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寂寂四谛禅

发布时间:2023-12-08 09:22:25作者:大悲网

  寂寂四谛禅

  佛法在世间

  修行,就要在这世间上修。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若说修行就得跑到深山里去,则修得再高,大不了做个自了汉,不能利益众生,如何与法相应呢?南师亦曾如是告诫:“一个修行人修到能在天上飞来飞去,对人没有利益,有甚用呢?这世间上多个你,少个你又有何干?”所以学佛,就要真正行菩萨道。回馈大众,服务人群,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三个层次

  太虚大师一生标榜四句话,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最高的仰慕对象,唯有以佛作为榜样,先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到成佛,因为真正的佛法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中。

  基本上,佛法在世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一)器世间:山河大地,一切万物皆为我们所依靠的对象,也就是有情的依报。换言之,周遭一切环境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所在。

  (二)有情世间:即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生死存亡的色身,亦即有情的正报。而生命的活动,不论是苦恼或快乐,一样过一生,苦恼与快乐是因果,如何观察这些因缘果报便是我们学佛所应该了解的。

  (三)正觉世间:对人生有个正确的看法,对生命有正确的交代与安排,当然,正觉世间并没有离开器世间和有情世间。

  尽管“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为了解脱这些不如意,佛陀教我们要“仔细去观察”,即所谓“正觉”,要具足八正道,对人生有正确的觉醒。故不论小乘抑或大乘,他们对生命都有个共通的观察,那就是“四圣谛”。事实上,不管出家、在家、男女老幼都离不开此法则。

  四圣谛

  说到“四圣谛”——苦集灭道。苦是果报,生而为人,谁能免苦?无苦之人,大概非圣即贤矣!严格而言,他们的苦还是有的,只不过在他们的观念中已经淡化了,减轻了。譬如佛与佛之间,他们相逢时总是这样寒喧:“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可见成佛之后,也难免有人事之累,有病苦之感受,只是他们可以减轻到最低的限度罢了。

  业力难逃

  当然,一个已成就的觉者。其具有的色身并非是为自己,因为他已然可以解脱,一入禅定,所有痛苦皆可化掉,只因他的起心动念皆为济世利生,弘扬佛法,所以困扰随之源源而生,像佛陀当年知道琉璃王要领兵去消灭他的释迦族,那时他已成道,可是对这件事,他苦不苦呢?还是无可奈何,而且也曾为此头痛三天。

  他特地跑到琉璃王要经过的地方,坐在大太阳底下等待,俟王军经过时,王问佛:“何以要在日正当中打坐呢?”佛叹息道:“我的国家、亲戚、朋友、族人都快被消灭了,哪还有心情乘凉呢?”王听后也不好意思再起兵了。然而,毕竟还是抵不过业力,琉璃王又从别的地方转过来,还是把释迦族灭掉了。

  这是有典故的,因为释迦族曾经在几世以前共同杀死一条大鱼,而释迦牟尼佛就在鱼头打了三下,所以头痛三天。因果真是不可思议呀!纵使已经成佛,仍得受果报呢!可见成了佛,落在人世间照样有烦恼。只要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就有烦恼,而这正是一种菩萨道的精神哪!

  观察生命

  各位不论在教界,或企业界,可说身经百战,人生的经验非常丰富,也都历练过生命的酸甜苦辣。语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以佛陀要我们观察生命的根源。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这八苦可以归纳为三苦:

  一、身苦:生理方面的苦。形为心役,无益的忙碌使我们饱受风霜,炎热疲累,百病丛生,这是“修身不正”的后果。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冷、热、饱、饥、无一不是苦,身体的过患太多了。

  二、心苦:思想上、心理上的烦恼,举凡喜、怒、哀、乐,情绪起伏皆是。依专废博,依权废实,种种遍计执,导致了无明、贪、瞋、痴、慢、疑,这是“见地不真”的后果。

  三、境苦:随各人业缘之不同而有千差万别,干变万化之境苦,是“不善人事”的后果,包括人、事、物等一切境界。

  生理上的苦,佛学上称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境上的一切烦恼,称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尘,中间起六识——起心动念。不论在家、出家,整个生命都离不开这十八界。

  解脱之道

  想要免除这些痛苦,唯有证道——明心见性,才能把心理的烦恼解脱掉,修到报身圆满。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相都要累积很多功德、做好人、行好事。譬如要多生累劫不打诳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才能成就广长舌相。所以平常要修口德、多说爱语、多赞叹别人、慢慢转化你的恶业,才能修得庄严的声音。

  世法上的烦恼又该如何解脱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多做功德、多行善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点点累积,日久功深,自然得以改善,乃至达到自在解脱。此外,更要多去观察,我们这些身、心、境的苦恼到底从何而来的呢?是父母给的吗?社会给的呢?不,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切唯心造,一切皆从贪、瞋、痴、慢、疑来的,从种种邪知邪见来的。这是我们的苦因,一切痛苦的根源皆在自己,不在社会,也不在别人,所以学佛要处处反省自己,别人对你不好,都有因果,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常乐我净

  那么,如何把这些“苦集”——苦果灭掉,进而达到圆满解脱呢?“苦集灭道”的“灭”不是没有,而是清净圆满之意。我们如何去得到究竟的极乐世界呢?极乐世界在我们的心中。自心清净,一切人事都圆满了,展现出很安详的境界即是极乐世界。当然《阿弥陀经》里所描绘的境界含义太深邃了。那是华严法界观,非我们所能想像的。另当别论。

  “苦集灭道”的“灭”是寂静涅槃之意,亦即“常乐我净”的境界。小乘的看法,人生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所以一般人就以为佛法太消极了;然而就大乘佛法而言,人生却是充满了“常乐我净”的解脱境界。

