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分歧:佛教的首次结集与大分化
印顺
一
王舍城五百结集,是佛入涅盘以后,佛教界的第一大事。这一次结集,决定了初期佛教的动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形势。对佛教来说,这一次结集是无比重要的!先来说:谁发起这次结集?为什么要结集?结集些什么?
释尊入灭以后,一代的教说,当然是要结集的,结集是佛弟子的共同要求。但结集的倡议者,主持者,对于结集的成果如何,是有特殊关系的。古代一致传说,王舍结集是大迦叶发起的。大迦叶为有名的大德,以‘头陀第一’而受到尊敬。释尊最后的游行,到拘尸那入灭,大迦叶并没有随从。但知道了释尊将要入灭,就率领五百比丘,急忙赶来。在佛入灭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就以年高望重的上座身分,主持了庄严的荼毘大典。就在大典期中,发起结集法藏的会议,而决定在当年的安居期中,在王舍城召开结集大会。王舍城,是大迦叶一向游化的区域;这一次,也还是从王舍城赶来(“僧只律”三二;“涅盘经后分”)。从王舍城来,又决定去王舍城结集法藏,对这次结集,大迦叶显然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为什么要发起结集?传说是:一、出于诸天的劝请:这可解说为佛教界的一致要求(“阿育王传”六;“有部毘奈耶杂事”三九)。二、出于大迦叶的意思:巴利“铜鍱律、小品(一一)、五百犍度”,“五分律(三0)、五百集法”,“四分律(五四)、集法毘尼五百人”,“僧只律(三二)、杂跋渠”,“十诵律(六0)、五百比丘结集三藏法品”,一致说到:当大迦叶来拘尸那,途中得到释尊已入涅盘的消息时,有比丘说:‘彼长老(指佛)常言: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这位比丘的言论,也见于巴利“长部”的“大般涅盘经”,“长阿含、游行经”等,所以是声闻经律的一致传说。这位比丘,“铜鍱律”(“善见律”同),“长部、大般涅盘经”,说是老年出家的须跋陀罗。“五分律”,“四分律”,“长含、游行经”,说是(六群之一的)释种跋难陀(“般泥洹经”作释种桓头)。“迦叶赴佛般涅盘经”,作‘老比丘波或’。波或即波婆Pa^va^的异译,是地名而非人名。此外,“十诵律”等,只说是老年出家不懂事的比丘(摩诃罗)。总之,大迦叶发见了这种论调(实在就是阿难传佛遗命——‘小小戒可舍’的主张),非常不同意,因而下了立即召开结集会议的决心。重视这一召集会议的主要动机,再与结集大会所发生的重要事项,作综合的研究,也就能理解王舍结集的特性。
当时结集了些什么?这首先要说,释尊的身教言教,在王舍结集以前,早就有了部分的编集。王舍结集以后,也还要继续纂集流通。释尊在世时,圣典的集成部类,至少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五种。“法句”,是德行(法)的类集。“义品”,或译作“义足”,“义句”,是甚深义的类集。“波罗延”,译为彼岸道,是到彼岸(涅盘)的法门。“邬陀南”,译为(无问)自说,是释尊因物因事而说的感兴语;这与诗教六义的‘兴’一样。这四类,或是佛说的,或是佛与弟子的问答;还有编集者的叙述语。文体方面,都是易于传诵的偈颂。“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是佛所制的成文法典。佛世有半月半月诵波罗提木叉的制度,可见早就有了编集。但波罗提木叉是因事立制,所以是不断增加,逐渐完成。佛入涅盘时,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六十戒吗?这是很难说的。南传“增支部”(三.八三、八五─八七),一再说到:‘一百五十馀学处(戒)每半月诵’。虽然汉译的相当部分(“杂阿含经”),已改为二百五十馀戒,但玄奘所译“大毘婆沙论”引经,也还说到‘诵戒百五十事’,可见一百五十戒的古说,不只是南传铜鍱部的传说。佛世所诵的波罗提木叉,也许就是这样的吧!
