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佛教寺院众多,名气大而环境清幽河东佛寺当推般若寺,般若寺位于蒲阳镇花溪村境内的丹凤山南麓 ,处于两山合抱之中,占地300余亩,寺院依山势而建, 逐殿升高,寺基全用石墩砌筑, 极雄峻规宏,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般若”是梵文,语音“波惹”,意即“智慧”,印度语系中含清净无为,智慧深广之意,佛教用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般若寺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寺院现有主殿七重,依山势叠落布局在一条中轴线上,进山门依次为木穿结构的接引佛殿、燃灯佛殿、弥勒佛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重建的砖混结构的三圣佛殿、藏经楼,般若寺最大的特点是周围古木参天,蓊郁苍翠,浓荫夹道,鸟啼蝉鸣, 游人至此顿感清幽静谧,神清气爽 ,尘念顿消 。
快到般若寺时,突然路分两道,左边出现了一条石阶小道,向左拾阶而行,路旁岩壁上有一些小浮雕,多为劝人向善的佛家故事,还有雕塑的佛像,转过一弯便见到了掩映在树丛中的寺院, 不觉有了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感觉,般若寺到了。
来到般若寺,首先看见的是山门,一座坐落在山口的四柱三开二重檐牌坊,高大雄伟,正中坊额书着“般若胜境” 四个鎏金大字, 右边坊额书写“解脱门” ,左边坊额书写“方便门 ” ,牌坊右边是一栋三层楼的素斋堂,许多到般若寺来参加内观禅修的学员就住在里面,左边是小卖部,悬挂“流通处”牌匾。
继续往前,就是般若寺的接引殿,接引殿屋脊中间耸起一阁楼式建筑,飞檐翘角,正中悬挂黑底 金边 匾阁,上有“般若寺”三个镏金大字,登上九级台阶是殿前平台,平台前面两边各有一根挺拔的尊胜陀罗尼柱,再往后,两边各有赑屃驮着的石碑,右边的是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碑,左边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看来,般若寺的得名,恐怕就来源于这部心经。
藏经楼修建得非常雄伟,应该是后来修建的,是整个寺院里最阔气的建筑。
这里已经是山腰,也可以说是整个般若寺的最高点,放眼四望,寺中有树,庙在林中, 绿树翠竹与殿宇飞檐相互映衬,入目皆景,整个般若寺仿佛与山与树融为了一体,难怪被人誉为“小青城山”,名不虚传啊。
寺侧还有小路可上山顶,供游客寻幽揽胜,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也许都江堰市著名的风景点太多了,不事张扬的般若古寺不太出名,这样的好地方也只能屈居“二、三流景区”, 在外地人耳中鲜有所闻,但正因如此,这里受商业化的影响较少,得以原生态地保留。
寺庙建筑虽古旧、质朴, 却偏得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游人一入寺中,便觉置身于红尘之外,钟磬声响,香烟腾升,佛号入耳,灵魂也随之安宁,故般若寺以它秀丽的山水、古朴的寺庙仍具有极大地魅力,特别是连接川西旅游环线的蒲莲路直达山门后, 更是信众踊跃,游人如织。
若闲暇之时 ,来此小住几日,沏一壶清茶,捧一卷佛经,闻鸟啼蝉鸣,看云开日出,不管能否顿悟,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