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修学概要
济 群
——2006年冬讲于西园寺“青年佛学进修班”
本学期,我们已学过《道次第》的道前基础和下士道两部分。接着是中士道、上士道的内容,即解脱道和菩萨道,这是佛法修学的核心内容。道前基础和下士道的修学,都是为此所做的准备。
一、道前基础与下士道的重要性
1.道前基础
道前基础,是正式修道前需要完成的前期工作,主要内容为端正闻法态度、依止善知识和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
关于闻法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如实接受解脱道和菩萨道的教化。如果带着成见闻法,所闻佛法就会被固有成见染污。如果闻法后不再思维忆念,也就很快忘失殆尽,无法产生作用。论中,宗大师总结为“离三种过,具六种想”,从正反两方面帮助我们端正心态。
再如依止法,是教导我们如何选择并依止师长。关于择师标准,论中提出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说法善巧、具悲悯、断疲倦十德。条件不具时,可减为五个。但最低限度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也就是正见、德行(持戒)和悲心。师长是学佛路上的向导,在其引领下,修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人比较自以为是,觉得学佛只须找些书本按图索骥即可,但转来转去,往往跳不出自我感觉,徒耗时光。所以,《道次第》将依止法定位为入道根本,是我们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
再如暇满、义大、难得的思维,是生起修行意乐的关键。我们都有各自的价值观,但常人的价值观不过是名利地位,不过是无常泡沫,是经不起推敲的。唯有认识到人身蕴涵的巨大价值,才会对修行生起迫切之心,以此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2.下士道
下士道又称共下士道,主要修学内容为念死、念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所谓共,即这些内容不仅局限于下士道,同时也是中士、上士的基础。如念死、念恶道苦,从下士道修学来说,是生起皈依之心的前提。我们认识到生命危脆,认识到恶道痛苦,就要寻找究竟依赖,所以才皈依三宝。从中士道修学来说,念死、念恶道苦又是生起出离心的关键。否则,我们也会像世人那样,贪恋于轮回盛事,一朝无常来临,只有随业流转,继续沉沦。从上士道修学来说,念死、念恶道苦还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一观修,自己尚且不愿解脱,怎么可能发心带领众生解脱?
再如皈依三宝,我们虽然信仰佛教,但是否觉得三宝是唯一依赖?是否觉得佛法比其他宗教更究竟、更有智慧?这就需要通过理性审视。确认之后,才能对三宝建立永久的依赖之心。佛,是成就解脱和无上菩提的典范;法,是帮助我们成就解脱和无上菩提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成就解脱和无上菩提的老师。皈依,就是宣誓以佛法僧三宝作为生命归宿。然后还须不断修习,强化对三宝的信心。三宝在内心有多少分量,佛法对人生就会有多少影响。所以,皈依修学是贯穿整个学佛过程的,对中士、上士的修行同样重要。
至于业果,则为我们说明了有情生命延续的原理,也就是因缘因果的相续。生命是什么?就是由因及果的无尽积累。这个因就是业力,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我们的所有行为,乃至起心动念,都会在内心形成力量。这些力量有善恶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当不同心力产生作用时,就会带来相应的生命结果。但心念是无常的,通过努力即可改变。了解业的原理,我们就知道如何避免负面心行,张扬正面力量。所以,深信业果对中士、上士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中士道的修学
中士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解脱道。
1.念轮回苦、发出离心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出离?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三恶道苦,而中士道不仅观恶道是苦,进而要观整个轮回是苦。在尚未出离三界之前,即使得生人天,一样是有漏而不究竟的。人道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天道虽衣食无忧,纵情欢乐,但天福享尽仍会堕落。
《道次第》中,将轮回诸苦归纳为六点。一是无有决定,我们在轮回中的身份是由业力招感,充满变化和不确定。二是不知满足,对欲望的追求永无满足。三是数数舍身,随时可能面对生离死别,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四是数数受生,随业力在六道不断投生,无法自主。五是数数高下,地位忽高忽低,或升天享乐,或堕落受苦。六是无伴之过,我们独自来到世间,又将独自离去,即使儿孙满堂,也无人结伴同行。这些都是轮回中无法逃避的痛苦。
一切文明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摆脱痛苦,但所有努力并未从根本见效。我们想要解脱痛苦,必须寻找痛苦之根,从源头着手解决。这也就是四谛法门中的思苦、断集。因了知人生是苦,故从中查找苦因。在切断苦因之前,生命就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机器。
或许有人会说,生活不是有苦有乐的吗?为什么佛法只说痛苦而无视快乐呢?从感受来说,人生的确是苦乐参半。佛法所说的苦,是对生命所作的本质透视,且有特定范畴,仅指凡夫而言。因为圣贤的生命本质是无漏智慧,是没有痛苦的。而凡夫的人生是建立在无明之上,它所呈现的就是我执,就是惑业。因无明而不见真相,故将非我执以为我。但我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错误设定,一种给人生带来无尽烦恼的错误设定。