说到王舍城的结集,是在大迦叶领导下完成的。由优波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但说到论藏,无论是内容,是诵出者,传说得都不相同。如“僧只律”“铜鍱律”,“五分律”,根本没有说到论藏的结集。铜鍱律论——觉音的“善见律”,“法藏部”的“四分律”虽说到阿毘昙藏,但没有说诵出者是谁。而且,“善见律”所说,是“分别”等七部论;而“四分律”所说的:‘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与“舍利弗毘昙”所说相合。摩偷罗有部的“十诵律”,说阿难出阿毘昙藏,举五戒为例;“智度论”与此相合。首举五戒,意指有部的“法蕴足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杂事”,说大迦叶诵出摩呾里迦,与“阿育王传”相合;这是有部譬喻师的传说。“西域记”(三)也说迦叶出论,但说是阿毘达磨。此外,真谛三藏“部执论疏”,传说富楼那出阿毘昙藏。这样的或者没有说到,说到的又全不相合,所以王舍结集论藏的传说,是难以使人相信的。关于阿难出经,优波离出律的实情,留待以后研究。
二
在结集法会中,大迦叶对阿难有了不寻常的行动。起初,拒绝阿难参加结集法会。后来因阿难传达佛的遗命——‘小小戒可舍’,而对阿难作一连串的责难。我在“阿难过在何处”,虽曾多少说到,但还应进一步去了解。大迦叶崇尚苦行,不染尘欲(男女欲与物欲),厌恶女性,威严峻肃,更有自视极高的高慢馀习。他自以为受到佛的特别重视:佛曾当众称赞他,佛有九次第定,六通,迦叶也能得到(“S”一六.九;“杂”四一.一一四二)。虽然得九次第定与六通的大阿罗汉,佛弟子中并不太少,但大迦叶却觉得与佛相同,引以为荣(“S”一六.一0;“杂”四一.一一四三)。他在多子塔初见释尊,自称弟子时,以自己所穿的贵价衣,摺叠为佛作座。佛称叹‘此衣轻细’,他就发心供养。释尊于是说:‘汝当受我粪扫衣,我当受汝僧伽梨’(“S”一六.一一;“杂”四一.一一四四;“根有部苾刍尼毘奈耶”一)。他换得佛所穿的粪扫衣,也觉得是不凡之遇(这顶粪扫衣,早就坏了,但被想像为付予重任,因而造成无数的衣的传说)。受佛赞叹,受佛粪扫衣二事,使迦叶自觉为有摄导僧伽,结集法藏的当然责任(“善见律”一)。不但如此,迦叶还有与佛几乎平等的传说。“杂阿含经”(四一.一一四三)说:佛在舍卫国,大迦叶从阿练若处来。众比丘见他‘衣服粗陋,无有仪容’——留着长长的须发,大家都轻慢他。佛因此说:‘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不)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与此相当的巴利经典,没有这一段,这是北方的特有传说(大迦叶在北方受到特别推重),意义非常深长!释尊的分与半座,不只是尊重,而表示了与佛的地位平等。传说顶生王升忉利天时,忉利天王也分与半座,顶生王与忉利天王共同治理天宫。所以这表示与佛平等,与佛共同统摄僧伽。说到出家的谁先谁后,就事实说,迦叶未见佛以前,早就出家苦修(但迦叶不承认从外道出家)。后在多子塔见佛,就执弟子礼,也没有‘善来’受戒的仪式。释尊的这一问,表示他出家很久了,也表示了佛不以师位自居。虽然迦叶当时说:‘佛是我师,我是弟子’,而且退坐到旁边,但传说的影响极深。如“迦叶赴佛般涅盘经”,竟说:‘佛每说法,(迦叶)常与其对(应是并)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了!虽然这是北传特有的传说,未必为当时的事实。这是推重大迦叶集团所有的传说,多少会与大迦叶的意境有关。这一与佛平等的传说,又表现在‘独觉’的传说中。大迦叶行头陀行,常着粪扫衣,乞食,林间住。佛见他年老了,劝他舍头陀行,大迦叶不肯,说:‘我已长夜习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S”一六.五;“杂”四一.一一四一)。这在“增一阿含经”(一二.六)里,说得更详明:‘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当如来不成无上真正道者,我则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尽行阿练若……我行头陀,如今不敢舍本所习,更修馀行’。这表示了大迦叶的重要意境,他以为自己不见佛,也会证悟解脱的。这不但自视过高,对于所受释尊的教益,也缺少尊重。他以为,见佛以前,一向勤修头陀行,这是辟支佛行,现在不愿改变,修习声闻行——受施衣,受请食,寺院中住。总之,大迦叶自视极高,我行我素,而不愿接受释尊的指导。释尊是无比的宽容,见他如此,也就称赞他一番(头陀行并非坏事,而只是不要以为非此不可。如习以成风,这对于摄理僧事,游行教化,显有违碍)。从上来的叙述,可见大迦叶虽还推重释尊,自称弟子,但确信自己与佛的功德同等,不需要释尊的教化;觉得自己所修的头陀苦行,尽善尽美,所以不愿放弃改行声闻的行仪。
