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译解

发布时间:2023-10-20 09:13:07作者:大悲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译解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卷四

正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译文  其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偏袒著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的对佛说: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讲如来的第一义谛。

解  因为如来一席话后,将众人无始以来的颠倒妄想折服令销,所以富楼那以大威德来赞美佛。前文阿难所请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即是第一义谛。

正文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译文  世尊常推许我在说法人中算第一,现在我听到如来微密而精妙的法音,犹如聋人在百步以外,听蚊虫的声音,本来就不能看见,哪里还听得见呢?佛虽然宣讲得很明白,使我能灭除疑惑,但我现在仍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意义。达到完全无疑的地步。

正文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译文  世尊!如阿难等一般人,虽然开悟了,然而习漏没有除掉。会中像我们这一些人,证到无漏的,虽然已完全尽除了诸漏,现在听了如来所说的法音,还有很多疑悔的地方。

正文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译文  世尊!一切世间根尘阴处界等,假如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那么为什么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这些众多有为相来,而且这些事物,生住异灭,次第迁流,不相逾越,终而复始。

正文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译文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的本性,都是圆融而周匝遍满法界湛然常住。世尊?假若是地性遍,又怎么能容水?水性假若周遍火就不可能生出来。又怎样才能明白水火二性都遍虚空,而不互相消灭?世尊!地性是障碍,空性是虚通,为什么两种本性都周遍法界?

正文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译文  而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和大众心中的迷云。说完这些话后,就伏在地上,五体投地,渴望著如来,无上慈悲的教诲。

正文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兰若,正修行处。

译文  此时世尊告诉富楼那和在会中的漏尽无学众阿罗汉说:如来今天普为此会宣讲胜义中真胜义性〈注一〉。令你们这些定性声闻〈注二〉,以及这些没有证到二空〈注三〉,回向上乘的阿罗汉们,都能获得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注四〉,正修行的处所。

注一  胜义谛有四种:一,世间胜义,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二,道理胜义,即小乘的苦集灭道等四谛。三,证得胜义,即人空法空等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即是一真法界。此处所说胜义中真胜义性,即是一真法界,这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圆彰万法不离一心的道理。

注二  声闻即是罗汉,定性声闻就是永远固定在小乘位次上的罗汉。不定性声闻就是不固定在小乘位次上,随时有可能回向大乘的罗汉。

注三  见前。

注四  一名阿兰若,就是寺庙。

解  离一切法,了知一切法全空,无能系缚,即空如来藏。知一切法无非佛法,全体即是全用,即是不空如来藏。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了知三藏不离一心,依此修行,可以成佛,即是寂灭场地。

正文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译文  你们现在仔细的听著,我当为你们讲。富楼那等领受了佛的旨意,静心专一的听著。

正文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译文  佛说:富楼那!如你所说,清净本来,为什么会出生山河大地?你难道不曾听如来常说,性觉即妙而明,本觉即明而妙吗?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听见佛宣讲这个道理。佛说:你说觉明,到底是性本来是明,称它为觉呢?还是觉本来不明,我们要明它,称为明觉呢?富楼那说:若觉是这样的不明,要说它是觉的话,那就完全无所明了。

解  性觉即是本觉,妙明即是即寂而照,明妙即是即照而寂。寂照在本觉体上具备了互融的作用。

正文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译文  佛说:若是无所明,那明觉就不存在。有所明则不存在觉的作用,无所明则明又不存在。无明即是痴暗,痴暗当然不是湛然明觉的本性。

正文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译文  性觉必然是明的,自已不知,起一念妄心欲明觉体。

解  众生因为一念妄动,本明的觉体便被浑浊所遮掩。自此以下,在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上阐述得最为详细。起信论上说: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三种细微现象。属于根本无明,其实三种现象几乎同时发生,因为很细微,所以根据发生的次第分为三:第一是动相,就是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本来光明的性体被摇动而浑浊。第二是转相,本来无分别的自性因妄动而妄分为能所两部分,能的部分在唯识论上称为见分,所的部分称为相分。

相分和见分都是依靠自证分而起,自证分即是本来无分别的如来藏心。有了主观的能知能觉以后,和它相对而生的所知所觉就成为客观存在而产生。这就是第三现相。这三种相都是从根本无明因迷妄不觉而产生,自此以后更由枝末无明继续迷妄而产生六种粗相,称为六粗。后文当续谈。

正文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译文  觉体并不是你妄心所能明的,因为你妄想觉体,觉体成了所明的物件,于是在妄想中又产生妄能。这样一来,在本来无同异的觉体上,就分成了能所两方面。于是能就成了主观的自我,所成了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中,又产生了种种不同的现象和这些现象相对,从而产生了共同无异的虚空,在这个有和空相对之中,又产生了无同无异的众生。

解  众生与虚空和世界各异,故称为无同。众生的性原无异,故称为无异。

正文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译文  就在这样相对的境界中,互相扰乱,如目瞪睛空,因劳而发狂花,劳久而产生的尘相,自相浑浊,由此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是同,世界是异,这当中无同无异的众生,是真正的有为法。

解  尘劳和烦恼有两重意义,尘是染污,劳是扰乱,染污和扰乱成为烦恼。起信论上认为枝末无明发生为六粗。粗是对三细的细而言,这六种现象较三细为粗,故称六粗。六粗中第一是智相,起信论上说:依于境界,起分别爱与不爱等,这就是说在妄境中产生了爱与不爱两种分别心。第二是相续相,即是依于智相,相续不断,产生苦和乐两种感觉。这就是本文中所说的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第三是执取相,因为心生染著,生执取之想。第囱为计名字相,困为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执著转深,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第五为业相,身口已起行为称为业,身口未起行为称为惑。意中只能称为惑,惑为见惑〈注一〉,思惑〈注二〉;一定要身口有行为才能算是业,有了业就有业力,业力为因,业力所产生的果为业果,有了因就必然有果。这就是第六业系苦相,因为身口这一切业,业因一成,果报随至,从此不得自由。业力一起成有相处即为世界,静而无相处与世界相对而成虚空,在有同有异的卢空和世界之间,又产生了无同无异的众生。虚空和世界虽属有为,然所依无众生,仍属无为。产生了众生之后,众生为业力所系,染净胜劣,不得自由,各各受报,故为真有为法。此即业系苦相。

