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四卷

发布时间:2024-12-06 21:32:36作者:大悲网

第十四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三十二面倒数第五行,从经文看起。

  【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

  世尊这几句话虽然是对阿难尊者说的,我们也代替阿难庆幸。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的福报虽然比不上阿难。总而言之,还是有很大的福报。如果没有福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肯定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的人,都是有大福报!

  我们看佛所说的,「佛无二言」,这句话显示出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真诚的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一生教导大家的,佛门里面常讲「讲经三百馀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馀会,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三百多个大的单元,用四十九年的时间,句句话都是真实语。「二言」是妄语,是欺骗人的。「佛无二言」,说明他句句话是真实话,真诚到极处。所说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所以我们对佛才感恩,才知道这个教育在这个世间无比的殊胜。

  人能不接受教育,什么教育是第一?佛陀教育第一,可惜现在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不外乎两个目的,一个是求聪明智慧,一个是求将来在社会上有谋生的能力,不外乎这两桩事情。真正开智慧,真正得万德万能,就在佛陀教育里头。小从个人生活,大到国家天下大事,无论怎么样的繁琐纷争,用佛陀教育很简单就化解,问题解决了。这么好的教育,可惜现在世间人没有人知道,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作迷信。你想世间人要遭这么大的灾难,那个灾难的根源在哪里?把自己的宝贝丢在茅屎坑里面埋没掉了,自己去过那个贫穷的苦日子。他家里有无价之宝,把它丢到茅屎坑里不要了,他到外面去讨饭。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

  佛家讲「三宝」,这个「宝」是什么?宝是佛的教导。这些道理、方法是佛说的,佛是宝。佛不在了,佛所留下来的这些经论是宝。依照这个经论的道理方法去学习的,这个人是宝。三宝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位要记住,三宝里头的僧宝,不是说出家人。出家人不肯修学,他哪里是宝?他不是宝。有家人修学,那个在家人是宝。所以诸位要晓得,僧宝不是指出家人,僧团也不是指出家人,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僧」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学习,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这四个人,不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是四个人在一块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学,就叫僧团,这四个人就称之为僧。所以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人可以称僧。

  从前李炳南老居士给人家写字,他也称僧。不但他称僧,孔德成送他的对联上面写的「雪庐大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称和尚,也可以称「阿 梨」(227页),这些名称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诸位要懂得,出家人的专称,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出家人。所以「和尚」、「法师」、「阿 梨」、「僧」,在家人都可以称,不分在家、出家,这些名词我们都要懂得。

  不要以为三宝一定出家才是僧宝,我们在家人没有份,那你自己搞错了,在家人有份。依照法宝修行的人,你就叫僧宝。由此可知,无论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只要真正依照佛的经典修学,你就是僧宝里面的一员,三宝有你一份。你不要以为你在三宝之外,那你怎么能得到三宝殊胜的功德利益?这些事,现在社会上误会的人很多很多,以为称「僧」一定是出家人,没有想到在家也是僧。称「和尚」,一定是剃光头、出家的,不知道带着头发在家的也是和尚。

  「和尚」是梵语,意思是亲教师,直接教我的这个老师,印度人称和尚。我们学校里老师很多,直接教导我的称「和尚」,没有教我课的,是我们学校老师,我们称「法师」,所以称呼有这个差别。一个是亲自指导我的,一个虽然是我学校的老师,没有上过我的课,我们通常称法师。法师,不一定他是教过我的;和尚,他直接指导我、教导我的。我学佛法,章嘉大师指导我的,那是我的和尚;李炳南老居士指导我的,他是我的和尚。佛门里面的大德很多,他没有教过我,他不是我的和尚,所以我们称他法师,不称他和尚,道理在此地。这些名词、术语、称呼的意义,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佛说的话真诚,决没有欺骗人的。

