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禅的内心世界

发布时间:2023-12-07 09:45:08作者:大悲网

  禅的内心世界

  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这里演讲,从去年三月开始,我在各地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包括上课、演讲……等。本来这几天不在台湾,但是一年多前订下的口头承诺,让我首次来这里和大家聊天,以出家人而言,即使口头承诺亦是妄语戒,因此,特地把一些事情做安排,来这里和大家相聚。

  今天从体、用、相、境的知识和概念上,和各位做些简单的探讨;虽然各位手上有张大纲,但我演讲时很少用大纲,或照着大纲一条一条的讲,当然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以一种随缘、随时空的方式,来表达知识或经验。因此,今天的主题是禅的内心世界,以人而言,是多变化的动物,怎么去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呢?

  在佛法里,如以色身和法身来分辨,依现今的语言,色身是指物质体,也就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的身体;法身是指精神层面,所展现出来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具备物质的色身外,还包含精神的法身,这点必须要了解,否则的话,很容易偏于色身方面的挑剔,或肯定、或否定;譬如谈地、水、火、风,或六根、六尘,都是在物质上打转。

  今天把重点摆在精神领域,我们第一个子题是「心为主宰」,究竟什么是心?最简单的说法,心指的是我,「我」是以分别来表现自我的情感作用。经典上说心有肉团心、有思虑心,其实肉团心是维护物质组合的身体,或是维护色身的东西;而思虑之心则是指修养,或表现精神层面内涵的「我」或「心」。

  我先提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心为主宰,究竟怎么主宰?

  在三国时代,曹植作了一首有名的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我们接触到这首诗时,会有什么样的直觉反应?想到亲兄弟,为了名、为了皇位的争夺,不惜阋墙;事实上,在禅的领域里,不会用这种方式看问题,因为那种方式,偏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非探讨现实上的问题。

  从诗里的意境,容易了解,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必然的现象。但不能说是曹植的对与错,或是他哥哥的对与错,为什么?如果硬要分别对与错,那么他就不该来到人世间,若没来到人世间,就没有对与错的问题了;在这里面,如何说明心在主宰呢?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也有谦让的故事,就是把自己的权利、皇位让给另外一个人,这一故事,并不是谦不谦让的问题,而是不管思想、情感、或做法,根本还未发生,他只关心到现实的利害、人的疑心病、人所担心、执着的问题,才会有这种残酷的事实发生;学佛的人,如果以禅的思考、道理或方法,去面对这些问题,还是自己主宰自己。

  佛教的经典讲「一切唯心所造」,或说「万法唯心所现」,都是谈心的问题,各位今日来到这里,也是心的问题,只是每个人心念里存在的内涵,引发不同的行为,它不是单一的、或绝对的;而是不同的人、事、时空,表现不同的情感作用。

  心为主宰,千万不要摆在同一个地方,认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或修行一定会成道、造作一定会成业;其实道与业只是一种行为,如以人而言,行为本来就有偏差,世间的种种,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如果把自我的心,摆在自己的身上,但不要把别人的心,一个个拿到自己面前,这心为主宰,才是一个真正的主宰者。

  否则的话,就像我常说的,学佛、不学佛的人,通常眼睛看着别人、耳朵听着别人,对别人的对与错,非常的清楚;所以,我对学佛的人说,面对别人时,希望每个人都是佛、都是菩萨,自己只是个众生,反而无所谓,可能大家听了这话,认为我说错了。

  其实,我是从负面之中,显现出正面的道理,因为人人都是看别人好不好,很少思考别人若是好的,对自己怎么样?不好的,对自己又怎么样?而自己又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立场去要求别人,面对别人的好坏?讲一句过份的话,即使是一位老师,也只能去引导学生,不可能说--我要求你,就能改变你,因此心为主宰,要把重点摆在自己的身上。

  那么心究竟如何组成的?现在不谈肉团心,而谈思虑的心,先讲个简单的事物,来发现它的组织。如果大家看了我的资料,知道我已八十三岁了,可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想,不可能吧!当你产生这种意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意念的产生,是来自于心的架构已经组织完成了,所显现出来的。

