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

发布时间:2023-08-01 09:07:31作者:大悲网

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

  ——从《菩提道次第略论》谈起

  善知识的含义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

  善知识的种类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说有十种善知识,即:能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

  《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三种:(1)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2)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3)教授,指善巧说法。

  《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

  《华严经探玄记》也举出人、法、人法合办等三种善知识。

  善知识的标准

  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

  《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思能思、密识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大般涅槃经》云:“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又复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远十恶,亦令他离,自行菩提,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自行施戒闻慧,亦令他行,名善知识。又不能自乐,常为众生,不讼他短,常说善事,名善知识。如大船师,善渡人故,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度尽众生出生死海,名善知识。”

  本论所依善知识的标准

  本论所说的善知识,不是仅仅引导我们至人天乘或声闻乘就可以了,而是能够接引我们从凡夫地直至圆满佛道。圆满的善知识,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中更说具足十德为圆满的善知识,如彼论说:“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等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除惑,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除惑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此中十德,全为《瑜伽论》八德所摄,仅名相开合有差别而已。如寂静、除惑、觉真,可以摄入《瑜伽论》八德的能有所证中,德增可以摄入安住禁戒、能有所证中。故二论所说,皆是善友的圆满德相。但时值末法,去圣时遥,具足这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实不易得,但也切莫依止过大于功和功过相等的人,一定要依止功较增上,具足戒定慧三德的善知识。

  能依止弟子的标准

  《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之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

  具备质直、具慧和求法义三种品德,则可以成为法器,不但不会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也不会将听者之功德执为过谬。

  《功德藏》云:“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将善知识视为真佛——具大信心;知善知识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善知识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痛苦无有依怙的众生——具大悲心;恭敬善知识所传授的律仪——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善知识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皆供养善知识——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有净相;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善知识知晓我的恶行,并一定会羞辱我——具惭愧心。弟子因当具足以上条件来依止善知识。

  此外《功德藏》云:“极护上师具善巧,厉斥不嗔如良驹,来去无厌如船筏,犹如桥梁承贤劣,犹如铁砧忍寒热,依教奉行如忠仆,断除我慢如笤帚,舍骄慢如断角牛,契经所说依师法。”

  弟子的所作所为应时时刻刻随顺善知识的心意,不要做违背善知识意愿之事。无论善知识如何严厉呵责制裁,既不嗔怒也不怨恨,犹如驯服之良马;因善知识的指派而来往奔波也不生厌,犹如船筏;能够承受善知识所吩咐的一切好坏之事,犹如桥梁;能够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寒冷、炎热,犹如铁匠的铁砧;听从善知识的一切言教,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常处卑位,犹如扫帚;舍弃骄慢,恭敬诸众,犹如断角的牦牛。

  依止的方法

  具备能依条件的弟子,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有两种:一、意乐依止法,二、加行依止法。其中意乐依止法又包含净信为本和念恩生敬两部分。

  信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瀑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说明由信的缘故,能令未生功德产生,已生功德得到增长。通常广义上的信心指对三宝、业因果报、四谛法等等生信,而此处却是指对所依止善知识的信赖。学人要经常观察善知识的功德。应视善知识如同佛陀,则不会于其产生寻过之心。对于他的过失,要做善知识示现想,善知识能忏悔想和见过对己有损想。

  学人应时常忆念善知识对自己的恩德。《十法经》中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中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还要依《华严经》所说一样,忆念善知识的救度之恩、教授之恩和哺育之恩。

  加行依止的方法包括财物供养、身口承事和如说修行三种。《庄严经论》云:“当以财利及承事,如教修行依知识。”其中又以如说修行最为重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依止善知识的功德

  善知识是指导我们修善断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导师,故他于我们的恩德极大。《本论》认为如法依止善知识,可得八种功德。一者能得究竟胜果,二者能令诸佛欢喜,三者诸魔不能为害,四者遮止烦恼恶业,五者地道善缘增长,六者生生遇善知识,七者不堕险恶之趣,八者成就一切利益。其他经典中,赞叹善知识功德的经文也很多,这里引证几段,以启发我们对于善知识恩德的善净意乐。

  《增一阿含经九众生品》云:“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从共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免生老病死。以次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里赞说善知识是成就学人的全梵行功德之人。

  《法华经》中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当知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彻见诸法之智能,皆来自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

  《华严经》中说:“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的摄持不会堕入恶趣;由善知识的教导得以出离世间;由善知识才能得到恒时不离菩萨的无忘失妙行;由善知识得以成就菩萨的一切稀有妙行;由善知识才能依靠正觉之道断除业惑障碍,出离生死大城到达清净解脱之地。”

  《华严经·不动优婆夷章》云:“其有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也。”

  《华严经·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章》云:“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善知识者,是功德净法生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善知识者,能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花,不着于水。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色光圆明。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等。”

  《大乘四法经》中说:“菩萨尽形寿乃至遇到丧命的因缘,毕竟不得舍离善知识。”

  所以我们应发大愿,不离善知识。善知识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作为欲求安乐的,想得到声闻缘觉以及无上佛果的人都应平等地发起如是愿:诚心祈愿所有能利益我的善知识,给我显明开示普贤行愿,照明解脱大道,引导入于涅槃大城,能在一切时处与我聚会在一起,对我恒时欢喜愉悦,无有疲厌弃舍之心,犹如蜜蜂喜欢芬芳的妙花一样。

  不依止善知识的过患

  《略论》认为,不如法依止善知识,会感得如下过患:一、轻蔑师长过同轻佛,二、违逆师意断坏善根,三、修殊胜法难得悉地,四、勤习经教种地狱因,五、功德难生已生退失,六、常为不如意事困扰,七、后世堕落无边恶趣,八、多生难遭遇善知识。

  《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闍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

  世间人为了学习一些雕虫小技,如文艺、武功、工巧、诗画等,也会在数年乃至用尽毕生精力依师求学,亦步亦趋地潜心用功学习,对师父毕恭毕敬,对待师命象圣旨一样丝毫不敢违犯,如此才能成办。那么要求得无上菩提果位,寻访上师,观察依止,这是首要的工作。

  现在有些人有点世间知识学问,自我感觉良好,不寻师访友,独自闭门造车,埋头研究佛经论典。记了几句经文偈语,背了些法相名词,消释得几本经书。自己分别念理解了些道理,不知对错正邪,就自信自肯,认为通达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密意,甚至认为理解文句就是证悟,所以著书立说,收摄门徒,沽名钓誉,赚钱捞财,甚至呵祖骂佛,斥经谤教。如此贩卖如来,瞎人天眼目,灭正法圣教者,在如今世间可谓如麻似粟。诚可悲叹!

  结语

  《华严经》中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善知识就如黑暗中的灯炬一样,照亮修行人的道路。或依善知识引导开示的灯光,能见到自心无明黑暗中隐藏的佛性宝藏。若无善知识指引教授,纵使绝顶聪明,竭尽其智力,也无法了知佛法的少分。何以如此?因佛法深奥广大,远非世人以世间智识所能窥测,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