  「佛世难值,经法难闻。」佛出现在世间,这个机缘很少;能够跟佛同时出现在这个世间,这个机缘难得!「值」是遇到,很不容易遇到。佛虽然不住世了,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佛入灭算起,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以后,有一万年的时间叫末法。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只要生在这个一万二千年当中,这个命都算不错,都是好命。这一万二千年过了之后,这个世界上没有佛法了,那个就很苦,没有机会听到圣贤的教诲,这就很可怜!我们虽然没有生在释迦牟尼佛的同时,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末法,算是初期第二个一千年,算是相当幸运,机缘很难遇到,就肯定要珍惜,不能错过。

  「经法难闻」,这句话我们不能够轻视,不能够大意了,闻佛法的机会不容易。佛在这个经一开端,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从名师受戒」,你必须要遇到一个善知识、一位老师,把经典的义理讲清楚、讲明白。如果讲不清楚、讲不明白,你遇到等于没有遇到特别是对于现代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怎末会相信?我们对于佛法能够深信不疑,凭什末?对经典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你理解得愈深,你的信心愈坚定,你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事,你看得愈清楚。观察世间一切人事物要有高度的智慧,没有智慧,你睁开眼睛看什末?真的是蒙蒙一片,一无所知,什末也没看出来。

  往年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我们学佛的人,无论看人看事看物,至少要观察八个方面,你才能说是粗浅的看清楚了。这八方面是什末?看它的体、看它的相、看它的作用,就是「体相用」三方面:看它的因、看它的缘、看它的果,这就是六方面;再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极微细的事物,你都要观察这八面,才算是你有能力观察了。有没有深入?没有,皮毛而已;八而是皮毛。

  深入,看体,体之体是什么、体之相是什么、体之用是什么;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体里头有事,体里头有理。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八八六十四面,你才深入一层。再深入一层,这六十四面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深入无有穷尽。所以佛经上常说「唯有诸佛如来,彻法底源」,这一句话很多人不懂。「彻法底源」是什么?那个其深无底。我们今天有什么人能一桩事情看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才看到第一层,底太深了!我们看八面,好像看这个树叶一样,只看到一片叶子。看六十四面,看到树梢了。难!实在是不容易。然后你才稍稍体会到佛那个观察力是多厉害,我们怎么能比!

  说老实话,我们今天能够观察到八面,勉强说:「你不迷惑了。」你能看到六十四面,可以说:「你初入佛门,是佛门一年级的学生。」六十四面看不到,你是凡夫,你也迷惑颠倒。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法难闻」,真的难!怎样才能契入?我们从总的纲领上来说,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要不真正用这个心,你没有办法入门,没有办法契入。回想一想,我们今天用的是什么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用的心虚伪,虚情假意。对父母、对妻子都没有诚意,都还要欺骗,还要隐瞒,你说成什么话!这样一来,八面你都看不到。八面看不到,说实在话,你连一面都看不到。我这是讲老实话,这一生白过了。

  古大德没有像李老师给我们讲得这么详细,但是他讲过至少有六方面,「性相、理事、因果」。古大德常讲我们观察一切人事物要从这六面看,李老师说得详细,教我们从八面看。佛家常讲:「八面玲珑。」八面,于是我们明了了。心不清净,没有智慧,你就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你一定是随业流转,那你不能不受苦难;而这个苦难没有止境,这是可怕的。我们迷惑颠倒,我们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往下坠落,它不会往上升。为什么不会往上升?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不必问人。我每天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是善多、还是恶多?如果恶念多,恶的行为多,必定往下坠落。善的念头多,善的行为多,才能上升。自己好好想想,是善多、还是恶多?是为我自己想的多,还是为别人想的多?为别人想的多,是善;为自己想的多,是恶。

  谚语所谓:「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我去年在香港,亚视何守信来访问我,就说出这句话。我就告诉他:「这两句话误导了一切善良的众生。」误导了!为什么?以为自私自利是应该的。错了!人要是「为」自己,天也诛你,地也灭你。人要「不为」自己,天不诛你,地不灭你。改一个字就对了。诸佛菩萨、世间圣贤不为自己,天也没诛他,地也没灭他。反过来,天也尊敬他,地也尊敬他,一切众生都怀念他、都纪念他;没有灭他。所以「经法难闻」这一句意思很深很深。

