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如来所发三心,凡夫众生如何领受呢?接受阿弥陀佛真心的对待,接受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以接受流露出凡夫众生修因感果的事实。接受弥陀如来真心的对待,接受弥陀如来名号的救度,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意业的接受、口业的称念、身业的顶礼,就代表凡夫对阿弥陀如来的归命之相。
所以“信受”这二字,从接受来代表信心,所以信受就是信心领受,领受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阿弥陀佛将名号功德,透过我们称念回向给我们,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这样就是信心。说信心,是在意业彰显凡夫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说念佛,是在口业说明阿弥陀如来救众生的事实,也就是凡夫在口业接受阿弥陀如来的救度;说礼拜,就是在身业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身、口、意三业流露出接受阿弥陀佛救度的相状,这就是我们凡夫与弥陀相契相应。
三信一心都是佛力回向,那么,在行者如何发心起行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呢?发心就是指开发信心,起行就是持名念佛,所以发心是指“信”,起行是指“行”。凡夫要如何发心起行相应弥陀的本愿呢?
好,我们来看答案。
【答:如来三心,机受一心,一心即信心,信从闻生,故闻本愿能发信心。】
一开始将凡夫建立信心的缘由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如来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观经》所说的如来的三心。《无量寿经》十八愿所说的如来的三心是:至心、信乐、欲生。上一回信愿向诸位报告过,至心就是阿弥陀如来的真实心,信乐就是阿弥陀如来的智慧心,欲生就是阿弥陀如来的慈悲心。无论是说真实心、说智慧心、说慈悲心,乃至说平等心,说其它佛慈愍众生的心,都是在显示阿弥陀佛以这句佛号要救度众生的真心。好比说父母疼爱子女的父母心,也可以说父母教育子女的教育心,父母关心子女的关心,父母爱护子女的爱心,说了这些不同的心,都是在说父母的父母心。
阿弥陀佛的真心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十方的众生要如何安心起行,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呢?我们是在因地的凡夫众生,不能不知,因为我们要在因地求果地,每天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所修所行是不是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不相应,那么念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打了折扣。
很多净业的行者,每天称念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但对阿弥陀佛的本愿不闻不知,或者是闻而不信,这就是有口无心啰。口业上看起来是相应六字果号,因为口业每天称念啊,可是意业上,却与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不相应、不相契。比喻来说明。孩子听父母的话,父母叫他去扫地、叫他去洗碗、叫他去煮饭,这个小孩虽然在行为上,有去扫地、有去洗碗、有去煮饭,但是是扫的不情不愿、洗的不情不愿、煮的不情不愿,因为内心很想要出去玩,不想要帮父母做家事,父母叫他去做,他是不情愿的心去做。行为上有在做,但是内心与父母不相应,这就是所谓父子的代沟。
我们在行为上有在修行、有在拜佛、有在念佛,但是内心有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相契相应了吗?是念佛念到很苦恼呢?还是念到很法喜?问问自己便可明了。如果念佛念到很苦恼,这句佛号,是我们转凡成圣的无上妙法,为什么念佛会念到很苦恼?这句佛号,是我们离苦得乐的良方妙药,为什么会念的很担心?这句佛号,是我们断烦恼证菩提的无上妙法,为什么念佛会念的很担心?这句佛号,是我们跳脱三界六道的无上要法,为什么会念到很顾虑?我们若将我们内心的心相彻底观照一番,便可以了解,自己到底念佛是与阿弥陀佛相应了吗?佛号是阿弥陀佛的佛心,佛号也是阿弥陀佛的佛愿,称念六字果号,有与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相契吗?相应吗?如果没有,要在哪里下功夫呢?
信从闻生,如来的三心,机受一心,一心就是信心,信心要如何发起呢?从听闻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做起,自然在听闻的过程当中,便可以产生信心、开发信心,因为世尊在《无量寿经》跟我们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信心欢喜是从闻其名号而来,所以闻其名号是因,信心欢喜是果,闻其名号在前,信心欢喜在后,当然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的本愿道理,可以令听闻的众生心中产生信心欢喜的相状。
莲如上人是净土真宗第八代的祖师,莲如上人在《一代记闻书》开示说:“即使再怎样地不信,若系心听闻,因慈悲故,终可获信。”莲如上人这段话开示说的太好了。凡夫众生即使再怎样不相信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只要肯将心安住在听闻六字洪名的道理,便因为阿弥陀佛慈光照耀,威神加持,慢慢地对这句佛号生起了信心,最后便可以获得到真实的信心。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