我在“论提婆达多之破僧”(三),说到佛世的佛教,内有阿难,外有舍利弗、目犍连,协力同心,赞扬护持如来的法化。舍利弗称‘第二师’,‘逐佛转****将’。舍利弗与目犍连,被称为‘双贤弟子’(左右辅弼)。阿难虽年资较浅,却被尊为‘毘提诃牟尼’。传说一切佛,都有三大弟子——智慧,神足,多闻(“长含、本行经”)。佛说惟有舍利弗、目犍连、阿难,才会止息僧伽的诤事(“四分律”五八)。这可见舍利弗等三位,在僧团中所有的崇高地位,决非大迦叶所及的。佛灭前二或三年,舍利弗与目犍连相继入灭,三位合作的僧伽中心,显得空虚,释尊也不免有空虚的慨叹(“S”四七.一四;“杂含”二四.六三九)。这时候,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在佛教中的威望,急疾地重要起来;释尊也希望他多多的摄理僧事,多施教化。据经律所说,释尊曾多次向大迦叶劝告。一、劝他舍头陀行,如上面所说。本来,头陀的隐遁苦行,虽不能契合佛的精神,但不累尘欲(佛曾称赞他),与世无诤,也没有劝他舍弃的必要。经上说:‘迦叶,汝年老,可弃粗重粪扫衣,受施衣,请食,近我而住’(“S”一六.五)。‘近我而住’,汉译作‘可住僧中’(“杂含”四一.一一四一)。可见这是希望他舍头陀行,与佛共住,住在僧团中;这才能摄理僧事,助扬教化,但结果为大迦叶所拒绝了。二、释尊一再劝他,与佛一样的为比丘们说法,但又为迦叶拒绝了。理由是:‘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教授教诫;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S”一六.七、八;“杂含”四一.一一三九、一一四0)。这说明了有些人不满意,不欢喜他的说法。有一次,事情明显的表白出来。佛劝他说法,他还是说:‘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佛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就说:‘我见有二比丘:一名盘稠,是阿难弟子;一名阿浮毘,是摩诃目犍连弟子。彼二人共诤多闻’(“S”六.六;“杂含”四一.一一三八)。听闻佛法,目的为了修行,大迦叶所说是对的。但论议佛法的学风,在智慧第一,多闻第一的门下,佛世早就展开。流风不已,后发展为!8句勒、阿毘达磨等论藏。论辩法义的学风兴起,难免有互诤胜负的情形。这是大迦叶所不能同意的;论辩法义者,也未必尊敬大迦叶。大迦叶说的‘有诸比丘不忍不喜’,显然指当时佛教中心——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的门下。盘稠与阿浮毘,只是特出的例子而已(“长老偈”——目连偈注,传说舍利弗的甥儿(出家),也不满大迦叶而有所嫌责)。当时,阿难在场,说了几句,受到大迦叶的严厉警告。阿难说:‘且止!尊者摩诃迦叶!且忍!尊者迦叶!此年少比丘少智恶智’。‘尊者摩诃迦叶语尊者阿难言:汝且默坐!莫令我于僧中问汝事’。末后一句,“别译杂含”(六.一一二)作:‘汝莫于僧中作偏党语’!就文而论,阿难没有说他们的互诤胜负是对的,只是希望大迦叶容忍他们,不要为了年少出家的没有真实智慧,而不肯为比丘们说法。但大迦叶却认为阿难偏护了他们,所以警告阿难,不要惹我在大众中举发你的过失。大迦叶在佛前说这些话,而且以大众力量来威胁,未免太严重了!阿难默然的容忍下去;佛叫二人来训诲一顿,才算了事。从这可以看出:一向围绕于释尊左右,由舍利弗等三位摄导的僧伽,青年多,逐渐倾向于议论。这种学风,与大迦叶的头陀学风不合。所以佛要他到僧中来,为比丘们说法(应在舍利弗、目犍连入灭以后),他一概拒绝。这不只是不愿意,而是因为学风不同,彼此间有了距离!