  但是心的架构,在佛法里是指色、受、想、行、识,也就是五蕴;通常会说,五蕴指的是心,心起变化产生作用,即是五蕴起变化产生作用。当你从资料上看到这和尚八十三岁了,马上进入到你的意识里,意识完成之后,会产生一个反应,前面整个就是色蕴。

  所以,色蕴的完成,来自色尘、法尘、色法,而后形成为色蕴;因此要了解,色蕴不是物质所完成的,而是从物质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层面。当你们看到资料,再看到我这个人,里面就包含我刚刚所说的,色尘、法尘、色法,以至相应于自我,形成的心念,才会有信、不信、可能、不可能,在剎那之间,完成你的感受。

  从文字上所知的,到面对人所产生的反应与感受,感受之后,在剎那之间,马上产生思想,而后会有表现,这种表现是一种行为,成为一个结果,可见得,心念所起的同时,在剎那之间完成五蕴了,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用这种方式,去探讨心是怎么组合起来的。

  佛法谈这些问题时,是有条理的,不是谈一个概念,也不是谈一个印象,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谈这些似乎与禅没有关系,在这里只是让各位知道,对心有所认识,而后涉入禅的问题时,就会比较好把握,否则会想到别的地方。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我的名字叫白云,人面对云的时候,是喜欢白的、还是黑的?我想第一个反应必然是白的,所以我叫白云;如果我叫黑云或乌云呢?可能大家要想一想这问题。

  如果以禅的思想来看,某些时刻,白云比黑云好;但在某些时刻,黑云又比白云好,可是究竟是白云好?还是黑云好呢?那是在不同的时空中,去发现、认识、了解,如果一定要说那个好,就像刚刚说曹植的问题一样,究竟是哥哥好、还是弟弟好?兄弟俩到底谁对?谁错?可能各位会想,谈这些跟禅又有什么关系?

  现在,先了解禅是什么?翻成中文,简单的说是净静的思考;第一个净是清净的净,或净土的净,第二个静是冷静的静,或静坐的静。净静的思考,并不是以自我的意识去思考,为什么呢?净表示炉火纯青,是把不好的排除,只保留好的,因此不好的,已经不在这范围之内。

  佛法处处讲清净,如果以莲花而言,它究竟清净不清净?莲花本身是很清净的,可是莲花的根茎,如果离开了污泥,又会怎么样呢?往污泥里看莲藕,莲藕完全埋在污泥里,可是它的内心世界是干干净净的,这中间也可以发现好、不好、清净、不清净,究竟要如何去分辨?怎样去论断?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人的问题、事的问题,总在对错、好坏、是非、相对的前提之下过日子。

  譬如讲是非,莲花或莲藕以其本身而言,谁是、谁非?如果谈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没有莲藕那来的莲花?可是如果没有莲花、莲蓬结上莲子,那来的莲藕?如果只执着于表相,污泥、莲花、莲子、莲藕,如此而已,跟我们的人生与生活,又有什么关系?莲子在中药里是凉补的东西,是好的,可是莲子中间的莲心是苦的,是不好的,但同样也可以做药、治病。

  人往往只注重表面,在物质上打转,而禅是要我们不为物所转;然而,怎样进入物的世界,探讨物的精神层面与精神内涵?禅宗里有句话「青山不碍白云飞」,想想看白云与青山,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青山是稳立不动的,白云是随风飘荡的,为何我们会说青山不碍白云飞呢?这只不过是写景而已!如果看到的只是青山、白云,最多还感觉到有风,也不过是物质层面,它的精神表现是什么呢?自由自在、洒脱无碍。

  如果不能把握这些重点,如同刚刚所讲的是白云好?还是黑云好呢?如果是黑云好,满天都是黑云,连山也看不见了,眼睛看到的黑云,真的是黑吗?云没有黑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是乌云密布?其实白云并没变,只是它的浓度,受大气层的影响,呈现的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但是,人就愿意在黑的、白的上面去分别,如此而已。

  最近常常在街上看到卖吃的小摊贩,手推的车上,挂了一个小牌子,叫「黑白切」,也就是说爱怎么吃,就怎么切,这是很自在的事。可是我们看一个人,老爱乱讲话,就说他黑白讲(台语),究竟是白讲?还是黑讲呢?他们只是在声色上打转,也就是在物质层面上打转,跟各位讲这些,只是佛法的一些道理而已!

