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别解脱戒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1-17 11:38:19作者:大悲网

学习佛法的时候,总会碰到不太理解的词语,这个时候师兄要做的就是要先了解它的意思,比如佛教的戒律——别解脱戒,因为是师兄肯定要遵守的,所以对别解脱戒的意思要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别解脱戒是什么意思

别解脱戒的戒体,就所缘境而言其数无量。例如受不杀生戒,对每一有情俱发一不杀戒。有情无量,不杀戒亦无量。但归纳起来,总归不杀。因为可以总集摄持,故有戒相可以辨别。佛教七众弟子,即由所受别解脱戒的不同而安立。如受近事戒者的便为近事,乃至受比丘戒的便为比丘。七众别解脱戒,连近住戒在内,共有八种戒相: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女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近事戒;七、近事女戒;八、近住戒。比丘转根为比丘尼时,不舍比丘戒便得比丘尼戒;比丘尼转为比丘亦同,故说比丘戒与比丘尼戒同一体性。沙弥戒与沙弥尼戒,近事戒与近事女戒,以同上的理由,也同一体性。正学女戒,即包含在沙弥尼戒内,故七众别解脱戒,实际只有四种:一、比丘戒、比丘尼戒;二、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三、近事戒、近事女戒;四、近住戒。

近事、近事女所受有五戒,广如《优婆塞五戒相经》等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说:近事律仪三支所摄:一、受远离最胜损他事支;二、违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杀生损他生命,不与取损他财物,欲邪行损他眷属,故不杀生、不不与取、不欲邪行,为第一支所摄。由有妄语,犯戒覆藏,不肯忏悔,即不能重修戒,故不妄语为第二支所摄。若饮酒便易犯戒,故不饮诸酒为第三支所摄。不杀生、不不与取、不欲邪行、不妄语、不饮酒,为近事五戒。近事女五戒同。

别解脱戒是什么意思

近住戒亦名八关斋戒。有人不能终身持戒的,就受近住戒,只持一昼夜。过了一昼夜后,要再持又可再受。因为受持的时间短,所以要求比五戒高,一切要如阿罗汉。近住戒有八条,就是将五戒的“不欲邪行”改为“不非梵行”,加上“不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等三条共为八条。广如《佛说斋经》、《八关斋经》、《优婆夷堕舍迦经》等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说近住律仪五支所摄:一、受远离损害他支,即不杀生、不不与取;二、受远离损害自他支,即不非梵行;三、违越所受重修行支,即不妄语;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即不涂饰香鬘等以下三条;五、不坏正念支,即不饮诸酒。

沙弥戒相,如《沙弥十戒法并威仪》说。沙弥尼戒相,如《沙弥尼戒经》说。沙弥、沙弥尼所受有十戒,就是近住八戒,将“不涂饰香鬘”与“不歌舞观听”开为二条,再加上“不受畜金银等宝”,共为十戒。此十戒开为三十三,再加“舍在家相”,“取出家相”,“请和尚法”,共为沙弥应受持的三十六法。此十戒即总摄具足戒,如沙弥尼戒经说:“能行是十事,五百戒自然具足。”

沙弥尼受十戒后,应从僧乞二岁学戒,受六法,二年不犯,方许受具足戒。六法依《四分律》即于四根本加“不非时食”及“不饮酒”,依一切有部有“不独行”等根本六法,及“不捉宝”等随行六法。此外于比丘尼戒,一切皆应随学,广如《式叉摩那尼戒本》说。

比丘、比丘尼戒,具足离一切应离身语业,故又名具足戒。《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说,比丘戒有四支:一、受具足支,谓受戒时作白、白羯磨、说四波罗夷等。沙弥、沙弥尼、正学女的受戒,都属于此支。二、受随法学处支,谓从受戒后,于律藏及别解脱戒经中所有随顺比丘戒众多学处,悉皆守护奉行。沙弥、沙弥尼、正学女戒及三千威仪等,都属于此支。三、随护他心支,谓行住坐卧如法威仪,不应往处(如五家等)不往,护他讥嫌。四、随护如所学处支,谓于微细罪深见怖畏,于所学诸学处能不毁犯,若犯能速忏悔还净。故出家五众的戒,广义的说,就不仅是戒经所列的条文。但一般说戒相,多指戒经条文。现在中国一般所诵的四分比丘戒本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本有三百四十八条。藏语系佛教区所诵的一切有部比丘戒本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尼戒本三百六十四条。其余大藏中现存“僧祇”、“十诵”、“弥沙塞”等诸部戒本,久未通行。条文多少,也各微有出入。但不过是堕罪以下小戒条文的开合,实际没有多大差别。

七众别解脱戒中,唯近事戒,对于不能全受持五戒的人,许先暂少受某几条或一条。其余近住及出家五众的戒,必须全受,不能缺减任何一条。受一切别解脱戒,都不能有所限制,如限定某些有情才不杀,某些财物才不盗,某处才持某条戒,都不成清净戒。如《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二十说:“别解脱律仪普于一切有情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若起此心,于某处受,某处不受,不得律仪。”

别解脱戒是什么意思

通过上面对别解脱戒意思的介绍,师兄也知道什么是别解脱戒,这样可以帮助师兄更好的去修别解脱戒,从而在修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佛法知识,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功德利益,可以利益众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