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持名念佛,是需要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而持名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这种讲法有没有什么教证依据呢?来看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中的一个回答。  &ldqu...
持名念佛,是需要善根福德因缘

经常回归真心自性的人,福报就

  实际上,我们偶尔也用真心自性,也回归真心自性,只是我们不知道。...
经常回归真心自性的人,福报就

从发愿到改变

从发愿到改变有位佛法的老师,他虽然从小就受过严格的修持训练,但是他有一个喜欢喝可乐的执着,每天都要至少一瓶。  他的西方弟子告诉他,可乐其实是垃圾食品,而且里面的糖份和...
从发愿到改变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识支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识支关于“十二缘起”在佛学原始经典中,对上述之缘起未作详细的说明,也校检不到很明确、很经典的批注。这不是佛学体系的缺憾,恰恰是由佛学教...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识支

省察自己心中的众生度了没有

  我们皈依时会发下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那度众生应该怎么度呢?  首先,要度自己心中的众生。  或许有人会...
省察自己心中的众生度了没有

禅定与禅

  专注一处,能得禅定。那我专注念佛,或专注某个无情物,或专注想一件事,都能得禅定吗?效果都一样吗?  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关键是你对专注的这个东西,起不起分别执着。不起分...
禅定与禅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内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内涵绪 论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囯佛教思想史上的改革者和革命者,是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和佛学家,也是近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太虚大师青年时期,思想激...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内

最好的消业障办法:忏悔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们现在身心不自在,什么原因?就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召的。我们知道了以后,要忏悔。佛陀讲了一个很好的法,忏悔。...
最好的消业障办法:忏悔

看住念头

看住念头我们修行常常会讲到“精进”,精进有所谓的“身精进、心精进”。人的体力有限,所以有时会很想睡觉,或是想坐下来、躺一下;或是别人在搬东西、扫地的时候呢,我们会不想动;即时是...
看住念头

缘起无我与生死轮回

缘起无我与生死轮回超定  缘起无我系佛法不共于世间、外道法的特质所在;而生死轮回也是佛教徒必备的基本知见。无我与轮回,如何于矛盾中求得统一?宏扬佛教的大德们,为阐述生死轮回...
缘起无我与生死轮回
  • 首页
  • 620
  • 621
  • 622
  • 623
  • 624
  • 625
  • 62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