  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要花些时间思考,过去有位禅师,不谈是什么人、事,他曾说过两句话:「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大家注意,是人从桥上面经过,桥在流动,水并没有流动,会不会觉得这是神经病吗?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在介绍禅的内心世界,这个主题要把握好。

  过去在千佛山菩提寺举行禅修营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两句话,让参与的人好好思考,究竟是人流、桥流、还是水流?各位如果把自己融入到这画面里,是否能产生桥流水不流的境界?

  再举个例子,大家不妨思考一下,现在满空都是无限电波,可是各位有没有看见?如果用科学仪器,或许很容易就可以表现出来,可是以人的能力,根据道理、理论可以说出来的,却无法表现出来。换个角度说:「人在空间坐,电波在流动」。你说电波有没有在流?或「人在流,电波未流。」你说对不对?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问题,我讲这些,究竟跟「我」有没有什么关系?

  禅是讲现实的利益,它不是一种玄学,而是要与生死有关,要能帮助我们求得解脱的,否则的话,就像日本铃木大拙的禅,花道、茶道、武士道,那些跟我们的生死有什么关系?能求得解脱吗?

  在回到刚才的两句话,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从这中间,再以另外一个子题「心的变化与作用」来看,那是谁在变化?自己。有什么作用?自我分别的作用。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桥流,还是水流?你是否能肯定的告诉我?如果我告诉你,桥不流、水不流,是你人在流,为什么?桥也好,水也好,你不接触它,干卿底事?

  人世间,现实的环境,所谓治安的问题,大家担心害怕,多少人想移民、想出走,多少人担忧、又有多少人抗议、多少人愤恨、多少人怎么样……,想想自己的一颗心,究竟参与的是什么?反正除了自己以外,都不对。

  因为你没有从桥上过,所以讲桥流、水不流你无法接受,也就是说这事情,我们去挑剔、分别,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些现象,社会治安的问题,除了刘邦友、彭婉如,以及白晓燕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人吗?可是,现在却把这三件事情认为是重大案子,其他都只是小问题,真是情何以堪!他们的生命是生命,别的人就不是生命吗?你的心摆在那里?

  下面另一个子题「色尘缘境是诱因」,回顾一下刚刚所讲的,都是色尘缘境所引发的自我意识,因此,可以肯定外面的色尘缘境,经过你的延揽、接触之后,产生意念,产生自我分别的变化与作用。通常谈到禅,总是祖师西来意、佛法大意,或者谁是我的本来面目,或父母未生前,谁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些究竟在说些什么?有什么关系?又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像曹植的诗,如果书读的不多,很难理解,须经过老师的分析、教导,而后有些概念;如果再经过现实人生道上,慢慢地去体会,过些时日,你的境界就会有所改变。由此可知,人的成长、智慧、知识经验,都是这样形成的。

  但是,有些人只要一谈到禅,就认为两条腿一盘,眼睛一闭,做个观想,最后像宋七力一样,可以发光、分身;在那段时间发生这些事情,有许多人问我,老师父你有没有发过光?会不会分身?其实每个人都会,天台宗的教理讲过「一念三千」就是一个法身、分身,只是我们把它摆在物相上,好像一个人,可以变成两个人、三个人的那种分身,如果宋七力真有这种能力,即使被监禁,也可以到外面弘法利生,因为他有分身术啊!

  再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接受我所说的话,在六神通里有神足通,大家对神足通有何解释?有人说脚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那是大错特错的。所谓神足通的「足」字,不是脚,而是具足的意思,也就是满足的足字。

  譬如讲皈依佛两足尊,是不是释迦牟尼佛那双脚那么尊贵?不是的,而是因为皈依、亲近释迦牟尼佛,可以得到具足福慧双修的机会。因此,神足通的足,是讲天道的众生,以他的福德因缘,在天道享受乐的果报,这些果报是来自他过去世的福德因缘所完成的。也就是说学佛的人,如果修到这种程度,最起码恶业要很轻微,善业是丰富的,具足像天一样的福德因缘,虽然现在是人,可是本身已经通达了这样的境界,所以叫做神足通。

  如果不能把握经典的内容,会变成怪物,既然可以修到有神通,人可以在空中飞行,如果各位坐过飞机,不也在飞行吗?可能你会说,是因为飞行器的关系,但是再讲句较难听的话,扁毛畜生都会飞,难道说天上飞的鸟都有神通吗?

