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速度而已。
相对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历久不衰的。它不会因年龄渐增而失去,正相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绽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样,经过无数雕琢打磨之后,方能展现它所蕴含的明洁之美,纯净之美。
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观点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当然,佛菩萨不仅具有内在美,同时也呈现出外在的美。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
当我们说到佛菩萨时,感觉似乎很遥远,是与现实迥异的另一个时空。事实上,佛菩萨并不是一种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两种品质的圆满。所谓智,就是解除烦恼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谓悲,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断惑证真。
很多人喜欢到寺院礼佛敬香。当我们仰望佛像时,内心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安宁与祥和。当然,不是所有造像都能将佛菩萨应有的意境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对佛菩萨的内涵有所领悟。
那么,真正的佛菩萨应该是一种什么神情?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他是无限的空旷。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变幻的妄想中不停摇摆。想静,静不下来;想睡,睡不踏实;想思考,无法集中精力。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垃圾太多,且从未清理。这使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制造心灵垃圾。而佛菩萨因为体证空性,故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他是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著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所以说,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学佛,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不断去除现有的不良心行,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像佛菩萨那样,成为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我们不仅要重视外在的美,更要重视心灵的美,这样才会持久地焕发光彩。因为身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当我们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变得沉重,甚至淤积为种种病变。当我们心情飞扬时,则会觉得浑身放松,原有疾病也随之减轻。所以说,生命内在的改善意义重大。那么,我们如何来美化生命,庄严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其实,生命也是一个产品,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对这个五蕴和合的生命体来说,最本质的就是人心和人性,并显现为善和不善两方面。儒家思想认为,人可以成贤成圣,但也可以成为衣冠禽兽。西方宗教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人有神性,但同时也有兽性。这都说明了人的两面性。
佛法所作的归纳是,人有佛性,也有众生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就发现,每个生命内在都具备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潜质。所以,虽然我们现前只是充满困惑的苦恼凡夫,但还是有希望的。只须将内在潜质开发出来,就能证佛所证。佛法说众生平等,所谓平等,不是现象上的平等,而在于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哪个宗教认为信徒与信仰对象是平等的,可以通过修行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对象。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觉得自己宝藏在身,无须着急。要知道,在这一宝藏尚未开发之前,是虽有若无,不起作用的。因为我们的生命状态还是凡夫,是贪嗔痴,是饮食男女。如果不利用现前人身努力修行,我们是见不到内在宝藏,更无法将之起用的。
其次还要了解,什么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这种美,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善,反之则是不善。那么,佛教对善与不善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苦。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每个人都有各种心理活动,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时而兴奋,时而沮丧;时而宽宏大量,时而斤斤计较;时而充满爱心,时而冷漠无情。对有些人来说,各种心理的活动机会基本均等,由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性格。而对有些人来说,某种心理会得到特别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明显倾向于善或不善。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们却从来搞不清,这些心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从未管理过自己的心。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顺其自然不也是好,不也同样精彩?但我们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随时会制造垃圾一样,我们的言行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产生心灵垃圾。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贪嗔痴的垃圾非但不会自行降解,还会继续滋生新的问题。
所以说,了解心理的形成规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经过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上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怎样才能对心灵进行管理?
我们的心就像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荆棘,就会遍布荆棘,给我们带来痛苦;如果播下花草,就会盛开鲜花,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这就是在给心灵播种。
我们的所思所行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即事情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结果,即起心动念所形成的心理记录,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遇到合适环境,还会继续生长,积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后,又会促使我们去重复它,并在重复过程中日渐壮大。当某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导整个生命。如果这种心理是负面的,就会使我们成为它的牺牲品。就像那些犯罪者,固然是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们是自身烦恼的牺牲品,是负面心理的牺牲品。此外,有些人是爱情的牺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虚荣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赌博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他们从未管理内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使不良心理强壮起来,结果使自己沦为傀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了解并有效管理内心。对生命来说,没有比这个重要的。因为心才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无从逃避也无法舍弃的。
现代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好。很多人在物质达到一定水准后,发现自己并未得到预期的幸福,甚至出现种种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这才意识到,人生问题不是物质就能解决的,根源是在于我们的心。所以,心理学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在我们内心,除负面心理外,还有很多良性心理,需要特别加以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生命品质。每种行为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又会积累为心理习惯,久而久之,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人格,成为当前的生命素质。但人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变,否则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佛法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无常变化的,关键在于调整。那么,又该怎样进行调整?每个人的存在无非就是两种东西,一是观念,一是心态。观念会制造心态,心态又会影响观念的形成。
我们每天会面对很多问题,并对我们产生不同影响。那么,同一件事是否会对每个人产生同样的影响?显然不是。因为这种影响程度是取决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事实上,任何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若能正确面对,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我们之所以把它看做有限,和我们的认识有关,也和我们对它的设定有关。所以,关键就在于怎样看待。若从主观情绪出发,所见都是自身的设定,就会有得失,就会有对立,进而引发不良心行。反之,若能以智慧观照一切,当下就能超然物外,化解一切的得失和对立。
生命的美容,就是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不同层面,然后加以改变。色身的美是以健康为基础,心灵也是同样。惟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使生命焕发光彩。那么,哪些是健康的心理,哪些又是不健康的心理呢?从佛法观点来看,智慧能带来健康,而无知则是不健康的。
所谓无知,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没有知识。相信在座的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有自己的处世能力。这里所说的,是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无知。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人为什么活着?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有人会觉得,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不想不也同样可以过日子吗?