  离开了世间种种,透过“苦”转身便是“乐”,从“无我”中找到了“大我”。我与无我皆是假相,心中了无挂碍,展现出的便是清净圆满的“常乐我净”的境界,这就需要经过修“道”来达成了。

  六度万行

  “道”即方法。我们应修什么道呢?眼前的六根对六尘,境界是那么现实,又该如何去改善呢?人生在顺境时容易起贪心;逆境时容易起瞋心;喜爱的,希望据为己有——贪、痴,欲望永无止境;不合自己心意的,加以排斥——瞋恚。而对治这三毒,则唯有从六度做起。

  无相布施

  第一:以布施对治悭贪,而布施的道理即要“广结善缘”。换言之,要改善人际关系,首先须从菩萨道的“布施”做起,随分随力帮助他人,不论是财施、法施或无畏施,唯有付出,才能与人结善缘。当然,以佛法的立场而言,又与一般世间不同了。佛法讲的是无相布施、无条件的,这需要懂得佛法,懂得生命的根本——无我、无相、以及般若。这种以无所求之心布施的行为是清净的,无染的,功德当然更大。

  故就修行层面而言,无相布施是大智慧,是无我境界。没有一个能布施的我,也没有所布施的对象,更没有一件布施的事物,即所谓“三轮体空”。一个人修养到这个程度当然没有后顾之忧,无怨无悔,不为外境所转,这是一种解脱境界。

  布施能够远离种种贪著与悭吝心,可说正是拓宽我们心量的好桥梁,改善我们心胸气度的好药引。若以菩萨道而言,头目脑髓皆可布施,甚至妻子、儿女亦可布施。

  忍辱仙人

  第二:以忍辱对治瞋恨。《金刚经》提到佛陀有一世做忍辱仙人。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一大队人马到山上打猎,累了就地小睡了一觉,等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看到一个苦行者正在向他的宫女、侍从说法。他这一气非同小可。马上破口大骂道:“你为什么拐诱我的侍从、宫女?”行者答:“是他们自己来请教我的呀!”“呸!你还狡辩!”说着便拿起刀子来,把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可是这忍辱仙人竟然无动于衷,丝毫不起瞋恨心。歌利王不禁大起疑惑,便问他:“我这样割你,你当真一点怨恨都没有吗?”行者答:“一点也没有,等我将来证道后,我还要第一个来度你!”试想!这是何等的气度呀!他说:“要是我真不起瞋心,就会马上复原。”当下真的复原了。

  这段故事象是神话,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这种禅定功夫、般若境界并非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凡夫的眼睛看前不看后,连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看不到,如何去想像那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改善人际关系,忍辱波罗蜜必不可缺。人世间充满了瞋恨心.一般人往往因忍不下一口气而弄得不可收拾。过份的计较,恐怕日子都不好过了。所以说:“忍辱波罗蜜”是妙方,所谓“忍一时气,风平浪静;退一步路,海阔天空”。我们看弥勒菩萨的圣像,他宽广的体态,可掬的笑容,不更道尽了忍辱波罗蜜的境界吗?有偈曰:“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何等解脱自在呀!

  欢喜胜因

  第三:以持戒对治毁犯。“戒为最上庄严,戒为最上妙香,戒为欢喜胜因”。无戒则德莫全,持戒能成就一切法宝,如同宝瓶圆满坚固而能盛一切珍宝,唯戒律不同于教条,只要消极不侵犯别人,积极帮助别人即是持戒,菩萨戒说到“三聚净戒”即:

  (一)摄律仪戒:遵守佛法,不做诸恶,先把自己的操守做好,仪表威仪,行住坐卧如法,待人接物具足恭敬就是。

  (二)摄善法戒:奉行一切善。

  (三)饶益有情戒:广修—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

  勤奋不息

  第四:以精进对治懈怠。不畏辛苦障碍,勤奋不息,故精进波罗蜜是积极的、进取的。语云:“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唯有精进不懈,才能成办一切事。故欲成就世间法乃至出世的道业,精进波罗蜜亦不可少。

  宁静致远

  第五:以禅定对治散乱:“无定则事莫成”。各位想成就大企业家、大文学家,一定要有禅定功夫。日本许多大官员、大企业家,基本上都要经过禅定功夫的训练,禅定功夫够了,自然就能做到“宁静以致远”,帮助你思考得更深入、更周延。但禅定不一定要“耽空住寂”,而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境界般若。

  不依不著

  第六:以智慧对治愚痴:“无慧则智莫显”。何谓智慧?即在日常生活中,皆能处处做到“无住”,好坏都不会贪著。六祖对这方面有很好的透彻的开示,他教我们要“无念、无相、无住”:事情来了,内心很清明,好坏皆不动心,于相离相,不依不著。

  一个人智慧不够,必然非常著相,一著相就起对立,所以能做到无相,烦恼就干扰不到你了,能认清“实相无相”的道理,对一切事物境界,自然就无住了。

  禅宗祖师云:“何谓悟道人?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为人处世原是大学问,整个生活层面即是大修行。譬如各位来修准提法,偏重在修证功夫方面,对定力必然有所帮助;同样的,在听了佛学讲座之后,对佛法理念也慢慢懂得更多。则在你待人接物的运用上,必然更善巧,无形中,庄严了自己的生命,也改善了人我的关系。

  圆满人生

  今天,只就“苦集灭道”的道理,片断的向大家报告到此。各位若想圆满人生,让生命真正得到解脱,尚须从观念上、思想领域上不断拓宽,使观念净化、升华,达到正知正见;从禅定的修证功夫,来使色身的过患减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六度万行——从日常生活、世法上的点点滴滴去行菩萨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