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增强心灵关怀 共建和谐世(佛教教育相关问题的访谈)

发布时间:2023-11-01 09:31:07作者:大悲网

增强心灵关怀 共建和谐世(佛教教育相关问题的访谈)

  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之际,中国佛学院体恒法师就佛教教育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内容如下:

  记者:你从事这个佛教教育很多年了,您觉得现在就是佛教教育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体恒法师:事实上应该说我跟佛教的教育接触很多年了,真正意义上的从事佛教教育事业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但是,就在这非常有限的从事佛教教育的这几年光景当中,体悟是很多的,感受也是很多的,就我个人的这种角度而言,我觉得当前的佛教教育,尤其是佛教的这种僧伽教育,最主要的是养成完整意义、完整人格的教育。记得太虚大师曾有一首偈颂“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颂一般人大概都听说过,也觉得非常浅显易懂,可能也正是因为它太容易理解,太浅显易懂,而很多人呢也就忽略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其实,佛教的修行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悬而又悬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把它当成向社会的一般的这种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呢,那也是不对的。其实,佛教的修行说到底就是对一个人的一个完成的过程,人格完成过程,对人的一个改造的过程。

  从古到今,应该说,这种精神是一一贯之的,尤其在今天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在一个所谓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对人的这种人格的完成对人的教育这方面尤其显得更加重要。现在很多佛学院比较重视的大致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佛法的理论的学习,一个方面就是世间的文化课的学习,当然这两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相对而言都不太关注佛学院学生的这种心灵教育问题,很多人认为出家人本身既然已经出家了,就都是修心的人,既然修心的人哪会有什么问题,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是出家的时间长多短有不同。出家之后呢,虽然穿的衣服是一样的,个人境界有差异,人出家可能十年二十年,有的人出家可能在三年五年甚至三个与两个月,那有的人出家之后呢,一直在刻苦的修学,有的人可能一直在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同在一个佛学院同在一个班的呢,有的人可能接触佛法三五年了,有的人只能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剃了头就到佛学院那等。那么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很大的,他们在修心的这种就是说心灵的这种涵养、修为方面差别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这种情况下,佛学院学生的这种心灵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心灵教育的话,那么佛学院的学生出来,就是具备在高深的佛法知识,具备再渊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其实跟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那么这样的人他是仅仅能够从事一些跟佛教相关的事业或者说工作而已,佛法对他缺乏一种生命的这种滋润、滋养作用。同样他也缺乏把佛法来传布社会,广润寒生的作用。甚至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或者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当中,心灵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很多弊端的出现。

  那么我觉得在今后的佛教教育当中,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增强社会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不妨增加一些心灵教育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能起到一种联结理论和现实的作用,既能起到一种这个带动学院建设优良学风的这种作用,又能起到这个对他未来人生道路的一种校正作用,也是对他就是理论佛法的这种转化为实践修行的一种辅助。

  所以说呢我认为在今后的佛教教育当中,不管是任何一个佛学院,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都应该有一些心灵方面相关的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

  记者:我们看到现在的佛学院很现代化了,就是像中国佛学院是汉传佛教顶级学府了,我们过去的佛教教育和现在的佛教教育之间的变化是什么?

  体恒法师:从我在中国佛学院近十年来的个人的感受,所见闻经历的这一切来看,我觉得针对中国佛学院而言,他没有一种特别的大的变化,也就是没有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没有一种宗旨上一种的变化,中国佛学院的改变体现在一些教学环境,或者说体现在某些个别的点上,中国佛学院教学的一个根本宗旨就是学修并重,讲究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同时把佛法这种初始的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从中国佛学院开始办学,就定下来这个宗旨,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佛学院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爱国爱教,有高度宗教学识和非常深的宗教造诣,有一定的弘法能力的人才,这个宗旨没有变化。这个教育目的也没有变化。

  记者:就是说中国佛学院的核心是不变的?

\

  体恒法师:对,核心没有改变,当今这个时代,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也体现在佛学院教育的改变当中了。以前我们记得刚来佛学院的时候,整个佛学院是没有网络的,大多数的法师是没有电脑的,所有的学生都是没有电脑的,到了今天为止,,应该说所有的法师都有电脑,大多数的学生都有电脑,所有的法师几乎都会利用网络或者说电脑,来增强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的效果,相当多的学生也会利用网络,电脑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或者说增强自己学习的效果。现在的佛学院比过去而言对于佛教的学术,对于佛教对社会关注比过去有所增强,现在的这些学生还有这些法师对学术都比较关注。而且相当多的法师有一定的学术造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带出来的学生也对文化,学术,教育比较热忱。我认为这是佛学院这几年变化的所在。

  记者:我们知道近几年中国佛学院也是和国际上的交流比较频繁,包括很多国际上的组织到我们中国佛学院来参访,包括我们的学生、法师积极的走到外面去,了解到外面的世界,那您怎么看待佛教教育和世界的这种接轨?

  体恒法师:无论是社会办学还是佛教教育都不能够闭门造车,对佛学院而言这种佛教内部的其他院校的交流,乃至和世界其他国家院校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的出家人讲究云游参访,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见闻,扩大自己的胸怀,拓展自己的眼光。佛学院这些年确实不断的在增强和各方面的一些交流,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佛学院学生的事业啊,他不会局限于佛学院这一隅之地,也不会局限于北京这么一市之地,不但能够放眼全国甚至能够胸怀世界,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变化,是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效果,所以今后继续与各方面加强交流,还是重要的。

  记者:马上要召开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了,您也参与了一些其中的工作,您怎么来解读“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这个主题呢?

  体恒法师:首先众缘和合这个词非常好,它体现出佛教思想一个核心力度,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单独成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有事物存在发展都与其他事物之间充满千丝万缕的联系,阿含经里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悟故彼悟,此灭故彼灭。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世界论坛那能够提出这么一个主题,是与佛法的根本思想相契合的,也契合这个时代的一种特征!当前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出现了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就人而言,物质高度发达,很多人陷于物质的欲望不能自拔,造成道德伦理的堕落与颓废。那环境而言呢?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沙漠化严重,很多人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向外寻找原因,试图从外在去解决,其实忽略了他们都是人造成的。举个例子说,有人认为地球变暖,冰山的融化是由于某个国家排放的大量的废气造成的。而其实不知道我们人经常坐车,甚至很多人自己都有车,我们都是地球暖气排放的一份子,我们都是造成环境破坏的一份子,那众缘和合这么一种因缘法如果能够推广开,透过世界佛教论坛的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出来,使更多人明白,无论是人的问题解决也还是社会问题的解决,还是环境问题的解决,所有的人都少不了,所有的人的配合都少不了,所有的人的参与都少不了,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就像星火燎原,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把善推向世界,把美推向世界,,把环保这种理念推向世界,把生态和谐者这种理念推向世界,如果是全球大多数人都遵行善的理念,都落实和谐相处的理念,都遵守的是这种维护生态维护环境的这么一种观念,那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怎么可能继续再恶化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次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非常好的,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有益的。

  我希望第二次世界佛教论坛能像第一次世界佛教论坛一样圆满成功,同时希望像第一次世界佛教论坛一样能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能达到一种广为人知的效果,特别是论坛核心精神能够传播开,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我祝愿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能够达到这样效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