因为我执,就会生起贪心,觉得这是我的事业,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亲人。一旦利益受损,贪又进而引发嗔心。如果没有这个“我”的标签,会不会起贪?会不会起嗔?世间时时在发生变故,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才会使我们心潮跌宕,辗转难眠。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接受了很多错误观念,从而产生邪知邪见,影响对事物的判断,这些都属于惑。惑一方面表现为不觉,看不清生命真相;一方面表现为缺乏观照,时时被各种念头支配。忽而生气,忽而高兴,忽而贪婪,忽而嫉妒。其中,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佛法告诉我们,众生无始以来都在认贼为子,把危害身心的病魔当做亲子般呵护着,关照着。因为缺乏智慧审视,就会在贪的支配下产生贪的行为,在嗔的支配下产生嗔的行为,在嫉妒的支配下产生嫉妒的行为。这种业行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难以抵挡的洪流。
其实,这些力量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是通过无数次重复形成的。包括我们所有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能力,同样是这么培养起来的。现在的你,是由往昔业因积累而成;未来的你,又是由现前言行所决定。你想什么,做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未来是什么。大家对生命现状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学佛只会成为生活点缀,起不到更多作用。惟有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才会生起离苦得乐、希求解脱的愿望。由此,才能得到学佛的真正利益。
2.解脱的修行
解脱,包含解脱的意向、对象和能力。
首先是具备解脱意向。生起这一意向的前提,就是正见轮回是苦。惟有透彻其本质,我们对现实中的一切才会完全放下。否则,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机会来临,又会直奔而去,开始下一轮追逐。我们对世间有多少兴趣,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相应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脱。我们反省一下就会发现,凡能构成干扰的因素,必定是我们在乎的,放不下的。所以,出离心的检测标准,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还有一点挂碍,就只是相似的出离心。
其次要了知解脱对象。说到出离,是不是从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不是环境,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业。佛典中,将轮回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因为无明,我们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再去造业,形成一个又一个苦果。生命就是这样一场无始无终的轮回游戏,一集结束,新的一集立刻开场。惟有解脱,才能曲终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仅要知道敌人是谁,还要知道目标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败对方。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办道之处。古德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没找到生命的本来,不懂得如何断惑证真,实在是悲痛欲绝,如丧考妣。但大事已明后,同样还是如丧考妣。此时虽心地已明,仍要对付无始以来的串习,仍要处处谨慎,加功用行,直到八地菩萨才不再退转。
第三是培养解脱能力,也就是戒定慧。很多人觉得,戒律无非是些条条框框,是一种外在束缚,如何会与解脱有关?原因在于,我们所有行为都是习惯的延续,是建立在无明我执的基础上,是和轮回相应的。而戒能起到止息串习的作用,使之不再继续。同时,将行为赋予修行内涵,使我们身心调柔,播种解脱之因。对凡夫来说,心念时时都在奔流不息。在这种强大妄流中,不必说见性,连基本觉察都难以生起。每种心念的产生,都是内因和外缘的共同作用。持戒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行为,简化内心,自觉抵制不良环境,从而减少恶念生起的机会。
但是,不去接触外境就没有妄想了吗?事实上,闭上双眼一样可以胡思乱想。我们的阿赖耶识储藏着无量种子,即使没有外境,第六意识仍会将这些种子翻出来,继续贪嗔,继续妄想。所以还要修定,使意识安住于特定所缘,不再四处驰骋。当意识停止妄想分别时,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没有活动机会了。再来作空性观修,就不会有太多干扰。
三无漏学中,真正的解脱力量是慧。但这种无漏慧的生起,离不开戒和定的基础。否则,虽然太阳始终朗照天地,却被层层乌云遮挡,不见踪影。我们说修行人根机利不利,主要就取决于他的烦恼障是不是很厚。在禅宗公案中,许多学人稍经善知识点拨,即可言下顿悟,彻见本心。之所以有如此神效,正是因为本身的烦恼障很薄。不然的话,善知识的一指禅也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出离心为解脱意向,以惑业为解脱对象,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解脱能力。抓住这几点,也就把握了解脱的核心。
三、上士道的修学
上士道的修行要点,在于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其中,空性见是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共因。不共声闻的,主要是菩提心和菩萨行。但这种不共并非对立,依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1.解脱道与菩萨道
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作了善巧说明,是以出离心作为菩提心生起的基础。所以,解脱道又称共中士道。所谓共,就是将之作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作为菩萨来说,同样要有出离轮回的愿望,同样要解除惑业,区别是在于所缘境界。声闻的出离心是追求个人解脱,而大乘的菩提心是将这种出离愿望由己及人,发愿带领众生共同解脱。