  「汝宿有福,今得侍佛」。这是对阿难讲:「你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你不但遇到佛,还作佛的侍者,天天在佛的身边。」这个福报太大了。接着看底下经文,在第三十五面:

  【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值。后生无忧。阿难受教。奉行普闻。】

  佛对阿难讲,实际上就是对我们大家说的。今天佛虽然不住世,我们要把佛的形象看作真佛,念念不忘。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就要想到佛的教训。佛是怎么教我的?我应该怎样修学?这个佛像、名号,就无量功德了。看到佛的经典,审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训,最宝贵的教训,能帮助我们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能帮助我们回归极乐世界,回归华藏世界。你想想,世间还有哪一桩事情比这个重要?没有了,所以称之为「法宝」,我们要珍惜,天天读诵,认真学习。果然能够依教奉行,前面跟诸位说了,你就是三宝当中之一,你是僧宝。僧宝要干的事情是什么?这一段开示,就是僧宝应当要干的事情,你是世间大众之宝。

  隋唐之际,天台智者大师说了一句名言:「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这是跟一个好老师,学的都是纯正的佛法,没有学错,他也能讲,但是自己不能够完全落实。「能说不能行」诸位要记住,不是他完全做不到,是他做得不够圆满。你不要以为「我光说,我不练」,那你就错了。说老实话,他也不能说。他能够做到六、七成,他做不圆满,「国之师也」,他有能力教化众生,做别人的好榜样。「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那就是僧宝。所以诸位要晓得,「僧宝」比「国师」高,国师还没有能完全落实;完全落实是宝,是僧宝。落实哪些?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三皈落实了、五戒落实了、十善落实了,你就是「国之宝也」。你把三皈、五戒、十善统统做到,你可以打一百分,你就是「国之宝也」,你可以为天上人间的模范,佛对我们的期望,众生对我们的期望。

  「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这就是僧宝。僧宝的条件,就是这四句。我们愿不愿意作僧宝?诸位同修要记住,僧宝不专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在其中。只要你照这样作法,你是在家僧宝。头一句「当念报恩」,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天天在念。念有什么用处?要真正做到才行。天天念,天天提醒我们,我们为什么没有做报恩的行为?实在讲,不知道恩。不知道恩德,你怎么会报恩?知道恩德,你自然就会报恩,「知恩报恩」!今天社会一般人,我们观察之下,忘恩负义。佛菩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用什么心情回报他?对我们这么照顾,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阳奉阴违,叛逆佛法,这就是自造罪孽。你堕三途苦报,你怎么能怪别人?学佛一开端,就跟你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

  我确实跟大家相比是很幸运,我学佛第一部接受的经就是这部经。一般人讲运气很好,一到台中刚刚好碰到李老师教这部经。学讲这部经是游俊杰母子两个,游俊杰讲国语,他的妈妈讲台语,他们两个人学这部经。我正好遇到,所以到台中去头一部是学这个经。这个经确确实实是佛法入门第一堂的功课,第一个教学的科目,我是不期而遇。

  佛家讲的「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严格的说,我们自己要不能成就这一生的道德,我们对不起父母。这一生我们自己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对不起父母。谚语常讲:「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们成就了,九世的祖先都沾光,都得利益,这才叫报父母之恩。我们自己不好好的干,你想想看,怎么对得起父母?