注一  见惑为邪见妄见边见等所生之惑,又称理惑。

注二  思惑为由贪嗔痴慢等所生之惑,又称事惑。

正文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译文  觉明空昧〈注〉,相对而有动摇,由此产生风轮,执持世界。因空而产生动摇,坚执欲明之心凝固而成有碍之相,金宝就从明觉坚凝之中成为金输保持国土。因而成为地大。坚依于觉而成宝,动摇之性而成风,风金相摩擦而成火大,故有火光变化而生。宝体因明极而生冷,火光遇冷而上蒸,周此而产生水轮含十方界。

注  性觉本来是明,而妄想坚执欲明,于是本来之明晦昧不显。晦昧与虚空相对面成动摇,是故产生风轮。

解  这一段经文详述世界成因,和近代天文学家所说星体成因基本相同,天文学家认为星体最初为星云旋转于太空中,这就是风轮旋转而生地大,后来星云逐渐凝成星体,这就是最初的恒星。此时星晨的温度极高,而旋转不已,这就是风金相摩而成火光。恒星逐渐冷却凝固而成为现在的世界。再继续看下文。

正文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译文  火性上腾,水势下降,两种性质交错发明而产生地大。湿就成为大海,干就成为洲潬〈注〉。因为这个缘故,大海当中,火光常起,洲潬之中;江河常常流注。水势弱于火,就结为高山。所以山石,相击则发火,融化就成水。土势弱于水,就抽为草木。所以林木还火就成为土,因绞就成为水。

注  浮土可栖名为洲。聚沙可住名为潬。

解  这段经文继上文而谈世界的成因。水火两种性质,交互发明而生地大,现在也承认,星球逐渐冷却而成地壳表面。水性和火性本来是一样,今天也知道水是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结成的。氢本来可燃,氧是助燃的。当然完全同于火性,山石击则成焰,古人是知道的。融则成水,今天的地质学家,研究地壳里面的溶崖,才知道此事,古人却不知道。其实,最先成为世界的元素是氢。氢本身就具备了地水火风四种性质,氢本来是气体,这就是风大;氢本来可燃,这就是火大。氢可以凝为液体,这就是水大,氢也可以凝为固体,这就是地大。如来说:四大之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完全可以用科学证明其真实性。

正文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译文  都是从妄想交替而发生,递相为种,生灭不已,就是这个缘因,世界从中,成就毁灭,相续不断。

正文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译文  再说,富楼那!要明白妄想发生的根元,没有别的,就是你不明白性觉的妙明,妄想去明它,一念妄动,建立了所知的妄相。所妄既然建立了。当然,相对的能也就产生了。能受了所的局限,因此听不能超越声的局限。见也不能超越色的局限,其他色香味触,六种妄能也同样产生,从这里就分开了见闻觉知。

正文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译文  同业相缠而受生〈注一〉,合离而成化〈注二〉见明〈注三〉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注四〉,同想成爱〈注五〉,流爱为种,纳想成胎〈注六〉。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注七〉。故有因缘,生羯罗蓝〈注八〉遏蒲昙〈注九〉等胎卵湿化,都是随其所感而应之。卵唯想生〈注十〉,胎因情有〈注十一〉,湿以合感〈注十二〉,化以离应〈注十三〉。

注一  父母和自己三者业力相同,互相牵缠而受胎。

注二  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润成形而受湿生,或离此化彼而受化生。按文义此句当为合成离化比较恰当。

注三  中阴身(即是灵魂),在入胎之前,在无缘处唯见一片黑暗,在有缘处即发现一点明色。

注四  男子中阴身在入胎时,一心寻找异性,看见父亲就生憎恨心。

注五  见著母亲就作妻子想,生爱心。女子入胎时则与此相反。

注六  流爱心于父母,所以受生。纳想心于根门,所以入胎。

注七  以自已的业力为因,以所投父母为缘而入胎。

注八  入胎一七日为羯罗蓝,一名歌罗逻,一翻凝滑,亦名凝酥,义为杂秽,谓父精母血,相和名杂。自体不净名秽。

注九  受胎二七日名安部昙,又名遏蒲昙,意为孢,如疮孢之形,表里如酥,未生肉;受胎三七日名闭尸,意为凝结,又意为软肉。即是凝结如软肉。四七日名健南,意为凝厚,又意为坚肉。五七日名钵罗奢意为形位,又意为肢节。诸根形已成。六七日,毛爪齿位渐生。七七日名具根位,意为诸根已具。

注十  卵生众生受生时,妄见有胜妙境,心生悬想故受生。

注十一  胎生众生受生时,妄见有欲乐境,心生亲爱,因此感而入胎。

注十二  湿生众生受生时,妄见有新境可托,急欲往附,以此感而受生。

注十三  化生众生受生时,见旧境可憎,急欲厌离,以此感而受生。

正文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译文  情想合离,四种不同的形式受生,更相变易,所有众生,受自已各人不同的业力,或飞或沈,各往受报之处受生,以此因缘,众生相续不断。

正文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译文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所以世间的父母子孙,生生世世,相续不断,这一类众生,即是以欲的贪求为本。

正文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译文  贪和爱共同滋长,贪心不止。因此世问上卵生化生,湿生胎生,随自己力量的强弱,互相吞食。这一类众生,即是以杀的贪求为本。

正文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译文  以人食羊,羊死后转为人身。人死后又转为羊身。就是这样甚至于十生〈注〉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恶习,与生命共生,穷尽未来,永无休止,这类众生,即是以盗业的贪求为本注  十生为十类众生的总称。十类众生为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解  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可参看后文,鬼业既尽,与元负人,冤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又若讨还过分,负屈不甘,则羊死为人。后又云: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这当中所谈为两种人,一种为有福人,在人中遭其侵害。二种是无福人,堕落反为畜生。后文说: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值。如是死者死,生者生,死死生生,互来相食,经微尘劫,相食相杀,永无休止。

正文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译文  你欠我的命,我还你的债,以此因缘,纵然经历了百千劫,仍然常在生死中。你爱我的心,我贪你的色,以此因缘,纵然经历了百千劫,仍然常在缠缚中。

解  冤家相对,誓不两立,必定要到一生一死方休。恩情相遇,誓不两离,必定要永缠永缚不已。其实,生死亦是缠缚,缠缚也不离生死。

正文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译文  唯有杀盗淫三业为根本,以此因缘,业果永远连续下去。

解  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正文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译文  富楼那!由此三种业缘颠倒相续,都是由于本觉妙明,妄为明觉。因妄为明了,而引发起相,转相,现相等相发生。从妄见中产生智相,相续相等因而有同异无同异等次第发生,山河大地,因此而有,次第迁流,终而复始。都是由此虚妄而生。

正文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译文  富楼那说,假若这个妙觉,本来是妙,是觉,是明,与如来心一样,不增也不减。无缘无故,忽然产生山河大地,种种有为相。如来现在巳得了妙空和明觉;这些有为的习漏〈注〉,和山河大地。怎样才会重生出来?