事实上,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只要对人生有深度思考,必定需要面对,需要找到答案。从另一方面来说,所有烦恼都是由这些问题演化而来。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在意自己,觉得我在爱、我在恨、我在苦恼,把这些情绪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其实,这些情绪并不代表我,只是生命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心灵肿瘤。
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会发生病变。没有正确的观念和心态,内心就会烦恼丛生,郁积成病。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心理疾病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蔓延,如抑郁、自闭、狂躁等。这些疾病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使人走上绝路,具有极强的杀伤力。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将在本世纪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杀手。仅在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三千万,而在全球范围内,超过五亿人正在遭受这一疾病的折磨。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怎样进行治疗?这就必须从心开始,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疾病并不是“我”,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产生的畸变。换言之,就是把疾病当做客体进行观照,而不是在乎它,跟着它跑。那么,不良情绪就会逐渐平息。佛教的禅修,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如果把心比做舞台,各种念头就是其中的参演者,它们在台上川流不息,交替登场。如果我们投入其中,每个角色登场时都去摇旗呐喊,就会在疲于奔命中耗尽一生。这不仅是对人身的极大浪费,更可怕的是,还会由此积累不良串习,影响未来生命。正确的态度,是不迎不拒,再喜欢的念头也不追随,再讨厌的念头也不拒绝。当心能够稳定安住时,念头就会因缺乏呼应而黯然退场。否则,我们往往会被起伏的念头所左右,继续注入心灵能量,使之增大广大。每一次在乎,它的力量就随之强化。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就难以控制局面了。
因为无明,我们会把很多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人为什么会怕死?就是因为把身体看做是我。自然地,就会害怕“我”随着这个身体消失。如果知道色身只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暂住地,就不会对死亡那么恐惧,那么闻风丧胆了。
生命就像流水,眼前这个色身,只是其中呈现的一朵浪花。浪花虽时起时灭,流水却在继续。认识到这个道理,色身的生老病死就不会对我们构成心理伤害了,因为那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如果执著其中有我,才会贪恋不舍,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我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财富、事业、孩子,等等。之所以在意,都是因为前面被冠以“我”的标签。因为有了这个设定,所以,“我”的家庭就比别人优越,“我”的财富就比别人重要,“我”的事业就比别人出色,“我”的孩子就比别人特殊。于是就会出现攀比,产生竞争。因为这种自我的重要感和优越感,又会带来自我的主宰欲,总想支配别人,这就使人生处处面临冲突。
现代人内心躁动。这种浮躁之气不仅影响到内心,当它表现出来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外在气质乃至相貌。一个人即使有无可挑剔的容貌,如果浮躁不安,也无法让人产生美感。而一个容貌普通的人,如果内心宁静,淡泊沉稳,也会散发出超然的气质。有句话说,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使生命变得美好,变得庄严,就要从身心两方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一,对事情看淡一点。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执著有关,我们在乎的事,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这种伤害程度又取决于我们的在乎程度。有一分在乎,就会有一分烦恼,会受到一分伤害。有十分在乎,就会产生十分烦恼,受到十分伤害。把我们附加在事物上的错误设定撤掉,就不会因执著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伤害了。
其二,生活平静而有规律,学会享受闲暇。我们总是习惯不停地忙着,一闲下来,立即就要聊天、上网、看电视。现在的人,宁愿做些自己明知无聊的事,也不愿静静地享受闲暇。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能力享受闲暇。因为这颗动荡的心缺乏支撑,随时都要寻找依靠。其实,我们的心是具足一切的,关键需要去体认。禅修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心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向外寻求。
对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正确观念和良好心态。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世间种种变化,不为顺逆境界所动。进一步,还要发心利益大众。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