  第二个是老师的恩德。佛是老师,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展开经卷,你看看佛对我们是怎样教导的,真的叫苦口婆心。我们能不能体会?佛对于我们一无所求,完全是付出的,不附带任何条件,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无非是教我们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样。这个恩德之大,超过父母。我们不能好好的学习,对于佛的教诲,不能完全相信,不能理解,不能奉行,这叫忘恩负义。

  第三个是国家之恩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得到国家的保护,有国家保护,你不知道没有国家保护的人,可怜!那真叫流浪汉,到处受歧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许多障碍。所以离开自己的国家,才知道国家之恩。没有离开自己国家,对于国家之恩很不容易体会。我们长年在外国,深深感受到没有国家保护,无论干什么都非常困难,生活都困难,不要说修道了。

  第四个是一切众生于我有恩。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喝的这杯水,吃的这碗饭,是由多少人工作成就的,有没有想到?我们穿的衣服,衣服怎么来的?许许多多人在那里工作,把他的成果奉献给我们受用。我们用什么回报?一切享受现成的,你没有回报你就不罪业。你要不晓得这些恩德,你就不知道报恩。不但这一切有情众生于我们有恩,无情的众生,树木、花草,它贡献给我们怡情悦性,对我就有恩。我要如何报答它?乃至于草坪,都是提供你、美化你的生活环境,它对你都有恩德。我们凡夫不知道回报,欠别人的太多太多了。不要说欠有情众生,这些树木花草,你都欠它的。几个人晓得?

  现在住在北京,也许你们看过中国大陆「红楼梦」的连续剧,连续剧中的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她皈依佛法了。陈晓旭告诉我,她有一天晚上在房间里,跟他先生两个还没睡觉,准备睡觉了。突然感觉到她这个房间里气氛不对,毛骨悚然,夫妻两个都很害怕,都很恐俱,知道这个房间里面有鬼。好在她学佛,她心里面起了个念头,希望跟这个鬼沟通。她说:「如果你们真的在我房间里,给我一个暗号,让我晓得。」想了半天,鬼用什么暗号比较方便?看到电灯,「你让电灯闪一闪?」他们就等待着。五分钟之后,电灯果然闪了一下,吓死了!这晓得是真的了。陈晓旭就跟他说:「你能看得到我,我看不到你,我们怎么沟通?这样好了,我晚上睡觉,你托梦给我。」那一天晚上,果然这个鬼就托梦给她。这个鬼告诉她,他们有很多,不是一个。他说:「我们不是别人,是你们家里头的草木,我们快要枯死了,求你赶快浇水救救我们。」

  到第二天早晨起来,她去看她的院子,果然院子里的小树没有浇水,地下草都变黄色了。她明白了,因为这个小院子是她父亲照顾的,她父亲天天浇花,不浇树,也不浇草。所以她拿起水龙头拼命去浇草、去浇树,她爸爸说:「那个不要浇。」她也不说话。因为她要说是作梦,她父亲一定说:「你胡思乱想。」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她听到那个声音,就好像那个小孩叫的声音一样,很多小孩在那里哭,这是草!这是她亲自告诉我的。现在她在主持演《了凡四训》,十月中旬片子就出来了,她先送给我看。这个地方九号圆满,十号我到香港,大概十几号他们就把片子送给我看。一点都不假。所以草木怎么报恩?照顾它,要给它足够的水分,要给它充分的阳光,让它蓬勃生长。你不知恩,怎么会报恩?

  所以我听到回向偈,我感慨万千,「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是打妄语,说假话,还以为自己有功德,还以为自己依教奉行。所以佛法这桩事情,细细去思惟、去观察,你才晓得我们自己做的对不对?

  早晚课,我说了很多很多次了。早课是提醒我们自己,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晚课是反省,检点自己这一天不没有依教奉行。反省之后,改过自新。没有做到的希望明天做到;已经做到的,明天要保持。这样做早晚课真正有功德,那是「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如果是形式上做一做,有口无心,你早晨骗佛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天骗两次,骗了一辈子,肯定堕阿鼻地狱,全是搞假的。所以有很多人说:「他很用功,很精进,一堂课没有缺。为什么死的时候那么不好?」我清楚,你们不清楚,我清楚。一生所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今天念佛人往生的,出家人比不上在家人,在家人造的罪业少,出家人造的罪业重,而且造得多。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警觉心,真的要改过自新,要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具体的作法,就是底下这三句,「颁宣法教」。「颁宣法教」,就是今天讲的弘扬佛法。弘扬佛法里头,最重要的是讲经说法,我们一般讲法布施。我不会讲经怎么办?不会讲经,现在有很多讲经的光碟、录像带、音带,你听到很喜欢,很有受用,你把这个带子到处去送人,就是你讲经说法了,我做这个工作。

