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也名《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宗立宗的三大经典之一。以韦提希的因缘,阐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以观念西方净土作为接引众生的法门之一。对《观无量寿经》弘传与注疏的祖师,从其被翻译出来的那一时间直到现在,不下百千万人,著名的有魏晋时期的庐山慧远,集众修学净土《十六观》;隋朝净影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①】,嘉祥吉藏的《观无量寿经义疏》【②】,天台智者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③】;唐朝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④】;唐朝法聪的《释观无量寿佛经记》【⑤】;宋朝元照的《观无量寿佛经义疏》【⑥】,四明知礼的《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⑦】等。如果以宗派而论,则有净土本宗的祖师,三论宗的祖师与天台宗的祖师等。大略的阅读了这些祖师的注疏,发现嘉祥吉藏的经疏最富有深意。
吉藏,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以龙树中观学破邪显正的方式,论述佛教的教法、教义。对于《观无量寿经》,他采取同样的方式阐述与辨析。对后来的人理解净土三经的《观无量寿经》,作了最好的辨析。
本人试着从净土佛、国土、众生等这几个净土宗争议最多的问题进行认真解读,以此论述一下吉藏对净土的一些看法。
吉藏,俗姓安,安息国(现今伊朗)人。先祖为了躲避世俗的仇恨,移居到南海,立家于交广(现今越南与广西)之间,后来又迁居到了金陵(现今江苏南京)生下了吉藏,时为梁武帝太清三年(549)。
据唐道宣律师《续高僧传》的记载:年少时期的吉藏,由于家族父亲的信佛,而见到了当时的三藏法师真谛。当真谛见到吉藏时,问其所怀,而为之取名吉藏【⑧】。这次面会,在年少的吉藏心中埋下了出家的种子。
这时,父亲出家,取法名道谅。史料上记载了道谅法师出家后学佛的相状:
父后出家,名为道谅。精勤自拔,苦节少伦。乞食、听法,以为常业。每日持钵将还,跣足入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方始进之。乃至涕唾便利,皆先以手承取,施应食众生,然后远弃。其笃谨之行,初无中失。【⑨】
道谅法师出家后,精勤修学佛法,以苦行作为日常的行仪,经常乞食、听法。每日乞食持钵回来,总是赤脚入塔中,以食供养其中所有的佛像,然后分施给其他人,之后方才进食。甚至是涕唾、便利,也要起相应的利益。这种虔诚的学佛方式,同样影响了吉藏。不仅如此,道谅法师还经常带吉藏到兴皇寺听道朗讲经,吉藏是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对于所听闻的佛法,当下就领悟与理解,犹若天真一般。种种的行为,奠定了吉藏的出家因缘。
七岁时,吉藏投于道朗法师门下出家,直到十九岁。十三年中,吉藏是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谘禀,妙达指归;论难所标,独高伦次;词吐赡逸,弘裕多奇。【⑩】十九岁时,就已经处众讲法,在当时的金陵,就小有名声。受具足戒后,成了一位真正的大僧,声望与学问就更高的。当时的陈桂阳王就因钦慕吉藏的风采,对于吉藏所说的言辞,是钦味奉之。
隋朝平定百越(现今浙江),吉藏东游来到的秦望山(现今浙江绍兴),止住在秦望山的嘉祥寺,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据史料的记载,吉藏所住的嘉祥寺,禹穴成市,问道千余。[11]成为当时的一大光景。
在此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成就了后来著书之多与论辩之精的吉藏。据记载:陈隋废兴,江阴凌乱,道俗波迸,各弃城邑。于是吉藏率其所属,往当时的各各寺中,但是文疏并皆收聚,置于三间堂内。到了平定后,方洮简之。所以唐朝道宣称赞吉藏说:目学之长,勿过于藏。注引宏广,咸由此焉。[12]
隋朝的皇帝是大兴佛事的皇帝。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18),敕令于五岳各建佛寺一所。又于开皇四年(522),敕令在襄阳、随州、江陵、晋阳四地建造佛寺,并于每年国忌日设斋行道。如此等等。炀帝杨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在当时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杨州建立四道场,聘请当时佛道两家有名声的大德入住弘法。所谓的四道场是指慧日寺与法云寺,玉清观与金洞观。据唐道宣的记载:道场慧日、法云,广陈释侣;玉清、金洞,备引李宗。一艺有称,三征别馆。*轮常转,慧炬恒明。[13]在两佛寺中,聚集了当时江南佛教界的著名人物,如慧越、法安、智炬等。
开皇末年,吉藏以名解著功,而被召入到慧日寺,给予特殊的礼遇。晋王杨广到京师长安时,建日严寺,又别请吉藏等入住于中。本身在江南一带就盛有名气的吉藏,到了长安之后,又与当时的名流相交,更是名声内外。据道安记载吉藏初到长安时的情景:既初登京辇,道俗云奔,见其状,则傲岸出群;听其言,则钟鼓雷动。[14]从此以后,吉藏弘法利生,著书立说,兼与当时的名流相交,俨然是当时长安的宗教领袖。
仁寿元年(601)后,50多岁的吉藏,名声与学问更是到了人生的最高峰,受到的特殊礼遇不说,更是受到社会名流的敬仰与倾慕。隋齐王杨暕就是其中之一。
据道宣记载:齐王杨暕对于吉藏是一见欣至,但不知吉藏的学问与内涵有深,而特别办了一场辩论会,延请了当时的名流论士六十多人,吉藏开头的一番陈辞,就让当时的人同叹称美。其言如是:以有怯之心,登无畏之座,用木讷之口,释解颐之谈[15]寥寥数百句,令在场的人无不折服。又与当时在场自号三国论师的僧粲辩论之后,更使齐王杨暕稽首礼谢永归师傅,并供养吉祥尘尾,及诸衣物。[16]