  佛法中的名词,依于自我产生的变化作用,必须要有道德修养、知识经验,如果只把佛法摆在玄妙、稀奇古怪的领域中,那佛字就要改写了。「佛」是觉悟的意思,如果学佛,不去学如何突破现实而觉悟,那是在追求迷惑,有很多学佛的人,把自己的理想摆在遥远的未来,反而把现实的生活放在一边;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问题,而一连串的处理方式,像烧香、拜佛、忏悔、做功德,那一样不是物质层面的行为,其精神内涵在那里?

  禅,刚刚讲过是净静的思考,如果不能把握,可能会说,你是位老禅师,所讲的还不是教理,没有教,哪来的禅!禅只不过是佛法中的一种而已。近几年来,台湾佛教界的现象,不管是强调修净土、发展人间净土、喇嘛仁波切所教的密法、或禅,不管学什么,我所感受的像一阵风,禅风、密风,来了、走了,走了、来了,究竟在做些什么?

  这些学佛的人,只不过在随波逐流罢了,如此的说法也不为过,为什么?因他从来没有面对过自己,更没有探讨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只是凑热闹或求功德而已。大家再看后面的子题,「心与禅要相契相应才是佛法」,这不用我去解释,大家都有概念。

  平常我在上课,是介绍佛教的道理与方法,如果到各地去演讲,都会先讲些佛法的概念,然后跟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这几十年来,不管在任何场合,单独的也好,群体的也好,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的方法、或化解的道理,所以探讨问题,往往比较实际一点。

  今天虽然是谈禅的专题演讲,也提出一些大纲,但是只和大家聊聊天,不算是专题演讲。各位不妨用这个观念来做结论,当您面对别人、或其他的事情,你是当事人的时候,你跟人、事究竟有什么关系?想知道些什么?想得到些什么?又想要些什么?这几十分钟跟各位谈的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凌乱,好像没什么内涵,但是只要经过时间思考,就会达到净静思考的境界,这须要时间慢慢的培养。

  现在,不想和各位谈禅的公案、参话头、分析公案、及如何进入禅的世界,在禅宗里有这样的说法,「平常心即是道」,也就是平常在现实生活之间,凡起心动念都能发现道,处处都是禅,只是你有没有净静的思考?「有」,你就能得到好处,「没有」,即当面错过。

  可能大家会有相同的反应,为什么?从基本的理论上看,道是从业里显现出来,菩提是从烦恼中显现出来,而烦恼、业都是世间人切身的问题,从这中间,怎样去展现道、菩提?那就是学佛,否则的话,你一天到晚烧香、拜拜、念经、念咒、打坐、参禅、念佛,昼夜六时,精进不断,再勤快,到最后还只是个担心害怕的人,一点也不自在、不洒脱。

  现在我们把剩余的时间用来探讨问题,再次声明,我并不是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知道的人,我们只是彼此来研究问题、探讨问题,但不要将问题局限于刚刚所讲的,凡有关学佛的问题或自己的经验、或成长中有疑问的,都可以一起研讨。

  以下是问题回响:

  问:请教老和尚,「禅戒相彰」,和「非禅不智、非智不禅」,可不可以请老和尚进一步说明「禅与戒」,「禅与开智慧」的关系?

  答:「禅与戒」这个名词,一般人很少用,大部份的人会说禅净双修。要谈禅与戒,必须先要了解,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学不学佛,都要守戒、庄严戒;但不要把戒,当成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戒,或出家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

  戒最简单的解释,是指不造成侵犯,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人或事,不造成侵犯与伤害,如果在这时候,能做到不侵犯、不伤害,那就是戒。所以,戒是基础学,不是跟禅有没有关系,而是跟什么都有关,即使不学佛的人,政府也有许多法律规章,要我们遵守;而学佛有佛教的法律规章,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看,就知道什么是戒,就能了解「禅与戒」,千万不要把两者分开或放在一起。

  戒是基础学,如同盖房子,要准备各式各样的材料,还要把地基的基础打好,要打多深,在乎盖几层楼,戒律上有句话,戒是解脱本,想求得解脱,必须要有戒,不学佛的人,也在求解脱,为什么?犯法就要坐牢,不犯法自然就自在,佛法也是如此。

