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唯识宗概述

发布时间:2024-01-22 11:07:16作者:大悲网

  唯识宗概述

  正 如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500多年的传播,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佛教先后形成了“十大宗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佛教有“十大宗派”。它们是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凈土宗、密宗、俱舍宗、成实宗。下面我们就“唯识宗”作一概述。

  一、唯识宗名义

  唯识宗,是唐代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所创立。此宗名称众多。因为所依据的经论中的《唯识论》,其阐述“万法唯识”的意义,故名“唯识宗”;因为所依据的《解深密经》,其对一切法(事物)的“相”(事物现状)和“性”(事物本质)进行解剖,以表达“唯识真性”的义理,又称“法相宗”;因为该宗创立人--玄奘法师常住长安大慈恩寺,故亦谓“慈恩宗”;又因所依《瑜伽师地论》,又得名“瑜伽宗”;又因该宗学说大谈“非有非空”的中道思想,因此,又叫做“中道宗”;又该宗自以为,所说义理圆满真实,无有“一理不应”,所以又名为“应理圆实宗”,等等。虽然,由于依据的“经”、“论”,以及理论触点,获得了许多“宗名”,但是最为人们普遍所称呼的还是“法相宗”和“唯识宗”。

  二、唯识宗的建立与发展

  (一)、唯识宗的前身“瑜伽行派”

  印度佛教经过“原始佛教”时期、“部派分离”时期、“大乘中观学派”时期,至公元四世纪中叶,也就是佛灭后九百年间,无着、世亲两论师出世,创立了“瑜伽行派”,针对当时印度佛教中流行的“沉空”之弊,而高谈“有”义。依“瑜伽学说”认为,此“有”,非小乘外道的“诸法实有”,而是破除“我”、“法”二执后,所显现的“真空妙有”。此为唯识宗思想形成之始。

  无着,北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城人,出身婆罗门种姓,父名憍尸迦,官拜“国师”,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无着,次子叫世亲,幼子曰狮子觉。三个儿子,先后都割爱辞亲出家为僧。无着原是小乘“化地部”僧人,住世大约时间是公元360至公元460年。根据记载,他曾邀请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到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他演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等五部大论。无着承弥勒之说,弘扬大乘教义,并撰写了《摄大乘论》等大量著作,阐述瑜伽思想,建立了“瑜伽行派”。他的著作非常之多,在当时印度有“千部论主”荣称。他的代表著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大乘庄严经论》等等。无着,约百岁左右在中印度的憍赏弥国圆寂。

  世亲,原来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僧人,后听从其兄无着的劝导,改信大乘,广造论释,大弘无着学说,光大了“唯识思想”。他的著作也非常丰富,其中与唯识学有关的,有《摄大乘论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薀论》、《百法明门论》等。世亲约在八十岁那年于阿瑜遮那国入灭。

  大约公元六世纪,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阐发唯识,及后,护法的学生戒贤论师在那烂陀寺大力宣扬法相唯识学说。此后,“瑜伽”学统在印度传承不详。

  当时,“唯识思想”在印度,虽然以“瑜伽学派”名义下盛传,但它的思想己相当成熟,至于完善成为一个单独的,且堪与他宗匹比的宗派,这还是在中国唐代盛世的事。

  (二)、中国唯识宗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渡过关卡流沙,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历时五年,于公元634年抵达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五年。后来又从胜军居士学《唯识抉择论》、《庄严经论》等论典二年。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国,从印度带回梵文经典650余部。师回国后,译出经论75部,1300多卷,其中有大量关于唯识学的经论。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示寂,享年六十五岁。

  奘师在弟子窥基的协助下,以护法的释论为主要蓝本,融会印度其它的“十家释论”,译成一本《成唯识论》十卷。此论,被称为“唯识宗的百科辞典”。窥基承师学,更著《成唯识论述记》等有关唯识学方面的论解、述记,极力弘扬唯识,开创了中国唯识宗。

  窥基著述很多,在当时唐代享有“百部疏主”尊称。著述中与唯识有关的有:《瑜伽师地论略纂》、《瑜伽论劫章颂》、《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别钞》等等。

  窥基后,慧沼继承“唯识”法脉,续传智周。智周传授如理,其后传承不明,唯识宗逐渐走向衰微。直到近代,有太虚大师、欧阳竟元、梅光羲、唐大圆、熊十力、周叔迦等居士学者研究“唯识学”。当代,也有不少法师学者从事“唯识学”的专研和著述。“唯识学”显现复兴之势。

  三、唯识宗依据的经论

  建宗立派,都有其所依的经典,本宗亦不例外。本宗所依经论繁多:

  (一)、本宗所依经论,传承印度大乘瑜伽行派的“一本十支”说,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乘庄严论》、《分别瑜伽论》为“支论”作为依据的经典。