三
大迦叶的风格,大迦叶与阿难间的固有关系,已如上说,再来说王舍的结集大会。佛在世时,大迦叶维持了对佛的一分敬意;我行我素,不顾问僧事,但也不多与阿难等争执。可是一到释尊入灭,大迦叶就以上座的身分,对佛教,对阿难,有所行动,企图转移佛教旧来的倾向。
发起结集,那是佛弟子所一致赞同的。论到地方,决定在王舍城(或说七叶岩,或说毕钵罗窟),是出于大迦叶的决定。说到参加大会的比丘,律部都说五百比丘;而大乘的“智度论”(二),“西域记”(九),说有一千比丘。“僧只律”(三二)说:大迦叶率一千比丘到王舍城,选得五百人;这也许是异说的来源。阿难从佛游行到拘尸那,相从的是五百比丘;大迦叶率众来拘尸那,也是五百众,二众相合,恰好是一千。可见参与大会的五百众,就从这一千人中推选出来。但这是多少可疑的:佛弟子——大阿罗汉那么多,散居各地,大迦叶为什么不广为召集,而进行这少数结集呢?“僧只律”说,大迦叶遣使去邀请着名的大德,大家听见佛已入灭,也就入灭了。迦叶觉得,召请无益,也就与五百众举行结集了。这是说,并非大迦叶不邀请,而是大家不肯发心参加,这是为了解释少数结集的疑问而成立的传说。这一传说,北方的经律,更有所推演。除了说被邀请的入灭而外,又说大迦叶击楗椎集众,于是有众多的比丘从十方来。在这远来的大众中,再选出五百众(合于旧传)(“有部毘奈耶杂事”三九);或说一千众(“大智度论”二;“西域记”九);或说八万四千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但就事论事,结集者是五百众,主要是大迦叶学团,优波离集团,及随从游行众中推选出来。不要别人参加,也许有住处等实际困难,但大迦叶主导的少数结集,以王舍城旧众为主而在王舍城结集,是怎么也解脱不了嫌疑的。
除“十诵律”外,都说到阿难的参加结集,是经过一番留难的。就是从拘尸那到王舍城,在行程中,也看出阿难被冷落的迹象。如有部的“十诵律”与“杂事”,说大迦叶先行。“僧只律”说:留阿那律守舍利,阿难供养舍利,迦叶与千比丘先行。“善见律”说,大迦叶与阿那律,各率二百五十众去王舍;阿难与馀比丘,先到舍卫,再转往王舍城。这都表示了,阿难是迟一程才到达王舍城的。阿难多闻第一,侍佛二十五年,召开结集大会,而没有阿难参加,这是不可想像的事!然而大迦叶竟以阿难‘位居学地’,不是阿罗汉为理由而提了出来。“善见律”(一)说:大众说:‘大德迦叶!应取阿难足五百数,此是圣众意也’。虽然参与大会的五百众,不满阿难的大有人在,然而为了结集,到底少不了阿难。关于留难阿难,或说大迦叶拒斥阿难,经大众的说项而准予参加的(“铜鍱律、小品、五百犍度”;“四分律”五四);或说大迦叶勉顺众意,姑准参加(列席)而又拒斥,等到证了阿罗汉,才得参加的(“有部毘奈耶杂事”三九;“毘尼母经”四;“迦叶结经”);或说先予拒斥,等到证得罗汉,才获准参加的(“五分律”三0;“善见律”一;“智论”二)。总之,阿难的参与结集大会,曾一度发生困难。
阿难参与法会而发生困难,理由是不是阿罗汉。等到阿难获准参加,传说大迦叶还表明心迹,说他并无轻慢心——不是恶意的。但从上面叙述,迦叶对于阿难,早有距离。等到参与结集大会,为了戒律问题,女众问题,大迦叶又一连串的责备阿难,要阿难于僧(大众)中忏悔。结合这些而研究起来,对阿难一度不能顺利参加结集的原因,不能不重新论定!
