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过去一切诸佛菩萨,莫不经过多劫修行,才能成功。《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曰:“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光就成功了的。
同时他便公开的将他用功的方法讲给我们听。他是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从闻思修,而得耳根圆通,入三摩地。三摩地者,华言正定。故他又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种方法,是以耳根反闻自性,不令六根流于六尘,是要将六根收摄流于法性。故又说:“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又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这意思即是要我们把这反闻的功夫不要滞疑,要渐次增进,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觉所觉空,空觉既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这种境界。既自以反闻闻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灭悉皆灭己,真心方得现前。即是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观世音菩萨到了这种境界,他说:“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我们今天学佛修行,也要这样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贪嗔痴慢等一切众生度尽,证到本来清净的妙觉真心。然后上行下化,如观世音菩萨这样的三十二应,随类化度,才能有力量。
所以观世音菩萨,或现童男童女身,化现世间。世人不知观世音菩萨业已成佛,并无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随众生的机而应现的。但世间人一闻观世音菩萨之名,都觉得有爱敬之心。这无非是过去生中持念过他的圣号,八识田中有这种子,乃起现行。故经云:“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