  (二)、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又提出:本宗择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阿毗达摩杂集论》、《观所缘缘论》等十一论为本宗立宗之经典。其中,在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在十一论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

  此外,玄奘法师糅译的《成唯识论》,窥基著的《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唐慧沼著的《成唯识演秘》,唐道邑撰的《成唯识义蕴》,唐如理著的《成唯识论义演》等,也是本宗的重要著作,研究“唯识”者不可不读。

  四、唯识宗的主要学说

  本宗学说,内容繁博,包括甚广,但概括而言,是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五种姓”等为总纲,以“转依”(转识成智)为宗旨,表达了主要学说思想。

  (一)、五法,这是依据《楞伽经》卷七所说的名、相、分别、正智、真如。此五法是对“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总括。“名” 和“相”是指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不出于“名”(名称)和“相”(现象)的范畴,这就称“名相之法”;“分别”,是说人们的主观对一切事物而起分别认识;“正智”是指圣人清凈无漏的如实智慧;“真如”即指一切事物存在的如实本体。前三种为“世间迷法”,后二种乃“出世间悟法”。

  (二)、三自性:是说一切事物存在的本性与状态,都不出这“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种性质,所以名“三自性”。这种理论出自《解深密经》。

  〔1〕,对于因缘所生的法(事物),虚妄地执着为有一“实我”、“实法”,并由此“认识”与“外境”而认为“心”外有事物---实体存在,因而,众生“起惑造业”,这名“遍计所执性。

  〔2〕,其实,一切事物,都是依靠“他缘和合”而生而有,其本身并没有实体存在,正所谓的“假有实无”,故称“依他起性”。

  〔3〕,明悟“依他起性”,从而,离开虚妄分别,“人”“法”二空,便证得圆满成就的诸法“真实体性”---“真如”,或叫“实相”,这名为“圆成实性”。

  又此三性,则是“三而一”、“一而三”,不即不离的关系。可以用蛇、绳、麻作比喻。“遍计所执”,好像是有人在夜间走路,看见一条绳误以为蛇,其实“蛇”是“似有而无”,完全是不存在的;“依他起”好比是见到绳,其实绳是“因缘”所生,没有本体---自性,仍然是“非真有”;“圆成实”好比绳的本体---麻,这麻才是“真有”。对“三性”的进一步观察破执,则显示三性又各具“空”义---“三无性”。三无性是:

  〔1〕,相无性:这是为破除“遍计所执性”所建立的。众生对于世间的一切名、一切相,固执为实有,其实一切名、一切相都是假立、暂时、虚妄而不真实的,它们无时不刻地在“迁流变化”之中;

  〔2〕,生无性:这是否定“依他起性”而建立。一切事物,因缘所生,没有固定永恒的本体,但是,并非本体全无,就好比幻像,“非有似有”。又一切事物,因他缘而生,并非由自性生起,此为“生无性”。

  〔3〕,胜义无性:这是针对“圆成实性”而成立。诸法实相,离一切执着,是不能为某一特定的性质而定,是空而不可得的。

  (三)、八识:“识”是认识辨别的意思,又可叫做“心”或“意”。每一个众生都具有这八种“认识”作用。它们是:

  〔1〕眼识:借助眼根,接触色境,而产生认识辨别的作用。

  〔2〕耳识:借助耳根,接触声境,而生起认识辨别的作用。

  〔3〕鼻识:借助鼻根,接触香境,而产起认识辨别的作用。

  〔4〕舌识:借助舌根,接触味境,而发起认识辨别的作用。

  〔5〕身识:借助身根,接触触境,而生起认识辨别的作用。

  〔6〕意识:借助意根,接触法境,而产生认识辨别的作用。

  〔7〕末那识:“末那”义译为“意”,是第六意识的所依之根,它恒常不断地执持“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此在接触外界事物时,便有彼此、受憎、好坏、是非种种意识活动。

  〔8〕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前七个识所“收集”到的一切“种子”储存在“阿赖耶识”中,而“阿赖耶识”它能够完好无缺地保存前七个识所“收集”到的一切“种子”而不坏失,故得名“藏识”。它里面所藏的“种子”有两类:一类是“名言种子”,“名言”,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概念”。我们在前七识中的所有“见闻觉知”的东西,输送、储存到阿赖耶识上,这输送、储存,有如“复印”一般准确无误。用唯识术语,叫做“熏习”,好比用香熏衣,衣服上便留有香气那样。另一类名“业种子”,是指我们所造的善业、恶业等,熏习到阿赖耶识上,这就是“业种子”。由于“阿赖耶”所藏的二类种子,变现了我们现在的身心,以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再由于现行的“活动”,产生新种子,这些又被“熏习”到阿赖耶识上的“新种子”,又将变现我们未来的身心宇宙。

