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个头像梳高螺髻,发丝是卷曲的,旋涡的中心点都在头前面,一在额上,一在代表智慧的肉髻上。左耳已损坏,右耳的耳垂长长下垂。只这两个特征,就知道他一定是得道的阿弥陀佛。眉毛纤细而极度弯曲,眼睛微张而与眉毛相距甚远,鼻子已经损坏,嘴唇肥厚而轮廓清楚,脸庞非常丰满,致使两嘴角挤压出纵的沟纹,肥胖的下巴显露一道褶纹。这些都不是南北朝常见的形式。整个造型近于印度美术的隐喻表现方法,风格则呈现出唐代人物明朗与豪爽的特征,因此是唐代的作品。
这个头像原属于一个高厚的浮雕,是被人从耳朵后底层处剥取下来的。石头的颜色由于涂了一层泥,看起来像是棕色的。但从损坏的地方可以看出,石头的本质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灰色石灰石一样。从庞大的头部可以想象全躯有多大,故大半是从某个依山而建的大型石窟寺剥取下来的,两旁应该还有胁侍菩萨,甚至两圣僧。
阿弥陀佛的发型,在中国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早期的,南北朝时代的直发高螺髻;一是后期的,隋唐之后的一粒粒鼓起好像聚珠的型式。这两种发式的演变是突兀而不自然的,中间应该还有一过渡型才能衔接演变的过程。这一过渡型可能就是这种为数不多的卷曲发型。
佛教在东汉初年开始传入中国。初期由于伴随而来的图像尚不多,人们并不了解佛陀施放光芒的肉髻的由来;再加上大部分中国人的头发是直的,也想不到佛陀的头发是卷曲的。
肉髻看起来像中国男子梳发,把头发梳上去而打成圆髻的样子,故就这样定型了。后来传入的经卷、塑像渐多,人们才了解头上和肉髻的发丝都是卷曲的。很可能一般工匠没有真正见过这样的头发,故把大的卷曲做成小的卷曲,终于变成聚珠式的佛陀特有的发型。后来可能也不了解凸出的螺形髻就是佛经中的肉髻,因此就又在头上加了一块光溜溜的肉髻而成了现在常见的形象。似乎宋代还见不到这样的形象,但这种形象13世纪就确立了。这件明代佛陀头像,和上页的唐代作品颇为近似而更高大,可以想见雕造的费用更高,展示的场所也更广,表明佛教在明代仍拥有相当多的信众。这个佛陀的五官虽非常匀称,但眼、鼻、唇的雕刻细节都已格式化,要不是有一些佛陀特有的特征,如眉间的白毛瘤、聚珠式的头发,以及头发间的肉髻,整个脸孔就和其他佛或道教的神仙没有什么区别了。整个容貌看起来比较呆板,也比较像中国人了。
也许这个雕像的尺寸较大,所以细部的形象也可以表现出来。比较小的佛像,头发都做成密密麻麻的光滑聚珠式,此像则可看出每个小发球上的丝丝弯曲线条,道出了从卷曲的头发演变过来的过渡历程。这个佛头的额前还有一个圆形的瘤,这是早期所没有的形象。这个特征被认为表示有特别的洞察力。后代的绘画中,此白毛所演变的肉瘤或被描画成发出光芒。它原先应是佛陀特有的形象,后来大概成了有特殊法力的象征,因此连菩萨、天王也常在额前镶嵌宝石,以表示其法力。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