注  这是指众生而言,因为众生积聚业习,成有漏果。

解  既然本来是妙,就不应当有世界的障碍;本来是觉,就不应当有众生的迷;本来是明,就不应当有业果的昏。

正文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译文  佛告富楼那:譬如一个迷了方向的人,在一个村落中,把南方迷惑为北方。这个迷到底是因迷而有的呢?还是因悟而产生的呢?富褛那说:像这样的迷人,不是因迷而有迷,也不早因悟而有迷,何以故呢?迷本来没有根,怎么会因迷呢?悟不可能生迷,又怎么会因悟而有呢?

解  迷喻无明,悟喻为本觉,迷不因迷而有,就喻为无明不因无明而有。不因悟出,就喻为无明也不因本觉而出现。无明以前,本无无明,所以也不能因迷而有。无明和本觉,性质矛盾,所以也不能因悟而生。

正文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译文  佛说:这个迷人,正在迷时,忽然有一个明白方向的人,指示他使他明白错误。富楼那你的意见如何?此人纵然在这个村庄中迷了方向,会不会令后再迷?不会的!世尊!

正文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译文  富楼那!十方如来,也就是这样,这个迷的感觉,并没有本性,其性也毕竟是空。从前也不是真有迷的性质存在,只是似乎有述的感觉而已,现在既然明白了从前是迷,迷就消灭了,迷灭了就是觉,觉决不可能再生迷。

解  无明并没有真实的体性,只是一时的妄见而已。因为妄见不明,所以执妄为真。假若经过了觉悟了的人指示,明白了无明并不真实,无明自然销灭。这就说明如来圣智圆满时,真觉现前,决不会重起无明之时。

正文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

译文  也恰如眼中生了翳障的人,看见空中有华,眼中的翳障消除了,空中的华自然也就消灭。

解  翳障若除,空华自灭,唯见晴空。这就说明真智现前,唯见真空。不见一切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正文  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译文  忽然有一个愚人,在空华消灭的空地上,等华重生。汝看这个人,到底是愚呢还是慧?富楼那说:空中元本没有华,妄见空中有华生灭。看见华消灭在空中,已经算是颠倒了,还要令华再现出来,这实在是又狂又痴,为什么还要我说这样的狂人,是愚或是智呢?

正文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译文  佛说:正如你所理解的一样,为什么还要问?诸佛如来的妙觉明空,怎样才会再出现山河大地来呢?

正文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译文  又譬如金矿里面混杂著精金一样,只要纯金一炼成后,再也不会反回原来的金矿形式了。又比如木烧成了灰,再也不会边原成木。诸佛如来的菩提涅槃,也就是这样。

正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译文  富楼那!又你问道: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怀疑为什么水火的性,会不相陵灭。又征询虚空及所有大地都遍法界,似乎不应当能相容。

正文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译文  富楼那!譬如虚空的体并不是其他的众相,而不拒绝其他的众相发挥。为什么呢?富楼那!这个太虚空,日照时就很光明,云积厚了就很阴暗,风摇时就有动摇,雨过天晴就很清朗,烟气凝聚就觉得浑浊,尘土堆积就成为阴霾,水波澄清就看到光映。

正文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译文  你的意见如何?就这样各方众有为相,到底是因自己而有?还是从空而生?假若是因自己而生,富楼那!在日照时,既然是日的光明,十方世界,同为日的颜色,为什么在空中更看见一个圆日?著是空中的光明,那么这光明德当自己照耀,为什么在半夜有云雾时,没有光耀。应当知道,这个光明,不从日而生,也不异于日而生,不从空而有,也不异于空而有。

正文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译文  观相元本是虚妄,没有实在的体性可以指陈出来。还希望空华,给成空果。为什么还要问它们不相陵灭的道理?观它的本性,元是真实。唯有妙觉明性。这个妙觉明心,在没有显露其虚妄的假相之先,并不是水火。怎么还要问它们不相容的道理?真妙觉明,正是这样。

正文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译文  你以感空的业力来发明,即有空的相出现。其他地水火风,各各以不同的业力来发明,就各各以不同的相来显现。假若以共同的业力同时发明,就同时显现。

解  妙觉明心即是如来藏性,随众生的业感而显相,如镜照影,岂有定形。一人照镜,一人显相,千万人照镜,千万人显相。影相消灭时,要想在镜中重新找相,哪里寻得到呢!

正文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译文  为什么会同时显现呢?富楼那!例如一处水中,显现太阳的影子。两人共同观看水中的太阳,然后两人各向东西方向行走,就会各有一个太阳随著两人行去。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先并没有准确的目的。就不应当责问,太阳是一个,为什么各向相反的道路走去?既然各走相反的道路,就应当是两个太阳,为什么看见是一个?就是这样宛转都成虚妄,没有什么凭据可言。

解  两人同观水中日影,比喻众多众生,同在一处。两人向相反的方向行走,比喻各人造感水感火相反的业。各有一个太阳随两人向相反的道路行去,比喻各循业力受报,虽然所感的业力相反,然而并不互相陵灭。相反相容,展转都是虚妄,哪有什么道理可凭!

正文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译文  富褛那!你以色和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中。而如来藏即随众生业力,显为色空等相,周遍法界。所以这当中,显现风动或空澄,或日明,或云暗。种种不同现象。聚生述闷不明其中的道理,背弃了妙明的真觉,而与虚妄的六尘境界相合,造种种业,起种种烦恼,而如来藏也循众生的业力,显现色空等世间众相。

解  风摇就是动,空静就是澄。日照就是明,云屯就是暗。而四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于如来藏中循业同时显现,并不互相陵灭。以此为例,可以明白水与火相违碍,空与塞相背,同样也循众生的业力,于如来藏中同时显现。

正文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译文  我以妙明真觉,不灭不生,契合如来藏性。而如来藏,唯有妙觉明体,圆照法界。所以在如来藏性中,一就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小中可以现大,大中也可以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一身可以含藏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可以现宝王刹。坐微尘里,可以转大法轮。就是因为我销灭了尘劳所产生生的妄境,契合了妙明的真觉。所以才显发真如的妙觉明性。

解  六根中体性元真,本自不灭不生。诸佛悟此真性,依之起行,处处契合如来藏性。随缘起用,唯妙觉明。圆照一切法界,如两镜相对,互涉互入显相无穷。因此于法界中,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量虚空,大中可以现小,小中也可以现大。远离一切相对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故能干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是为妙觉明性。