  (四)、转识成智:唯识宗如此繁杂的理论,对我们身心宇宙进行如此深刻的解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我们众生通过这特定的修行方式,从而转变我们凡夫有漏的八识,而为圣人无漏四智,“转识成智”,转染成凈,转迷成悟,转凡成圣。这就是转八识成四智,它们是:

  〔1〕、名“成所作智”,这是由眼、耳、鼻、舌、身五识,转至无漏时的名称。有了“成所作智”,就能于十方一切世界,以身、口、意三业利乐一切众生。

  〔2〕、名“妙观察智”,这是第六意识,转至无漏时的名称。它善于观察诸法实相、共相,并能无碍转化;能依据众生的不同国籍、种族、信仰等一切根性,自在说法,教化众生。

  〔3〕、名“平等性智”,这是第七末那识,转成无漏时的名称。此“智”观一切众生、一切法,悉皆平等,恒共相应,无有差别,平等普度一切众生。

  〔4〕、名“大圆镜智”,这是第八阿赖耶识,转成无漏时的名称。它离诸分别,离诸杂染,性相清凈,微细难知,犹如大圆镜普照十方,遍映万象,丝毫无遗。

  (五)、五种姓:唯识宗认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以至今日,由于有漏无漏种子的深浅程度不同,众生因此可分为五种类型。

  〔1〕声闻种姓:这类众生具有“生空”无漏智种子,有修道结果的可能性,决定断惑证“空”,得阿罗汉果位。

\

  〔2〕独觉种姓:此类众生具有“空”无漏智种子,有修道成功的可能性,决定断惑证“空”,获得独觉果。

  〔3〕菩萨种姓:此姓众生具“我法二空”无漏智种子,己断烦恼障、所知障烦恼,证二空真如,得菩萨果位,精进修证,可成佛果。

  〔4〕不定种姓:这类众生具声闻、独觉、菩萨三乘无漏种子,精进修证,可得佛果。

  〔5〕无姓有情:只有有漏种子,不能断烦恼惑、起无漏智、得证佛果。若修世间善业,可得人天有漏果报。

  五、唯识宗的判教

  判教,就是对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的看法、理解,并给予分类归纳`。如,天台宗对佛的一代时教分为“五时八教”;华严宗对佛的教法则判为“五教十宗”,等等。虽然“判教”有种种差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宗都以自家学说为如来一代时教中的“圆满胜义”。本宗也依惯例,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释迦如来一代言教为“有”、“空”、“中道”三时。

  第一时“有教”: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由于不明“因缘和合”假有的道理,而妄执有一个实体的真我存在,因此产生贪、嗔、痴等种种烦恼,造诸罪业,轮回生死,不得解脱。于是,佛陀成道之初,就在鹿野苑,说《阿含》等经,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令众生确认四谛、五蕴等法“实有”,破除众生“实我”执着。“我”,是由种种因缘关系和合而假名而假有,它剎那生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法”才是实有的,它是佛说的,真实可靠。众生通过“法”,可以体悟“我空”,则渐登“阿罗汉”、“缘觉”圣位。

  第二时“空教”:为使阿罗汉、缘觉等圣位学人,再进一步证得更高果位,佛接着在灵鹫山等处,说《般若》等经,阐明这个“我”虽然是空的,但是四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也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解散则灭,没有实体,这就是“法空”。破除二乘学人“诸法实有”之执,明悟“我法二空”之理,舍小趣大,证得菩萨果位。从“空教”中,可以看到佛在第一时中,说“法”实有,只不过是为了众生渐登圣位,而方便假说而己。

  第三时“中道教”:佛在第一时中,说明了“我”空,在第二时中,阐述了“法”空,然而,恐众生就此而执“空”义,堕入偏空的妄见,而成“顽空”。因此佛讲《解深密经》、《华严》等经,更进一步地叙述了“非有非空”的中道教。

  又据唯识宗从“了义”“不了义”教的观点上分析,则是:第一时言教,是对凡夫外道修证二乘果位这种根机,而方便说的;第二时言教,是对二乘学人修证大乘果位者而方便说的,此二时说教均是“不了义”教;第三时言教,是对趣向佛果的五乘者显说“中道”,这是“了义”教。

  其实,三时言教,只是为了引导“渐机”众生,循序渐进修习佛法,最终进入“中道教”,所以,有如此时间顺序、深浅高低设定。至于,对于那些“顿机”众生而言,则一切时,无不是佛陀“中道教”。

  此外,三时判教,还有“唯年月”、“唯义类”、“本义类兼年月”、“本年月兼义类”、“年月义类双兼”等五种解释。

  刊登于2001年美国佛教联合会《法炬》杂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