  「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创立了这么多年,早年收入不错的时候,简丰文居士曾经跟我商量过几次,想在台北市郊买块土地,我们建个道场。我摇头,不搞这些。有钱,流通佛法。我们印经、做光碟,向全世界流通,这是「颁宣法教」。 不可以把这些钱埋在地下,埋在地下是造业,你的罪多重!大道场住在媾那里享福,福享光了,阿鼻地狱现前了。现在受一点苦,将来到天堂享乐,好!何必把这一点福报,现在赶快把它享光?这是绝大的错误。所以「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名气很大,许多海外人士到这里参观,一看好像名实不副,怎么是这个样子?很失望。然后才知道,我们点点滴滴都做弘法的事业,没有去庄严道场。这么多年来,那个道场油漆粉刷都没有做过。我这次回来看到亮亮丽丽的,最近才做了一次粉刷。上一次我回来的时候,看到都很破旧,墙上壁纸都是黄色的。

  我们看看祖师大德,近代的印光大师,这一条他做到了,「颁宣法教」,要传法。法师在这边讲经,你认识的亲戚朋友,通知他,请他到这边来听经,也是颁宣法教。总而言之一句话,时时刻刻、念念当中,希望把佛法、把正法介绍给别人,这是我们四众弟子应当做的事情。

  「示现人民」,这一句话比前面这句话还要重要!「示现人民」,就是自己要做别人的好样子。换句话说,如来的法教,我们自己要做到、要落实,做别人的好榜样。我们做的样子,不是社会的好样子,我们就是佛陀的罪人。为什么?我们破坏了佛教形象,这个罪过都是阿鼻地狱。为什么?这个事情,出家跟在家就不一样,出家人的罪重,在家人的罪轻。出家人是直接代表住持佛法的,你的形象不好,外面的人对你有孬的批评,他不是对你一个人,整个佛教都被批评到了。你怎么能对得起佛教?你怎么能对得起僧团?你怎么能对得起诸佛菩萨?你冷静想一想,你就知道你的罪过多重!所以一个出家人,坐有坐的相,站有站的相。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这个无所谓,可以随便一点」,你把佛教形象破坏了,你造的罪业比什么都重。在家学佛,有在家学佛的形象,都是做社会大众的榜样,社会大众都要像我这样才行。你要是个好样子,你不能做个坏样子。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你要「示现人民」,你要做出来给人民看。我们现在有眼能看得见的是人民,看不见的还有鬼神。所以佛弟子是「天人师」,不但要做给一切人看,还要做给一切鬼神看。鬼神能看到你五脏六腑,鬼神能看出你起心动念。表面上做得不错,心里还打妄想,错了!人看不到,鬼神看到了。你要不认真、不谨慎,「报恩」这两个字那是有名无实。

  「为作福田」,众生看到了,假以时间,决定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改变社会风气,靠我们的一举一动,见解思惟,纯善无恶,自然就是一切众生真正的福田。所以我们学佛的同修,不能不孝顺父母,不能不尊敬师长,要做样子给人看。「信者得值」,看出来的人,他明白了,他觉悟了,他相信了,他也仿效,他也学习,这就种了善根。「后生无忧」,「无忧」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修行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才能了生死、出三界。你要不把这些教诲完全落实,你不是真佛弟子,你是假佛弟子。佛陀教导里面殊胜的功德利益,你学不到,你也得不到。世尊教导阿难,末后这两句「阿难受教,奉行普闻」。「奉行」是示现人民,为作福田,「普闻」是颁宣法教;就是我们讲自行化他,奉行是自行,普闻是化他。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不讲到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全文网