  所谓犯法及佛教的戒,都是在谈不要侵犯别人,不要伤害别人,可是并不是叫你躲在家里,就不会发生事情,问题在于你是人,必然要在人群中生活,会跟人与事打交道,难免有侵犯或伤害的问题发生,就有一些法律规章来约束我们,因此,不要跟禅法放在一起来看问题。至于另外所讲的那句话,我很陌生,因为禅是不以这种方式看问题。

  问:有句话「由定生慧」,可是现代人非常忙碌,常常在外面跑来跑去,心当然跟着动,不太有时间对定下工夫,刚刚老和尚说「要净静的思考」,很多时候,我执很重,只想到自己,没有时间思考,很快下决断而行动,没有时间分析,设法解决问题。请问老和尚身为忙碌的现代人,若想要修行,在定方面下工夫,该从何处着手?

  答:先把定跟各位解释一下,定并非像庙里的土地公,入定了,一切不动。因此,佛法若以禅而言,讲究的是外静内动,外在是静态的,内在是动态的,定的本身,不外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事打交道时,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定最简单的意思是不乱,如果能做到不乱,就具备了定的工夫,至于怎么去着手?须要慢慢的培养,比如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深呼吸,慢慢静下来。由定生慧,这是人说出来的,佛陀从没用这种方式说佛法,像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步一步走就能达到慧,不能用这种方式说。

  在这里做简单的解释,刚刚说戒是不犯的意思,定是不乱,慧是不痴;痴并不是愚蠢,而是讲痴迷,佛法不会把众生当成愚类。我们常说贪、瞋、痴,而不是说贪、瞋、愚,可见人在无明里会痴迷,如果把人归纳为愚笨的话,释迦牟尼佛的分别心未免太重了。

  谈到如何学佛,如何着手?在现实的环境中,往往会沈不住气、会乱,因此,需要学习佛法,从佛法中知道一些道理、方法,慢慢帮助自己、调理自己。另外再解释一下名词,什么叫修行?修行是修养身口意,它是指身体、语言、思想意念的行为,这行为往往很容易产生偏差,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因此,才须要去调理、修养。

  怎么修养?可以达到什么境界?如果以声闻乘来讲,最初的二十七贤位,而后到三向一果,都有其层次;即使是菩萨十地位,也有其层次,从初地到四地是变化位,五地到七地是提升位,八地到十地是增上位,都有其层次;所以,不可以说学佛或学禅一开悟就成佛了,这是大妄语。

  记得多年前,有位自认学禅且境界很高的人,他师父说他已经开悟了;传统上,一旦开悟,必须找另外一位禅师来印证,是不是真正的开悟,于是他跑来找我,谈了一下。

  他问我,是不是开悟了?

  我拿了刀片给他,跟他说,你在手腕大动脉上划一刀,流出来的是牛奶,你就开悟了。

  结果他一直跟我争辩说,不可能的,讲了一大堆。

  我告诉他,你自己已经告诉自己答案了,还要问我吗?

  想想看,血液如果能变成牛奶,不成怪物了吗?开悟是怎么样?小悟是怎么样?大悟又是怎么样?赵州从谂禅师,大悟三次,小悟无数,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外面行脚。因此,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修行,修养是慢慢来的,不是一蹴可成的。

  定要沈得住气而不乱,至于该怎么着手?告诉你比较呆板的方法,行忍波罗蜜,如此可达到定的境界,可是行忍波罗蜜,还必须要配合其他五个波罗蜜,来维护忍波罗蜜,如此六波罗蜜才能具足,否则专修某个波罗蜜,不可能达到修养,这六个是互为因果,彼此因缘的关系是融通的,少一个都不可以,若以大般若经来讲,有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甚至还有无量波罗蜜。

  目前台湾的问题出在哪里?许多学佛的人得不到好处,为什么?他们否定现实,追求出世,这是最大的错误,才会有许多人,认为出家人是出世者,而我现在来到这里变成入世者,一天到晚又出又入,仔细想想,人能离开现实吗?

