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应特别注意:《唐译》、《宋译》不但是“已生”,甚至“当生”也住于正定之聚。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人将要生到极乐世界,那就是“当生”。
若有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就合乎弥陀的大愿,佛必定在这人寿命终了时慈悲加佑,接引往生,所以这样的修行人,就是当生。当生的人,不须等生到极乐世界,已经是正定聚了,已经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度生方便,显示了一乘愿海与六字洪名的奇勋。
当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导大师的意思。善导大师世间公推是弥陀化身。莲池大师赞叹说:纵然不是弥陀化身,必然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流。善导大师在长安教化,长安城里人人念佛。善导大师主张正定聚的利益通于彼此二土。彼土是极乐,此土是娑婆。《甄解》说:“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极乐世界一切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决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显,这是显益,明显的利益。在我们世界,你如果真能信愿持名,或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真实做到,就应当往生。你也入了正定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利益是密益,这个利益不是那么明显,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确实得到了这个利益,所以称为密益。《甄解》又说:“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不共义也。”日人对于善导是尊崇极了,称为亲家,今家,是非常之亲善、非常之崇仰,说这是善导大师不共的见解。一个当生的人,虽然身还在娑婆世界,已经得到了入正定聚的利益,这是不共的妙意。
先师会集本经,采入唐宋两译的经文,正是同善导大师心心相印。《唐译》文为:“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其中关键的话——“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这是反证法。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够建立这个当生的因。当生的因是什么?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