正文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译文  然而如来藏本来就妙圆的真心,不是心〈注一〉,也不是空,不是地,不是水,不是风,也不是火。不是眼也不是耳鼻舌身意,不是色也不是声香味触法。不是眼识界,甚至于不是意识界〈注二〉。不是明也不是无明,不是明也不是无明尽。不是老也不是死,甚而不是老死尽〈注三〉。不是苦也不是集,不是灭也不是道〈注四〉。不是智也不是得〈注五〉,不是檀那,不是尸罗,不是毗梨那,不是孱提,不是禅那,不是般刺若,也不是波罗密多〈注六〉。甚而至于不是怛达阿竭〈注七〉,不是阿罗诃〈注八〉,也不是三耶三菩〈注九〉,不是大涅槃,不是常,不是乐,不是我,也不是净〈注十〉。无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不是如来藏本妙圆心。

注一  因为见和识在七大当中都属于心法,这里的不是心即包括不是见和识。

注二  此上包括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为世间法。

注三  此上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一为无明,然后无明缘行,行就是前生行为所造的业,合无明为今生转生主因。行缘识,识就是八识为人胎之因,识缘名色,此即胎中五阴,因胎中受想行识无所用,但有名字而已。名色缘六人,六入即出胎六根。六入缘触,出胎后初对前景,尚未动感情之时。触缘受,对前景已产生苦与乐的感受。受缘爱,对前景乐者起贪欲想。爱缘取,因贪欲而追逐营求。取缘有,因追逐营求而造种种业。有缘生,由现在业,为来生受生的因。生缘老死,生相渐衰即是老,老极顿坏即是死。

注四  苦集灭道为小乘四谛,其意谓此身为众苦所集,灭众苦可以证道。

注五  权乘菩萨以智为能得的因,得为所得的法。权乘为临时性的,故称权乘,又称权教。

注六  此为大乘菩萨所行的六度,一为檀那,意为布施。二为尸罗,意为持戒。三为毗梨那,意为精进。四为羼提,意为忍辱。五为禅那,意为静虑。六为般刺若,意为智慧。这是修菩萨行的六度,又称六波罗密多。波罗密多意为到彼岸,因为行六波罗密可以达到了生脱死的彼岸。

注七  就是如来。

注八  意为应供。

注九  意为正遍知,合以上三种称号都属于佛的十种称号内的三种称号。

注十  大涅槃意为不生灭,因为佛远离生死,又称圆寂,无真不圆,无妄不寂,所以为圆寂。都是佛的总相,另外佛有四种别相,一是常,因为佛永脱二种生死。二是乐,因解脱受用。三是我,证真法身得真我。四是净,绝无障染所以为净。

解  本妙圆心,本来自妙,不与任何杂染诸法相共。一切世间法不和它相共,正如净目观空,一事法都无有。它既不和一切世间法相共,同时也不和任何出世间法相共。既没有声闻乘,也没有缘觉乘,也没有大乘,也没有佛乘。正如圆觉经中所说: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所以如来藏既不是世间法,也不是出世间法。任何染法所不能染,任何净法所不能净。弥满清净,其中不容一法。正如永嘉觉禅师说的:‘了了见,无一物,也无人,也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正文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译文  即是如来藏,元明心的无边妙用。即是心,即是空,即是地,即是水,即是风,即是火,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即是眼识界,乃至即是意识界。即是明和无明,即是明无明尽。甚至于即是老即是死,即是老死尽。即是苦集灭道。即是智即是得,即是檀那,即是尸罗,即是毗梨那,即是羼提,即是禅那,即般刺若,即波罗密多。甚而至于即是怛达阿竭,即是阿罗诃,三耶三菩,即是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此都是即,无论世间和出世间。

解  如来藏从本以来,即具足显现恒沙性净功德于其中。不但在出世间法中,就是在世间法中也同样显现如来藏性净功德。正如上文所说:虽然体非群相,然而不拒诸相发挥。是故一事凡圣,都以一心而得建立。十法界离此心无片事可得,虽然尘尘显现。刹刹圆通,一真不动,然而应用无遗。所以从前杜顺大师说: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正文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译文  就在如来藏妙明心元中,离开即,也离开非,是即,也不是即。

解  正相即时,非便隐没不显,正相非时,即便隐没不彰。应机而动,隐显自如,言语所不能到,思量所不能及。三藏〈注〉唯是一心,一心圆具三藏。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注  三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正文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译文  为什么世间的三有〈注一〉众生,和出世间的声闻缘觉等〈注二〉,用他们自己所知道的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用世间的语言,来进入佛的知见。譬如琴瑟笙篌琵琶,虽然有美妙的声音,要是没有巧妙的手指,这美妙的声音,始终不能发出来。例如我按指,海印〈注三〉发光。你只要稍稍动一点心,尘劳就先生起。就是因为你们不勤求无发觉道,爱念小乘,得到少许的成就感到满意的缘故。

注一  生死有因有果为有。三有即是三界的生死。一是欲有,欲界的生死,二是色有,色界的生死。三是无色有,无色界的生死。三有又有另外一种解释,一是本有,现在的身心。二是当有,未来的身心。三是中有,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身心;所以灵魂即称为中有身。

注二  声闻和缘觉都是小乘。释见前。

注三  海印是一种三昧的名字。华严经贤首品说:‘众生形像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事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因为定心澄清,应物皆现,犹如海水湛寂,有像皆印。所以称为海印三昧。由于海印三昧之力,引发菩提智光,所以说为海印发光。

解  无上觉道不生灭果,须用不生灭心勤求才能得到。小乘没有离开变易生死,仍在生灭心中。所以佛说他们‘汝若举心,尘劳先起。’

正文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译文  富楼那说:我和如来的宝觉圆明,真妙净心,同样的圆满。而我过去遭受无始以来的妄想作用,使我久在轮回生死当中。现在我虽然已得到四果阿罗汉的圣位,然而我于菩提觉道,还没有彻底了解。世尊:既然一切妄想,已全然销灭,独存真常的妙用。请问如来,一切众生,为什么缘因会有妄想?自己障蔽了自己的妙明真心,而受到轮回生死的沦溺。

正文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译文  佛告诉富楼那:你虽然已除掉了心中的疑惑,可是还有剩余的疑惑没有除尽。我以世间眼前的事,再来问你。

正文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译文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然在早晨,取镜自照,爱镜中的头,眉目可以清晰的看见,怪自已的头,不见面目。以为是妖怪,吓得无故乱走。你的意见如何?此人为什么会无故狂走?富搂那说:此人不过是自心发狂,并没有其他什么缘因。

解  早晨照镜,比喻一念初起。取镜自照比喻以识心缘佛。自己不知一切影像都是自心所现,反而羡慕佛果,妄灭正常。所以爱镜中的头,眉目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不知道自心本来是佛,而自侮遭妄沦溺,自蔽妙明。所以怪自己的头,为什么不见面目来比喻。

正文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译文  佛说:真如妙觉,明照十方,圆遍法界。本来就是圆融而妙明。既然称为妄,又怎么会有因呢?假若真是有所因,又怎会说它是妄呢?