大业初年(605),吉藏已经写了二千部《法华经》。隋朝历史结束时,吉藏又造佛像二十五尊,舍房安置,自处卑室,早晚竭诚礼忏。又另外安置普贤菩萨像,如前所作,日日躬对坐禅,观实相理。镇累年纪,不替于兹。[17]
大唐的历史开始时,吉藏已经70多岁。唐高祖李渊初入长安,召见佛教名流,准备虔化门下时,众人推举吉藏,而吉藏以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道俗庆赖,仰泽穹旻。[18]而劝勉高祖,受到高祖的礼敬与厚待。
武德初年(618-620)期间,吉藏曾被任命为十大德之一,以纲维法务。受请入住实际与定水二寺。后应齐王元吉之邀请移住延兴寺。年事已高的吉藏,因经年的疾病缠身于武德六年(623)五月,圆寂于实际寺,终年七十五岁。在圆寂之前,写下了令学三论的人无不称叹的《死不怖论》:
略举十门,以为自慰。夫含齿戴发,无不爱生而畏死者,不体之故也;夫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宜应泣生,不应怖死。[19]
吉藏圆寂后,遗命露骸,藏于终南山至相寺的石龛中。东宫以下的诸王公等,并致书慰问,并赠钱帛。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曾为写书说:
诸行无常。藏法师道济三乘,名高十地。惟怀弘于《般若》,辩囿包于解脱。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岂意湛露晞晨,业风飘世,长辞奈苑,遽掩松门。兼以情切绪言,见存遗旨,迹留人往,弥用凄伤![20]
吉藏法师的一生影响了一代的人,他的成就是以后三论宗后人无法比拟的。虽然如此,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据以其同时代的道宣言吉藏:爱狎风流,不拘检约。贞素之识,或所讥焉。加又纵达论宗,颇怀简略。御众之德,非其所长。其一生讲三论一百多遍,《法华经》三百多遍,《大品经》、《大智论论》《华严经》《维摩诘经》等,各数十遍。
吉藏,唐道宣律师撰《续高僧传》,将其列入义解篇中。由此可以知道,吉藏法师对于佛法的教理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据史料的记载,吉藏一生有经疏论著有四十多部,牵涉到的学说有七、八之多,如早期的涅槃学、成实学、毗昙学,后期的天台学、华严学、净土学等。如是列表如下:
吉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在从他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当时佛教各各学派的思想都有一定的涉及与研究。如天台学的《法华经》,涅槃学的《涅槃经》等。就是对于当时在长安比较盛行的净土学,也有一定的研究,并对其作了注疏。其注疏有二,一是对《无量寿经》的注疏,名为《无量寿经疏》;二是对《观无量寿佛经》的注疏,称为《观无量寿佛经疏》。其中,《无量寿经疏》,只是对《无量寿经》作了简单的文字解释;而《观无量寿佛经疏》则不同于《无量寿经疏》那样,只是文字解释,而是更深一步以中观不二的思想诠释无量寿佛国净土的净佛国土。其在序文中言: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绝净秽之域。至妙之门,非百是所是,亦非百非所非。真虚之道,非有心之所托,亦非无心之所会。非能非所,是秽亦净。以不二而二,有本迹之称,存净秽之教,此是随缘之意应物之门。缘既有多种,教亦恒沙莫算。身复非一,土亦有胜劣不同。或现秽质,令生厌心;或示净处,使修胜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恶缘,厌累苦之世,欣胜乐之地。由是佛现金台,示十方界净妙之国,令此今缘,撰取所乐。夫人情感安养极乐,如来广说正净土依正胜果,正业妙因,故此经以不二为体。[22]
从以上的序文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吉藏所著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是以中观的不二法为体,阐述西方极乐净土的净佛国土。以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方面阐述吉藏对净土的看法:一、论净土阿弥陀佛之身;二、论净土阿弥陀佛之寿量;三、论阿弥陀佛之国土;四、论阿弥陀佛之依正庄严;五、论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因缘。
(一)论净土阿弥陀佛之身
佛有三身,所谓法、报、化三身。《金光明经》言:一切如来有三种身,菩萨摩诃萨皆应当知。何者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23]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言:佛有三种:一者、法身佛,二者、报佛,三者、化佛。[24] 吉藏针对佛有三身,而提出从差别、无差别与说法、不说法两个方面论断阿弥陀佛之身的问题。首先,从说法与不说法方面言:
若论法佛本无相,何说不说?修成佛无声,亦无说义;应化不真,复无说法。而复得言,三佛说法。以不声声,是法佛说。何者不声声?是法佛说不声即是。法佛岂有音声之外,别有法佛?故音声即不音声,不音声者即音声,故法佛说。修成佛说者,应化色声是修成佛用,故云说。化佛说者,化是音声,有诠辨之用,故云化佛说。[25]
这里所提到的法佛则是指法身佛,修成佛则指报身佛,应化佛指应身佛。在这里,吉藏提出如果不说的方面讲,法身佛本来无相,就不应该有说与不说的说法;而修成的报身佛无声,则没有说的意思;应化而成的化身佛,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就更没有说法的意义。但也可以说三身都有说法。所谓以法身佛以无声之声而演说佛法,即法身佛与音声不二;而报身佛说法则以发生在化身佛上的功用称为说法;化身佛化导众生以音声,有诠明辩析的作用,可以称为化身佛说法。
