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时,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
庙宇守护神帝释天是古印度佛陀神话中的天神,相传释迦佛去世之后,诸天神与众王商量火化释迦佛的遗体,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此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向诸天与众王说道,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必须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养。当时有一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子,韦驮见状奋起直追,霎时将罗刹鬼擒住,取回佛牙舍利子,诸天神与众王赞扬不已,认为韦驮可驱邪除魔,保护佛法。关于韦驮还有另外一段传说,韦驮天名为韦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所率领的八大神将之一,又是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后来皈依佛门,成为护法天大神,西牛货州、南瞻部洲,以利益化生,救济一切众生为本誓。《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一书中记载韦驮护法的事,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庙,于夜间烧起一场无名火,当夜正逢一位小沙弥睡在韦驮佛像之下,梦中看见一位身穿金甲,状似韦驮护法者对他说道:“庙中失火,赶紧逃生。”小沙弥忽然惊醒,果然看见寺中大火焚烧,情急之下,扛起韦驮塑像,就往庙门外跑。大火猖狂至极,经过一夜焚烧,一直到早上,众人察看灾情时,发觉寺庙满目疮痍,只有韦驮塑像吃立门外安然无恙。韦驮塑像有几百斤重,必须数名壮汉出尽全力,方能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弥竟然可以独力背起,可见韦驮之灵验。韦驮是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韦陀菩萨的降魔杵的方向也跟寺院的大小也有关系:
降魔杵扛在肩上的韦陀像
降魔杵平端的韦陀像
降魔杵向下的韦陀像
1、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2、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3、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