解  前文说诸妄圆灭,独妙真常,所以名为妙觉。能照所以为明,能遍所以为圆,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不但佛心是这样,聚生心也一样是本圆,本明,本妙。但能停息妄念,众生心就是佛心,因为上文富楼那问:一切聚生,何因有妄?所以佛答以既称为妄,云何有因?

正文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译文  自从妄想初动,由微细而渐粗,次第生起。在已成的迷上,展转执迷,成为三种业力相续的因,轮转无休,经历尘劫,永无休止。虽经佛一再启发阐明,然而仍然不能返本归元。

正文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译文  如此的迷因,因迷而自有。认识到迷本来无因,妄想没有所依之处,本来就无有生,又哪里来的灭呢?

正文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译文  得了菩提的人,如像醒时的人,说梦中的事。心中纵然精明,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取梦中的东西呢?何况没有因,本来无所有。正如那城中的演若达多,自己恐怖自己的头而走,又有什么因缘呢?忽然一下子狂性停歇下来,头仍然在,并不需要向外面去寻得。实际上纵然狂性没有停歇,头也从来没有遗失过。富楼那!妄性就是这样,以什么缘因而存在呢?

正文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译文  你只要能不随分别心〈注一〉,世间的业果众生〈注二〉,三种相续,因为断绝了三种缘〈注三〉,三种因也不生〈注四〉,这一来你心中的演若达多,狂性自然也就停歇,狂性停歇就是菩提。你的胜净明的心性。本来周遍法界;并不从人的手中去求得。何必劳你肯綮的去修证。

注一  分别心即是六粗中前五相。

注二  世间业果众生,即是六粗中后一相。合前五相能起杀盗淫三业。

注三  不随六种粗相,杀盗淫三业的缘自然断除。

注四  三因即是无明不觉所生的三种细相,因为三种细相中含藏了杀盗淫三业的种子,故为三业之因。然而因必须靠缘才能生起。所以三缘断后,三因不生,狂性自能停歇。

正文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译文  譬如有人,在自已的衣中,系了一个如意宝珠,自己却不知道。贫穷流落在远方,到处奔走乞食,虽然实在是贫穷,可是宝珠却不曾失掉。忽然遇著一个有智慧的人,指示宝珠让他知道,这一来所愿随心,成为最富有的人。才知道宝珠是自已本有,不需从外面去求得。

正文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译文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橙佛足,起立对佛说:世尊现在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也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是菩提,不从他人而得。这就是因缘,非常清楚明白,为什么如来,完全抛弃了因缘的说法?

解  杀盗淫业,以六粗为缘,以三细为因,六粗既除,三细无用。所以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因为三细无用,故无明自灭。所以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此时一切妄想,全然销灭,妄灭了真性自然显现,所以说‘歇即菩提’。并不从他人而得。

正文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译文  我从因缘,心得到开悟。世尊!这个道理不独我们年青的有学声闻是这样,现在这个会中加大目犍连,以及舍利弗须菩提等,过去从老梵志〈注一〉学,后来听到佛的因缘,发心出家,悟到四谛法〈注二〉,断了见思惑。成为无漏大阿罗汉。现在说菩提不从因缘生,这样一来,王舍城的拘舍梨外道等所说的自然,反而成为第一要义。唯求佛的大慈,开发我心中不解的迷闷。

注一  大目键连,舍利弗,须菩提等过去都曾从沙然梵志学外道法。

注二  苦集灭道小乘四谛。

正文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译文  佛告诉阿难:就如城中的演若达多,假若他的狂性因缘,得到灭除,那么不狂性就自然而出。因缘和自然的道理,就推穷于此。

解  不狂性即是菩提,妄灭即是真显。所以说为自然。佛说狂性因缘,本非因缘。佛说歇即菩提,也不是自然。阿难不知,以因缘和自然,妄理推穷于此。岂不是荒谬!

正文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译文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来是自然的。本是自就必然是然。不然的话,就不是自.又是什么因缘?使他恐怖自己的头而发狂乱走。

正文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译文  若是自然的头,因缘之故而发狂,为什么不自然,因缘之故而失掉?头本来不曾失掉,而发狂恐怖妄出。头本来没有什么变易,哪里需要靠什么因缘?

正文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译文  要说狂本来是自然存在的,自己本来有狂怖存在,那么当其未狂的时候,狂性又潜藏在哪里呢?

正文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译文  要说不狂是自然存在的,头本来不曾有妄,那么为什么又发狂乱走呢?

正文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译文  若是悟到本来的头并没有失掉,认识到发狂乱走,因缘和自然,都属於戏论;所以我说:三缘断了,即是菩提心。

正文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译文  菩提心生,生灭心就灭。这只是与生相对而言灭。其实依然是生灭心〈注一〉,乘此心力,再进以伏除二障种子〈注二〉,细相生灭之心,此时才是灭生都尽〈注三〉,从此任运伏习。才算是无功用道〈注四〉。因为此时无功用道,似乎进乎自然,有个自然心生起来〈注五〉。然后乘此心力,进以伏除习气中最细生灭心,此时暂名为生灭心灭。其实仍然有微细念相,犹未尽除。乘此初心,进而再断除佛地习气一分,这时才是无生灭者〈注六〉,因为最后念相也没有了。此时任运成佛,毫无留碍,所以名为自然。犹如世间众相,杂和成一体会,名为和合性〈注七〉。不是和合的,就称为本然性〈注八〉。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都离,离合都不是〈注九〉。这才真正名为无戏论法。

注一  这是从悟后起修的次第,顿悟菩提之心,名为菩提心生,此时一事粗相生灭心仍然存在。必须乘此心力,逐渐伏除二障现行粗相生灭心。

注二  二障为所知障,烦恼障,菩提心生之后,渐渐伏除现行粗相生灭心,名为生灭心灭,就是现行粗生灭心,从此灭尽。菩萨登初信位开始伏现行生灭心,人初住位烦恼障现行先除掉。到了七住位时,所知障现行一齐除尽。