  只要在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人群,离不开世间,除非不再受轮回,不再受生死,出离三界六道,才是出离;否则的话,即使是位乘愿再来的菩萨,还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否定了众生,就不须要乘愿再来了,如何着手?还是要看个人,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问:请问老和尚,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如果照字义的表面去理解,是什么都不要去想。请问这和净静的思考,有什么样的关联性?

  答:讲到这里,想到六祖惠能大师的问题,当惠明在江西大庾岭抢衣钵时,菩提心显现出来,告诉惠能大师,不是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希望惠能大师帮助他,于是惠能大师告诉他:「你静下心来,什么都不要想,这时候想一想你是谁?」我们晓得,坛经里所记载的资料,惠明法师因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而开悟了。

  再念一遍,大家静下心来,「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大家开悟了吗?从这里可以发现,你刚刚所提的问题:善、恶是业,离于业你该怎么办?可是人又不可能离开业,因为人是带着业来到这世界,怎么可能离开业?当然不可能,你面对的不是善业,就是恶业,怎么可以否定它。

\

  多少学佛的人,总认为业是不好的,这是很大的错误,恶业是不好,但善业还是好的,为什么把业全归之于恶,否定了它的善呢?常有人问我,师父,我常常情绪不稳定,很容易生气、生病,是不是因为我的业障太重?

  于是我问他:照你这么说,业都是恶的,没有善业。

  他说:我不知道。

  我问他:你不生气的时候,是怎么样呢?不生病的时候,又怎么样呢?你过得安安穏穏的时候,又怎么样呢?如果自己尽在制造烦恼,在烦恼中过日子的话,那你的意念是混乱的。

  当一个人妄想杂念太多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来,像惠能大师告诉慧明,「先静下来,然后不思善、不思恶」为什么?因为他原为抢衣钵而来。这告诉我们些什么,你只是在善恶里打转,或否定善与恶,那么你究竟是谁?做什么?

  佛法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不是逃避现实,想逃都逃不掉,想要否定也不可能。就像一个人晚上睡觉失眠,拼命的摇头告诉自己,不要想了,赶快睡觉,结果呢?甚至有人数羊,每五十只画一圈,画到最后没地方圈了,为什么?天亮了,这就是人,人本来就是如此,因此,才须要佛法去修养,调适自己。

  谈戒、定、慧,甚至八万四千法门,那一样不是告诉我们从身、口、意去着手,慢慢去修养,其实不只佛法有修养,世间法里都有修养,所不同的是,世间法不管怎么样的美好,还是有缺失,因为它离不开六道轮回,还是在三界里打转。

  佛法就不是了,讲究的是圆满的圆,而这个圆是整体的圆,不是平面的圆,是毫无缺失的,也就是零缺点,是究竟解脱,不受生死,出离六道,不在三界里面轮回。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逃避、否定现实了,只有面对现实,从现实中慢慢去认识、了解,必然会发现什么是佛法。

  佛法不是另外的东西,我常讲,佛法不是武器,现实不是敌人,不是叫你拿着武器去打敌人,那是很累的事。如果讲精进波罗蜜,是针对懈怠、放逸,那不就是拿精进对付放逸懈怠吗?不是讲对治,道理在那里?因为你本来是修习佛法的人,或你正对身口意修养,这时候如果发生懈怠、放逸,提醒你不要忘了道的精进,是这个意思。绝不是我懈怠、放逸时,就拿精进来对付,佛法不是这么修养的。

  问:请教老和尚,目前学校教育,比较不重视身心方面的调养,造成学生无法养成净静思考的习惯,反而造成盲动、躁动、妄动的情形,不知老和尚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样的建议,可以做些改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亲近善知识,对初学者而言,如何判断自己所亲近的善知识,是不是一位有修养的名师?