从差别与无差别方面言,则有不说之理,如吉藏所言:
开避无差别、差别论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说。何者?二佛非色声之相,故云不说。[26]
从差别与无差别方面说,法身佛与报身佛,均无说法。以二佛没有色相与声相,所以无说。那么,从中就这样的一个问题,西方的阿弥陀佛是以何身说法呢?吉藏依据前面所说的三佛说与不说为根据,提出阿弥陀佛通三佛的说法。其言:
以无量寿通三佛。何者?法佛非彼此边量可度,故强名无量。修成佛寿量同虚空,故云无量寿。应佛无量者,若通论门,众生无量,垂迹何尽。如《大经》[27]十三愿云:云何舍慈悲,永入于涅槃?别论弥陀者,广大愿造土。寿长远,三乘凡夫不能测量,故云无量。[28]
依据吉藏的解释,无量寿的阿弥陀佛以法身无处不在,并非彼此间的边量可以测度,所以强名为无量。而修成的报身佛寿量同于虚空,也就无量寿了。而应化身的阿弥陀佛从通别两方面论,同样是无量。依据以上的说法,阿弥陀佛的三身皆是无量。即是吉藏所言的身复非一三身无量。
(二)论净土阿弥陀佛之寿量
阿弥陀佛,汉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从字面的意思上讲,阿弥陀佛的寿量是无量的。而依据佛经的记载,阿弥陀佛是有量寿的。如《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记载:
佛言:善男子!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亿劫,当有终极。善男子!当来广远不可计劫,阿弥陀佛当般涅槃,般涅槃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29]
既然阿弥陀佛是有寿量的,那么为什么称无量寿呢?关于这个问题,吉藏在《观无量寿经疏》中,提出以四句的方式诠释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义。所谓:一、寿无量称无量寿;二、寿有量称有量寿;三、寿无量而称量;四、寿有量称无量寿。对此,他还做了详细的解释,如下:
二句可解如前。寿实无量,依实为名,故寿无量,名无量寿;二者、如来应身寿有量,依实称有量,故寿有量,名有量也。言寿无量名有量者,如《金光明》及《法华》。《金光明》云:虚空分齐,尚可尽边。无有能知,释尊寿命。此寿命无量,而云《寿量品》。法华亦尔。始不见其边,终不见其际。如肇师所明:随之不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故经云:是阿逸多不知寿量始终,而云《寿量品》。故寿无量,而称有量也。寿有量而称无量者,即是此经。外国云阿弥陀,此云无量寿。然佛寿实有量。此佛寿半阎浮提微尘数劫灭度,观音补处。观音灭度后势至补处,故寿有量,而称无量寿也。[30]
吉藏从实相的法身角度上解释阿弥陀佛的寿量实是无量,也就是前面所言:法佛非彼此边量可度,故强名无量。而如来的应化之身则是有寿量的。而所谓寿无量名有量,则引《金光明经》与《法华经》的内容作为论证。寿有量而称无量寿,是因为佛寿半阎浮提微尘数劫,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所以称为无量寿。针对这种说法的成立,吉藏还举了大海水的比喻:
恒河水亦无量,大海水亦无量,小分无量。今弥陀无量者,小分无量也。又称无量,对此土短促,故云无量也。又称无量寿者,声闻、缘觉二乘,不能思量此佛寿命,故云无量寿,非彼佛寿实无量也。[31]
以恒河水与大海水作对比,得出洹河水的无量是小分的无量。以此推理,将极乐净土与娑婆世界作对比,得出阿弥陀的无量,是小分的无量。这是其一。其二,阿弥陀的量寿,是声闻、缘觉的二乘人所不能思量的,所以称为无量寿。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吉藏看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有量的。
(三)论阿弥陀佛之国土
佛国净土,主要由佛陀,众生与器世间之物三者组合而成。前面二章论述了净土之佛陀,这一章结,主要论述佛国中的净土。对于净土,吉藏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极乐国土是应非报
极乐世界,与吉藏同时代的天台学智者大师就有四种净土的说法,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智者大师认为西方的极乐净土是凡圣同居土。吉藏在阐明自己的净土思想时,先阐述了当时南北二地的人的说法。
一、江南师云是报土。何者?以破折性空位中,以四十八愿所造故也;二、北地人云:八地以上法身位,以愿所造,故云报土。[32]
江南与北地的论师都认为西方极乐佛国是报土,只是在对于阿弥陀的位次上有不同的看法。江南师认为西方净土是阿弥陀在破折性空位中,以四十八大愿所造的。北地论师则认为只有八地以上的法身位菩萨才有资格以愿造土,所以极乐为报土。对于这二地论师的说法,吉藏持有相同的看法,又提出不同的看法。首先,他认同极乐净土是报土,其根据有二:一是从通门论,二是从迹门论。如下所示:
通门为论,无非酬因,可云报土。
就迹为论,在凡夫地,以愿造土,可云报土。故《双卷》对阿难言,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今在无量寿世界。[33]
从通门上说,阿弥陀佛的净土无非是成就众生的因而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是报土。从迹门论,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在凡夫地时,以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的净土,可以说是报土。同时,他还言道若就所化、修因,往生义为论,可为报土的说法。以上是吉藏认同净土为报土的依据。在认为净土是报土的同时,吉藏从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的本门而论,提出净土的化土说。其言:
若论本门,此菩萨位居邻极,无更造业,唯是应现,依正两报。故《双卷》云:成佛今时,七宝为地,自然而生。此乃是愿力乍,应成佛之时方始生,非如论师成佛今前,预生土体。其中众生为所化。又彼经云:生天生人等,皆胜于天人诸类。不云净土事,因时预有也。故知应土,亦是分段。[34]
从相对于迹门的本门而言,法藏比丘位居法身,没有造业的因缘,而所成就的净土应当只是应化而成就的依正二报。依报是极乐净土与不退众生,正报则是阿弥陀佛清净庄严。这了证实这种说法的成立,吉藏引证《无量寿经》中的两处经文作了证明: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35]
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36]
依据以上的经典论证,吉藏提出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成佛之后,以愿力成就来化导众生而成就是净土,应是应土。众生是往生应土中也。
2、众生为分段生死摄
生死,在佛教中分为二种:一是分段生死,二是变易生死。对于分段生死,《大乘义章》的解释: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称死。[37]吉藏在《胜鬘宝窟》中的解释是: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也。[38]结合二者说法,所谓的分段生死指众生在六道中,以生为始,以死为终,其中存在色形与寿期的有一定限制粗报,名为分段生死。而变易生死,又名不思议生死。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萨,以无漏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所招感三界外的殊胜细妙的果报身。
在吉藏以前,关于往生净土的众生同样有二种不同的看法:
一云:在凡夫浅位所行因得故,报不得为胜,故是分段。二、北地云:是变易摄故,何者?此菩萨既在八地上,深位之所行所造,故云不思议变易报也。[39]
这里所说的凡夫或菩萨,都是指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持往生的众生为分段的人,以往生的众生法藏比丘是凡夫,处于浅位所行的因而所得的果报不可能殊胜,所以为分段生死。而持为变易生死的北地人,则以法藏菩萨在八地以上,净土是法藏在深位时的所行与所造,都是属于殊胜的,所以法藏比丘为不思议变易报。
吉藏对于前面所说的两种说法,直接肯定自己的观点为阿弥陀佛为分段生死。理由很简单,以未成佛前的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时为国王,而发心出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这是其一;其二,以法藏比丘在极乐国土的寿命虽然是无量,但终究有结束的时间。以这两种理由而确定极乐国土的众生为分段生死。
吉藏法师是个说法相当圆融的人,对于极乐众生是属于什么生死,同样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前面只是一种一般人都可以思维得出的结论。而后面的这种说法,则是以中观不二的思想来阐述:
然分段与变易不可定判。何者?秽则净,净则秽,分段与变易亦尔。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净秽因缘,二生死因缘不相离。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40]
分段与变易是没有定性的,如同净土与秽土二者不相离,净土即秽土,秽土即是净土;依此推理,分段与变易不二,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吉藏又以五句分法的方式诠释,如下:
若就报应净秽各论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秽后净,二、先净后秽,三、先后俱净,四、先后俱秽,五、先后杂会。今就一事示之,余类可解。先秽后净者,如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岂非先秽,佛现中后即为净乎。且置远事,示以近事。我先不云乎:今此娑婆,弥勒佛变为净土。余即是寻之。此即五句,报应皆具,所以合论为十句。[41]
五句即指先秽后净、先净后秽、先后俱净、先后俱秽、先后杂会。而所谓的先秽后净,举佛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分析这句话,娑婆世界本是秽土,而释迦佛在娑婆示现成佛后,令秽土成净土。而先净后秽,则以娑婆秽土在弥勒成佛时变成净土。由此得知,所谓的净秽是不具决定性的,所以吉藏得出净秽不二的净土观。同样的,所谓众生的生死也是不具有决定性,而变易与分段亦是不二。
3、净土在三界内
净土是在三界内,亦或是在三界外,这个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以前就存在着。有学者认为净土在三界外,并不为三界所摄。理由是以世亲菩萨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言: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42]净土正是具足这三个方面无欲、地居、有色,相对应的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所以净土在三界外。而另一方的江南论师则以往生的众生还没有断尽三界内的烦恼,用所断烦恼与感果的不同,所以在三界内。