注三  此时因为是与生相对而言灭,其实依然是生灭心,所以说此生灭。必须乘此心力,再进而伏除二障种子。细相生灭心,待种子细相生灭心,一齐都尽,才算灭生俱尽。

注四  菩萨在十行位伏种子,到了初向位二障粗种先除,到了十向位时,二障细种一齐除尽。从此任运伏习,所以称为无功用道。

注五  到了无功用道时,似乎有个自然心生,于是乘此心力,而伏除习气中最细生灭心。此时才算生灭心灭,因为习气中最细生灭心,此时亦复灭尽。

注六  菩萨在四加位中伏习气,在登地以后,地地断习一分,到了等觉初心时已断习十一分尽。此时微细念相,犹未尽灭,故说此亦生灭。最后乘此初心,进断佛地习气一分,最后微细念相也断尽了,才能说是无生灭者。此时,当等觉后心,任运成佛。无复留碍,所以名为自然。

注七  上来两重自然,以自然成位。又两重生灭,以生灭成位。如以众药,和合成丸,所以名为和合性。

注八  聚药和合成丸,药尽而丸亦空,所以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

注九  开始说‘歇即菩提’,似乎有本然之意。然而菩提心生,生灭心灭,又似乎不是本然了。既后又说‘此但生灭’似乎又含有和合的意思,然而灭生俱尽,这一来和合的又不是和合了。灭生俱尽,无功用道,又似乎有本然的意思,但此后又说自然心生,生灭心灭。似乎又离了本然。以下又说‘此亦生灭’,似乎又有和合的意思,然而又说‘无生灭者,名为自然。’似乎又离开了和合,有离有合,犹是相对,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时现种习气都尽。即妄即真,一事无可离,无可合。一事和合因缘,与不和合自然等,种种虚妄计量所不能及,这时才真正是无戏论法。

解  理虽然可以顿悟,然而事必须渐修,此段经文详述修行成佛的途径。按照大乘菩萨成就的位次第一为干慧地。以下为十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四加位,十地位,和等觉位等共十多个位次。后文还要分别详细阐述每个位元次的修证情况。此暂略。

正文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译文  到了这个地步,菩提涅槃,还遥远得根。要不是你历劫辛勤的修证,虽然你能忆念持诵十方如来的十二部经,甚而了解到如恒沙这样多的大乘清净微妙的理论,也只不过在你的心中增加一些戏论而已。

解  从前永嘉觉禅师的证道歌中说:‘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选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现在一般专谈教理而不事修持的佛教徒;读了这段经文后,应当三思。

正文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

译文  你虽然谈说因缘自然,能决定明了,人间都称你,多闻第一〈注〉。你以此累劫多闻熏修的习惯,然而不能免除摩登伽的夹难。假若你自己有力量,又何须等我的佛顶神咒来解救你!

注  法华经中记佛与阿难,同于空王佛处发心,佛常勤精进,阿难常乐多闻。

正文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译文  摩登伽心,淫火登时就歇,不但淫火顿歇,而且马上得阿那含〈注一〉果。在我的佛法中,成就了精进林〈注二〉,爱河从此干枯,对你不再有钩牵,令你得到解脱。所以阿难!你虽然历劫忆持十方如来秘密深奥之法;微妙严净之理。但不如一日发心进修无漏胜业,免除憎爱两种苦。

注一  阿那含为小乘罗汉第三果,其意为不来,因为二果罗汉断了八十八品见惑,永远不来欲界受生,所以名为不来。

注二  在佛法中,精进修无漏胜业,永不休止,精进心犹如树林一望无际。

正文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译文  如摩登伽,过去生中为淫女,由于神咒之力,销灭了她的爱欲心。在佛法中,名性比丘尼。与罗侯〈注一〉的母亲耶输陀罗〈注二〉一样,同悟了过去生中的因,知道累世的因都是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的善业。或能出离爱欲的缠缚,或能得到佛的授记〈注三〉。你如何这样不上进,现在还在欺骗自己,逗留在观听当中?

注一  释迦佛的儿子名罗侯罗。

注二  释迦佛的妻子名耶输陀罗。

注三  在佛法中修行比较好的,可以得到佛的授记,预告他将来何时成佛。

正文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覆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译文  阿难及在会大众,听了佛的开示和教诲后,疑惑也销除了,心能悟解到实相〈注〉身心都得到从来不曾有过的轻安。于是阿难重新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对佛说:无上大悲的清净宝王!善于开解我的心,能以这样种种的因缘多方的便利而提示奖掖,导引这些沉冥的众生,超出生死轮回的苦海。

注  实相即是无戏论法,也就是一心三如来藏。和合非合即是主如来藏,本然非然即是不空如来藏,合然俱离即是空不空如来藏。离合俱非,唯是一心,超出一切分别颠倒戏论,所以那称为实相。

正文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译文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道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注一〉清净宝严,妙觉王刹〈注二〉。如来又责备多闻不见效果,不如实际修习。

注一  含育十方如来化身国土。初地菩萨,即可以同时在百亿世界化佛身度人。佛可以在无量世界化佛身度人。这个佛即是化身佛。

注二  清净宝严,妙觉王刹,为报身国土;报身佛上不同于化身佛土。化身佛土为佛随缘化度众生的地方,有缘时佛即现身出世,缘尽时佛即示现涅槃。佛土也是如此,显现成住坏空,有缘时佛土即存在,无缘时佛土即消灭。在化身土中,佛,菩萨,缘觉,声闻,众生同在,所以称为凡圣同居土。报身佛土为诸佛无量功德所成的国土,有始无终,长住不坏,其中以报身佛为主,国土无众生,无小乘,无地前菩萨,无十地以前菩萨,菩萨不登十地,不能生报身佛土。非法身大士,不能见报身佛土。所以释迦佛在华藏世界说华严泾时,百万人天,如聋如盲,耳不闻如来法音,眼不见如来宝相。就是因为华藏世界是报身佛土的缘故。报身佛土为佛的无量功德所成,佛的功德无量,所以佛土为永远不坏,报身佛土又称为实报庄严土。

正文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译文  我现在犹如旅泊之人,忽然遭遇了天王赐予华丽高广的房屋,虽然获得了大的房屋,但是要从门才能进入。

解  阿难现在仍在有学的阶段,所以前文释迦佛说他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因此阿难说虽然得了大的房屋,还不知门从哪里进去?