在解脱本质上,声闻和菩萨并无区别,能解脱的都是空性慧,所解脱的都是惑业。不同只是表现在量上,是从个人扩展到大众,是从有限扩展到无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对解脱的延伸和圆满。这种圆满,正是成佛的不共因。
佛陀为福智两足尊,具足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慈悲、修智慧,此外别无其他。
2.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和利他之心。因为觉悟,故能成就智慧;因为利他,故能成就慈悲。其中又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望。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着觉悟,否则,就不会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但仅仅生起愿望是不够的,还须通过不断修习来强化。因为这一愿望刚刚萌芽,在很多时候,它还比不上贪心,比不上嗔心。如果没有刻意调整,我们总是本能地修习贪心,长养嗔心。所以说,凡夫也在修行,只是修错了对象。
当我们认识到贪心过患,认识到慈悲对生命提升的意义,就要调整修习内容。从修我执改为修利他,从修贪嗔改为修慈悲。进而,将悲心逐步扩大,由几个人扩大到几十、几百乃至无量众生,从我们喜欢的人扩大到陌生人,扩大到曾经厌恶的那些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悲心。这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无法作假的检测标准。我们的心行达到什么程度?只须看看心中能装下多少人,答案就在这里。
或许有人会说:我对众生不感兴趣,凭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必须了解,这种愿望对自身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修行究竟意味着什么。明确认识之后,还要对三宝庄严宣誓,发愿以利他作为生命目标。这一宣誓,就是受持愿菩提心,由此在内心形成菩提心戒体。
很多信众热衷于受菩萨戒,但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为何,不懂得修习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萨?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为内心愿望,将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作为自身使命,才有资格求受菩萨戒,才有资格成为菩萨行者。
受持愿菩提心之后,还要将修习菩提心作为常课。因为菩提心戒体也是缘起法,虽已播种,但力量还不能与无始以来的串习抗衡。如何使这一念成为生命主导?需要不断告诫自己: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在反复提醒的过程中,使菩提种子得到强化。否则,这一愿望会因为疏于管理而逐渐枯萎,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
关于菩提心修法,汉地比较著名的有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其中列举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分别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父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为念正法得久。想到佛菩萨、父母、师长、施主乃至一切众生对我们恩重如山,除了发心利他,实在难以为报。此外,还有念生死苦等五种因缘。经常依此思维,会觉得发菩提心是生命的唯一出路,别无选择。
《道次第》则提供了两种思维方式,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包括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菩提心七个步骤。一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的自他相换。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我们没有关系。这也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彼此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那么,我们忍心无视亲人的痛苦吗?可能有人会说,现生的亲人都顾不过来,何况过去?这也确实是很多人的现状。如何对治这种冷漠?可以通过念恩来观修,我们要思维母亲十月怀胎,辛勤哺育,为将我们培养成人,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劳苦。如此恩德,除了全身心回报,没有任何方式可与之对等。从对生身之母开始念恩,然后将这种感觉逐步扩大。如果不懂得感恩,就不会生起报恩心,更无法将此心推及众生,甘愿为之拔苦与乐。当然,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难的是发广大心,发长远心。所以还需要修增上意乐,将此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才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否则,声闻也修习慈悲,其他宗教也宣扬慈悲,社会大众也提倡慈悲,菩萨的慈悲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其不共就在于,把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身使命。
