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与“相空”
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会知道,佛教是讲“空”的,诸如:“四大皆空”,“万法皆空”等等,但有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万事万物是存在的,为什麽偏偏说是空的?”这主要是搞不清两个概念“空性”与“空相”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的“空”,是“空无所有”,“不存一物”,就象若把房子里的家具等全部搬出去的话,就说:“房子空了”,若把整个虚空处理过后,让它不存日月星辰,不留气体微尘等等,就认为“宇宙空了”……其不知这也是一种“存在”,是“空的相”,是“相的一种”,与佛教讲的本质意义上的“空”,有着很大不同。
佛教的“万法皆空”的“空”是“性空”,是指“某一事物”,“体性”是“空的”,也即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合和而形成的,找不到一个本体的自我”。“因缘”时时在变化,暂时存在的事相,终归要变异。“因缘合和”就是事物的“空性”。所谓“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即是说万法的“空的体性”,即“空性”。比如一个苹果,它是由“苹果皮、核、肉、水份、维生素”等等元素组成的暂时的“相”,每一个元素都不是苹果本身,苹果是实实的“存在”,但它的本质是“因缘的合和”,这就是“性空”。
《楞严经》上讲:“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ou)发”(空相是从觉性中遇缘而生的,就象大海的表面上生起的水泡),这里的“空”即是一种“相空”,而“大觉”之“觉”,是理体上的“性空”。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