正文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译文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心,指示在会中这些在黑暗中的人,舍弃小乘,彻底获得如来能证得无余涅槃〈注一〉,从根本发心的道路,令有学者,怎样摄伏过去攀缘的妄心,得到陀罗尼,而进人成佛的知见。讲完这番话后,就五体投地的〈注二〉顶礼,在会中专心一致的等候佛的慈悲的指示。

注一  无余涅槃应该说是无余依涅槃。这是对小乘罗汉的有余依涅槃而言,因为小乘罗汉,依靠灭尽定的力量,可以免除分段生死,可是不能免除变易生死。只有佛的涅槃才能免除两种生死。

注二  这是佛教的一种礼拜形式,就是把身体和四肢一齐贴在地上,表示最大的恭敬。

正文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译文  其时,世尊怜悯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注一〉,及为将来佛灭度后,未法〈注二〉众生,能发菩提心者,开一条无上乘的妙修行路。于是宣示阿难及在会大众:你们决定发菩提心,于如来的妙三摩提〈注三〉不生疲倦:就应当先明白发菩提心的最初,两种决定不移的道理。

注一  声闻缘觉有定性的,有不定性的。定性声闻就是指永远固定在小乘中不求上进的罗汉。又称钝根罗汉。不定性声闻虽然在目前是小乘罗汉,可是随时有回向大乘的可能性。这里所说是专指不定性声闻而言,因为他们所发的菩提心,到现在还未固定,虽然他们还未证到四果,可是他们有回向到大乘的可能性。

注二  佛灭度后一千年内称为正法时期。此一时期中众生业障较轻,佛法也很兴盛,修行成就者多。佛灭度后第二个一千年中,称为像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众生的业障较前一时期为重,对佛法的信心也不如前一时期。同时,众生的福报和智慧都不如前一时期,修行成就的也较前一时期为少。佛灭度后两千年后称为未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众生的智慧和福报都狠低,天灾时起,战争不息。外道邪说昌盛,众生的业障深重,修行成就者很少。

注三  见第一卷中所释。

正文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译文  哪两种决定不移的道理呢?阿难!第一重道理是假若你们要想舍弃声闻乘而想修菩萨乘进入成佛的知见,那就应当审察详细考虑因地的发心和果地的觉〈注〉,到底是同还是异?

注  这是专指修行而言,在因地发心即是在因上发心,在果地的觉即是在果上的成就。

正文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译文  阿难!假若在因地上以生灭心为本修的因,而想求佛乘不生不灭的果,那就绝不可能。

正文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译文  就因为这个道理,你应当观照明确一切器世间〈注一〉可以造作的法,最后都要销灭。阿难!你观察世间可以造作的法〈注二〉,谁是永远不坏的?然而始终没有谁听见说过烂坏虚空的话,何以呢?因为虚空不是可以造作的法。因此就始终不坏。

注一  佛法分世间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一切天龙鬼神和人畜等生物都属于有情世间。一切无生命的事物都属于器世间注二  佛家泛称一切事物为法。可以造作的法,即泛指一切可以造作的事物。

解  前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以生灭心为因,要想求不生不灭的果,决不可能。所以佛在此处又特别指出什么是不可坏的因我们知道,六识的分别心离了尘境就不存在。因此就绝不何能用识心分别来作修行的因。而六根的根性从无始以来就没变动,因此就以虚空为例,证明根性犹如虚空,永远不变。

正文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译文  在你的身中,坚相就属于地,润湿就属于水,暖触就属于火,动摇就属于风,就是这四种缠缚,把你本来不动圆明周遍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正文  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译文  从始到终,一共五叠浑浊。何以名为浊?譬如清水,本来就很清洁。那些尘土和灰沙之类,本质是留碍的。两种体性天然就不可能相类。世间上有人,取这些尘土投在净水里,尘土失去了留碍的性质,水也失掉了清洁的性质,看起来汨然〈注〉一片,这就名为浊。你的浊共有五重,也就恰如这样。

注  汨然就是混浊不清的状貌。

正文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译文  阿难!你看见虚空遍十方界,空与见不可分,有见之处皆是空,有空之处无非见,空即是见,即有空名而无空体。见即是空,即有见名而无见觉。见与空交织妄成,这就是第一重浊,名为劫浊。

正文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译文  你的身现在取四大以为体。见闻觉知,壅塞了成为阻碍〈注〉。水火风土,旋转来令你能觉知。四大与你的觉性互相交织虚妄而成,这就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注  见不能超越色,听不能超越声,六根各有其局限性,在觉性中成为阻碍。

解  四大的特性成为阻碍,就是性织于大。四大本来无知,而六根各有觉,这就是大织于性,就是这样相互交织虚空而成众生的身见:又身见为一切众见之本,故名为见浊。

正文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译文  又你的心中,忆想认识和诵习〈注〉,由觉性产生知见,形容依于六尘而显现。离开六尘就没有相,离开本觉就没有性,两种矛盾,互相交织而成第三种浊,名为烦恼浊。

注  忆想是对过去而言,认识是对现在,诵习是对未来。

解  六识妄想,外托六尘而显现,所以六识离了尘就无相。内依六根而显发,所以六识离了觉就无性,离觉无性,即是性织于相。离尘无相,即是相织于性。相互交织而成烦恼浊。

正文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译文  又你在朝夕问,生灭永不停息,在你的知见上,每想长世间。可是业力的运转,却常常随著时间和空间而转移。两种矛盾交织而成第四重浊,名众生浊。

解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因此从朝至暮,念念相续。所以说:生灭不停。

正文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译文  你们的见闻觉知,本来没有不同的体性。但是这个体性被众尘隔开,无故从不同的地方产生。性中是相知的。然而在用中却相背〈注〉。性中是同,用中却是异,同异失准,相织成为虚妄。这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注  见闻觉知,本来是同一精明的体性,然而在用上,就各自分开。如见不能超色,听不能越声等。所以说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解  五阴就从五浊产生,色阴就产生于劫浊。若能超出劫浊,就可破色阴。受阴从见浊而生,若能超越见浊,就可以破受障。想阴生于烦恼浊,若能超越烦恼浊,就可以破想阴。行阴生于众生浊,若能超出众生浊,就可破行阴。识阴生于命浊,若能超出命浊,即可以破识阴。后文还有详细的阐发。

正文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译文  阿难!你现在要想令见闻觉知,远契合于如来的常乐我净。就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注一〉。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注二〉。得见元明觉照,无生灭的本性。以此为因地初心,然后再圆成果地修证。

注一  死生根本有二:一是妄本,就是六识,六识离了尘就无相,属于生灭心,和如来不生灭的果德不合,所以不能用为因地的初心。二为真本,即是六根中的觉性。这个觉性虽然含有不生灭的性能,可是它与四大六尘六识等相织成为浊相。必须以湛旋其虚妄,湛即是不动。旋即是转。

