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禅定去了解大乘思想之八─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一》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
记得大约二十年前,当时受一些同修之邀,讲了一些和般若空性相关的题材课程,后来也上了《心经》,也谈了禅学的一切基本概念。在这段期间当中,禁不起要求,滥竽充数地打了两次禅七。小参期间,大多数人问我的问题,都离不开他们打坐时心裡的身心觉受,例如有些人问:「我打坐的时候曾经进入到很清淨,似乎没有在『有』的境界,也没有在『无』的境界」。也有人问到:「我的妄念似乎全断了,心裡非常的清淨」。也有人问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妄念、想法全部停止就可以了。」有的人也问过我:「我在打坐的时候、经行的时候,起起伏伏的思想,我可以做到让它起来或随它去,我都可以不执着,这个是否我已经达到了对境不转、心无罣碍的境界呢?」总之,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打七的过程中都曾经发生过。实际上我是没有资格主七,只不过是被人家打鸭子上架。过去亲近我的禅宗上人时,曾打过多次的禅七,从老和尚处倒是真正的学习到,大陆古丛林沿传下来的种种打七方法,但要说悟境,却不敢说有个入处,虽然师父曾经慈悲地私下鼓励过我说:「似乎有些影子了。」但我仍然惭愧地觉得离禅甚远。
很多人误解了禅宗的境界,很多人更不了解打七的意思。这个七就是要利用在七天之中或四十九天之中,乃至百天之中,要剋期取证,同时把我们的第七意识整个打破,才能真正地看见法身的模样。但许许多多的人都像上面所讲的,一直在光影门头上追求,也像无头苍蝇一般撞的头破血流。如果像小参上面所提的,这都不是真正的佛性,与开悟更扯不上关係。这些在道家南传的修行上、天台的止观上,其实很容易就能够上路,但和明心见性了无关係。这些勉勉强强都只是让自己的妄念暂时停歇下来,这些也都只是如同小乘的断除妄念、停止贪爱的修行方法。这些也都好比客厅上面的桌尘,每天擦拭,每天还生;也如同饮食男女,来了就生起贪念,饱了就暂时没有烦恼一般。所以道家虽然讲求自然无欲,也谈到静思寡欲,但毕竟这些都是消极的解决之道,和禅、见性都是无关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所见所闻、所知所觉,心中所生起的一切好坏念头,都是属于世俗染缘,和开悟见性更无关係。
因此,如果勉强要把「禅定」和「禅」相提并论是很困难的,但是却又有些关係。禅定是技术问题,只要用心、肯花时间、耐得住性子,时间一久,四禅八定都可以一阶一阶经历。但参禅却又不同,参禅是为了打破无明,利用我们的六根,面对一切的见闻觉知,最后打破历劫以来在迷难转的无明习气,最后才有办法体会所谓的佛性充塞十方,把一切生死种子清楚地把捉出来,五识转成五智,所有、所见、所看、所闻,到这个时候都是呈现平等性智状态,看到佛不会五体投地,见到一切众生不会生起任何的想法,对于生也好、死也好、成就解脱也好,都如同看电视剧和看万花筒一般,这个时候真心流露,万物万象信手捻来都是佛法。但是这种境界是需要经过无量劫不间断用功参究,才有办法到达,绝对不是每天谈玄说妙,讲讲佛教八卦所可以体会的。所以如果要问我对现代人来说,如何去界定禅定的境界,我只能说尽可能训练自己于一切时、一切地,目不流盼、耳若无闻、鼻不知味、心不流转,时时返闻自性,在这一世如果可以做到此等境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令人讚叹的一种禅定状态。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