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孔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这一条孔子的开示,老法师说,佛教我们对人也是,要从近到远。虽然佛教我们一定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平等对待众生是没有错。但是佛陀也告诉我们,你要从近的再做到远的,从自己的父母,再孝顺天下的父母。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有灾难,我们当然是要去帮助它。但是如果许多地方都有灾难,我们先帮助谁呢?一定要先帮助靠近的,然后再慢慢去帮助远的。如果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没有灾难,其他的边远地区有灾难,我们听到了当然要立刻去,前往去救,去伸出援手,也要帮助。孔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与性德相违背了,叫「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违背了礼义,仁义礼智信的礼义。一个是违背性德,一个是违背礼义。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也要警惕,你不孝顺父母而孝顺别人,这个人你对他要特别提高警觉,他一定别有用心。不能尊敬他的老师,不能尊敬他的尊长,而来尊敬别人,他的用意何在?一定有企图,必定有他的目的。为什么?
这些道理,我们学了佛以后要用得上。凡是违背常道的,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遇到了,也一定要警惕,否则的话你会吃亏上当,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他是来骗你的,他的目的非常明显,不外乎名闻利养,跟这些人交往必定受大损害。但是世间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所以常常吃亏上当。等到你有所警觉了,已经造成重大伤害。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顺正法,在世间法里面要顺理法,中国人讲合情、合法、合理,处事待人接物,不可以违背情、理、法。这样如果你能够做到这点,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减少过失,那么世间法、出世间法的事业都能够成就。那么这一段,我们就挑这三个重点来探讨。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