注二  眼不观色,耳不闻声,六根久湛不动自然能转虚妄而灭生死。但仍不是能断生死。只不过暂伏二障现行,得见元明觉性而已。

解  依本觉故,而有始觉。此为真无生灭性,而与佛的常乐我净契合。故可以用为因地的初心。菩萨登十信位才能双伏二障行,到十住位可以全除现行,到了十行位就伏二障微细种子。以后一直到等觉妙觉,才现行种子一切习气都尽,无妄可断,无真可证,因圆果满,究竟成佛。

正文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译文  如澄浊水一样,贮于静止的器皿中。静久不动,沙土自然下沉。于是清水现前,这时名为初伏客尘烦恼〈注一〉。最后。去泥纯水〈注二〉,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事变现不为烦恼〈注三〉,皆合于涅槃清净妙德。

注一  得元明觉,为因地心。菩萨登十信位后,双伏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所以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因为现行不停,如客如尘故。

注二  即得因地心后,然后渐次伏除,使现行和种子习气都尽,圆满果地修证。即如去泥纯水。

注三 无真不圆,无妄不尽。永断根本无明,是为明相精纯。还度一切众生,一切烦恼,都成为妙用。犹如以金作为器具,器器都是纯金,所以皆合于涅槃清净妙德。

正文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译文  第二重道理就是,你们确定要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心,决定弃舍一切有为法。就应当详细审察烦恼根本,从无始以来,发业〈注一〉和润生〈注二〉,是谁所作?是谁所受?

注一  发业就是业力的启发,如因缘中过去的无明为因,现在的爱取为缘。

注二  与生命俱来的烦恼,润其业种,使其受生。如前所谈入胎时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即是。

正文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译文  阿难!你修菩提假若不仔细观察烦恼的根本,你就不能知道虚妄的根尘,何处是颠倒的?若是颠倒之处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降伏它,取如来的佛位呢,阿难!你看世间解结的人,要是不见到结在哪里?又怎么能解呢?没有听到过,虚空被你毁裂。为什么呢?虚空没有形相,自然没有结可解。

解  纯真之心,离了一事虚妄相,离了虚妄相,自不见有起处,自应无妄可断。故以无结可解作为比喻。虚空不能毁裂,就表示离于生灭,守于真常。守于真常,即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全部销落。这时,还有什么烦恼可断?有什么根可除呢?

正文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译文  就你现前的眼耳鼻舌,以及身心:就是六个贼媒。自己劫走自己家里的财宝。因此之故,从无始以来,众生与世界,永远缠缚在一起,所以不能超越外界的器世间〈注〉。

注  释见前。

正文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译文  阿难!怎样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是对时间而言,界为方位,是对空间而言。你现在应当知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再加以上下两方称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空间的方位有十。时间的流数有三。一切众生,就在这空间和时间相互虚妄交织而成。众生也就在这当中迁移转化,与世界相涉人。

解  没有时间则空间无所依,没有空间则时间无所显。。外世界与身中牵涉而有前后左右,转换不定。时间则过去现在和未来迁流不息。以时间涉人空间,于是空间中亦包含时间。以空间涉入时间,于是在时间中亦包含空间。

正文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译文  就空间而言,虽然说有十方,实有定位可以表明,然而世间只说东西南北,上下没有定位〈注一〉,中间没有定方〈注二〉,四个数一定要明确,与时间相涉人。

注二  因为四方都有上下,所以上下没有定方。

正文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译文  三四四三〈注一〉,宛转成为十二,流变为二叠〈注二〉,变为一十百千〈注三〉。这样在六根之中,名各功德〈注四〉有一千二百。

注一  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与空间的四方相乘成为十二。

注二  三四十二为第一叠,依十二的数,从本流末,变少为多成二叠,到第三叠。

注三  第一叠空间和时间相涉入成为十二,第二叠再涉入十方中间成为一百二十。第三叠又和时间相涉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每世又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共为九世,加以现前一念共成为十。因此第二鲁再和十相涉人就成为一千二百。

注四  功德是就觉知之性而言,功就是能,德就是用。

正文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译文  阿难!你再从此中,评定优劣。

正文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译文  如眼的观看,后面是暗,前方是明,前方是全明,后方是全暗。左右两方,可以看见三分之二。统计眼根的作用,功德就不全,三分可以说是功〈注〉,一分没有德。应当知道,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注  前面已经讲过,功就是能,德就是用。眼根观看的能力本来是全的,但是在作用上不能看见后方,左右各缺少三分之一,所以眼根的功德,就只有三分之二,只有八百功德。

正文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译文  如耳根的听闻,十方都没有遗漏。动时无论远近,静时没有边际。应当知道耳根是圆满了一千二百功德的。

正文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译文  如鼻根的作用是嗅闻,兼通出入息。有出有人,惟独缺乏当中交接之际〈注〉,仔细检验鼻根的作用,三分缺一,所以应当知道鼻根只有八百功德。

注  鼻的作用有二,一是嗅闻,二是出入息。惟独在出入息交接之际停止作用,所以鼻根的功德缺少二分之一。

正文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译文  如舌根宣扬,可以尽一切时间和和出世间的智慧言语,尽管言语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方向,可是理可以辩驳无穷。应当知道,舌根是圆满了一千二百功德的。

正文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译文  如身根的觉触,从违顺两种情况产生,但要与其它的物相合时才有感觉,相离时就不能知。离只有一境,而合就双通两境。从身根检验,三分缺一,故知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正文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译文  如意根在静默中包容了十方三世,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无论圣也好,凡也好,无不包容,尽其边际。应当知道,意根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正文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译文  阿难!你现在要想逆生死欲流,返穷欲流的根源,达到本来不生灭的境地。当检验目前这六种能受用的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通?假若能从此悟到圆通的根源,使无始以来的纵妄业流,循圆通与不同根,逆流还原。其效果犹如注  循圆通根与不圆通相较,其差异犹如一日与一劫加倍相比。

解  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心所显现,无论在任何一界,逆流而上,返还到一念无明未动之前,即是本来不动,周遍圆满的妙明真心。

正文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译文  我现在详细显示六根中圆明清净本来所具足的功德数量,就是这样!随你详细的选择一个可以深入的门路。我会发明其中的渐次关系,帮助你修行前进。本来,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都能得到圆满的无上菩提。这当中也没有什么优劣可分。但你的智慧低劣,不能在其中,圆满自在的智慧。所以我详细宣讲,令你能够从一门深人,只要你能从一门永绝妄想,那时六个能知觉的根,都会一时全得到清净。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译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