七因果之外,自他相换也是发起菩提心的殊胜法门。对于菩提心的修行来说,最难克服的就是我执。尤其在帮助他人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本能地保护自己,排斥众生。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平等心,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自我感觉的基础上,充满着好恶,充满着亲疏,充满着对立。这就是凡夫的现状,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这就必须认识到,世间一切过患皆因我执而起。为什么佛菩萨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凡夫却成就一切烦恼?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所以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自他相换的修行,一方面,是把爱著自己的这份心转向一切众生;一方面,是把对一切众生的冷漠转向自己。换言之,是把心目中自己和众生的地位进行对调。通过这种交换来瓦解我执,利益大众。
以上三种都是修习菩提心的经典法门。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不断告诫自己:我要以利益一切众生作为生命目标。否则,很容易在前进途中迷失方向,落入轮回串习。我们是要解脱成佛,还是继续在六道流转?这是两条非此即彼的道路。一旦择定目标,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要设法接近这个终点。
3.行菩萨行
发起菩提心之后,还要修菩萨行,主要内容为六度四摄。《道次第》中有一重要命题,即“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修为方便,般若所修为智慧,同时也是前五度的指导。
汉传佛教本是大乘,但长期以来,却予人消极避世的印象,原因就在于忽略菩提心和菩萨行。比如弘法,本是每个佛子的责任,也是利益众生的最好方式。但在家居士觉得弘法是出家人的事,出家人觉得是高僧大德的事,结果使高僧大德不堪重负,也使很多众生根本无缘闻法。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讲经说法。我们可根据自身能力,或将学佛心得与人分享,或向他人推荐弘法书刊,或帮助他人亲近道场,创造一些使人接触佛法的机会。
菩萨行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所以,这些行为必须建立在慈悲心之上。比如放生,本是挽回物命,救众生于水火的利他行为,但很多人只是为了个人消灾免难、保佑平安而放。因为目的在于放,多半就是简单地一放了事,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所放物命着想。反之,如果带着慈悲心放生,考虑重点就不仅仅在于放,也在于怎样使它们更好地生存。所以说,悲心才是菩萨行的关键。同样是放生,只有带着慈悲利他之心去做,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否则,不过是人天善法而已。
在修习菩萨行的过程中,还要以空性见使之得到提升,从而保持无所得的心。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所谓的利他行,可能修得很执著,修得患得患失,甚至修得痛苦不堪,最后就成了“常苦恼菩萨”。那样的话,很可能会退失道心,这也是初发心者常有的现象。所以,在利他过程中时时要以智慧抉择,做完随时放下,就像雁过长空一样,不留痕迹。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修习空性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菩萨行也有世俗行和出世行两种,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空性见。
空性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闻思正见,是通过听闻佛法、如理思维而获得;一是出世正见,即内心所具备的明觉力量,是直接体认空性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空性见?
首先要对妄念进行清理。妄念是依托不同影像而产生,恨有恨的对象,贪有贪的对象,爱有爱的对象。其力量强弱,又与我们对所缘的在乎程度有关。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影像进行智慧透视。分析一下,我们所认为的好,其实质是什么?是客观事实,还是情绪投射?凡夫最在意的就是我,但什么代表着我?从物理角度能找到吗?色身是由父母给予,通过饮食逐渐成长,其间不断新陈代谢,没有一个细胞不在无常中更替变化。从心理角度能找到吗?心念同样是不断积累而成,包括我们的思想、性格、能力,哪一样是与生俱来,不曾改变的?从昨日之我到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再到明日之我,乃至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哪一秒,不在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佛教认为,心念就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在相似相续的过程中,生命内容也在不断更替。所以,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了无自性的。具备这一认识,心就不易粘著于境界。
当我们不被妄念左右时,再起观照,就方便契入了。很多人觉得无力观照,正是因为念头随时变化,动荡不安。当我们的心力都用于执著时,哪里还有精力作观?就像电脑被病毒耗尽所有资源时,已经无法启动其他程序了。
当然,这个阶段还是有造作的观照。通过觉察的观修,就能从有造作的观照,进入没有造作的明觉,引发空性智慧。有一分觉悟,就会化解一分无明,成就一分解脱。不断觉悟,就能彻底破除无明,成就解脱。进而,把这种解脱的经验和能力传递给众生,在圆满无漏智慧的同时,成就无限慈悲。
以上,主要为大家提示了道前基础和下士道的修行重点,并对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具体内容,希望大家对照《略论》原文和讲课录音深入学习。学好《道次第》,就能掌握佛法修学的套路。不论今后学哪个宗派,修哪个法门,都是大有利益的。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