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烦恼与快乐、自在,只在一念之间而已,关键是——面临事情时,能不能定下心来?有没有智慧去认识与观察!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运用智慧来照破这个世界及周围的烦恼,人就可以活得自在。家庭、社会、学校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道场”,禅宗祖师说:“挑柴运米皆是神通妙用”。悟到了禅是无所不在时,人生就解脱了,正是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大块假我以文章”,达到了这种境界,心是清净的,灵感自然现前了,悠游于大地万物里信手拈来的都是最好的文章,不需要假手于“技巧的训练”和“刻意的雕塑”,不只是写文章如此,即使从事各种行业,也能把事情的环境、管道看得清清楚楚的,人与人、物与物之间产生的关系也能明明白白的,处理事情也是随心应手的。这种生命、心念、精神经常存在的境界,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佛法上说,“烦恼即菩提”,意思就是说,一件所谓“苦、烦恼”的事情,透过智慧对事情能清楚的认识与观察,而将“苦、烦恼”的观念转换成快乐、自在与安详,“烦恼”与“快乐”其实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关键是你面临事情时,能不能定下心来,有没有智慧去认识与观察?
佛的慈悲与智慧是无所不在的,扫地、扫厕所甚至五体投地的拜佛,都有很深的含义。我们先说“扫地”的功德是什么?
第一、它可以“降伏我们的我慢心”,我们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这个世界上“我”是了不起的,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碍,当你有“快乐、自在”的做“下贱”工作,也就是你的“我慢、贡高”心正被降伏了。
第二、“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定下来”,我们把家里或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自己的心里感到了“清净”,也带给经过或使用的人“清净”,心里一清净,心也就会定下来了。这个道理,就像为什么一到寺庙总觉得是庄严的、清净的,而且也不会心浮气躁的原因。
第三、“扫掉我们心里的垃圾”,我们的心里面有很多垃圾、像: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心里面的垃圾多了,烦恼也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糊涂的,“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的垃圾扫干净,心也就清净了。
明白了“扫地、扫厕所”是在增长菩提、长养善根的“心地功夫”。每个人都会争着去做,而且是乐意的去做,“烦恼”不就是菩提了吗?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