  答:有关第一个问题,非常难,即使是吴京〈教育部长〉也没有办法。在今天这个环境、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关系到一些法规的问题,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广,如果我希望、我想怎么样?结果还是那个「我」,不可能会怎么样,我只能这么告诉你。

  至于第二个问题,无法辨别究竟什么是善知识?不要把善知识摆在高僧大德或名声大、或大师、长老上,什么是善知识?凡是好的知识就是善知识。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修养,你要亲近他,就不要把他的善放在一边,而去分别他的不善,否则,你永远找不到善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到处都有善知识,但不要把善知识,摆在出家多久,头衔如何?著作多少?或者他有什么神通,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任何的法师都有他的长处。如果亲近每位法师,都能吸收每位法师的长处,你就超过所有的法师了,用这种心态、方法去接触,是最可信的;不要去比较、不要去挑剔,比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都是善知识。

  问:请教老和尚,佛法不是教我们要积极吗?但是有时会产生误会,比方以忍波罗蜜而言,对大众造成不良的事情,有些人抱着忍一忍就好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抱持着容忍的态度,面对不好的现象,或世间认为是恶的事情,公德心就无法好好的展现出来,请老和尚慈悲开示。

  答:忍波罗蜜的忍字,在翻译上会加上「辱」字,侮辱的辱,叫忍辱波罗蜜,如果有人侮辱你,就要忍,这不是忍波罗蜜的说法。波罗蜜是一种方法,而忍波罗蜜是说忍的方法,如果忍的方法有目的、结果,这是世间的忍所得的结果。

  佛法的忍是忍而化之,化解的化,你为什么要忍?一定有问题,把问题化解掉,就能达到忍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压制自已,就像爆竹的火药,压得越紧,爆炸的力量就越大,如果用这种方式去忍,比不忍还糟糕,那一天承受不了,爆发了,就像「我跟你讲,一个人的忍是有限度的」,就会得到这个结论。

  佛法的忍不谈限度,也不是告诉你怎么压制自己,而是为什么要忍?是因为有了问题,如果能够化解问题,就做到忍了。为什么?因为要忍,就要先沈住气,当你面对问题,如果沈不住气,不去思考怎么化解问题,那就没有行忍的机会,最多了不起豁出去。好!算我怕你,我走,这不叫忍,最多只是一种修养。忍波罗蜜是化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把握。

  我们常谈佛法、名相、经文,但很少去把握「法」在那里,如果你从事佛法的修养,不去探讨「法」在那里,不去发现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解决问题吗?真正学佛,是学觉悟,佛是觉悟的意思,觉有层次,从一些感受、体会、发现,做到缺失越来越少,最后逹到圆满的境界,那就是修养,也就是道的结果,用这种方式去修行办道比较可信。

  在这里提醒各位,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框框,一个个套在头上,不得自在。佛法讲解脱,但不是一下子就讲生死解脱,而是把现实点点滴滴的束縳、枷锁,一个个解开来,慢慢化解,那才是求得解脱,而不是把解脱一下子摆在最后究竟的境界,这须要一步步慢慢来的。

  我常说修行办道,就像吃饭,吃饭人人都会吃,吃快吃慢、吃好吃坏也有关系,可是真正的问题在那里?当你吃了饭菜之后,有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吃下去之后,能不能消化?能不能成为你的营养?吃饭都这么难,修行办道就不是一个方法可以解决的。

  释迦牟尼佛成道,从太子身的时候,他的父亲请了二十几位家庭教师,教他世间法,当他出家到各地参访善知识,又学习了多少,而后在雪山苦行那么久,最后只是有所感悟,还不是究竟,我们就说他成道了。

  因此,许多人晚上到户外打坐,等待启明星的来临而开悟,是一样的错误!释迦牟尼佛经历那么久,才有成就道业的机会,现代人好像非常的快,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或皈依三宝,几乎就是佛菩萨了,还有多少自认为自己是再来人、现在佛,这些人真的了不起,比释迦牟尼佛还能干。

  问:刚刚听了老和尚有关禅的介绍,还有各位大德所提出来的问题,老和尚的开示受益无穷,末学对禅并不了解,现在末学仅就布施波罗蜜,请老和尚开示。我们了解布施波罗蜜,分为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三类,以一位在家护法居士而言,只能做到财布施,布施有大有小,每个人发心不一样,却常常造成一种现象。

  许多朋友都会询问,为何法师开那么好的汽车?中华宾士一辆三百多万元,到底这样算不算修行呢?很多类似的问题发生,对末学来说,不会造成困扰,因为每个人布施的时候,所发的心不同而已,可是对尚未学佛的人,却会有所误解,因此请老和尚开示,身为一个在家居士,在财供养方面,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阿弥陀佛。