吉藏赞同净土非三界外的说法,但他认为净土在三界内的说法太为笼统。他认为应当以方便生与实生为论,可以说有方便三界与实生三界。但如果以断烦恼而言,净土应该在三界内。由是他引《无量寿经》中佛与阿难的对话作论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43]
通过阿难与世尊的对话,吉藏得出行业果报的不可思议,而众生正是以功德善力住于行业地三界。依此,吉藏认为净土在三界内。
(四)论往生净土的因缘
《无量寿经》中,记载着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时候发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极乐净土。那么,往生净土的方法就可以说有四十八种。在《佛说阿弥陀经》有言一七日中念佛至一心不乱可得往生西方净土。有净宗祖师提出以信、愿、行三法具足得生净土。《观无量寿经》以修三种善与修十六观得生净土。如是种种。于此种种说法,吉藏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不同意的说法,在其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三种往生净土的方法。分别如示:一、念佛三昧,二、修三种善。三、修十六观。分析如下。
1、念佛三昧往生净土
念佛,早在吉藏以前,就有二种念佛的方式,一是念佛法身,即如须菩提尊者在石室当中,端坐念诸法的实相,名念佛法身;二是念佛生身,即念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之所以念佛三昧可以往生净土,吉藏认为念佛三昧可以遍治一切。他举出治有五种对治、转治、增治、别治与总治。对治即瞋教慈悲观等,总治亦名遍治,遍治即念佛三昧。而引《大智度论》中:余三昧或治瞋不治贪,或治三毒不治业,或治业不治报。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治三毒,遍治三障。[44]依据这样的说法,吉藏得出如此结论:
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观三昧,即生彼净土。[45]
不仅如此,吉藏还将念佛三昧作了通、别二种划分。将念佛名称为别念佛三昧;将念佛国土、树木,乃至念佛等,通念净土的依正庄严,名通念佛三昧。并且,他还言: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而念净土的树、水,同样可以往生。
2、修三福善往生净土
修三福善往生西方净土,这是《观无量寿经》中明文记载的经文。对于这段经文,古今千百年来,佛教祖师有种种的论断。同样,吉藏也有自己的看法。《观无量寿佛经》言: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道;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46]
吉藏认为第一福是世间的凡夫善,第二福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为什么呢?他自己解释说:第一福中虽然言孝养父母,修行十善,而没有受三归五戒,从第二福开始明三归五戒,所以是世间凡夫善,也称旧善。第二福是佛客善,也称佛法小乘善。第三、发菩提心,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所以是大乘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这三种福,摄尽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而这三种善正是生净土的因。他解释说:
三种善生三种净土,上品善生上品净土,中品善生中品净土,下品善生下品净土。自有三种善生一种净土。今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生西方弥陀净土。[47]
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此心亦净。此三种心皆净,故得土亦净。若得此心,只此则是西方净土。[48]
吉藏认为修三种福都是以清净心做为基础,所以能够基此而往生西方净土。
3、修十六观往生净土
十六观,主要是观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从观无量寿佛国的树、池到观国中的佛及菩萨。而这十六观的每一观都是往生净土的因,即是说有十六种往生净土的方式。我们知道观佛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而观国土中的树、水为什么也可以往生净土呢?吉藏的说法是:
此是佛依果,佛无漏业所起。此树是佛树,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则是念佛。此之地水柔软微妙,不如此间地水此之地水,微妙清净,如梦如幻。只依不异正,正不异依。依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识依正即识不依正。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49]
吉藏以中观不二的思想运用到净土佛国中来。他以依正不二的思想解释净土的树、地、水。他认为净土的地水都是佛无漏业所起。地水是佛的地水,树是佛的树。而佛与地水本自不二,正依无别。所以修十六种观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吉藏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净土的种种观点,而这些观点中的许多说法,对于后来学净土的人有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如净土中的佛的寿命是有量的,佛国是化土,众生是分段生死所摄,而净土在三界内等。这些说法令后来净土宗的学人不得不思考其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对应这种说法等等。