四
五百结集的另一重要人物,是优波离。优波离本为释迦王族的理发师,属于当时的贱民。释尊站在平等的立场,摄受他出家。优波离是着名的‘持律第一’,经常‘与持律者俱’(“S”一四.一五;“杂含”一六.四四七)。持律与持戒不同;持戒是受持学处(戒),清净不犯,是每一出家者的本分。持律是通二部毘尼,精识开遮持犯,熟悉于僧伽的一切作法——羯磨。举喻说,持戒如国民的奉公守法;持律如法学者,法官,大法官。持律者,才被称为律师。
优波离是着名的大德(除“优波离问”等),流传的事迹并不太多,尤其是有关法义的。他曾向佛要求,住阿兰若。佛告诉他:修学应契合机宜。你先应成就戒,守护根门,正念正知。末了告诉他说:‘汝宜僧中住,安稳’(“A”一0.九九)。当然,优波离是大阿罗汉,但在起初修学过程中,释尊明察机宜,要他渐次而入;先要着重戒律的陶冶,成就法器。优波离的持律,特重僧伽律制,应与这一教授有关。
优波离持律第一,对于戒,当然是清净不犯;谨严的风格,是可以想像到的。他与女众的关系,不知为了什么,也不大友好。传说他与持律者外出游行,尼众多沿路瞋骂他,使他乞食难得(“五分律”一八)。为了毁坏一座尼塔(或说是尼的兄长),为尼众所毁骂。好在事先避开,否则会被痛殴一顿(“铜鍱律、大分别波逸提”;“五分律”一三;“四分律”四七;“有部杂事”三三)。优波离与尼众的关系,与大迦叶一样,所以在结集大会上,大迦叶对阿难的连串责难,如小小戒可舍,度女众出家,优波离与大迦叶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说到大迦叶与优波离的关系,先应该了解三类出家人。一、依戒而住的律行:这是住在僧中,也就是大众共住,纳入僧团的。即使为了专修,住阿兰若,也一定参与半月布萨。对于衣服,可以粪扫衣(从垃圾堆等,捡别人所丢掉的破衣破布,拿来洗洗缝缝,作成衣服),也接受信众布施的新衣。而且在净施制度下,还可以保留法定三衣以外的更多衣服。饮食方面,一定是受布施的。或者乞食,或者受请。受请中,或僧次受请;或个人受信众的供养;或受某一信众的长期供养——每日托钵去受食,也可以着人去把饮食取回。在特殊的节日,还可以受别众请食。受请的饮食,通常比乞食所得的好得多。住处方面,游行时也偶然树下坐等,但经常住在僧坊。住阿兰若时,也大抵住在小屋中。这是佛世比丘最一般的情形。二、修头陀行,这是少数人。不住僧中,过着个人的生活(头陀行者与头陀行者,就是住在附近,也不相组合),但也可以半月来僧中布萨。衣服方面,一定是粪扫衣,不受布施,而且是限于三衣。饮食方面,一定是常乞食,不受信众的别请。住处方面,一定是阿兰若,不住城邑村落,而且是不住房屋的。三、一切粪扫者,这是极少数的。不入僧中;不但不住房屋,不受施衣,而且饮食也不受布施。山林旷野,拾些无主的树果,农夫遗落的榖类,祭祀所抛弃的饮食。一切粪扫者,是‘不受施派’,是极端少数。大迦叶也曾一切粪扫,拾所弃的食物而生活,受到佛的呵责(“五分律”七)。不受施而食,“五分律”说犯突吉罗,“铜鍱律”说波逸提。这些极少数的一切粪扫者,附于佛法而实违反佛法。‘少欲知足,易养易满’,为头陀行与律行的共同原则,而实际行持不同。戒行有弹性,能容纳多数人修学,头陀行仅能为少数所接受。优波离为律行者,但他曾要求住阿兰若(佛命他‘僧中住’),可为同情头陀行,而为了尊重佛的意思,安住律行的明证。优波离同情头陀行,生活谨严,与尼众的关系不佳,这与大迦叶相近。这所以能互相和合,主持王舍结集。然从当前情况及未来佛教的影响来说,优波离学团是真正的成功者!大迦叶是头陀行者,对僧事,僧伽制度,素不关心。对说法教化,也并无多大兴趣。只自觉德高望重,而不为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门下所尊敬;不满智慧,多闻的佛教倾向;又常受尼众所轻慢,而免不了不满阿难(舍利弗等已入灭了)。优波离尊者推重大迦叶,不但是教内的耆年大德,而更是一向尊敬苦行的(如提婆达多),阿闍世王所尊敬的大德。在大迦叶的主导下,优波离学系成为实质的佛教中心。