛法之地(边地)
(二)身体支分残缺(聋哑等残障)
(三)执著邪见(不信因果、三宝等)
(四)无佛出世(无闻佛教法机会)
二、非人 有四
(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生
(四)长寿天(包括欲界天、色界无想天、无色界异生)
戊二、十种圆满 分二
一、自圆满 有五
(一)得人身
(二)生中国
(三)诸根全
(四)无五无间业
(五)信三藏法
二、他圆满 有五
(一)佛出世
(二)说正法
(三)教法住
(四)法住随转(能证之师以正法使众生随教法而转)
(五)他所悲悯(有施主施给法服等)
丁二、思惟大义 分二
一、反说不珍惜之过:不以此身修学佛法与傍生无异
二、正示应思惟之理: 有五
(一)惟人具大心力成佛度众生,馀身均不及
(二)仅人身能初证(无过去修道习气)圣道
(三)南瞻部洲人身尤为可赞(东西二洲之人根钝乐多,障出离心;
北洲人不能持戒)
(四)以此暇满人身究竟获大利益
(五)现世受用等也以凭此身修习圆满
丁三、思惟难得 分二
一、分说 有二
(一)从因门思惟:
1、难得之因 有二
〈1〉多造十恶业,必堕恶趣
〈2〉多生积罪尚未受果亦未忏除
2、修习方法 分二
〈1〉取心四要:
A、须修法:欲真实得乐离苦唯修此法
B、我能修:内外缘具足,已得暇满
C、今生即须修:否则他生难获暇满之身
D、现时即须修:死期无定
〈2〉总别观:
A、纵得一乐趣,亦因持戒所致
B、欲得具足暇满,尚需辅以布施等
C、若总若别,暇满均属难得
(二)从果门思惟 有二
1、由异类观:仅得善趣,亦属不易
2、由同类观:殊胜暇满之身,极为希少
二、结说:勤修此法,馀门易入,故应励力而行
思考题:
26、本论为什么把亲近善知识作为道前基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详细阐发?
27、善知识的十项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
28、如果善知识不完全具备这十德,我们该怎么做?
29、能依止善知识的弟子应具备哪些条件?对照条件检查自己有什么欠缺,思考改进的方法。
30、请解释意乐依止法和加行依止法,并分别说明什么是这二种依止法中是最重要的?
31、如何对治对善知识寻过之心?
3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念恩生敬”中的譬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3、为什么说依止善知识所获的善根胜于供养无量佛陀?
34、不依止善知识有什么过患?
35、略述普贤七支供修法。
36、修依止善知识的正行是什么?
37、修习依止善知识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8、强调“未修中间之行”有什么意义?
39、略述“三合引导”的重要性。
40、易令止观生起的四因是什么?
41、结合实际谈谈《略论》中所列对止观等问题的错误观点进行破斥的现实指导意义。
42、什么是“暇满”?为什么要珍惜暇满的人身?
43、为什么论中说我们“必须多劫处于恶趣,此何待言”?
44、修习思惟人身难得的方法是什么?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