这篇论文,只是诠释一下三论宗的前人是如何看待佛国净土的,对于净土都有哪些观点与看法。从对吉藏《观无量寿经疏》的标点到解读,令我能够有幸记录、学习并思考了三论学人净土的看法。从中也大略的明白几件事实,如在唐朝时期的净土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思想方面也并没有完备。而同时代的祖师对于佛国净土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有人提出异议。而三论宗虽然盛行于当时,而对于净土思想同样有着不同的见地。所以从中观的角度认识净土,有点难。但中观的不二思想,绝对可以成就净土佛国。
(责任校对:行空)
【①】《大正藏》第37册。
【②】《大正藏》第37册。
【③】《大正藏》第37册。
【④】《大正藏》第37册。
【⑤】《卐续藏》第22册。
【⑥】《大正藏》第37册
【⑦】《卐续藏》第22册。
【⑧】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1,《大正藏》第50册,第513页下。
【⑨】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1,《大正藏》第50册,第513页下。
【⑩】《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1]《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2]《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下。
[13]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5,《大正藏》第50册,第549页中。
[14]《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上。
[15]《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6]《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7]《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8]《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19]《大正藏》第50册,第515页上。
[20]《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下。
[21] 以上内容的一部分来源于日本元兴寺安远律师著《三论宗章疏》,及现存于《大正藏》与《续藏经》的所收集吉藏论著。
[22]《大正藏》第37册,第233页中。
[23]《大正藏》第16册,第362页中。
[24]《大正藏》第25册,第784页中。
[25]《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上。
[26]《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上。
[27] 此指《无量寿经》。
[28]《大正藏》第37册,第234页中。
[29]《大正藏》第12册,第357页上。
[30]《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上。
[31]《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上。
[32]《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3]《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4]《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上。
[35]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上。
[36]《大正藏》第12册,第271页中。
[37]《大乘义章》卷八,《大正藏》第44册,第615页下。
[38] 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第37册,第48页下。
[39]《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0]《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1]《大正藏》第37册,第235页中。
[42] 这种说法,在《大智度论》卷37中也有言: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
[43]《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上。
[44]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下。
[45]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38页下。
[46]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1页下。
[47]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1页下。
[48]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1页下。
[49] 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第242页下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