  答:我们先要了解布施只有两种,没有三种,一种是资生施,是资养生命的,是物质的;另外一种是法施,可以说是精神的。

  至于无畏施,并不是不顾一切,什么都不怕,甚至连命都不要了,不是这么解释,它是具足连续、不断的,而且是永恒的,以这种方式去行布施;因为,在布施的中间,往往会产生畏惧,或对功德的认知不足而造成问题,因此,就有无畏施的说法。无畏施是针对财施、法施,或者资生施、法施这两方面来说。

  我们讲布施或财施,这名词在翻译上比较困难,不能说是错误,为什么?资生是指资养生命,应翻成资生比较可靠,资养生命是布施供养,我们晓得四事供养,指的是吃的、穿的,和出家人的坐具或卧具,在静止或休息时需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医药,这里面不会有汽车。真正的布施供养或财施,是指供养维护出家人的色身,吃、穿、卧具用物、医药四大供养。

  但是,有些人会以佛陀的境界来说问题,比如无相布施、三轮体空,如果要布施就不要执着。甚至有这种话,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其实这不是布施的精神,布是普及性,施是给予,普及性的是没有分别、没有亲疏、没有大小,现在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和尚都有供养,那小和尚呢?可以吃饱、穿暖,大家有没有见过小和尚开宾士的?我想没有。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问题?认为供养这些长老、大师级的,他们有修行,就能得到福报、功德,难道小和尚就没有修养吗?再说大和尚也是从小和尚慢慢来的!说不定他只是年纪大,或者出家久而已,不一定比小和尚真的有修养,所以谈财施,要以资生两字去看,就不会发生这些偏差。至于在家的,不只限于财施,同样也有法施,以法而言,包含了很多的事与理,法概括了事物、道理,因为事物而说出它的道理来,因为道理而表现些问题之所在,展现出事物的精神。

  我讲法施,不是指出家人的法施,而是给予的施,只要是将自己的专长、技艺、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就是法施,不一定是要指出家人的法施。像讲经、说法,「经」释迦牟尼佛都说完了,我们没有再讲的余地,只能说把经典里的法表现出来,介绍给别人。出家人可说是如来家业的专业工作者,也可说是专业从业人员,如以职业来分的话,许多人把出家人归在出世这一类,把在家分在世间这一类,有没有想过?出家也是从在家而来。

  所以,佛法的道理方法,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许多的偏差,比如以布施的多寡,来说功德的大小。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小故事,有天大家供养佛陀,各式各样的珍奇宝物、饮食等皆有,最后供养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位小女孩,跪在佛陀面前不走,佛陀说:「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小女孩说:「我也想供养佛陀,可是我没有钱,也没有什么本事。」佛陀问:「你想怎样供养我呢?」她说为了这事情花了三天时间,在海边捡了七颗毫无暇疵的白色小石头,供养佛陀。为此佛陀讲了一段布施功德的道理。

  从这些可以发现,布施供养在乎一份心,任何会造成伤害的布施供养,都不是布施,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家庭,男主人赚钱,一家五口,如果一个月赚十万元,每个人都有二万元的权利,如果男主人说钱是我赚的,他们怎么有权利?不要忘了彼此的关系,不是太太、就是儿子,当然有权利,要不然,怎么谈遗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个人想行布施供养,比如拿五千元行布施功德,最好开家庭会议,讨论这五千元要做什么用,因为每位都有二万元的权利,每位要拿一千元出来,如果大家都能欢喜做,这样才是圆满的功德,如有一人反对,只能拿四千元,二人反对,只能三千,如果四人反对,只能拿一千,这是讲布施的精神与功德。

  所以不要以勉强的方式,或误解的方式看布施波罗蜜,施是给予,这种给予不一定是要给什么样的对象,即使做慈善事业也是布施,对父母则是供养,不要把它看得太偏了,因为人为的错误,才会成为刚刚所提出来的问题。

  总之,还是一切唯心所造,在于人怎么去主宰、面对、认识、了解,而能有所发现,才是学佛,才能觉悟,否则最多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

  然而做个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宝就可以了,如能够守五戒,那就不得了,但还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真正学佛的人,是要学道理、方法,培养自己的智慧,怎么化解自己的无明,排除自己的障碍,从中显现自己的菩提种子,最后成为圆满的结果,才说得上是在学佛。

  逢甲大学一九九七年佛学与人生学研讨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