依传说,不仅“铜鍱律”,“五分律”,“四分律”,就是有部旧传的“十诵律”,都说先由优波离集出毘尼(阿难后出法藏)。有关五百结集的记录,广律虽已标题为‘五百集法’,‘五百集法毘尼’,‘结集三藏法品’,而古典的毘尼本母,是称为‘五百集毘尼’的(“十诵律”五六;“萨婆多摩得勒迦”六)。所以王舍结集,实以集毘尼为首要任务(出经为次要的)。大迦叶发起结集的原因,为了毘尼;首先诵出的,是毘尼;大会责难阿难的,也有关毘尼。在这次结集中,毘尼取得了优先的地位。对戒法,否决佛命的小小戒可舍,而确定了轻重等持的原则,逐渐完成严格而琐碎的规律。对尼众,采取严厉管教的态度,树立尼众绝对尊敬男众的制度。上座的权威也提高了;被称为正统的上座佛教,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大迦叶的头陀行呢,在真正重律学派中,并未受到特别尊重(因为头陀行不重律制),但头陀行因大迦叶而更深的与律行结合。如“增一阿含经”,显出了头陀行的特别尊重。有部旧传的“鼻奈耶”,竟说如来的因事制戒,都出于头陀行者(‘十二法人’)的提贡意见了!以戒律为主,加深头陀精神的佛法,也就是所说的小乘了!
五
大迦叶与优波离的王舍结集,在重律的学派来说,可说是成功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但不同的立场,不但阿难曾当众表示出来(小小戒可舍),而会外的比丘众,也不完全满意这一结集。当王舍城的结集终了,“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都有富兰那长老,率领五百比丘,从南方来王舍城,与大迦叶重论法律的记载。这位富兰那长老,“五分律”列为当时的第二上座。研考起来,这就是释尊早期化度的第七位比丘,耶舍四友之一的富楼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应为另一人)。富兰那对大迦叶结集的提出异议,说明了王舍结集,当时就为人所不满(这也就是界外大众结集传说的初型)。据“铜鍱律”说:富兰那长老这样说:‘君等结集法律,甚善,然我亲从佛闻,亦应受持’(“小品、五百犍度”.一一)。这是说,你们可以结集,我所知道的,也要受持流通的。这一异议,“四分律”与“五分律”,举出异议的实例,如“五分律”说:‘我亲从佛闻:内宿,内熟,自熟,自持食从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我忍馀事,于此七条,不能行之’。这七事(“四分律”作八事),各部的解说,小有出入,今依“五分律”说:内宿,是寺院内藏蓄饮食。内熟,是寺院内煮饮食。自熟,是出家人自己煮饮食。自持食从人受,是自己伸手取食,不必从人受(依优波离律,要别人授——手授或口授,才可以吃)。自取果食,是见到树果,可以自己取来吃。就池水受,是自己从水里取(如藕等)来吃。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是得到果实,如没有净人为净,自己除掉果核,就可以吃了。这都是有关饮食的律制。依优波离说,是不可以的(犯突吉罗);但富楼那长老统率的大众,认为是可以的。这些,佛虽曾一度禁止,但已经开许,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这七事的制约。富兰那长老的主张,不就是小小戒可舍的一例吗?今日中国佛教的饮食规制,岂不就合于富楼那长老的律制吗?
大迦叶与优波离为主体的王舍结集,以毘尼为重。阿难所诵出的经法,当时还不曾成为论辩主题。但王舍结集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存在。少数不能完全代表大众,这在佛教的发展中,会明显的表显出来!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