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云门宗:云门三句 接引学人

发布时间:2023-09-08 10:39:15作者:大悲网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公元864-949年)为宗祖。文偃曾住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云门山光泰禅院(今云门寺)弘法,后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4年),云门山禅风大振,故取山名名宗。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道明之宗风峭峻,不容拟议;雪峰之宗风温密,可探玄奥。文偃得此二风,更自发挥独妙之处,故机辩险绝,语句简要,如电光石火,而每有千钧之重。彼时,同在雪峰义存门下的另有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传桂琛,桂琛传法眼文益,文益创法眼宗,而与云门宗对峙。

\

  云门文偃的得法弟子中,法系较为兴盛的是德山缘密、双泉师宽、香林澄远、洞山守初等。其中最上首者为香林澄远,接引学人完全继承了云门风格。香林澄远下有智门光祚,智门光祚门下得法者甚众,有雪窦重显等。雪窦重显大振宗风,中兴云门,使云门宗在北宋盛极一时,同时也开始与其他宗派相融合。云门宗通过香林澄远一系而延续到了南宋。到了元初,其法脉遂无闻。

  云门宗曾作偈示学人:“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再举轹中泥。”这充分表露了云门宗的特性。禅林中往往以“云门天子”、“云门一曲”来形容云门宗风。云门曲原为古曲,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难领受,禅林遂用来转指难于理解的云门宗风。同时,云门宗接引学人,犹如天子的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令人毫无犹豫之余地,因而有“云门天子”之称。

  云门宗的要义与精华集中体现于“云门三句”。文偃曾示众:“函(涵)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人无对,遂自答:“一镞破三关。”“函(涵)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涵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应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人内心顿悟;“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的化导。后来云门宗法嗣德山缘密汲取“云门三句”精髓,改其语为“函(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禅林或称为“德山三句”。

  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的云门寺,是云门宗的祖庭。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领众开创云门山,“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据《云门山志》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依止者,恒逾半千”。

  云门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其鼎盛于北宋时期,但南宋以来则逐渐衰微,至明清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已到了破败境地。虚云在完成南华寺的重修工程后,于1943年在李汉魂、李济深和邹洪的支持下,移锡云门寺。在当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虚云昼夜操劳,历时9年,完成了云门寺的重建工作,一时宗风大振。

  “文革”给云门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僧去寺残。幸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国务院确定云门寺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寺观之一。1982年,虚云的法嗣弟子佛源大和尚从北京重回云门,肩负起恢复和振兴祖庭的重任。在政府和海内外四众弟子的支持下,历经艰辛,终于将云门祖庭重建重修,面貌一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